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金融对一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衡量金融结构的合理程度需要与所处经济结构相协调,而银行是金融的重要中介机构,其行业市场竞争结构的合理程度影响着金融稳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银行业的竞争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下,对银行竞争结构进行研究。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作为金融业重要的一员,银行业市场结构必然会发生改变。并且近几年,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从各个层面开始与银行“抢占”市场份额,银行业为此不断进行转型,改变了原有的竞争格局。目前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由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型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外资银行构成。国有银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特殊的职责,需要配合国家实现经济增长、金融稳定的目标,但毕竟它与财政体系的资产负债部门存在差异,而且其主要债权人是国家的普通企业与居民,特别是 1985-1999 年,国有银行为实现国家对于经济与金融的目标,导致其自身产生较高的不良贷款,严重影响其经营效益,使整个银行业的竞争能力较低,于是 1999年国家开始放松对银行业的控制,鼓励银行业自由发展。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是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的,适度性的竞争体系会促进银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因此,我国需要建立多种金融机构,以此引入竞争,满足我国多元化资金需求以及金融结构变革的需要。1984 年,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应在我国创造竞争性的金融环境;随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是 1985 年“七五计划建设”的通过。一些股份制银行纷纷成立,1986 年,中国交通银行组建并恢复;1987 年成立的招商银行;1987 年中信实业银行成立;1988 年成立的福建兴业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是为鼓励相关地区发展。此外还有浦东发展银行的成立是为推动上海浦东地区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这些银行的成立,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行之路,它们的成立旨在引入多种金融机构,建立多元化的银行体系,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同时,国家也给予了相应平台。随后,在 1996 年,中国民生银行成立,与以往不同,其是由工商联牵头而成,这种组织形式的银行是国有银行的又一补充,银行与企业的交易成本更低,沟通方式也较为简便,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随着我国建立竞争性的银行体系以来,国有银行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竞争,我国银行业的资源分布发生了改变,从整个中国银行业来看,2003 年-2014年,银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布发生了变化。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林毅夫,姜烨①(2006)认为对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各结构的匹配度,若要促进经济的增长,就要使金融、银行业与经济结构相匹配。这一发现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相较于国内,国外学者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Claessens&Laeven(2003)在之前的研究成果下引入了金融结构指标与政策性指标,对 50 个国家的 H 统计量进行竞争度的计算结果表明每个国家的竞争程度有所不同,这与现实经济中银行业的发展状况相符合,各国间竞争度表现出的差异与各国经济发展情况、市场所处环境以及经济结构的匹配度有关。在研究中发现对于美国这样一个银行数量较多的国家,表现出的竞争度却相对较低,这与我国的情况存在不同。对于银行业竞争度国际间的差异,Al-Muharrami 等(2006)也进行了研究,其选择海湾合作委员会(GCC,Gulf Cooperation Couneil)会员银行作为样本,分析其在 1993-2002 年间的银行业市场力量,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同一委员会的银行,各国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阿拉联合酋长国的银行业市场具有完全竞争的特征,而巴林和卡特尔银行业市场具有垄断竞争特征,这也说明了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其所处的经济结构有关,不同国家的银行业结构有不同的特点。基于这一前提,Perera 等(2006 )对南亚各国的银行业竞争状况和市场结构进行逐步考察,PR 模型检验显示了银行的收益是在其市场处于垄断竞争条件下获得的。
...........
第 2 章 中国银行业竞争行为理论及现状分析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后,本章运用相关理论对企业竞争行为进行研究,在传统的市场结构、竞争行为及市场绩效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进行分析,并根据波特五力理论模型分别从行业集中度、贷款者、存款者、替代品及潜在进入者分析中国银行业竞争现状。
2.1 银行业竞争行为
竞争是市场的基本行为,企业间通过竞争,获得市场份额,提升企业影响力,为企业家创新提供动力。而合作则被认为会抑制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对行业造成垄断,从而威胁消费者的利益。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以及维护金融稳定,压抑银行业的竞争。但市场经济以来,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渗透,政府管制的放松,使得行业、企业间的竞争意识逐渐加剧,其市场行为在不断调整,争取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在竞争的同时,合作也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双方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共享,实现共赢。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某一企业若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维持发展,是非常困难的。波特(1998)①曾提出,企业家应改变过去的竞争观念,从合作中来寻找竞争优势。竞争的内涵随市场的变化在不断演进,无论是对抗性竞争还是合作性的竞争,都是市场变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为实现长远发展目标而使其竞争行为走向成熟的标志。关于银行业竞争行为,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银行业是市场上较为特殊的行业,我国法律有对其竞争行为的相关约束性规定②。
........
2.2 竞争性与市场结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梅森等人建立了完整的 SCP 理论范式,该理论认为:市场结构是分析企业行为的出发点,其所处的结构状态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行为以及市场效益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作出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决定着市场运行的效率。因此,为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应从根本上调整市场结构,而不是改变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只是对市场结构作出的合理反应。市场集中度是衡量企业占有市场份额的指标,在利率市场化下,该指标越高的企业可以利用较低的存款利率和较高的贷款利率获得较高的利润。针对市场结构与企业利润的微观机制,主要有市场力量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两种,而市场力量假说分为 SPC 假说①和相对市场力量(RMP)假说②。SPC 假说认为在分析市场结构下,企业会获取较高利润是由于所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集中度较高的银行即具有垄断力量的银行可通过高于所在市场的利率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在利率市场化之前,我国银行业虽垄断程度较高,但并不拥有自主定价权,而是由国家统一规定,因此无法采用高于市场利率的价格获得高额垄断利润。RMP 假说认为采用高于市场利率的价格可以获得利润,但市场集中度较低的银行业可采用其他方式,如产品差异化经营策略,获得盈利。市场结构能否度量竞争性,相关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 Smirlock 在1985 年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与盈利能力之间一般存在正相关关系,而Rhoades 在 1993 年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Joaquin、Pastor Francisco Prez和 Javier(2002)以 1993-1996 年欧盟十国的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发现银行集中度越高,也就是市场份额越大,其利润越高。这些都说明市场集中度高的银行可获得较高的盈利,反之,盈利较低。因此采用市场结构方法度量银行业的竞争水平是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
.........
第 3 章 中国银行业竞争度实证分析...........21
3.1 银行业竞争度测算方法........21
3.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23
3.2.1 样本选取............23
3.2.2 模型选择和变量说明...........23
3.3 实证结果............. 25
3.3.1 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度分析........25
3.3.2 不同规模银行机构竞争度分析....26
3.3.3 不同时期竞争度变化分析............ 29
3.3.4 主要结论............34
3.4 小结.............34
第 4 章 中国银行业竞争度影响因素分析............ 35
4.1 中国银行业竞争度影响因素..........35
4.2 模型建立与数据平稳性检验..........37
4.3 中国银行业竞争度影响因素检验........... 41
4.4 实证结果分析.....44
4.5 小结............46#p#分页标题#e#
第 5 章 提升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47
5.1 金融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匹配.... 47
5.2 深化银行内部改革,优化产权结构.......48
5.3 互联网金融重构银行金融思维..... 51
第 5 章 提升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前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四个层面均会对银行业竞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银行业对于行业因素产生的影响,还需从自身层面提升竞争力。因此本章联系中国国情,从宏观、微观及创新三方面提出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建议:银行业结构需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内部改革,优化产权结构,提升行业内竞争力;用互联网思维重构银行业的金融思维,推动银行业转型发展。银行业提升竞争力,行业内适度竞争,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
5.1 金融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匹配
宏观经济是一个国家所有行业发展的基础,银行业也不例外,但银行业相对其它行业又较为特殊,因为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是银行的客户,并且银行的主营业务是对资金进行管理。从纵向来看,几乎可以涉及全部行业,从横向看,又几乎涉及全部公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银行业。所以,宏观经济形势势必会影响银行业的竞争度。但并不能说明经济发展的绝对提高会使银行业的竞争度提升,要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保证银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匹配,适度发展,适度竞争。在宏观经济形势良好时,会增强整个银行业甚至整个金融行业发展的信心,但宏观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可控的因素,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集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种变化趋势在提高居民消费的增长的同时,将会带动金融创新的发展,而金融体系作为调整我国资源配置的核心环节,其创新发展将会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经济增长。因此,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彼此相互影响,金融结构在竞争中也要面临着结构调整和转型的问题。要以不断创新的理念适应经济新常态。
.............
结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有:
(1)本文通过波特五力理论模型分别从行业集中度、贷款者、存款者、替代品及潜在进入者分析中国银行业竞争现状,发现我国银行业出现了新的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方面,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发生了变化;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的快速发展,对银行业产生威胁和同时,推动其转型发展。
(2)银行业竞争测算模型选择 Panzar-Rosse 模型。被解释变量分别选取总资产收益率、总收入及利息收入三个指标,对 2007 年-2014 年共 77 家银行进行整体测度得出我国竞争度为 0.1181、0.5298、0.674,说明我国银行业 2007-2014 年市场结构具有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对不同规模的银行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大型银行竞争度为 0.044、0.5139、0.752,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度为 0.322、0.6551、0.751,城
市商业银行竞争度为 0.413、0.5286、0.649,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度为 0.236、0.385、0.4783。考虑数据的稳定性,选择以总收入为被解释变量测算的竞争度进行比较,得出竞争度最高的是股份制银行,其次是城市商业银行与大型银行,最后是农村商业银行。
(3)为探究影响银行业竞争度的因素,本文分别从宏观因素、行业因素、微观因素及金融创新因素选取相关指标建立计量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从宏观层面,对银行业竞争度有显著影响的是金融发展深度和资本市场开放度;从行业层面,对银行业竞争度有显著影响的是外资银行规模;从微观层面,对银行业竞争度有显著影响的是银行的稳定性。在行业间竞争层面上,我们发现证券市场和保险业发展对银行业竞争度有显著影响,资本市场开放度越高,银行业竞争度越高。在国家经济稳定和增长层面上,发现并没有表现出与被解释变量有显著的相关性。
(4)针对测算与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本文分别从宏观、微观及金融创新方面提出三个建议:银行业结构需要与金融结构、经济结构需要匹配,避免资源错配;深化银行内部改革,优化产权结构,提升行业竞争力;利用互联网金融重构银行金融思维,推动其完成转型发展等。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