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金融论文,本文首先对小企业信贷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管理理念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然后通过对G银行德高分行小微企业批量授信业务情况、HC集团小企业批量信贷业务风险案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并进行了经验总结,分析了HC集团小微企业批量授信业务风险暴露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前述分析结果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思路总结了该批量业务风险暴露对小微企业批量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启示。通过本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尤其是在行业选择和客群准入上的失误,使银行面临的风险增大,最终给银行造成了实实在在不可挽回的惨重损失。第二、金融科技与大数据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批量授信业务的需要是小微企业批量授信风险暴露的重要因素。从HC集团不良贷款风险案例的授信过程、风险暴露前、风险暴露后银行对该业务模式和该客户的认知过程来看,HC集团小微企业批量授信风险因素有一个不断积累变化的过程,在风险因素积累的过程中,授信动机的变化、贸易背景的不真实、授信资金的挪用都有着诸多的蛛丝马迹,但是由于G银行在金融科技与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建设和投入不足,从而导致小微企业批量授信各项风控措施流于表面和形式,未能捕捉到该业务内在的变化,无法满足小微企业批量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需要,没能实现效率和风控能力的平衡,从而导致小微企业批量授信业务风险集中、突然的曝露。
.......
第一章绪论
目前国内市场经济正处于新旧产能转换时期,推进供给侧改革持续进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经济活力、就业、创新力、细分行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国家到社会对小企业信贷业务极为关注,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拓展小企业信贷业务既是自身经济责任、业务经营的需要,也是一定的社会责任要求使然。面对金融脱媒的现实,优质企业的融资环境快速改善,渠道明显增加,龙头企业可以获得更加便捷的融资,商业银行对公客户主客观方面均有继续下沉的需要。如何更好的在管控风险的前提下做好小企业信贷业务成为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现实课题,商业银行也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案例。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1)为G银行,至少是G银行德高分行小微企业批量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活动提供参考,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虽然G银行德高分行表面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授信风险管理流程,但在部分关键环节考虑不足,欠缺整体规划,有所忽视,影响其开展小微企业批量授信的持续性,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其提高该类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
第二章案例正文
2.1G银行德高分行小微企业批量授信情况
G银行小微企业批量授信业务涉及到总行和分行两个层次,涉及部门分为两类,一是总分行普惠金融部作为业务发起和经营管理机构,二是总分行风险管理部门,主要包括授信管理部和风险管理部,负责额度和单笔授信的审批准入、出账、贷后管理、清收化解职能。分行目前设置有公司信贷部/普惠金融部负责公司信贷的营销拓展和管理工作,两个部门合署办公,实际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该部门下辖十个业务经营团队,其中两个团队负责专营国有企业授信业务和房地产授信业务,其余团队负责受理各支行转介的公司信贷授信业务。G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领域实施“条块结合”的管理体系,分支机构实行“行长负责制”,分行行长为有权审批人,总行仅仅需要负责规划分行的业务,实现责任归纳明确,分行行长在授权范围内完成其工作,授信审批部门和风险副行长根据行长的转授权履行职责。同时,G银行对分支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已建立评价体系,从从业人员专业性、稳定性、履职记录、风险指标状况、日常履职评价等全面对分行的信贷风控能力进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实施差异化授权,分行授信审批部门负责人管理上属于分行管理,但任免职均需通过总行有权机构审核同意。G银行德高分行整体按照总行的管理架构,在信贷业务风险经营方面,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基本形成,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内部评级法成果应用持续深化;分行设置信贷业务和创新业务的审批委员会;风险管理部负责风险政策、组合监测、贷后管理和资产保全工作
2.2对HC集团授信风险暴露情况
HC集团属于本地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主营业务为塑胶原料贸易,是多家企业中国华南区的代理,负责韩国石化公司和科隆公司,以及日本东丽公司业务,也是德国巴斯夫、台湾奇美、宁波台化等大型石化企业的德高市经销商。其经营模式是向上游采购化工原料后销售给下游客户,并提供配套的仓储等物流服务,由于从业时间较长,其经常往来的下游客户数达到500余家,其中80%合作年限超过3年,下游客户中70%为二级经销商,主要下游经销商商户位于ZMT塑胶原料市场,同时,对美的、富士康、欧普等大型制造企业采用其直接销售模式开展业务合作,2014年其年贸易额约为20亿元,属于德高市本地单体贸易量最大的塑胶原料贸易商之一。HC集团的经营结算模式符合行业惯例,上游采购一般为预付款或款到发货,下游视客户实力和合作历史记录给予一定的账期,一般的二级经销商需款到提货,部分实力强、合作历史长、结算记录好的老客户给予不超过30天账期,而制造业客户一般结算账期为90天。2015年G银行介入其小企业批量业务时,HC集团自身无银行直接融资,无对外担保,之前的银行融资记录良好。任何风险管理环节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尤其重要。分行纪检合规部门要通过考核设置、巡查整改等多方位的举措了解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做好员工行为合规监管。
COSO2017版ERM框架
第三章案例分析....................................................................................................................24
3.1G银行实施三道防线管理体系....................................................................................24
3.2风险暴露前对HC集团授信过程分析........................................................................26
3.3授信后第三年风险暴露成因分析...............................................................................28
第四章案例启示....................................................................................................................37
4.1行业选择与客群准入是贷前风控的关键...................................................................37
4.2支持部门的现金流分析和真实贸易背景确认在贷中的作用凸显...........................39
4.3金融科技在风险预警和贷后评价能力提升上作用更加明显...................................41
结论....................................................................................................................44
结论....................................................................................................................44
......
第四章案例启示
4.1行业选择与客群准入是贷前风控的关键
商业银行不能将小企业批量信贷业务“摊大饼”推广,应推进小企业信贷专业化建设,建立专营机构和人员队伍,加强小微信贷业务管理的精细化。小企业贷款难是全球性的难题,其融资需求具有“期限短、频率高、效率要求高”的特点,但自身实力不足、经营不规范、担保不充分,故而始终属于“高风险但未必高收益”的贷款项目,与银行对公授信业务授信业务中的大中企业信贷业务特点迥异,如果采用“摊大饼”,全面放开方式推动,势必会造成要么业务做不大,要么风险管不住的后果。比如本笔贷款中对于信贷资金挪用风险极为强调,方案设计、客户准入中明确要求不能挪用,但贷款管理、日常监测中实际上却没有精力、或者没有能力去落实贷后管理和预警监测,最终识别了风险因素但是却未能有效缓释和防范;由于尽调和贷后管理的不精细,粗放管理,重贷轻管,对于授信期间HC集团和授信商户之间不正常的资金往来敏感度不足,长达三年的授信期间,未能动态监测和预警核心企业资金挪用的问题,小企业批量获客,大客户粗放管理,导致“批量获客,但批量风险暴露”,批量业务的分散风险做成了“假分散,真集中”。另一方面,该类机构同时办理的类似业务量将会加大,在客群、行业选择上腾挪余地更足,在对客群进行调整时也会更加果断,对单一“核心企业”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也会更强,从而避免被“核心企业”牵着鼻子走。
G银行德高分行小微企业批量授信汇总表
4.2支持部门的现金流分析和真实贸易背景确认在贷中的作用凸显
第一个保障是人的保障。人的保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队伍的建设,这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为主要的保障支持,人力资源部门应对小微企业批量授信的业务办理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予以充分保障,确保有足够的市场展业人员和业务办理人员投入,同时,要配合业务管理部门持续优化对人力资源的考核设置和激烈设置,建立“招、留、用、转”全流程的人力资源流动体系,加强资格准入、在岗学习体系的建设,专业人员也需要提高其素质,应对不同的风险,树立合作意识,提高操作能力,防范操作风险,确保一线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和处置能力;二是员工行为管理。第二个保障是资源供给的保障,人力资源部门、财务会计部门、运营支持部门应确保在考核、发展费用、客户服务方面为业务发展部门和管理部门第一道防线提供充沛的支持资源,部门也可以获得长期受益和短期受益,保证其可持续发展。考核部门要求将风险过程管理考核细化至各岗位考核当中,约束各岗位、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行为,实现业务经营与风险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第三个保障是外部法律和经济环境的保障,分行经营管理团队和法务部门、清收处置部门应加强与外部政府、公安、法院、税务、担保公司、重要平台、合作伙伴的沟通交流,向外部传导积极向上的行业品牌形象,与重要的合作伙伴、公检法、监管机构保持良好沟通,确保业务经营单位业务发展有一个稳定向好的法律金融环境支持和业务发展环境支持。
第一个保障是人的保障。人的保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队伍的建设,这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为主要的保障支持,人力资源部门应对小微企业批量授信的业务办理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予以充分保障,确保有足够的市场展业人员和业务办理人员投入,同时,要配合业务管理部门持续优化对人力资源的考核设置和激烈设置,建立“招、留、用、转”全流程的人力资源流动体系,加强资格准入、在岗学习体系的建设,专业人员也需要提高其素质,应对不同的风险,树立合作意识,提高操作能力,防范操作风险,确保一线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和处置能力;二是员工行为管理。第二个保障是资源供给的保障,人力资源部门、财务会计部门、运营支持部门应确保在考核、发展费用、客户服务方面为业务发展部门和管理部门第一道防线提供充沛的支持资源,部门也可以获得长期受益和短期受益,保证其可持续发展。考核部门要求将风险过程管理考核细化至各岗位考核当中,约束各岗位、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行为,实现业务经营与风险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第三个保障是外部法律和经济环境的保障,分行经营管理团队和法务部门、清收处置部门应加强与外部政府、公安、法院、税务、担保公司、重要平台、合作伙伴的沟通交流,向外部传导积极向上的行业品牌形象,与重要的合作伙伴、公检法、监管机构保持良好沟通,确保业务经营单位业务发展有一个稳定向好的法律金融环境支持和业务发展环境支持。
.....
结论
批量获客与假分散风险同时并存是批量授信模式不容易推广的内在原因。小企业批量信贷业务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的获客问题、小企业信贷“规模不经济”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如果盲目扩张,管理不当,也可能给商业银行造成“批量获客、批量风险暴露”和“假分散、真集中”的风险,该模式可以放大“核心企业”在信贷业务中的话语权,信贷资金挪用风险、行业集中度风险都会较单一客户获客模式有所放大,从而使小企业信贷风险暴露的规模成倍扩张,从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该业务模式并不是可以随意推广、包治百病的小企业信贷模式。本文的研究对象为HC集团小企业批量业务风险暴露的案例,G银行经审批同意核定该批量授信敞口额度人民币10000万元,最高涉及30户小微企业单户授信,合计最高贷款余额8500万元,风险暴露后导致本金损失超过3000万元,授信出现大面积违约。惨重的损失告诉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信贷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成立专门针对微小信贷业务机构,一方面该机构对于类似业务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会越来越强,可以为小微企业源源不断的提供贷款,也可以提高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精细化水平,避免风险识别出来,缓释手段未落实或仅形式落实,无法落到实处,最终风险控制形同虚设的情况;本文研究的核心是通过对HC集团小企业批量授信业务风险暴露的案例研究,总结小企业批量授信业务客群准入、贷后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提炼出开展相关业务的启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