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面板数据Logit模型的美国系统性风险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81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512091701377101
  • 日期:2015-12-0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流动的全球化程度逐步加深和大量金融工具的出现,金融市场的收益率大大提高,并直接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与此同时,金融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也随之不断加大,并逐渐暴露出来,导致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频发,从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再到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70年到2012年间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总计发生过147次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其中1990年以后总共发生了 104次。这些金融危机造成了巨大的的损失,据统计金融危机平均会给经济体带来两到三年的经济低迷和相当于GDP5%到10%的经济损失。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成为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其影响到现在仍未完全消除,很多国家至今仍未从其阴影中走出来。这次危机让人们再一次意识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金融危机的系统性特征正在加剧,其背后蕴藏的风险显然己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体风险,而是一种威胁着整个金融系统,并且作用非常复杂的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并不单单存在于金融学概念中,它是指由于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目标可能变动,而带来的风险。因为金融系统覆盖范围广,活跃程度高,影响力大,所以金融体系中系统性风险带来的危害十分巨大。系统性风险具有隐蔽性的特征,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体系难以察觉它的积累,所以,金融危机之前各国的金融监管框架都没有办法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有效的监管。次贷危机过后,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了监管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开始探讨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监视和处理办法,并纷纷开始对本身金融监管系统进行改革。首先,世界上最权威的金融监管框架制定者巴塞尔委员会在金融危机后出台了巴塞尔协议,对巴塞尔协议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增加了针对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要求。全球各国的金融监管实施落地上,美国从2008年开始,先后颁布了四部重要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通过强调全面监管和宏观审慎、限制银行高风险行为和改变金融监管组织框架等方法重塑美国金融监管框架。
.......


1.2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多个自贸区的设立,沪港通的成功试点,存款保险制度的呼之欲出和利率市场化的提速,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中国金融系统里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越来越无法忽视,因此对系统性风险的研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中国一直以来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较低,金融市场尚未成熟,所以历史上中国尚未发生过系统性危机,各项经济指标的波动也大多是与政策导向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大多对于中国系统性风险的研究都会得出中国的系统性风险较小的结论,马云全(2011)、郑国忠(2014)、沈悦(2008)等学者都曾通过不同方法对中国金融系统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中国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系统性风险较小;丁大卫(2006)则认为中国目前并没有发生系统性危机的条件。因此,笔者认为以中国作为系统性风险研宄对象缺乏代表性,应以金融市场更加发达,影响力较强,且最近发生过系统性危机的国家作为研宄对象。所以,本文最终选择美国作为系统性风险研究对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金融市场发达,金融监管体系健全。不仅如此,美国的金融监管有着主导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惯例,可以直接影响国际金融的稳定性。1933年,由美国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致使分业经营成为这一时期国际的主流,这一阶段国际金融系统较为稳定,期间无大规模系统性危机爆发。1999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废除,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生效,结束了美国长达66年之久的分业经营的历史,随后银行利润大幅增长,世界金融市场迎来空前繁荣,但是金融市场己不再稳健。2007年,金融危机终于戳破了金融市场的泡沫,给各国金融系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由以上可以看出,美国的金融监管框架一向是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发展方向,主导着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规则。对美国系统性风险监管有效性的研究对中国的系统性风险控制有着很强的指导性意义。
........


第2章系统性风险研究综述


2.1系统性风险的概念
金融系统性风险至今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案,这也恰恰说明了系统性风险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风险范围的角度来看,Bemanke认为系统性风险是威胁整个金融体系,而不是威胁单个金融机构稳定性的风险;从风险作用方式角度看,Crockett认为系统性风险是由于金融机构资产价格异常,或负债结构恶化,影响了金融市场发挥基本功能,使其不堪一击的可能性;从风险的扩散角度看,Kaufman认为系统性风险是一个事件引起系统中一系列连续损失的可能性。但总的来说,系统性风险里面的“系统性”共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指单个事件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该事件还影响到看似不相干的第三方,因此,可以看出系统性风险具有突发性,传染性和外部性。确定系统性风险的概念对于评估系统性风险十分重要,不同的系统性风险定义对应着不同的系统性风险评估方法。本文参照Nenovsky和Hristov (1997)对系统性风险的定义,将系统性风险定义为整个金融系统发生系统性事件的可能性。这里系统性事件指的是由于金融系统中的某一个参与者的负面信息或失败,引起的一连串的其他参与者的负面效应。当一个系统性事件对整个金融体系中大部分参与者都造成严重冲击,我们就称这个系统性事件为系统性危机。不同于其他类型风险,一切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都可以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因此系统性风险更像是系统稳定程度的一种描述,是系统参与者负外部性的叠加。本文中,对于系统性危机的界定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中对系统性风险的界定方法。《世界经济展望》中,IMF认为金融危机可以分为银行业危机,债务危机,货币危机和系统性危机,其中银行业危机是指银行濒临破产,逼迫政府对其进行大规模救助,或由于银行破产导致其停止清偿国内债务,而引起的危机;债务危机是指由于经济体不能按期支付外债利息,最终引发的危机;货币危机是指由于经济体货币大幅度IE值,或货币当局为维持货币汇率而被迫动用大量外汇储备,最终引发的危机;而系统性危机则是指整个金融系统出现的严重混乱的局面,这种局面下金融市场的有效性被严重削弱,实体经济也经受严重的打击。系统性风险一般表现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相继发生或同时发生。
.......


2.2系统性风险成因分析
系统性风险的成因十分复杂,学术界对其暂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总的来看,学者们对系统性风险成因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一下三个方面:金融系统的脆弱本质源于一下三个原因:第一,金融机构有着高负债经营的特点,这种经营模式客观上限制了其吸收冲击的能力,决定了金融业比其他行业更容易失败的本性;第二,经济的运行是有很显著且无法避免的的周期性的,在一个新的周期开始时,市场上绝大部分企业的负债比例一般是比较低的,市场上的借款人处于风险较低水平,金融市场比较稳健。随着经济的逐步繁荣,市场越来越活跃,企业的预期收益开始上升,诱使企业开始进行高负债经营,纷纷扩大借款,中高风险水平借款人大量出现,金融市场稳健程度开始下降,脆弱性逐渐加重,直到经济增长迎来滑坡,经济进入衰退期,企业收益下降,部分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以至破产,金融机构为了降低风险水平收缩信贷,导致更多企业资金链断裂而破产,从而引金融资产价格的迅速破灭,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第三,金融机构面临着信息不对等的情况,既无法保证对借款人高效蹄选和监督,也无法保证储蓄者对金融机构信心足够而不发生挤兑等情况。这些都是金融系统脆弱性的体现。
.....


第3章系统性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及实证........... 10
3.1方法、样本及指标的选取........... 10
3.2模型的构建........... 12
3.2.1方法概述........... 12
3.2.2模型的构建........... 15
3.3模型的实证分析........... 19
第4章美国金融危机后的系统性风险监管研究........... 23
4.1金融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状况........... 23
4.2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内容........... 24
4.3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可能带来的影响........... 27
第5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30
5.1研究结论........... 30
5.2政策建议........... 30


第4章美国金融危机后的系统性风险监管研究


4.1金融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状况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给美国乃至全球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仅2008年一年,全球资产价值就缩水超过50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接近当时世界上所有国家GDP总和。美国作为次贷危机的发源地,损失最为严重,然而次贷危机在给美国金融体系造成重创的同时,也让美国政府对原有金融监管模式、方法和工具有了重新的审视。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的金融监管结构是一种多头监管模式,联邦和各州都有金融监管权,且金融监管的具体执行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在金融监管思想上,美国的金融监管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一直奉行“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相信市场调节机制。正是因为这种监管理念,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在很长的时间里金融创新过剩,高风险金融衍生品大量充斥市场且受到的金融监管明显不足。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美国场内和场外金融衍生品未到期合约金额总量超过600万亿美元,是全球当年GDP总量的十倍。大量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使得金融市场透明性变差,风险的识别和监管面临巨大的挑战。在金融市场结构上,金融危机前美国的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大型,复杂,混业程度高的商业银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它们不仅规模庞大而且从事大量高风险高回报的业务,利用其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攫取高额利润。由于这些金融机构在金融系统中地位过于重要,政府无法承担其倒闭带来的后果,导致“大而不倒”道德风险的出现,以至于这些金融机构可以肆无忌惮的为了追逐高额利润而从事高风险业务,不必担心倒闭的风险。据统计2007年美国五家最大的银行控制的资产总数占美国银行业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以追逐短期利益为主的高风险自营交易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约为5%-10%。#p#分页标题#e#

........


结论


本文首先以亚洲、美洲和欧洲12个国家1991年到2010年的系统性危机事件作为样本,选取GDP增长率、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上市公司总市值/GDP、外汇储备、年通胀率、股票交易总额、失业人数比例、M2和国内信贷/GDP作为建模指标,用面板数据Logk模型构建了系统性风险评估模型,并用模型评价了美国2005年到2013年的系统性风险水平变化趋势。然后,本文详细的分析了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并结合实证结果分析了美国新的监管框架在系统性风险控制监管方面的有效性。研究中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
1、基于面板数据Logit模型的系统性风险评估模型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评估系统性风险水平的模型。本文分析了已有的系统性风险研究方法,通过比较选择了基于面板数据Logit模型的系统性风险评估模型作为研究方法,并分析选取了十个经济、金融指标作为建模指标体系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经过建模实证研究发现,模型拟合良好,各个统计指标均显著,可以较好的评估系统性风险水平。
2、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很好的降低样本指标之间相关性的方法,以样本指标主成分为自变量进行建模可以在保留大部分信息的基础上让模型拟合的更加完美。本文在对面板数据处理的时候使用了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较好的克服了传统主成分分析法在处理面板数据时,对不同截面数据的处理结果无法统一,缺乏整体性的弊端。
3、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系统性风险,增加了美国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实证表明,美国在金融监管改革实施后,系统性风险水平大幅下降,金融系统稳定程度增加,虽然目前美国的系统性风险水平还无法达到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标准,但是可预见在目前金融监管框架下,随着新的监管规则的实施进度逐渐推进,美国的金融系统稳定性会有进一步的增强。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