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SFA的中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对比分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63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512021811407083
  • 日期:2015-11-3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一章绪论


1. 1选题背景与意义
金融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而银行业在金融业中扮演着主体角色,虽然银行系统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不完全相同,但其几乎一直处于核心地位,银行业运行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能否有质量有速度的持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从2004年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此后各大银行陆续上市,截止2010年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完成上市,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股份制改造给我国银行业带了巨大的发展动力,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大幅增长,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空前扩大,目前我国己有4家银行市值排名进入世界前十,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在2010年末的时候就以2335亿美元的市值排名世界第一。但实际上我国银行业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表现为行业效率水平偏低、业务能力不强、业务创新程度较弱、竞争优势不明显等等。另外,我国银行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国际环境来看,2006年底,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约定,中国银行业应对外开放,允许外资银行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展部分金融业务,整个中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随后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市场动荡,波及到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大量制造业企业破产倒闭,银行不良资产骤增,对我国银行业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冲击;2008年欧债危机的爆发与恶化导致欧洲国家经济下行,其银行业的流动性、安全性遭受打击,欧洲大型银行被迫收缩规模、调整布局,造成国际银行业竞争形势发生新的变化。从国内环境来看,2012年中国央行首次双向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迫使各大银行调整其经营战略和增长方式;2013年初银监会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这对我国传统银行业也将带来竞争压力。面对一系列外部和内部的环境变化,中国银行业如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差距,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成为近年来经济学界高度关注的命题。
………


1. 2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和学习,掌握效率研究现状和研究不足之处,了解有关银行效率理论的发展路径,为本文做好理论方面的准备;其次对比中美两个国家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和运行制度,定性的分析两个国家银行业体系的不同之处;然后在测度了两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基础上,以成本效率值为因变量,从宏观经济层面、行业层面和银行层面分别选取指标作为自变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来得到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评价,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论文的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基于图1所示的研究思路,本文采取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在理论分析阶段,一方面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及归纳,总结出效率研究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对效率测算理论的分类描述,对比不同的实证方法的优劣,最终确定本文所使用的效率测算模型;在实证分析阶段,主要进行效率及影响因素旳测度,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经过改进之后,可以将效率测度运用扩展到面板数据上,这是本文采用的银行效率测度方法,最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不同国家的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 1效率的基本概念
商业银行是一种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的特殊金融企业,其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因此商业银行要以相关资源的投入来获取金融产品的产出。银行效率衡量的就是在这个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体现其是否达到了投入最小化或产出最大化的最佳状态。在实际的效率测算过程中,银行效率研究可以根据研究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单个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测度,以单个商业银行的经营来界定投入产出变量来计算效率,进而对比各家商业银行的效率情况;第二种是对整个银行业进行研究,将银行业作为整体,以该行业的整体运营状况为研究对象,界定行业的总投入和总产出,测算出其行业运行效率,进而可以与其他国家的银行业进行对比;第三种就是从商业银行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方面入手,衡量在一定经济制度下,银行业体系的整体要素投入对国民经济增长量的贡献程度。由于相关概念和范围的难以确定统一,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集中第一种,即测度和评价单个商业银行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寻求相关的效率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建议。依据银行投入变量和产出变量的不同组合可以将银行效率分为三种:规模效率、范围效率、X效率。商业银行规模效率衡量旳是商业银行由于持续发展的需要,其经营规模会经历逐渐扩大的过程,那么这个规模扩张到何种程度是最合适的,在这种规模下银行的投入产出能力会达到最优。可用经济学中规模报酬的概念来解释,规模报酬递增意味着该银行是处在规模效率上升状态中;情况相反则该银行处于规模效率的下降阶段,继续扩张银行的规模己经不能带来效率的上升。这里的经营规模可以用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分支机构数、网点数量和员工数量来反映。
………


2.2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可以用金融机构的效率进行衡量,通过测度效率值可以对金融机构是否充分利用了资源以及整体经营状况是否良好进行研究和对比。根据是否设定具体的函数形式和估计函数参数,测度效率的方法主要分为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其出发点都是对生产前沿面进行构造,则企业所处位置与前沿面之间的距离就是企业的效率。Berger和Huniphrey(199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随机前沿法(SFA)、自由分布法(DFA)、厚前沿法(TFA)归为三种参数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无界分析(FDH)为两种非参数估计法。非参数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和无界分析两种,在金融机构效率评价应用中,数据包络分析(DEA)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非参数分析方法,DEA方法是一种线性规划方法,利用最优化原理对多投入多产出的生产系统进行效率评价,与参数法相比,DEA方法不需要估计具体生产函数的参数来构建生产前沿面,对投入产出变量也没有标准化要求,同时在避免主观因素、简化算法等方面有显著优越性,因此,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被认为是非参数法的代表,广泛用于测度和比较不同个体间的效率。DEA方法起源于法雷尔对生产效率的研究,Charnes和Cooper(1978)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种线性规划方法,Sherman(1985)首次将DEA应用在对银行效率的研究和评价上,此后该方法的在银行效率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张维和李玉霜(2001)利用DEA方法研究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证明了内控机制健全的银行其技术效率也高于其他银行。
………..


第三章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9
3.1效率测算方法的选择..........19
3.2随机成本前沿模型的建立..........21
3.3相关指标的描述性统计..........24
3.3.1中国银行业相关指标的统计..........24
3.3.2美国银行业相关指标的统计..........27
3.4本章小结..........30
第四章中美两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实证分析..........31
4.1中美两国银行业简介..........31
4.2中美两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分析..........33
4.3中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对比..........39
4.4本章小结..........41
第五章中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影响因素分析..........43
5.1影响因素和变量选取..........43
5.2模型建立和实证结果..........45
5.3中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影响因素对比..........51
5.4本章小结..........52


第五章中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1影响因素和变量选取
关于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是由于研究者出发点及定义的不同,关于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分为两大类:首先是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经济政策变化、行业监管程度、市场结构等等;其次是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盈利能力、风险控制、产权结构、银行规模、创新能力、经营战略等等。本文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影响因素分为三大类:宏观层面、行业层面、银行层面,从这三个层面分别选取效率影响因素来进行分析。宏观层面的因素主要反映一国宏观经济的变动对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作为宏观方面的影响因素。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GDP的高低会影响到居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影响;CPI可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通胀水平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储蓄流向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以及贷款偏好产生影响,这也会带来商业银行效率的变化。#p#分页标题#e#

……..


结论


本文主要对中国和美国商业银行2006到2013年的成本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中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以及成本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1、从2006到2013年中美两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来看,两国的商业银行业务种类存在较大差异。从收入变动趋势来看,在中国商业银行总收入中利息性收入占比逐渐下降而非利息性收入占比逐渐上升,美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性收入和非利息性收入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变动趋势;从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来看,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性收入占绝大部分,非利息性收入只占很小一部分;而美国商业银行总收入中,利息性收入和非利息性收入占比相差不大,均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另外,两国商业银行在非利息性收入的构成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性收入主要由中间业务收入形成,这里的中间业务包括表外业务;而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性收入中中间业务占比较少,主要是由其他业务收入形成的,其他业务收入包括其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带来的收入。这些差异表明混业经营下的美国商业银行比分业经营下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更为复杂,创新程度更高,竞争程度更强。
2、从2006到2013年中美两国成本效率实证结果来看,两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商业银行在研究期间内的成本效率逐年上升,年度平均值从0.5877上升到0.8765,而且股份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上升幅度是较高的。除此之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普遍高于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历年效率较高的为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四大商行中成本效率最高的是工商银行。美国商业银行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不利影响,其成本效率从2007年到2009年明显下滑,2009年之后逐渐上升,在整个研究期间内年度成本效率平均值最低为0.6245,最高为0.9595。通过对比发现,美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水平整体上高于中国,具体表现为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水平与美国有差距但是相差不是很大,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水平是最低的,与美国商业银行相比差距较大。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次贷危机对于美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中国商业银行在这次危机中表现较为稳定。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