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
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 2014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央1号文件持续11年把关注聚焦到了“三农”问题,这充分说明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十二五”规划指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这些关注表明了:关于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中央已经下了决心,并且已经将农村金融服务改革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运用各种政策来支持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黑龙江省是我国的产粮大省。这些年,黑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努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但是任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发展滞后的农村金融,供应严重短缺的农村信贷资金,农民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些都很严重抑制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现在面临的问题有:一方面,农民和农村企业内部资本比较匮乏,严重影响了内在的经济发展,甚至阻止了农村企业生产的周转性,他们迫切需要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却无法准确的了解金融机构的产品信息,导致金融服务的获取困难,农村金融的供求却非常的不平衡。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想要发展农村市场但是缺乏农民和农村企业的需求信息,无法准确及时的提供。况且信用体系缺乏等问题都阻碍着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因此,要想解决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供求问题,必须要解决农民和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发展农村经济金融的支持必不可少,可是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却非常有限。农村金融信息获取的不对称,使得农村经营主体很难及时得到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理财、利率咨询等金融服务,农村经营主体很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来得到他们想要的金融信息,从而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论文的研究目的,一是拓展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分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供求不均衡的影响因素;三是探讨如何解决黑龙江省农村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怎么提供科学高效的金融信息服务给农村经营主体。
1.2.2研究意义
论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地区金融信息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寻找金融信息服务供求失衡的根源,并且提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基本框架。这具有丰富金融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以及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的理论价值。中国的农村经营主体正发生着变化,己经不再是以前单纯的农民群体了,以前的金融服务现在不能满足新型经营主体。论文通过对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的供求分析,特别是从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博弃分析,找出能够达到政府、农村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三方共赢的办法,并提出了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建议。这具有改善农村地K金融信息服务状况,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意义。
………
2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旳理论基础
2.1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的核心概念界定
信息服务涵盖了生产开发、分配以及传播流通信息产品,此外还涵盖了相关的信息技术以及提供服务信息服务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各种类型的咨询和数据信息服务统称为广义上的,这需要供求双方一起进行,并且在地域上要紧邻。狭义的信息服务是具有实体存在的,这种实体主要有计算机软件,高新技术产品产品和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设计。狭义概念上的供给和需求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要求。金融信息为所有金融现象运动发展、互相关联以及他们特点的如实写照,为与他们存关系的所有知识、讯息以及材料的汇总。金融信息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成分之一,现代经济未来发展的桥梁的作用。在农村信息服务概念的描述方面,学者们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背锦波(2001)指出,农村信息服务就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指在农村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搜集、整理、加工、传播和应用各种信息资源郭作玉(2009)指出,从事信息服务方面的机构收集、整合以及传递相关需求主体所需要的信息的业务就是农村信息服务根据之前学者的论述,论文以为,农村信息服务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信息服务机构和相关团体所供给的,运用信息技术方法,通过不同的渠道、方法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提供所需信息资源的服务,这种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高效性,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
2.2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的基本理论
我国理论界认为,乡镇企业和农民为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主体,但是他们的需求具有一些不同。目前,在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对金额服务的需求,小到普通农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大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均存在着对金融服务的需要[52]。自然因素一直对农业生产活动有影响,由于他们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导致了信贷资金在农业方面的风险大于在工商企业方面,因此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具有政府的财政补贴、相关的抵押、质押品等风险的补偿。农业生产一般生产附加值很低,这都是受到气候和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此外农业生产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还有着不集中、没有多少获利空间的特点,因此,相对较高的利率会把收回贷款变得更难而不是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农业方面相关生产要素也会影响着农民和乡镇企业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农民所具有的生产要素像劳动力、土地、现代化农业机具甚至国家的农业政策等均会作用于农民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都会刺激着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农村受教育人口的增加,农民知识水平的上升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这些生产要素的优化不但促使农民的收入增加,还会使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
…………
3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的供求状况分析........... 12
3.1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的需求分析.......... 12
3.2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的供给分析.......... 15
3.3农村金融市场金融信息服务供求不均衡的原因分析 ..........17
4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中的博弈分析 ..........19
4.1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民贷款的博弈分析 ..........19
4.2政府、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民的贷款博弈分析.......... 26
4.2.1农民贷款的博弈分析.......... 26
4.2.2农民贷款还贷的博弈分析.......... 28
5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32
5.1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 32
5.2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原则.......... 32
5.3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内容.......... 33
5.4金融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38
5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5.1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
根据黑龙江发展现代农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急需加速农村金融的发展,紧密结合我省农村金融信息资源分散,金融机构与农民间信息不对称,金融支农效率低的实际,按照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综合统一的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推广应用,实现农村金融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组织体系运行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综合能力,推动金融信息、资金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切实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是一个具有明确的主体、明朗的层次、规范的管理、完善的保障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许多相互独立的成分组成,他们之间相辅相成,一起为整个系统的目标服务。系统的整体效用大于各组成成分的效用和。农村金融倍息服务体系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它由许多个子体系构成,各个子体系间相互联系、制约,一起为整体的正常运转服务。因此建立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必须遵循系统原则,首先要明确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的结构,包括系统的要素构成及子系统构成,以及系统的层次结构。其次,分析各要素、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不但要构建好他们,使他们能够各司其职,也要把他们组织起来,不停地优化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便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能够完美的运行,具有最佳的状态。
……….
结论
论文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地区金融信息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现状,运用博弈论中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方法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对称两种条件下,金融机构和农民,甚至包括政府在内的多方的策略。并且构建了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尝试以此来解决黑龙江省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概括而言,主要结论包括有:#p#分页标题#e#
首先,通过介绍国内外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现状,对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具体阐释了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具体包括信息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和信息管理的相关理论,而且还介绍了论文研究所需要的博弈论方面的理论和模型,为论文的理论分析和博弈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从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信息的供求现状入手,分为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在需求方面通过分析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的需求主体、需求种类、需求的特征以及金融信息的获取渠道,得出目前黑龙江竹的农村地区金融信息服务需求旺盛。在供给方面通过分析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的供给主体以及供给现状,得出金融信息服务在农村供给不足。之后得出了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三,采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情况,这里主要是以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的贷款为例进行博弈分析。先是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了金融机构和农民的贷款情况,通过贷款的贷前审查博弈分析、贷款批复的博弈分析和贷款收回的博弈分析三个方面入手,得出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然后,分析了在引入政府这个第三方达到信息对称的条件下,金融机构和农民的贷款博弈情况,同样通过贷款的贷前审查博弈分析、贷款批复的博弈分析和贷款收回的博弈分析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出了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金融机构和农民都得到了各自的利益,而且此时伴随着农村经营主体融资难的解决。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