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分析师信息挖掘行为与预测精准度:基于金融机构实地调研的实证探讨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6566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3-01-2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金融论文哪里有?本文采取金融机构实地调研次数的对数以及金融机构实地调研虚拟变量对实地调研进行衡量,以全市场分析师盈余误差的平均值作为因变量,同时对企业资产规模对数、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上市公司账面市值比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研报预测期限对数等进行控制。

1.绪论 

1.4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主要有:

(1)本文从声誉机制的角度研究了分析师主动信息挖掘行为对预测准确度的影响,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补充。现有文献认为,分析师出于个人声誉等方面考虑,有动力提高其盈余预测精度。本文关注分析师在盈余预测前的信息挖掘过程,研究了金融机构实地调研过程中被调研公司、调研时间(熊市、牛市)、调研人员等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进行盈余预测的过程中,分析师出于其声誉考虑有动力对调研信息进行学习,但由于学习材料、学习动力、利益冲突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实地调研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这一研究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更好的理解上市公司调研信息披露机制对资本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影响,也为上交所、北交所未来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2)本文讨论了买方调研带来的分析师合谋动机对分析师信息挖掘行为的影响。买方机构投资者与卖方分析师作为证券市场中最为活跃的参与主体,对于影响证券市场的资产配置效率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参与实地调研的人员结构上入手,讨论了买方调研对卖方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卖方分析师可能会对买方实地调研产生迎合动机。这一研究有助于证券公司进一步完善分析师的声誉回报机制,引导卖方分析师更加关注职业操守与个人声誉,减少迎合动机,促进卖方研究业务长期健康发展。

3. 理论基础与假设

3.1 理论基础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起源于Akerlof关于二手车市场的研究。在市场中,由于不同个体所掌握的信息存在差异,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具备信息优势的一方在此过程中可以获取收益。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买卖双方利益失衡,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具体到证券市场上,主要有两类利益相关者,即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和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其中,公司高管更了解公司详细的业务、财务信息等运营情况,且在很多时候能够决定披露什么信息、如何披露信息以及何时披露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外部的投资者仅能从公司公告、股东大会、调研等渠道间接获取公司运营情况,相较于内部管理者存在信息劣势。在弱有效市场中,分析师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参与上市公司各类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值得注意的是,分析师的部分行为也会加剧信息不对称,比如,分析师为了长期保持与公司管理层的良好联系以获取更多关于公司的信息,往往会在做盈利预测时提高乐观度;此外,从分析师的有限关注角度出发,由于分析师对公司的信息掌握较为有限,其盈余预测往往会参考其他分析师的数据以综合现有信息,这使得股价的不确定性增加;再者,由于机构投资者是分析师收入的决定者,分析师在进行盈余预测报告发布时会优先考虑其机构投资者客户,从而使得相关信息在市场上的传递存在先后顺序,致使中小投资者面临信息劣势。

5. 分析师信息挖掘行为与预测精准度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下表列示了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可知,2013-2020年间,全市场证券分析师对深市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误差平均值为98.6%,其中,偏离度最大值为6445%,最小值为0%,说明我国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准确性波动较大。调研方面,64.3%的公司在盈余预测报告发布前的上一季度有过实地调研。2013-2020年间深市上市公司平均每季度接受调研次数为1.919次,其中,上市公司单季度调研次数最高达36次,最低为0次。其他控制变量方面,2013-2020年度期间,深市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6.62%,资产负债率均值为41.5%,账面市值比均值为37.2%,分析师研报覆盖量均值为7.62篇,盈余预测报告平均预测期限为182.6天。

金融论文参考

5.2 金融机构实地调研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的影响

下表列示了金融机构实地调研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被解释变量为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𝐴𝑣𝑔𝐸𝑟𝑟𝑗,𝑡,𝑞+1,解释变量分别采用金融机构实地调研的虚拟变量𝑟𝑒𝑠𝑑𝑢𝑚𝑚𝑦𝑗,𝑡,𝑞以及金融机构实地调研次数的对数𝑙𝑛_𝑎𝑙𝑙𝑟𝑒𝑠𝑒𝑎𝑟𝑐ℎ𝑗,𝑡,𝑞进行回归,分别得到回归结果列(1)和列(2)。两模型均对行业和季度时间固定效应进行了控制。

金融论文怎么写

根据上表的回归结果,解释变量金融机构实地调研虚拟变量𝑟𝑒𝑠𝑑𝑢𝑚𝑚𝑦𝑗,𝑡,𝑞以及金融机构实地调研次数𝑙𝑛_𝑎𝑙𝑙𝑟𝑒𝑠𝑒𝑎𝑟𝑐ℎ𝑗,𝑡,𝑞分别在5%、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金融机构实地调研能够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且随调研次数越多,误差偏离越小,验证了假设1。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2 政策建议

近年来,在我国逐步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提升成为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金融机构实地调研的角度,结合分析师的声誉机制对分析师信息挖掘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提高上市公司对各类金融机构实地调研诉求的重视程度,完善上市公司实地调研信息披露机制。一方面,金融机构具备较为专业的研究分析能力,其在实地调研过程中的信息挖掘行为有助于缓解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应积极回应各类特定投资者的调研诉求,促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另一方面,为保护所有市场参与者的信息知情权,证券交易所有必要规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及时向市场公开其针对各类特定对象的投资者关系活动。

第二,加强分析师行业的规范和监督,完善分析师的声誉回报机制。一方面,分析师在增强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面临来自上市公司、所在券商以及个人的多方面利益冲突,盈余预测独立性受到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规范分析师虚假陈述的责任,且积极引入各类金融机构、媒体参与监督,促进分析师行业的信息透明度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声誉回报机制有助于分析师行业加强自我约束,出于个人声誉和长期职业发展考量,分析师有动力在信息获取阶段勤勉尽责,在盈余预测阶段公正独立,缓解由于利益冲突带来的行为扭曲。

第三,强化中小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和信息辨别能力。已有研究多已认同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价值,但本文的研究表明,分析师面临的利益冲突可能使其产生迎合动机,进而使盈余预测误差扩大。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这一群体往往专业知识相对不足、对风险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处于弱势,且对分析师发布的研报依赖性较高。为更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议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其信息辨别能力,以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