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金融学硕士论文范文1: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
第1章绪论
1.1选題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近年来,全球金融呈现出空前强劲的发展势头,金融市场层次日益丰富,创新金融产品琳玻满目,传统金融功能不断拓展,从业人员队伍日渐杜大。因此,金融聚敛资金、风险规避、资源配置、宏观调控的服务职能如若成功实现,必将在更离水平上发挥更大效用,惠及更为广泛的实体经济领域。
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金融绝对规模的扩张和增长速度的加快均己超越实体经济,金融在数量和功能两个层面上背离实体经济发展己经成为全球趋势。金融领域的繁荣表象对有限的资源产生了无限的吸引,因而在实现自我膨胀的同时,将"挤出效应"释放于实体经济部口,形成数量层面的背离。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数量背离使财富创造于金融领域的幻觉在社会中弥漫,金融机构充分利用社会公众对金钱的无尽欲望来实现自身对利涧的无限渴望,他们执着于对金融产品的包装和粉饰,将服务实体经济的巧衷抛于脑后,盲目扩张、崎形膨胀,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在功能层面的背离。金融不以实体经济为依托的繁荣背后潜藏着金融风险的累积,孕育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危化是对金融周期性波动最为深刻的拴释,金融危机形成、传导、扩散的各个环节均体现着金融发展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当前,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爆发于某国的金融危机极易迅速演化为波及全球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给国际经济社会沉重打击,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即为最好的例证。本文将选题确定为"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便是基于对上述背景的考虑。
1.1.2研究意义
本文在就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之 上,从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领域分别入手探讨文章的政策启示,具有理论及现实 两方面的意义。 金融危机的孕育途径与经济、金融的发展趋势、时代特征息息相关,因此, 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要对金融危机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进行及时更新。本文 在金融背离实体经济的框架下,从金融业的过度膨胀及实体经济发展萎缩两个角 度,梳理了金融脆弱性、产业资本金融化及产业空屯、化兰个孕育金融危机的途径, 扩充了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的内容体系。 目前,我国金融背离实体经济发展的趋势日渐显现,金融扩张空前迅猛。本 文第五章总结了前文理论与实证分析带给我国的政策肩示,对遏制我国金融与实 体经济渐行渐远的发展趋势,进而防范金融危机在积蓄破坏性力量中酝酿略尽绵 薄。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关系、四代金融危机模型的建立两个角度对国外文献进行综述,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关系、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两个角度对国内文献进行综述。
第三章为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说明,并从金融业的过度膨胀及实体经济发展萎缩两个角度,归纳梳理了金融脆弱性、产业资本金融化及产业空屯、化3个孕育金融危机的途径。
第四章为实证分析。本章分别选取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代表性金融危机,对危机出现前夕,相应国家金融背离实体经济的相关史实、数据进行整理。并建立计量模型,以马歇尔K值和金融相关率(FIR)分别作为金融背离实体经济的考查指标,进一步探寻金融背离实体经济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五章为政策启示。本章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实体经济基础;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意识两个方面对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下我国金融危机防范的政策启示进行了总结。
第六章为结论。在前几章分析的基础之上归纳结论,并指出未来研充的进一步方向。
1.2.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以金融背离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倾向为出发点,从金融业的过度膨胀及实体经济发展萎缩两个角度,梳理了金融脆弱性、产业资本金融化及产业空也化3个金融危机的孕育途径,运用了理论分析的方法。以此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所选取的代表性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相关史实、数据进行整理,并建立起计量模型,进一步探寻金融背离实体经济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案例研究的方法。本文分别发生在墨西哥、东南亚的危机为新兴国家金融危机的案例代表,发生在日本、美国的危机为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案例代表,对金融危机爆发前夕,上述案例国家金融背离实体经济的相关史实、数据进行整理,从历史的角度探寻金融背离实体经济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1.3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么处
目前,国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多以考查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为前提。而本文认为,金融与虚拟经济并非完全等同的两个概念,金融是虚拟经济,但虚拟经济不仅包含金融,金融与虚拟经济的其他组成部分(如房地产、部分信息技术产业等)在运行机制、发展趋势、行业特点等方面相去甚远。因此,将金融从虚拟经济领域中分离出来,研究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关系,并进一步就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是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所在。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受到自身知识储备及文字表达能力的限制,本文在对金顯背离实体经济下金融危机的孕育途径进行理论分析的部分,欠缺全面、精准的把握与阐述。由于历史资料可获得性的限制,本文对巧表性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前相关史实、数据的整理并未做到完整、系统。另外,本文所整理的相关历史数据及所建立的计量模型只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金融在数量层面背离实体经济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对功能层面上的背离则无从考证。
第2章文献综述
2.1国外文献综述
2.1.1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关系
2.1.2四代金融危机模型
2.2国内文献综述
2. 2.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寓关系
2.2.2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
第3章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化的理论分析
3.1相关巧念的说明
3.2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化
3.2.1金融脆弱性理论
3.2.1金巧工具巧新与金规拒弱性的强化
.................
3. 3.1产业资本金融化的定父及其与经济増长的关系
3. 3. 2产业资本金融化孕育金融危机
3.4产业空也、化与金融危机
第4章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化的实证分析
本章分别选取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代表性金融危机,对危机出现前夕,相应国家金融背离实体经济的相关史实、数据进行整理。并建立计量模型,以马歇尔K值和金融相关率巧化)分别为金融背离实体经济的考查指标,进一步探寻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4.1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下新兴国家的金融危祝
自80年代起,止耳其、东南亚诸国等地多次陷入了金融危机的泥沼,考虑到危机影响的广泛性,本节分别择取发生在墨西哥、东南亚的危机作为余融背离经济的实体形志下新兴国家金融危机的案例代表进行研究。从历史数据显现的结果来看,金融危机火星迸发的前夕,墨西哥、泰国均出现了金融背离实体经济自我膨胀和盲目扩张的发展趋势。
4.1.1虽西哥金融危机
通过系列自由化的改革措施,墨西哥经济从80年代债务危机的腥风血雨中逐渐复苏,金融市场也借由经济重振的东风日益开放。外资一直是墨西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金融自由化、国企私有化脚步坚实有力的迈进,进入90年代,外国资本由直接投资于实体经济领域,转变为利用对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间接投资,实现了向房地产业、金融业的直接投资,这种投资方式的变化助推了金融业的自我膨胀,相对稳定的生产性资本撤出了实体经济部口。1990年,投入证券市场的外国资本占外资总量的10%,仅仅两年时间,这一比重就实现了60%的增长,在1W2年升至71.64%,1993年又升至76.8%。I证券价格被拉升,上市公司市值显著提高,进入90年代,墨西哥上市公司市值占GDP的比重增势迅猛,于1W3年接近40%(表4.1)。1990-1994年间,流入墨西哥的950亿美元主要被用于股票和短期政府债券投资(图4.1),巨额外资对证券市场的冲击引起了股票价格水平及政府外汇储备的剧烈波动,降低了金融系统防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数额庞大的交易量和持续走高的金融资产价格也将金融业推离了实体经济低迷发展的轨道。 #p#分页标题#e#
表4.1金融危机前墨西哥金融指标变动表单位:%
图4.1墨西哥流入资本去向图(1990-1994年)
1992年以来来,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墨西哥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关键领域出现衰退,在90年代中期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墨西哥并未品尝到区域经济合作硕果的甜美,源源不断的国际竞争压力,国际贸易的逆差引起墨西哥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萎缩,同时期,金融业的表现却是一片兴旺。银行私有化的改革举措催生了一大批高价购得国有银行的银行家,他们广泛被足风险业务,加大信贷扩张力度,期早日实现收入对成本的覆盖。表4.1资料显示,1988年W来,银行系统向个人提供的信贷占GDP的份额持续上升。然而,资产质量却同步下降,至1994年年底,8.3%的贷款无力收回,银行高风险资产占净资产的比重由3年前的51%增加到70%之多,19%年年底,资金的过度运用导致墨西哥9家银行无法满足准备金率8%的国际要求。2消费者对进口奢侈品的追捧引致了信用消费的盛行,银行在该领域展开争夺的结果是信用卡被发放至大量资信不良者的手中。墨西哥银行业蓬勃发展的表象下是金融违背实体经济的崎形扩张和风险的聚合。
90年代初,许多投机者抓住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固定汇率制难以为绝的契机,进入墨西哥离岸金融市场,使无需对本金进行交割的远期比索外汇合约的交易量一度跃居同类交易的世界之首。讽刺的是,送一创造出墨西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短暂繁荣的交易工具同样成为了国际炒家攻击该国金融体系的利器,1994年末,墨西哥在比索币值被迫速降的冲击下,滑向金融危机的深渊。
4.1.2东南亚金融危机
危机爆发前夕,泰国经济连年繁荣,GDP增长速度虽在波动中有所放缓,但1990-1995年间8.91%的年均增长率足W支撑投资者的乐观预期,汇率制度的固定特征加之与美元相匹配的本国通货币值,升值了的泰诛无疑成为吸引外资最为诱人的巧料,在金融趋向于自由的潮水的涌动下,泰国于1W3年基本完成了对资本账户的放开,为外国资金的流入开辟了渠道。
1990年-1996年,泰国投资率的平均水平维持在41%W上(表4.2),超出1985-1989年五年间11个百分点。然而,投资机会有限的实体经济无法承受国内、外资本流入的汹涌浪潮,过剩的资金在生产性领域找寻不到增值的出口,纷纷通过对证券、外汇的市场操纵注入金融系统,金融业呈现出与经济的实体层面背道而驰异化膨胀的势头。从股票市场的数据来看,90年代前期,泰国SET综合指数出现较大涨幅,由1990年末的612.%点,升至1993年12月的1682.84点,至金顧危机发生前,该指数一直维持在高位水平;股票市值在1996年巧达到4万亿泰诛,较1990年12月翻了H番;超过50倍的市盈率下,投机性泡沫在泰国股票市场悄然酝酿。3数额庞大的外资为泰国金融体系带来贷款规模的8倍增长,这些贷款主要被投放至房地产业,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
表4.2金融危机前泰国经济指标变动表单位:%
金融领域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将资金进一步从实体经济部口抽离,表4.2数据显示,1990年金融业资本的存量增加速度为13.59%,慢于存量的总额增长率2.88%,1992年后,随着金融业的持续扩张,资本存量在金融部口的增长率水平超过总额増长率,二者之间的差值也逐年扩大,至1996年,该差值高达10.02%,金融领域资本存量完成26.37%的高增长,呈现出自我膨胀之势(图4.2)。
衍生产品由于松弛的行业监管而在泰国呈现出活跃的交易特点。1996年年底,泰国期货、期权的日交易额超过20亿美元,较1993年的6亿美元增加了两倍之多,4衍生工具数量、种类等方面的膨胀在加速风险集聚的同时,使金融异化之势得到强化。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至1997年年初,90家非银行的金融系统部口控制了泰国25%的金融资产,他们忽视经济在实体维度成长对资金雨露的渴求,将过半的资金投入于风险业务的开拓,其中,仅用于证券投资的资产就高达11.7%,这与15家商业银行风险业务投资总额在其总资产中的占比相当,啡银行金融机构对此类业务的热衷挤占了实体经济部口的资金来源,一旦证券价格暴跌,危机就会通过持有大量贬值证券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扩散至更多金融部口。
最终,实体经济的顽势打破了房地产业的神话,泰国金融领域坏账堆积,外国资本迅速撤离。更为严重的是,大量外资短期债务的形式存在并由银行承担,1994年,银行背负的短期外债占泰国短期外债总额的比重超过了74%。然而,进入90年化泰国外债在GDP中的占比湿著增高,国际储备和短期债务之比持续下落,1995年更是降至70.7%,6外债无法偿付的风险加大。巨额资金流游走于国际间,并对泰国发起猛烈的资金攻势,引致巨额国际储备流失,并无奈于1997年结束了汇率的固定制度,泰株贬值的风潮迅速波及邻国,将东南亚诸国带入危机的泥潭。
4.2金融背寓实体经济下发达国家的金蘭危机
4.2.1日本金融危机
4.2.2美国金融危机
4.3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与检验
第5章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下我国金融危机防范的政策启示
5.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巧实实体经济基础
5.1.1调整需求结构,扩大消费需求
5.1.2优化产业结构,协调产业发展
5.2不巧完善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意识
5.2.1建立监管指碌体系,普惕金融自我膨化
5.2.2谨慎对待金融创新,健全金融监管法律
5.2.3稳步推进金融开放,科学管理资本流动
5.2.4实行宏观审慎监管,总体把控金蘭风险
第6章结论
本文主要得出如下化点结论;
结论一:金飄对实体经济的背离是数量背离与功能背离的有机统一,数量背离表现为金融业的过度膨胀和实体经济发展萎缩,二者在绝对规模及成长速度上的差异弱化了金融领域服务实体经济部口的职能自觉,进而醇酿着功能背离的产生。
结论二:金融与实体经济背离的趋势下,金融危机通过金融脆弱性、产业资本金融化、产业空也化H条途径孕育。
结论三:本文以马歇尔K值、金融相关率(FIR)分别为解释变量,对金融背离实体经济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计量回归结果表明,上述两个变量与金融危机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金融与实体经济背离的趋势越明显,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越高。
结论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实体经济基础;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意识是金融背离实体经济对金融危机影响带给我国的政策启示。
本文在对金軸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遇行实证分析时,无论是对代表性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前相关史实、数据的整理,还是计量模型的建立,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金融与实体经济在数量层面的背离,而未能实现对功能层面背离的考查,即未能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的弱化进行合理的说明,寻找考量金融对实体经济功能背离的方法并进行功能背离的研巧是本文今后的方向。
参考文献(略)
在职金融学硕士论文范文2: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效应测度—基于分位数回归与GARCH类模型的Co Va R方法
1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金融业是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的运行,整个金融业的发展与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密切相关,而互联网金融的诞生也给金融业的运行带来了一种新思维和新动力,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金融作为整个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一同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又相互之间产生作用和影响。#p#分页标题#e#
追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始末,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互联网信息技术使整个社会全貌发生巨大改变,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始渗入到金融业之中,互联网金融业态逐渐形成。从广义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是指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依托大数据在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服务体系。与传统金融业不同,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来进行资金的支付与融通,一切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均建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完成。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最早就是起源于第三方支付,之后各种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始创新并发展壮大,甚至逐渐渗透到传统金融业的核心业务领域之中,这个发展过程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个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金融业之中的过程。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陆续出现了多种不同模式,如第三方支付、P2P 网络借贷、互联网资产管理、众筹、大数据金融、金融门户等模式,这些模式共同构建出了当前互联网金融业态。
然而,在互联网金融给金融业的运行带来新思维和新动力的同时,其产生的风险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程上充满着挑战与风险。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事件不断出现,特别是违约、跑路等类型的风险事件不断增加。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分析技术平台的相关监测数据,截止至 2017 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出现的违规平台已经累计超过 3200 家,目前仍然有 1800 余家违规平台在运作。这不但会给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带来影响,俨然也会对整个金融业的秩序和稳定造成影响。目前,我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还尚未出台一部完整审慎的法律制度,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还缺乏相应力度,相关平台也缺乏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这些都是导致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频发的因素。
互联网金融产生的风险会对传统金融业进行传导。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本就会给传统金融业增加一定的风险,如传统金融业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时增加的技术风险与操作风险等,同时,当互联网金融发生风险事件时,其产生的风险也会向传统金融业溢出,给传统金融业带来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测度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
二、研究意义
测度风险溢出效应能有效对市场间的风险传染度进行分析,本文立足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分别基于分位数回归法与 GARCH 类模型结合 Co Va R 方法来测度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在内的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效应,量化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传染度,对两种不同的风险溢出效应测度方法进行各方面的对比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在理论意义上,一方面,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效应,能定量分析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传染度,这对分析互联网金融影响传统金融业的路径以及梳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风险传导的内在机制具有理论意义。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分位数回归与 GARCH 类模型结合 Co Va R 方法对风险溢出值进行测度,对两种方法计算出的风险溢出值进行对比,并对两种方法的实证结果的有效性检验进行对比,能够在计量的角度上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为两种方法的全面对比提供参考。
在实际意义上,一方面,梳理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内部的不同风险溢出情况,结合行业特性分别比较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风险溢出,提出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在风险防范和业务转型方面的建议,对于维护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具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问题对加强其风险的评估和完善其风险控制体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对其风险传导和溢出进行全面展望,提出风险控制方面的相关建议,对于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评估体系,进一步健全其相关监管机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从国内外学者研究风险溢出效应时使用的研究方法入手,进行相关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起初学者对风险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方法大多集中在GARCH 类模型和 Va R 方法上,国外学者 Hamao 和 Masulis(1990)建立 GARCH 3 模型对伦敦、纽约和东京三大股票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究,证明波动溢出效应的存在。Koutmos 和 Booth(1995)建立 EGARCH 模型分析具有非对称特征的资产价格对市场间不同波动溢出机制的非对称性。Wang 和 Firth(2003)建立GJR-GARCH 模型来研究大中华区股票市场与美日英股票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Yu 和 Hassan(2008)建立多元 GARCH 模型来分析北非股票市场与中东股票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Salisu 和 Oloko(2015)用 VARMA-BEKK-GARCH 模型来刻画原油价格对美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溢出。在国内学者中,也有不少学者用GARCH 类模型和 Va R 方法来研究溢出效应,赵留彦和王一鸣(2003)建立 GARCH模型对我国A股和B股票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究。董秀良和曹凤岐(2009)建立多元 GARCH 模型来分析波动风险在国内外股票市场间的传导路径和方向,对各股票市场间的波动溢出关系展开研究。闫永慧(2012)基于多元 GARCH 模型,对流动性的溢出效应展开研究。林征等(2015)建立三元 BEKK-GARCH 模型,对黄金、美元与石油期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展开研究。夏南新(2016)建立 BEKK-MGARCH 模型,分别对人民币、欧元与日元兑美元的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史芳芳和任小勋(2016)建立 Va R-GARCH-BEKK 扩展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
然而,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众多学者开始重视风险在金融市场间的传染问题,认为现有模型可能不足以准确测度风险的波动溢出效应,从而导致金融市场的风险水平被低估。Mc Aleer 和 Veiga(2004)就曾用 Va R 方法来研究市场的波动性溢出效应,结果发现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低估市场的波动溢出。在此背景下,Adrian和 Brunnermeier(2008)提出条件风险值法,即 Co Va R 方法,用来测度当一个市场在陷入危机时其他市场的条件风险价值,并且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来估计 Co Va R值,计算出相应的风险溢出值,以此来测度市场风险的风险溢出效应。Co Va R 方法的提出,得到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认同,许多学者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结合 Co Va R方法来对计算风险溢出值,国外学者中,如 Bernardi 等(2013)、Stolbov(2015)、Chao 等(2015)、Riedle(2016)等。国内学者中,如谢福座(2010)、李志辉和樊莉(2011)、赵晓慧(2011)、肖璞等(2012)、杨有振和王书华(2013)、肖国健(2016)等。 实际上,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出的 Co Va R 值无法刻画出非线性关系,这可能会导致 Co Va R 值的估计结果不够精确,因此学者们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估计 Co Va R 值。国外学者中,Girardi 和 Ergun(2011)用 GARCH 模型对国际金融市场间 Co Va R 的相依关系进行刻画。Hakwa(2011)在假设收益率为正态分布的前提下,用 Co Va R 方法结合 Copula 函数来估计 Co Va R 值,从而考虑到市场间的非线性关系。Liu 和 Gronwald(2017)建立 Copula-Co Va R 模型来研究原油价格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国内学者中,谢福座(2010)在 Co Va R 方法的基础上引入 GARCH 模型和 Copula 函数,建立 GARCH-Copula-Co Va R 模型对亚洲三大股票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刘晓星等(2011)在 Co Va R 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极值理论(Extreme Value Theory, EVT)和 Copula 函数,建立 EVT-Copula-Co Va R 模型对美国股票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高国华和潘英丽(2011)在 Co Va R 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动态参数和单变量 GARCH 模型,对我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程度进行测度分析。王永巧和胡浩(2012)在 Copula 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动态参数,对金融市场间 Co Va R 的相依关系进行刻画,认为动态参数的Copula 模型能够反映风险的时变波动性与相依性,从而 Co Va R 值的估计结果会更加准确。李丛文和闫世军(2015)建立 GARCH-时变 Copula-Co Va R 模型,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分别研究不同类型的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动态风险溢出效应。袁薇和王培辉(2017)建立 DCC-GARCH-Co Va R 模型对保险公司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展开研究。 以上研究方法均致力于创新方法以使 Co Va R 值的估算结果更为精确,其中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的 Co Va R 方法在目前使用的较多,但是哪一种方法最优尚未有绝对的定论,一些学者将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如杜子平和李金(2014)在测算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程度时,分别使用 Co Va R 方法结合分位数回归方法与GARCH 模型,并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王周伟等(2014)以风险溢出关联特征为视角,从计算原理、优缺点与适用场合三个方面,对分位数回归法、Copula 函数法以及 GARCH 模型三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用一些其他方法来测度风险溢出效应。国外学者中,Hartman 等(2005)提出一种极值相关测度方法来对风险溢出效应进行测度,该方法考虑收益率序列的尾部相关关系,能够克服用方差来表示风险的局限性。Bee 和Miorelli(2010)用动态的 Va R 方法结合极值理论的峰值过阈值法(Pecks Over Threshold, POT)研究次贷危机期间的市场风险溢出效应,发现该方法能有效测度高风险时期的风险溢出。Chrétien 和 Coggins(2010)用过滤历史模仿技术(Filtered Historical Simulations, FHS)估算出三个股权指数的 Va R 值,进而分析三个股权指数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Asgharian 和 Nossman(2011)在分析美国股票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时,建立一种带有收益和波动跳跃的随机波动率模型来进行分析。国内学者中,史永东等(2013)在传统 Copula 理论的基础上,用 Gaussian Copula 函数来对风险总体特征进行刻画,并结合分位数相关测度方法研究股票与债券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的状态转换特征。王擎等(2016)用未定权益分析法(Contingent Claims Analysis,CCA)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体风险进行测度,并建立 POT-Copula模型研究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陈九生和周孝华(2017)基于单因子 5 MSV-Co Va R 模型对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展开研究。#p#分页标题#e#
二、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对象
现有文献中有许多学者集中于研究不同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对象大多为国内外各金融市场间或者是同一金融市场中子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国外学者中,Hamao 和 Masulis(1990)就是对伦敦、纽约和东京三大股票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展开研究,并确定三个市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Miyakoshi(2003)分别研究日本和美国股票市场对亚洲七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Hartman 等(2004)分别对 G7 工业国2的股票市场间与债券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并将各国的风险溢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Daal 和 Naka(2007)对美国股票市场和亚洲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展开研究。Salisu 和 Oloko(2015)研究原油市场对美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溢出。Riedle(2016)通过计算各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值来研究美国各金融市场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程度。 国内研究中,部分学者对不同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如包全永(2005)、王茵田和文志瑛(2010)、史永东等(2013)对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均认为两个市场间具有联动效应,且风险渗透的方向是一致的。陈云等(2009)通过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发现在汇率改革后这种溢出效应相对增强。柏满迎等(2014)通过研究我国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间的风险溢出关系,证明两个市场间存在紧密的联动效应。吴亮和李艳(2015)通过研究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间的风险溢出关系,发现两个市场间存在双向风险溢出效应。甄峰和陈丽(2016)通过研究内地银行间外汇市场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间的风险溢出关系,证明两个市场间的影响由单向影响变为反向或双向影响。刘璐和韩浩(2016)对保险市场与银行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证明两个市场间存在明显的风险溢出效应。部分学者对同一金融市场中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如赵留彦和王一鸣(2003)对我国 A股和 B 股票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发现 A 股票市场对 B 股票市场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洪永淼和成思危等(2004)通过研究我国 A 股、B 股和 H 股票市场与世界其他股票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发现 B 股和 H 股票市场与世界其他股票市场间存在明显的风险溢出效应,但 A 股与世界其他股票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谢家泉和许均平(2013)对我国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发现两个市场间存在明显的风险溢出效应,并且随着创业板的不断发展,两个市场间的波动溢出程度会相应增加。 一些学者将视角集中于商业银行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进行研究。Lelyveld 和 Liedorp(2005)对荷兰各银行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发现规模较大的银行在破产后会对整个银行业系统形成较大溢出风险。López-Espinosa 等(2012)对大型国际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进行研究,并分析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发现短期融资是引起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马君潞等(2007)通过建立我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模型,对银行系统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单个银行发生危机时给整个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带来的影响。高国华和潘英丽(2011)通过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测算出各商业银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程度。范小云等(2011)分别对次贷危机前后两个时期的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李志辉和樊莉(2011)测度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发现国有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更高。徐苑清和童中文(2015)对我国不同上市银行与银行系统间的双向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并测算上市银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贡献程度。王擎等(2016)对我国商业银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程度进行研究,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比国有和城市商业银行更高。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
在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方面,部分学者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给银行业带来的风险。戴国强和方鹏飞(2014)通过研究发现,由于互联网金融会推高银行的资金使用成本和贷款利率,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互联网金融产生风险时可能会增加银行的破产风险。郭品和沈悦(2015)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发现互联网金融风险对商业银行产生冲击时会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并且风险承担水平会根据不同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表现出差异。张金林和周焰(2015)通过研究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在短期内互联网金融产生风险时会对商业银行系 统稳定性造成冲击。 部分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的活跃领域 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韦起和张强(2015)通过研究我国网络借贷平台对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认为网络借贷平台对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并且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更容易向传统商业银行溢出,网络借贷平台综合利率的剧烈波动会引起大盘指数和银行指数收益产生强烈的相关反应。刘镜秀和门明(2016)通过研究 P2P 网络借贷市场对资本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发现 P2P 网络借贷市场与股票市场间存在“跷跷板”效应,与债券市场间呈现出较弱的联动效应,并得出P2P 网络借贷市场与资本市场风险溢出效应不显著的结论。
四、研究述评
经过一段时间的文献搜集工作,本文主要从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综述。从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方法来看,目前研究风险溢出效应的主流方法是 Co Va R 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衡量当一个市场陷入危机时对另一个市场的风险溢出程度,因而经常被用于研究市场间的风险传染度。而在使用 Co Va R 方法的过程中需要估算 Co Va R 值,在 Co Va R 值的估算上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如用分位数回归法,GARCH 类模型,Copula 函数等方法来估算 Co Va R 值,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计算 Co Va R 值最优,目前尚未有绝对定论。从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对象来看,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对象大多为国内外各金融市场间、同一金融市场的子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或者是某一行业对系统风险的溢出效应,再或者是某一行业对其他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如国外股票市场与国内股票市场间,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间,股票市场与基金市场间等。也有研究商业银行或其他传统金融业对系统风险的溢出,如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传统金融业对系统风险的溢出,还有研究房地产业、旅游业等行业对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来看,可以从互联网金融给银行业带来的风险角度反映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P2P 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中的活跃领域,会对银行业和资本市场产生一定程度的风险溢出,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溢出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 9
第二章风险溢出的理论分析与测算原理.................................................................. 12
第一节理论分析................................................................................................... 1
第二节 Co Va R 方法概述 ....................................................................................... 16
第三节基于分位数回归的 Co Va R 方法测算原理.............................................. 17
第四节基于 GARCH 类模型的 Co Va R 方法测算原理 ...................................... 19#p#分页标题#e#
第五节 有效性检验方法 ....................................................................................... 22
第三章基于分位数回归法的实证分析 ...................................................................... 23
第一节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23
第二节 数据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23
第三节单位根检验 ............................................................................................... 24
第四节风险溢出值的计算 ................................................................................... 25
第五节实证结果的有效性检验 ........................................................................... 27
第四章基于 GARCH 模型的实证分析 ...................................................................... 28
第一节 ARCH-LM 检验与自相关 LM 检验 ........................................................ 28
第二节风险溢出值的计算 ................................................................................... 29
第三节实证结果的有效性检验........................................................................... 34
第五章两种度量方法的对比分析 .............................................................................. 35
第一节理论上的对比分析 ................................................................................... 35
第二节计量上的对比分析 ................................................................................... 36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38
第一节主要结论................................................................................................... 38
第二节研究建 ................................................................................................... 40
第三节研究展望 ................................................................................................... 42
参考文献....................................................................................................................... 43
附录 ................................................................................................................................ 48
致谢 ................................................................................................................................ 51
第三节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一、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主题为测度互联网金融对以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内容围绕该主题进行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内 8 容: 第一章,绪论。本章节首先对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行介绍,从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方法、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对象以及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业的风险溢出机制三个方面来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再根据研究主题进行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方面的阐述。 第二章,风险溢出的理论分析。本章节从理论上分别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风险溢出,分析出互联网金融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风险传导的路径。 第三章,度量方法与风险溢出值的测算原理。本章节首先对风险溢出效应的度量方法,即 Co Va R 方法进行概述,包括对风险价值 Va R、条件风险值 Co Va R 与风险溢出效应度量值的介绍。然后对本文用于测算风险溢出值的两种不同方法,即分位数回归法与 GARCH 类模型分别进行相应介绍,除了方法的基本理论概述,还包括对分位数回归法与 Co Va R 方法结合计算出风险溢出值的原理介绍以及 GARCH类模型与 Co Va R 方法结合计算出风险溢出值的原理介绍。 第四章,基于分位数回归法的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本章节首先对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进行解释说明,之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再进行单位根检验以考察数据的平稳性。在完成对数据的各种检验后,基于分位数回归法进行 Va R 值与 Co Va R 值的计算,最后得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值。 第五章,基于 GARCH 类模型的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由于数据存在ARCH 效应是使用 GARCH 类模型的前提,因此本章节用 ARCH-LM 方法对数据的 ARCH 效应进行检验,除此之外,由于数据可能会存在自相关的现象,还对数据进行自相关 LM 检验。在完成对数据的各种检验后,基于 GARCH 类模型进行Va R 值与 Co Va R 值的计算,最后得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值。 第六章,两种度量方法的对比分析。本章节主要从理论方面和计量方面对分位数回归法与 GARCH 类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理论方面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在适用性与优劣势上的对比分析,计量方面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在各数值的计算与有效性检验上的对比分析。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建议。本章节根据第四章的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结合传统金融业中各行业的行业特性对研究结论进行具体分析。再根据结论提出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风险防范与业务转型建议以及促进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二、基本研究框架
本文根据具体研究内容进行编写,基本研究框架如下图所示: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文献查阅法。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学者在风险溢出效应以及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机制方面的研究动态,整理出有助于本文研究的相关资料,文献资料大部分来源于中国知网、万方等资源平台,部分文献资料来源于图书馆内相关藏书资料。(2)模型构建法。本文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与 GARCH 类模型,将其结合Co Va R 方法对风险溢出效应进行测度,在研究过程中,对两种模型的基本原理进行相应介绍,并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构建出相应的分位数回归模型与 GARCH 类模型,其中 GARCH 类模型包括标准 GARCH 模型、EGARCH 模型与 TARCH 模型,再将建立的模型与 Co Va R 方法相结合,分别计算出风险溢出效应的度量值。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法。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大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在理论上定性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并分析出互联网金融可能会直接或间接给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传导风险的路径。在实证上基于两种不同方法定量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分别计算出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风险溢出值,再根据计算出的风险溢出值的具体数值来判断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效应。 (4)比较分析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有两大方面的比较,分别是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这几个行业风险溢出值的比较以及基于分位数回归与GARCH 类模型的 Co Va R 方法比较。一方面,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存在的行业差异会导致其受到不同程度上来自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溢出,根据计算出的风险溢出值比较分析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风险溢出的程度。另一方面,基于分位数回归与 GARCH 类模型的 Co Va R 方法在模型构建与计算原理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先在理论意义上从两种方法的适用性与优劣势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再从各数值的计算与有效性检验方面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5)归纳法。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归纳总结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效应,结合行业特性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受到的风险溢出进行分析并总结,得出具体的研究结论。#p#分页标题#e#
二、创新点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风险溢出效应的测度对象和测度方法两方面。
在风险溢出效应的测度对象方面,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角度,测度其对我国传统金融业的风险溢出效应,以此判断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金融业的风险传染度,并得出相关结论。我国目前许多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探讨互联网金融带给传统金融业的冲击和挑战的定性研究上,而对于研究互联网金融对................
二、对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提升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能力。从近年来频发的各类互联网金融风险来看,特别是 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应当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并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在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方面,应提升防范流动性风险、技术风险与操作风险的能力,首先,应加强互联网金融的流动性管理,将流动性风险管理放入互联网金融的整体风险管理框架之中,尤其对相关产品交易和资金储备状况应注意实时监测;其次,应加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软硬件建设,提高平台软硬件的技术含量,以保证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再次,应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内部控制管理流程,不同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对流程的各个环节设立相应的风险监测点,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来建立一系列完善的业务流程,以进一步提高互联网金融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质量。 (2)健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一方面要对现有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有效修订和补充,这对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在修订和补充相关法律法规时,应当根据互联网金融的行业特性,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的行业进入和行业退出管理进行规范,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完善监管体系方面,应加强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形成合理分工、职责明晰的监管体系,一方面,应设立完整的监管组织形式,各级监管部门明确好自身的监管职责,并在监管部门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用情况、相关业务的交易过程和资金流向等进行有效监管;另一方面,在监管过程中应灵活根据风险情况采用监管形式,例如对于有违法风险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实行高度监管,对高风险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销售实行登记备案制度,而对于风险较小的稳健型互联网金融平台或产品可以适当降低监管力度。 (3)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信息披露,切实维护好投资者的利益。一方面, 42 互联网金融加强自身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对相关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让投资者在充分了解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投资,既能维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稳定性,同时也能提升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的信任程度,这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实际上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加强自身的信息披露有助于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良好的行业自律意识和自律精神有益于树立互联网金融的正面形象,帮助互联网金融营造诚信、规范的行业氛围。 (4)鼓励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增加互联网金融的服务覆盖面。一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行业的创新能力,互联网金融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平台开放优势以及大数据优势,加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还应不断创造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实现形式,增加自身的服务覆盖面,满足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为更多的客户群体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 (5)建立完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征信体系。当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事件频出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法律与监管的缺失,而另一方面,则是缺少一个完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征信体系,倘若能对这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归档,既能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形成一定约束,也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助于投资者做出理性判断,还能提升资信审核的效率及准确性,从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研究展望
本文的研究局限之一是没有体现出分位数回归的优势,分位数回归法的一大优势是能够根据响应变量的条件分位数对回归变量进行回归,从而得到在全部分位数下的回归模型,因此分位数回归法能够更全面描述响应变量条件分布的全貌,更全面反映被响应变量受回归变量的影响情况,但是为了简化分位数回归模型与GARCH 模型在度量风险溢出效应上的对比,本文未体现出分位数回归全面描述响应变量条件分布这一优势。其次,风险溢出值的度量过程中,未体现出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政策环境变动而呈现出的不同业态,在后续的研究中,可将互联网金融在今后发展中因政策因素而可能发展出的新业态纳入研究的考虑因素中,尽可能体现出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政策环境变动而呈现出的不同业态。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