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我国生产服务及制造业融合测度及比较分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62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71222235020459
  • 日期:2020-07-0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金融论文,本文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来说,首先在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学者们和国家统计局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和内涵的界定,提出了本文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和内涵界定。在此基础上,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构建了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在此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构建了测度模型,并对中国两大产业整体融合度进行了测算.随后进一步从细分行业层面和国际层面对两大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此,本文得出七条主要结论并提出几点相关的政策建议。金融保险业和信息服务业均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行业”,两者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能力不足。而商务服务业、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业及科学研究与其他技术服务业属于“中间产品型行业”,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高带动能力。其中,具有知识密集性质的商务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带动能力最强,其次是科学服务和运输服务。而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行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部门。

......

 

第一章绪论

 

目前学术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水平的测度所使用的数据,要么是统计相关数据,要么是国家或地区公布的投入产出表中数据,但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公布时间是每五年一次,故而国内很多学者运用投入产出法对两大产业融合水平的测度均是不连续的.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2016年公布的2000-2014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编制了包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五部门投入产出表,实现了不间断动态反映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制造业的需求拉动,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向制造业提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方式,不断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公布的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四个发达国家的相关数据,定量分析各国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行业特征,并与中国相应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明确指出中国目前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不足之处。对我国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及范围研究
根据投入产出表中各产业的数据特征划分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类别。如Goodman和Steadman(2002)运用美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服务业各行业的中间需求率,界定中间需求率高于60%的服务业为生产性服务业。李冠霖(2002)和申玉铭等(2008)也运用同样的方法,对投入产出表中中间需求率高于50%的服务业界定为生产性服务业。江静和刘志彪(2010)将服务资本品率超过50%的服务行业界定为生产性服务业。该方法可操作性强,且也能很好地反映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内涵,但不足的是,各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基本上都是几年更新一次,运用投入产出表中数据来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分类不利于动态的研究分析。

 

第二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Hansen(1990)认为随着制造业部门的迅速发展,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相应增加,进而促进后者的发展。反过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又会提高其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进而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与竞争力。Desmet和Fafchamps(2005)在对美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确存在较为明显的互动关系。Preissl(2007)、Francois和Hoekman(2010)认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规模随着其本身的发展水平同步上升,引起生产性服务种类增多和服务质量提升。相对应地,生产性服务业在提升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降低了制造业相关生产环节的成本。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利用我国相关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进行了论证。王治和王耀中(2010)、高觉民和李晓慧(2011)分别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实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不仅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相互促进,而且其子行业与制造业之间也呈现互动发展关系。

.......

 

第三章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16
第一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16
第二节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21
第三节本章小结............23
第四章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24
第一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测算方法说明24
第二节五部门投入产出表编制....................................24
第三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水平测度模型....29
第五章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比较分析............36
第一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行业差异比较.......36
第二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国际差异比较........................................44

.....

 

第五章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比较分析

 

第一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行业差异比较
陈赤平和李青松(2015)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指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两者之间互动发展关系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唐晓华和张欣钰(2016)运用灰色网格关联度模型测算了我国制造业各子行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度,结果显示两大产业整体关联度呈“M”型发展趋势,且各子行业内部关联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而言,目前学术界关于两大产业各子行业之间融合发展的差异比较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研究数量不仅偏少,研究结论也远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充分考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各子行业内部发展的异质性,对两大产业各细分行业之间的融合程度进行测度比较,以期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各子行业互补升级发展进行积极探索。
金融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国际差异比较
总的来看,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四国生产性服务投入结构呈现“三二一”的格局,而中国生产性服务投入结构呈现“二三一”的格局。并且四国生产性服务投入到服务业自身的比重越来越大,说明服务经济时代发展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服务业中间需求逐渐从第二产业转向服务业自身。中国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四个发达国家的共性在于制造业投入结构相同,均呈现“二三一”的投入格局。不同的是,四个发达国家制造业投入到第二产业的比重在逐渐下降,投入到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但中国目前有超过80%的制造业均投入到了第二产业中,且该比重还在不断增强,说明目前中国制造业需求主要还是来自于工业领域尤其是制造业自身。
金融论文范文

....

 

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了解了中国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研究发现的两大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两大产业融合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服务经济时代发展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服务业中间需求逐渐从第二产业转向服务业自身。而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与服务经济时代还有一定距离,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对国民经济的服务投入率明显低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目前中国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挥的作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制造业驱动特征。减少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消耗,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需求消耗.从消耗关系上提高生产性服务业融于制造业的程度,增强其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使两大产业融合发展从制造业驱动模式向生产性服务业驱动模式转变。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在需求消耗关系上的融合均衡度极度失衡,应出台更多鼓励金融业参与工业经济的资金政策,增强中国金融服务业与#p#分页标题#e#
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程度,更好地发挥出金融服务业的经济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