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影响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83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603221152567328
  • 日期:2016-03-1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互联网金融这个新鲜概念自 2013 年以来裹挟着强大的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基础而迅速在国内流行并引发激烈的讨论。在这之后,特别是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家领导人大力宣扬“普惠金融”的互联网金融改革举措,以及 2014 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正面定调互联网金融的言论,让社会强烈期待互联网金融在未来金融格局中引领潮流,并产生重大的经济社会影响1。 互联网金融具有传统金融行业不可比拟的营销优势,比如准入门槛低,便捷高效,创新能力强,强调客户体验以及成本低廉等。另外互联网金融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日新月异的迭代速度,强大的融合渗透能力,普惠制的金融服务方式和广泛的客户资源覆盖面等竞争能力,所以互联网金融一经出现便风靡中国,成为金融市场的宠儿。例如“余额宝”从最初的小规模的市场份额,蔓延成淘宝用户与企业的集体理财的燎原之势。2013 年 6 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旗下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公司“联姻”的产物——余额宝正式上线,上线首日即实现了 5000 万货币基金申购的令人刮目业绩。2013 年 10 月,百度金融理财平台上线仅几个小时,就吸引超过 12 万用户购买其产品“百发”,实现销售额超 10 亿元2。进入 2014 年,商业银行不再持观望状态,徐徐开启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反击大幕。2014 年 1 月,交通银行宣布开展与交银施罗德一道与易方达的合作,强势推出“货币基金实时提现”业务。同期,平安银行、浙江工行、民生银行等也纷纷宣布推出类似金融理财产品。尽管这些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名字不一,但其共同特点都是特别针对互联网理财产品。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开始抢夺与发力 P2P 网贷的市场份额。商业银行不仅效仿互联网金融股创新推出各种互联网产品,保护其传统领域的业务经营范围不被蚕食,继而成立搭建金融电商平台,染指互联网企业的传统经营领域。在此金融背景下,本文将研究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于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影响方式与影响程度,并从商业银行的视角为其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
 
1.2 文献综述 
本部分所综述文献大部分是基于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实质以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而其他的研究相关文献综述将在后续相关章节涉及。 国内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层面影响,包括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和业务范围。宫晓林(2013)基于金融脱媒、融资、众筹、集资、渠道、战略以及定价等视角全面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施加于传统商业银行中的有形与无形影响,并且通过观察短期和长期两个时间维度得出了以下的有意义结论:短期内互联网金融模型不会动摇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方式和经营模式。但从长期趋势与利益来看,商业银行如果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大力拓展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4。邱勋(2013)通过分析余额宝的例子,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如何受到与应对互联网基金的冲击,认为互联网基金在存款特别是活期存款、市场地位、基金代销以及理财产品等业务都会对商业银行造成冲击5。 关于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政策策略,邹炜(2013)认为互联网企业通过染指部分金融市场的业务,从而造成了一定的商业银行主营业务冲击,所以传统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迎接与扩展在互联网层面的新客户利润增长点。
........
 
第 2 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 
 
2.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特点 
2012 年,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9,他认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以及“互联网金融模式”价格成本低廉,既不同于直接融资模式也相异于间接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大大虚化了专业化的金融业分工,并且取代线下业务模型而改用互联网及相关软件技术。同时,互联网金融得益于电商公司海量的大数据资源、拥有更为大众化和民主化的客户规模与市场参与者。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三个关键部分就是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宫晓林(2013)研究了大量鲜活的案例,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定义、特征和功能。而戴险峰(2013) 则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个伪命题,其本质是具有普遍性的技术。尽管可能会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但是并不能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形态。而长期“金融压抑”状态的中国金融体系以及处于空白监管的“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是互联网金融盛行中国的主要原因。 金融制度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其发展到相应的阶段就会产生金融脱媒。金融脱媒是经济发展中的现象,其最早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出现的,出现于美国,针对该现象,Mishkin(2001)认为是在定期的存款利率存在上限管制的状况下,收益相对较高的证券吸引了银行的存款资金,导致银行的资金外流的现象。针对金融脱媒的概念,我国学者唐旭(2006)从狭义的角度和广义的角度两个层面展开了分析: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该现象是指存款利率存在上限管制的状况下,货币市场的工具吸引了存款机构存款资金流的现象.
........
 
2.2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最早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提出的,而 2012 年互联网金融被正式提出。本文根据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互联网金融行业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与二十一世纪初期间才初具雏形、还没有正式形成。这个阶段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互联网为金融中介机构的网上业务办理提供的平台支持与技术保障。其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开展线上互联网银行平台为用户提供开户、查询、转账、理财等传统业务办理,为证券机构提供经济市场宏观数据等网上服务,同时还为一些投资银行提供证券咨询和金融数据分析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初步发展时期是从二十一世纪初一直到 2012 年。其间,互联网技术水平也随着互联网浪潮而突破性发展,例如移动支付、大数据、搜索引擎、云计算、社交网络等为典型的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革命性地增长,并且逐渐运用到金融业务领域。还有一个值得阐述的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普及与流行,为个人和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的互联网借贷也开始萌芽。我国首家网络借贷公司拍拍贷于 2007 年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于 2011 年开始正式向互联网金融公司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这使得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走上规范化发展阶段。 
..........
 
第 3 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影响 ........ 21
3.1  支付结算业务 ........ 21 
3.1.1  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模式 ........ 21 
3.1.2  互联网金融支付方式 ...... 21 
3.1.3  支付宝:由“电商”到“汇” ....... 22 
3.1.4  小结 .... 24 
3.2  存款理财类业务 ...... 26
3.3  贷款融资类业务 ...... 30 
3.4  互联网金融推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35 
第 4 章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 39 
4.1  支付结算业务层面策略 ........ 39 
4.2  存款理财类业务层面策略 ...... 40 
4.3  贷款融资类业务层面策略 ...... 42 
4.4  互联网金融营销形式层面策略 .......... 43 
第 5 章  结论 ...... 44 
 
第 4 章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互联网金融的快捷便利,促使其快速发展,在这里阿里巴巴发展最快,它凭借着成本、时间上的优势迅速得到认可,给商业银行沉重的打击。主要是体现在它占据了商业银行的很大的一部分传统业务,吞食了商业银行的一部分中间收入,使得商业银行意识到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地位将岌岌可危。以下将阿里巴巴和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进行对比,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4.1   支付结算业务层面策略 
移动支付的特点就是不受地点、时间、方式的限制,人们如果选择移动支付,只要有无线设备(主要指手机),可以迅速的完成交易。网络支付安全一直都是移动支付方式中非常重视的问题,企业对网络安全防范系统投入也在不断增大,用户如果想要从小额支付转换到大额支付甚至替代现金、支票支付,就必须要求新一代互联网银行重新建立服务渠道、服务模式和服务实现方式。 首先,在服务渠道方面,要求其从自建渠道扩展到第三方渠道。可以从以下两点扩展:(1)丰富自建渠道。要想提高用户使用银行桌面客户端或者手机客户端的比例,银行需要将服务种类细分,尤其是其主营业服务,这样有助于其产生服务交互模式,使得用户获得服务的成本降低。(2)依靠第三方渠道发展服务。目前,手机的逐渐地普及以及智能化,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在逐渐增加,银行可以和互联网进行结合来发展它的金融平台,例如将网银服务植入到人们经常会接触到的互联网(微博、社区等)中,不仅可以为用户进行互联网消费提供便利,而且提高了用户经常使用该银行的网银服务次数,为银行留住了客户。2013 年初,大多数商业银行开始了此尝试,华夏银行推出的“电商快线”服务,建设银行推出的“善融商务”服务,工商银行推出的信用卡商城服务等都是将互联网和金融服务交融在一起,在其后台还可以搜索到客户的一些基本信息、消费信息等,促使其改善服务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p#分页标题#e#
........
 
结论
 
本文首先有条理性地界定了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同时详细阐述与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与显著特征。在相关概念与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对比了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优势,还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主要三个层面的经营业务受到其趋势性影响,并探究分析了这两者在不同经营业务上的竞争形势,以及在此状况下传统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的策略建议。因此,在上文的论述中,本文得到了以下结论: 
(1) 互联网金融的不同业务模式主要通过从商业银行的手续费及利息收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状况。其中,由第三方理财产品销售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余额宝类等产品对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所产生影响的影响相对较大。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产生一定的冲击,但绝不是洪水猛兽。 
(2) 与互联网金融相比较,商业银行主要在通道类业务和投资理财类业务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对于不同的业务类型,商业银行需要扬长避短,并且在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中寻找机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逐渐开放以及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面对的市场环境将越加复杂,其面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它的出现更多地是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一种补充和引发一种“鲶鱼效应”,促进商业银行进行改革与创新。 
(3)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各种冲击,商业银行首先应该转变经营理念,尤其是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以及应对态度应迅速调整、转变;其次应调整经营战略,重新制定战略规划、调整战略定位以及是否需要战略联盟;最后,应以“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拓展业务渠道、创新业务流程。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