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选题依据
2005 年,联合国组织专家编写《普惠金融体系蓝皮书》,其中首次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从此普惠金融的发展开始得到国际广泛关注。普惠金融全方面的触及金融体系,普惠金融的发展充分发挥金融的包容性,使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金融服务,有助于实现金融的公平化。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要发展普惠金融,旨在让更多人享受到金融服务,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同年,甘肃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共同推进甘肃省扶贫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惠农措施,进一步保障农民享受平等金融服务的权利,基本消除了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推动了甘肃省普惠金融迅速发展。2014 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实施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并于十月下发文件《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4—2018 年)》,着重强调改善“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平等共享现代化金融服务,彰显以普惠金融促发展、惠民生,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但目前,金融服务的“普惠”理念在甘肃省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实施。 兰州银行是地方性银行,通过 17 年的积累,逐渐发展成熟,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支持。在甘肃省内具有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但是兰州银行在实际工作中,总是经常遇到小微企业在不同场合的抱怨,主要原因是“融资难,融资贵”。三农贷款面临违约率高、担保比例超标这一难题还未得到良好解决。互连网金融的大力发展带动余额宝、众筹、阿里小贷等模式的兴起,大面积抢占银行市场份额,兰州银行紧跟普惠发展步伐,于 2014 将普惠金融写入发展规划。并提出“兰州银行——普惠金融践行者”的口号,着力将普惠金融理念深入渗透于三农扶贫,在科技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中,随即推出三维商城,e 融 e 贷,农贷通,商贷通等金融产品。随着甘肃省扶贫开发和农村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三农的金融需求越来越迫切,但由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产品短缺,农民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物等原因,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薄弱,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比较突出。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保障农民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已成为兰州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工作的重要一环。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就业、鼓励创业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钟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本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让金融改善与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成为兰州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工作的另一环。而在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业务产品的创新是支持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措施,需要银行大力重视。
........
1.2 研究目的、意义
普惠金融的理念建立在对传统金融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享受金融发展带来的成果,通过改善收入分配,增加就业,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以实现金融更为公平合理的可持续发展。 (1)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中心环节是要促进多样化,多层次的普惠金融机构与体系建立。对地方法人银行而言,由于地域性优势明显、经营稳定、发展时间长、分支机构多,内部控制机制健全并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因此,地方法人银行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参与普惠金融服务,对于普惠金融体系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普惠金融实质上是要解决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传统金融由于其内在缺陷而不可持续,兰州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既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兰州银行在普惠发展实践中,积极探索,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其“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增强兰州银行资本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的为甘肃省提供面向各阶层的金融服务,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2 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金融相关理论
国内外学者认为普惠金融一次来源于“金融排斥”一词。金融排斥期初是研究国外金融地理学的概念,后因为金融排斥设计领域交广,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很难给出确定定义。Thrift 和 Leyshon(1994,1995)是最早提出“金融排斥”这一理念的学者,他们认为金融排斥是阻挡各阶层人群获得正规渠道金融服务的行为和过程,并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了居民与身边服务网点距离的远近对居民获得金融服务便利性的影响。Rolley 和 Argent(2000)在对澳大利亚的金融排斥现象研究过程中发现,金融排斥现象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十分严重。在金融排斥的研究指标中,Helen Russell(2011)以爱尔兰的家庭对研究对象,发现 20%的家庭没有银行活期存款,而这部分人多数是低收入群体,他们的收入除了日常开销,还要负担房租甚至高额债务。有一部分人甚至没有收入来源。 在我国,胡鞍钢和周立(2002)认为,产生金融排斥的主要因素是在欠发达地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可抵押物缺乏。在高风险和高成本并存的情况下使得欠发达地区缺乏流动性。通过对金融排斥的理解,我们可以认为,更具包容性的金融服务才能满足各阶层人群的金融需求。 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结合我国的国情,本文将金融排斥定义为:金融排斥是社会排斥的一部分,部分低收入群体特别是贫困人群往往被社会边缘化,导致经济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逐渐增大,阻碍经济正常发展。而引起这部分人群被边缘化的原因正是因为自身内部缺陷或金融机构内部制度等原因,使贫困人群无法获得必须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
2.2 普惠金融的提出
在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历程中,贫困人群始终占据很大部分,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然而各项扶贫政策与公共支出对缓解短期贫困人群的情况效果并不明显,人本应平等地享受金融发展为百姓带来的各项权利,但富人和穷人在金融市场上存在巨大差距,面对贫困人群,始终没有像富人一样享有存款、贷款、保险等完全适合自己的金融工具,短缺的金融支持使得贫困人群始终无法脱贫。在金融机构大力进军农村地区的同时,又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使得在大部分贫困地区金融机构覆盖面远不如城市地区。要想真正实现金融的公平化,使贫困群体更好地融入金融“大家庭”中,国际国内出现了很多扶贫脱贫方式,力争实现具有包容性和公平性的金融模式,在此大环境下,普惠金融理论应运而生。 在普惠金融发展初期,人们通过对金融服务的不断探索,形成了有助于为低收入群体服务的小额信贷,随后经过多样化形成微型金融,最后发展为具有包容性地可持续金融——普惠金融。
.........
3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分析 .... 19
3.1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基础与发展目标 ........ 19
3.1.1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基础 ............ 19
3.1.2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目标 ............ 21
3.2 兰州银行简介 ............ 21
3.3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发展优势 ...... 22
3.4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劣势 ...... 23
4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4
4.1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实践 ...... 24
4.2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0
5 国外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成功模式的案例与启示 ....... 35
5.1 国外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成功模式的案例 ......... 35
5.2 国外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成功模式对我国银行的启示 ....... 38
5 国外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成功模式的案例与启示
5.1 国外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成功模式的案例
在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小额信贷、微型金融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已经形成了许多成功的模式,这些成功模式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选取了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玻利维亚阳光银行和肯尼亚手机银行,通过对三个银行不同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得出一些对我国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有益的经验。在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中,孟加拉格莱珉银行一直是小额贷款领域的一个典型案例,这是世界上,最早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也是最成功的扶贫金融模式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为贫困农民提供存贷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以满足其金融需求。其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也因此在 2006 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1974 年以来,孟加拉国发生严重饥荒,贫穷百姓生计出现问题,尤努斯创建农业合作社,并全额作保为贫困人群发放贷款,旨在为贫困人群提供信贷,以改变贫困人群的经济条件。并开始了慢慢试验路。在之后多次试验中,尤努斯将贷款还款方式由一次性还款改为分期还款,并成立五人联保小组模式,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担,保证了商业贷款的安全与持续性。增强借款还款透明度。成立会员中心,形成中心——小组——借款人三个级别。借款人进入小组前必须要通过培训,会员中心为小组成员进行定期技术培训,并集中放贷还贷。重点关注妇女贷款,同时,成立基金小组,鼓励贫困人群积极存款,以培养其良好的储蓄习惯。 #p#分页标题#e#
........
结论
在银行风险防范控制中,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对银行体系而言是十分严重的,针对普惠金融产品,兰州银行在突发事件前需根据产品特性与各类风险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准备,建立应急保障体系。首先,在人员方面,要保证客户经理和业务人员对创新产品要有最详尽的了解,包括产品研发、推广、产生的效益、客户反馈等。加强员工风险预警意识,定期进行培训,加强现场情景模拟,使得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到不慌不乱,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将突发事件在发展初期便得到良好处理。其次,要成立专业的应急处理小组。加强突发事件的预测、分析和把控能力,对应急任务进行细致化分工,做到“事事有人盯”,针对各分支机构,要紧密结合总行的任务部署,要建立突发事件的防预警机制,并及时向总行提交突发事件预警报告。通过各方面综合着手,充分提高兰州银行的突发事件防范措施,从而将损失最小化。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