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
党中央在全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资金的问题。各省都面临着农村发展资金不足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然而农村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筹集又依赖于本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状况,优化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解决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筹集资金难的重要途径。新农村的建设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农村金融机和金融市场是提供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金融机构可以向农户,乡镇企业发放贷款,并为其提供筹融资的渠道。其次,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经济逐步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民间资本的发展,使资金流动,解决短期小额贷款的需要。另一方面,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吸引外部资金,进一步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居民的信用度较好,资金的流动相对较快,对资金的需求也较多,更能吸引外部资金以及国有大型银行的关注,从而形成资金的大量集聚,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供给,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金融学会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显示了 2013年中国各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报告将中国的各省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状况划分为五级,其中,新疆,甘肃,贵州,青海,陕西,黑龙江六个地区处于第五级,也就是最差一级。可以见得,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状况较差。黑龙江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省份,黑龙江省整体的金融生态情况较差,可以推测黑龙江省的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相对来说也属于比较差的水平。当前,黑龙江省农村种植结构不合理,农作物产品种类相对单一,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较低;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升高,但是还是处于较低的状态;地方政府的对农业的投入相对较少,政府对农村市场的干预较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设置不合理,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种类相对单一,服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上这些问题都制约着黑龙江省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因此,进一步探究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实现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从而实现对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经济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农村在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农民生活状态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农村金融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这对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并没有起到决定作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良好会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协调持续发展,环境状况较差的地区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产生不稳定的因素。政府大力支持农业发展、法律环境稳定,社会保障状况良好,金融运行稳定,经济基础稳定,会对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主要以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切入口,对黑龙江省2004年到2013年的45个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合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理论,结合黑龙江省农村县域数据,分析农业发展状况,运用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对各县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所得结果分析,各地区各指标现有状况与到达DEA有效时的投入产出比较,分别分析影响各地K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各地区的向身特点和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2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理论基础
2.1基本概念的界定
金融生态是来自自然生态领域引申出来的一个仿生学的概念,最早提出金融生态概念的人是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提出的,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强调用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问题。这一概念的提出引发国内众多学者的热烈谈论,针对这一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最先提出这一概念的周小川行长认为金融生态主要是指金融体系运行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信用体系、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及银行企业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综合因素。苏宁(2005)则认为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来比喻金融业运行所处的外部环境,通常指包括经济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及制度环境在内的一系列的外部环境基础条件。徐诺金(2005)将生态学和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相融合,提出了相对完整全面的金融生态的概念_。他将生态环境定义为金融机构为了其良好稳定的生存和发展,在运行过程中与其生存的外部环境以及金融组织内部环境之间进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的一种有利于多方面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论文借鉴以上观点,论文将研究所涉及的金融生态定义为:金融生态是作为金融运行主体在其运行过程中与之发生联系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综合的动态平衡系统.
..........
2.2基本理论
2.2.1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研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发挥的功能,是由那些元素构成的以及生态系统从产生到现阶段发展的历程等内容。随着科学研宄的不断深化,人类所接触的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越来越频繁。一些学者为了更好的研究相关领域的问题,将生态学引入其他的学科中,比较常见的是将生态学引入社会学形成社会生态学,引入经济学中形成经济生态学,引入金融学中形成金融生态学等等。我国金融生态的概念是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在2004年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概念,他成功的将生态的概念引入金融学的领域中来。(1)生态学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866年的提出的,是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在其著作《有机普通形态学》中明确提出的['"。在这以后,生态学才慢慢的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学科,相关科学的发展和生态学的发张相互促进,其中与之相关的学科包括植物学,环境学,动物学以及生物学等等学科。到了 1980年,美国生态学家EROdurn在他所著的《生态学基础》一书中给生态学重新下了定义,他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对生态系统在其发展中功能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生态学基础》一书第一次对生物能量学和生态系统学的研究。不仅如此,生系统学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也大大促进了生态学向着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生态学研究的基础。(2)生态学的规律通常可以划分为四个方面:首先,生物居于适应环境的规律。生物本身具备适应环境,自动调节的功能,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生物本身也会做出变化来应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其次,生态系统中各方而相互协调相冗制约也存在一定的规律。这不仅仅在生物和生物之间,也表现在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性制约性。再次,生态系统是一个循环,变化,再生的系统。这种变化就是引起自然界和生命体的进化的因素。最后,生态系统其有发育进化的规律。
..........
3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13
3.1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坏境的现状......13
3.2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坏境存在的问题......20
3.3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21
3.3.1农村经济基础薄弱......21
3.3.2地方政府干预不当......22
3.3.3金融需求不足......224............24
4.1评价方法的确定......24
4.1.1因子分析法......24
4.1.2数据包络分析法......27
4.2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实证分析......29
4.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9
4.2.2数据来源及说明..................30
4.2.3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实证分析......31
4.3实证结论......39
5优化黑龙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舰策......41
5.1促进地方经济发展......41
5.1.1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41
5.1.2优化产业结构......41
5.2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主导作用......42
5.3完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43
5优化黑龙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5.1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地区的金融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结果表明,经济发展迅速,能促进更多的金融需求;经济发展迅速,融资循环也更加安全。经济发展水平、规模对地区金融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以上观点,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调研了解和实证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就是黑龙江省的整体经济状况较差。黑龙江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更加落,黑龙江省农村地区仍旧依靠传统的种植业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农村居民的收入本就不高,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就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提高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增加农民增收要从以下方面寻找突破。首先,重视畜牧业的发展。针对现有黑龙江省广大农村地区以简单种植业为主的生产方式,黑龙江省应该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在畜牧业上寻找更大发展空间,实施从传统农业向农业转型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城市人对于绿色的农畜产品更加青睐,广大农村地区更应抓住时机,大力发展以奶牛、生猪、家禽为主体的畜牧业,所产生的附属农产品也同样重要。县级政府应充分分析形势,利用地区优势,实施农业向畜牧业转移的发展战略,为地方农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其次,打造特色种植业。黑龙江省原有的种植业多以传统农作物为主,其产品附加值较低,显然这种种植业发展不能给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黑龙江省拥有2.39亿亩耕地,巨大的土地资源是黑龙江省的优势,因此在满足地区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引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根据地区优势,种植差异化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户收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第三,发展地方农业合作经济,将农户和地区龙头企业打造成合作社的模式,使得农户不用担心农产品的销售问题,龙头企业可以指定农户种植特定农产品,并确定收购价格,这种方式既解决了农户销售难的问题,更解决了企业原材料采购的问题,达到一种高效率的产销方式。第四,大力推广科学技术。农村地区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较低,针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实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排斥性。针对这一问题,地区政府应予以重视,新的生产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亩产量还可以保证质量,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这些优势都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优势,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p#分页标题#e#
.........
结论
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问题。通过阅读相关学者的研宄成果和经验,学习整理农村金融的相关理论,并给出论文研宄对象的界定,构建出论文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分为经济基础、政策环境、农业投入、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结合黑龙江省县域十年来的数据分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得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环境存在经济基础薄弱、地方政府责任不都明确、农村金融需求不足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翻阅文献,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及可查阅的数据,建立适合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将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将22个指标的数据整合成七个环境数据,再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黑龙江省45个县域地区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确定当前黑龙江省各县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DEA有效性。最后,根据DEA结论,提出有利于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经过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并不是很理想,能达到DEA有效的县域地区不足50%,但是我们也能看的出来,在过去的十年中,大部分地区技术效率值都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各地区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通过对龙江县、富裕县、杜尔伯特、逊克县,庆安县,绥棱县这六个县的2012年的DEA的实证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都存在投入存在大量的冗余,输出指标的值与输入指标不相互匹配,输出指标所代表的经济含义是金融运行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金融运行并不是很理想,各地区的金融投入不足,这是最为主要的问提.
(3)根据地区的差异情况,各地区其他的环境方面的投入值也存在过剩,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度的降低投入,减少过剩不必要的投入,使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