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区域视角的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02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606022240297488
  • 日期:2016-05-1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现阶段我国是一个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而且我国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发展时间较短,银行信贷资金在我国不管是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还是从占金融资源总量的比例来看,都是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信贷政策从过去主要依托行政干预逐步向市场化的调控方式转变,这些举措改善了银行业的发展环境,有效增强了信贷的投放量。2000 年以来,我国信贷呈现出明显的持续增长趋势,到 2013 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 76.63 万亿元,是同期 GDP 的 1.3 倍。毫无疑问,庞大的贷款总额及快速增长的贷款总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信贷量方面我国东中西部分相差悬殊,东部占据绝大数量,占比基本都在 65%左右,而中部和西部分别为 20%、15%左右。诚然,信贷量的多少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关,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区域经济差距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因此,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缩小我国地区之间的差距,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2014 年 12 月 11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各大银行也纷纷出台相应的信贷政策来支持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因此,我国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区域间的情况的研究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
 
1.2 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关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早期主要是从银行所具有的资本配置功能出发,银行通过对判别好坏项目,可以将信贷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提升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但近些年来有些转变,Wurgler(2000),在其研究中运用资本关于 GDP 变化的弹性系数来表示资本配置效率,通过构造投资弹性系数模型,进而直接测算出 65 个非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配置效率值,得出相比于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会在成长性行业增加更多的投资,并且,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得出: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国有经济的比重成负相关关系、与股票市场包含的信息及少数投资者的保护条款的多少成正相关关系[1]。JiarenPang 和 Haibin Wu(2009)研究了金融市场是如何通过资本的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中金融市场主要是以信贷市场为研究对象,沿用了 Wurgler(2000)测算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值,得出在金融市场更加发达的国家在依赖外部融资相对大的行业的投资弹性也更高[2]。Michael Firth, Chen Lin 及 Ping Liu(2009)研究了我国银行信贷在民营企业的配置问题,发现银行在信贷配置的倾向于更加健康、治理更完善的公司,比较注重商业评判准则,但是当公司具有国有成分时,也会使得银行贷款有所倾斜。同时也指出,商业准则在一些制造业公司以及处于银行系统更加发达地区的公司中起很大作用,而政治关系在一些服务行业以及银行系统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公司中更重要[3]。Allen N. Berger 和 Lamont K. Black(2011)从借贷技术方面研究大银行和小银行的比较优势,发现大银行在硬的借贷技术方面拥有的比较优势并不均等,比如在租赁上就明显优于固定资产贷款,而且大银行在硬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并不是与公司的规模成正比,具体来说大银行具有的这种比较优势在小公司和大公司上比较明显,但在中型企业上没有得到体现,同时也发现小银行在关系借贷上具有比较优势,且这种比较优势对规模很大的公司表现的最为明显,大银行可以对较小企业运用如固定资产贷款这一信息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来更好的实现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4]。
.............
 
第 2 章 信贷资源区域配置效率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相关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问题,认为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要实现增长,首先需要打破生产和消费的低水平均衡状态,促进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在这方面的主要代表理论有: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他提出,现实经济活动中存在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角度看,低收入水平会造成低储蓄,低储蓄又会引起资本供给不足,资本短缺导致生产率的降低,低生产率最终导致收入水平的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水平会使得市场购买力下降,购买力的下降又会导致投资吸引力不足,投资不足会降低生产率,从而最终导致收入水平低下,再次形成恶性循环。得出供需两方面的恶性循环会相互影响、彼此加强。如果摆脱这种恶性循环,纳克斯提出的途径是全面投资于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生产等各个经济部门,扩大市场规模和范围,从而为扩大投资规模,实现经济增长创造条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tein-Rodan)的大推进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是如何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和资本不足的障碍,从而实现工业化。但在资本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基础设施的不可分、储蓄的不可分、需求的不可分。因此,大推进理论提出,发展中国家克服市场狭小、资本短缺和投资有效需求不足的障碍最好办法是全面大规模地进行投资,并且投资是在各部门合理分配,形成部门之间的相互需求,最后达到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均衡和快速的发展,从而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
................
 
2.2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一般分析
配置是指商业银行在分配其拥有的信贷资源过程中,在权衡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的基础上,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经营主体之间进行贷款数量、期限、利率的选择,最终完成信贷投放。这一过程是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将信贷资源从资源剩余方转向资源短缺方,以及资源在不同借款人之间、同一借款人的不同项目之间分配的过程。借款人利用贷款资源完成项目投放,实现扩大产出、技术改造等目标。配置主体是指有权利获得资源、并拥有资源支配权力的一切金融机构。在信贷领域,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非银行机构拥有配置信贷资源的权力。银行金融机构中包括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外资银行以及三大政策性银行。在信贷资源投放过程中,不同的配置主体承担的职能也有所区别,三大政策性银行根据政策指向对不同的项目进行信贷支持,而商业性银行则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根据市场导向投放资源。在本文中,配置主体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不考虑政策性金融机构。信贷资源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广义上信贷资源是指所有的银行信用,包括银行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担保等。狭义上的信贷资源则仅、指银行贷款,是银行通过自身信用积聚和用以分配的资源,具有期限性、增值性、虚拟性等特点。由于在我国金融体系内,银行贷款在信贷资源中占比巨大,因此本文所指的信贷资源是狭义的,仅包括银行贷款。
.........
 
第 3 章 我国区域经济与信贷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19
3.1 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政策变迁历程..... 19
3.1.1 计划时期信贷资源配置政策.......19
3.1.2 过渡时期信贷资源配置政策.......19
3.1.3 市场经济建设时期信贷资源配置政策.........20
3.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21
3.3 我国信贷资源的区域配置现状......... 22
3.4 信贷资源区域配置的均衡程度......... 23
3.5 本章小结........ 24
第 4 章 信贷资源区域配置效率的测算.......... 25
4.1 资本配置效率的测算方法........ 25
4.1.1 DEA 方法...........25
4.1.2 边际产出均衡法........26
4.1.3 弹性系数法.......26
4.2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测算方法的评价......... 27
4.3 基于弹性系数法对信贷资源区域配置效率的测算.... 27
4.4 本章小结........ 30
第 5 章 信贷资源区域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5.1 信贷资源区域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31
5.2 信贷资源区域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4
5.3 本章小结........ 48
 
第 5 章 信贷资源区域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上一章的实证分析中,我们得出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在地区差别较大,因而在本章我们将对影响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5.1 信贷资源区域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p#分页标题#e#
假设 1:地区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也越高。我国于 1980 年设立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开始,期间对外开放的范围逐步由特区扩大,形成从沿海向内地推进的格局;2001 年 12 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区域性推进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早期,主要以引进来为主,外资的进入不仅弥补了国内投资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通过技术转移和外溢效应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加快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沈能和赵建强(2005)对我国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差距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地区配置效率的差异进行因素分解,得出: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不具有收敛的特征,地区市场化、政府干预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存在非均衡是造成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28]。代晓静和罗云(2015)基于我国 1997-2012 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门限回归模型,得出对我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开放程度越低其每提高 1%,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高,为此,中西部省份应继续加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9]。
...........
 
结论
 
本章通过对 Jeffery Wurgler (2000)资本配置效率模型的修正,选用我国1997-2013 年间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测算,然后进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总体上呈现东、西、中部梯度递减特征,且东部和中、西部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较大,中部与西部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较小,但总体上都存在显著的正向资本配置效率。
第二,基于区域视角,本文通过地区经济的开放度、地区国有化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地区企业盈利能力以及银行业结构等四个方面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研究,按照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按照不同影响因素的排序的结果,采用升序法将 31 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组,运用 Jeffery Wurgler(2000)弹性系数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区域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影响。得出:(1)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2)地区国有化程度越高、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越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越低。(3)地区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率越高,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越高,但民营企业的利润率与地区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的关系不明显。(4)银行业结构中,国有银行资产总额所占比例越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越低;国有银行的贷款比例越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越低。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