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伴随着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凸显,因而对于二者相关性的研究也日趋成为学术界的热点。我国作为一个经济、金融都发展迅速的国家,二者的相关性研究自然成为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内的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也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得出了与国外学者相似的结论,但不乏存在论证过程单一、内容缺乏系统性等漏洞。在随后的研究过程当中,相当一部分学者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对于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当中去,为区域经济领域的相关理论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如今,部分研究者纷纷开始立足区域,进一步对省内二者相关性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各个省而言,每个省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经济发展模式也有所不同,因而在这个意义上讲,对于国家或者地方性的金融、经济相关性的分析就不具有普遍性,单独对于各个省经济状况的研究就具有一定的意义。近些年,学者们对二者相关性的分析日趋增多。从 20 世纪中期开始,就有学者开始了金融理论方面的分析,比如格利(Gurley,1960)和肖(Shaw,1960)。而第一次对二者相关性做实证分析的是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运用 1860-1963年的数据做了相关的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为二者是同步增长的关系,即经济增长会推动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而自 1990 年以来,国内研究者也不断开始运用计量模型对二者相关性进行研究,同时我们也可以注意到,这些学者多数将注意力集中于国家层面的研究,也有些学者会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较发达地区,而对于具体某些城市的研究则很少。而从我国的自身条件来看,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城市及地区之间不管是自然条件或者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方面之间的差异还是十分突出的,单纯对于经济领域方面的发展又表现出各自的地域特性。这种客观上宏观条件的巨大差异也为我们研究二者相关性创造了条件,从更加具体的地域来看,不同的地域会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对于其相关的具体性的研究,也会为本地区经济与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多切实可靠并且有针对性的方针与政策。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Hugh Patrick(1966)提出,对于二者相关性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看:一是需求的增加,也就是经济主体对于金融相关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从而促使金融服务体系应运而生。二是供给过多,即金融行业供大于求。而 Hugh Patrick认为应当将这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这也同现实生活当中“需求的追随”与“供给性领先”的现象是十分匹配的,这样的理论被叫作“需求引导论”以及“供给引导论”。John Hicks(1969)观察到金融行业对工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因此得出结论:工业革命发生在金融革命之后,其主要的依据是金融体系会不断的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而技术革命本身的发展是不足以推动经济的发展的,金融创新的作用在工业革命与技术进步上是等同的。雷蒙德•戈德史密斯( R.W. Goldsmith)在其书中运用了 35 个国家的数据,对于二者关系作了细致性分析,从而更好的完善了金融理论。他的理论主要包括:一是金融结构的理论阐述,同时提出了具体衡量指标。戈德史密斯则认为,金融结构指的是一个国家财政在运用金融手段中所使用的工具,以及相关性质、发展规模,同时,金融结构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差异,为了更好地分析金融结构,他还提出了具体量化指标。二是金融的路径和内在规律的研究和分析。他认为,即使各个国家之间金融结构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但是其发展的趋势以及发展的道路却存在着相似性。戈德史密斯运用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与金融相关的十二条规则,而这些规则对我国金融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三是对于二者重要性的分析,他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并且指出二者在国与国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从另一层面分析,即使对于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间段,二者的影响作用也极不相同。
………
第 2 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概念界定
2.1 金融发展的概念
麦金农(Mckinnon,1973)从概念的层面上,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压抑理论,把其发展看作是市场不断完善的过程,但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缺陷,使得学者们转而将金融与内生经济相结合来分析问题,从而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这对于金融研究更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金(King,1993)和莱文(Levine,1993)在一定意义上阐述了该理论,认为其发展过程应该是金融领域内中介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制度的正规化。而国内学者们对于金融理论的分析主要有:金融效率的角度来看,杨咸月(2002)曾提出:金融业的发展主要指的就是金融效率的提高。陈金明(2004)则认为其发展是“在经济运行的条件下,需求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压力的加大,这样也有利于整个体系内部实现效率最大化”,尹恒(2001)指出,金融的发展是在金融功能背景下的重新排列组合。支大林(2008)认为区域性金融指的则是将金融因素纳入区域化领域进行分析,这也是现代经济不断进步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提出的要求。通过以上对于我国经济学者对于金融发展的研究成果来看,金融发展概念的界定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研究角度也在不断的扩大当中。而从上述分析得出,金融发展应当从质、量两个方面来分析,既包含工具、产品及资产的规模化,又包含内部结构间的不断完善。
………
2.2 主要的金融发展理论
Schumpeter(1912)从金融和创新两个层面来阐述二者间的内在关系,认为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同时还要借助于金融领域中的融资作用。格利(Gurley,1955)和肖(Shaw,1956)在其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繁琐的发展历程,也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水平的提高伴随着金融的发展。Patrick(1966)认为金融要想实现更良好的发展,有两条路径,分别从需求、供给两个层面来考虑,他认为其内部体系可以有效的帮助资本的积累,从而优化资本配置。在经济增长的初期,应当采取的是以供给引导为主的金融政策,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对于金融服务与产品的需求的不断增长,采取以需求带动为主的金融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金融的良好发展。金融结构指的是在金融行业内所使用的工具以及进行金融领域的事项所需的机构的总称,而经济是否良性运转也是通过结构、机构、工具这三个方面来判断的。发达国家因为拥有更加丰富的金融工具与更先进的金融机构,因而金融发展深度和广度要优于发展中国家。最早提到该理论的是雷蒙德•W•戈德 史密斯(Goldsmith,1969),指出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状况的重要的指标之一是金融相关比率,用 FIR 表示,这个指标对于推动金融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
第 3 章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现状分析.......18
3.1 山西省经济增长的现状.......18
3.2 山西省金融发展现状的分析.....22
3.3 小结.........26
第 4 章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27
4.1 变量和数据的来源.........27
4.2 实证分析的模型和方法.......28
4.3 实证结果分析.....37
4.4 小结.........38
第 5 章 促进山西省经济金融发展的建议.........39
5.1 对金融资源投资进行调整.........39
5.1.1 制定动态化的信贷支持政策.......39
5.1.2 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模式.........39
5.1.3 不断深化银行结构改革.........40
5.2 提高金融效率.....40
5.3 小结.........44
第 5 章 促进山西省经济金融发展的建议
5.1 对金融资源投资进行调整
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响应本省的金融政策,运用财政补贴等手段,让资金自由流动,转移到需求较大的行业,充分发挥资金运转的优势,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于某些行业的监管力度,限制其贷款的金额,有效的保护弱势行业的均衡发展,这样也利于本省不同行业间同步发展。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政府在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起着主导作用,通过积极的政策指导,使得产业结构的效率得以提高,更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发展方式属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产业资源,因而大量的贷款也集中到了产业资源方面,同时,我们也分析到,这样的发展方式是不利于山西省经济持续发展的,因此,我们应当从金融支持的方向上进行转变,不断提高产出的效率,来使经济得到长远的发展。对金融机构而言,应当在加大对资源行业放款的同时,也要拓宽对资源相关行业的放款渠道,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与资源行业相关的行业主要包括:制造业、服务性行业等。另外,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创新的因素,将资金投入到高科技产业中去,让高科技产业顺利发展,为我省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条件。#p#分页标题#e#
………
结论
(1)通过对山西省现状分析,得出本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山西省经济增长迅猛,但是与其他城市以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处于劣势地位;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矿产资源丰富。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金融行业的发展规模不足,无论从数量还是从产值上都在全国处于劣势地位;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低下;融资结构单一。
(2)通过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金融发展规模、能源消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金融效率、投资则对经济发展起着抑制作用,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分析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提供了理论基础。
(3)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可以看出金融发展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能源消费会引起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金融发展规模以及能源消费会引起金融效率的变化;金融发展规模又会对能源消费产生影响。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