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但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这主要表现在:农业人口占比较大、农业发达程度较低、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命脉息息相关,而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本配置制度中最重要的元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市场是农村金融发展的资金提供者,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实现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应该说,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农村金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壮大,同时又有力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显著,然而金融抑制现象在中国农村地区还是普遍存在着,比如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农村金融资金供给不足以及农村金融服务覆盖不全面,抑制了农村经济的金融的发展,最终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也就是要通过金融深化,寻求方法缓解甚至消除金融抑制,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湖广熟,天下足”。湖北省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产品,是中国中部的一个农业大省。湖北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的地区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生物资源,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全省土地面积 18.6 万平方千米,可使用耕地约 5000 万亩,平均每人可耕地面积 4.8 亩,人均耕地 0.87 亩。但是事实上在湖北省国民经济结构中,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农业占总体比例较低,农村金融建设滞后,农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截止到 2013 年年底,湖北省人口中有 45.49%的是农村人口,在2013 年 湖北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 12.56%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换句话说,全省45.49%的人口参与 12.56%的财富分配。当前,国家把解决农村“三农”问题作为政府管理的重点。我国“三农”问题的焦点是使农业劳动者收入增加,达成路径是培植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改变现有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上述的方法途径都要依靠农村金融的支撑,从而需要我们更好地研究湖北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所以,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是不是存在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以及如何影响、解决方法,这些都是需要重点研究的。
………..
1.2 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也而一直是经济学家的主要研究方向。较为系统全面的金融发展理论发展成熟起来是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开创性地提出了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与经济关系的金融发展理论。总体来说,下面三种理论对金融发展理论的贡献颇大:(1)金融结构论(戈德史密斯,1969):认为金融发展主要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主张用金融相关比率指标来反映金融增长程度,并分析得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2)金融深化论(麦金农和肖,1973):认为要形成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政府就不应该对金融活动进行过多的干预;(3)金融约束论(赫尔曼、斯蒂格里茨等):此理论的观点与金融深化理论相反,认为选择性的政府干预可以促进而非阻碍金融发展。将这三种理论延伸到农村金融领域,分别为: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斯蒂格里茨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其解决途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增收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壮大。因此有不少学者在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得到了一些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2.1 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内容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探究了经济发展中金融体系(包含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作用,如何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等一系列问题。要追溯金融发展理论的起源要从17、18世纪说起,在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资本也出现大繁荣,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金融体系的逐步发展,与此同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对金融资本的运行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时期的学者认为强有力的货币体系和自由的金融环境对产业资本的发展壮大起着重要作用。①约翰•洛克(JohnLocke),亚当•斯密(Adam Smith)也认同这种理论倾向,并在他们的有关著作中都有阐述。在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出版了震惊西方经济学界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书中他提出了创新理论,并开创性地认为货币、信贷和利率等因素带动了经济创新,深刻地影响了经济的长期发展。他的这些观点对后期的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理论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上世纪中期,货币增长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托宾等人初次提出,从而使得当代货币金融理论得以建立,此理论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丰富的信用工具为前提,假定生产要素无限分割以及货币与资本相互替代等。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别,适合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并不一定适合发展中国家,所以不能简单地将发达国家的那套经济理论运用用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许多站在发展中国家角度研究金融发展的经济学家,如戈德史密斯、麦金龙和肖、赫尔曼、斯蒂格利茨、罗伯特•金等等,他们吸取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精华,放弃了其中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假设和模型,从而建立一套能指导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金融发展理论。2.1.1 金融结构理论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在金融发展理论快速演进的背景下,也随着农村金融问题的日益显现,农村金融领域也出现三种代表性的理论,即农业信贷补助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这些理论都对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关系作了解释,是上文所述三种金融发展理论在农村地区的应用。②这三个理论主要的演进过程如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论在农村金融理论占据主导位置。其理论假设:农村居民储蓄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农村慢性资金短缺。农业生产风险因素大、收益低、投资期限长,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银行不愿将资金投入到农业领域,银行贷款往往流向其他行业,这就使得农业发展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为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从农村以外引入政策性低利率资金,并组建非盈利性的特别金融机构来进行资本安排,农业融资的利率要比其他产业低。于是很多发展中国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广泛开展针对如农民阶层这样的困难阶层的专项低息贷款。
………
第三章 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现状.......11
3.1 湖北省农村经济增长现状.........11
3.1.1 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11
3.1.2 湖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 12
3.2 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3
3.2.1 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历程 ....... 13
3.2.2 湖北省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14
第四章 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19
4.1 实证研究方法介绍........ 19
4.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23
4.2.1 指标选取 ..... 23
4.2.2 来源 ....... 23
4.3 实证分析过程.... 23
第五章 湖北省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和影响...... 28
5.1 湖北省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 28
5.2 湖北省农村金融抑制的影响.... 30
第六章 促进湖北省农村金融良性发展的对策
6.1 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金融支持,各金融机构应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积极配合,采取有效措施,按照信贷相关的信贷资金,加大力度,把原则,力求改善农村有效金融的供给。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和激励的激励机制,并采取所有金融机构可以在本地使用一部分贷款资金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农业生产资料需要加快批准和推出满足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业贷款的信贷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加快农村小额信贷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完善农村小额信贷的覆盖面,使资金能够更有效地使用。①农村金融改革中,创新是改革的重要手段。根据目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当地“三农”的金融发展需求。一是要加强“三农”特点的金融创新。二是拓宽金融服务的范围。三是政策和农业合作的协调,响应国家政策,创造一个有利于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环境。通过加强农村信贷体系,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对于创新的市场,改善和实施准入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金融系统的杠杆作用。#p#分页标题#e#
………
结论
湖北省农村金融市场迫切需要完善。急需建立高效运行的农村金融市场,来实现快速稳定的增长农村的经济。一方面竞争才会产生效率,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农村金融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有效加大金融服务,提升农村金融效率,最大限度得发挥出农村金融功能。因此必须培育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鼓励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创新,促进公平竞争,打破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的垄断行为。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优胜劣汰,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逐渐迫使已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对现有的市场进行改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控制制度的完善直接影响金融机构效率的发挥。可以从优化其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服务质量入手,这样就可以增大金融资产的规模,减少资金的损耗量,从而促进更多储蓄向投资方向转化,以提高湖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融资效率。因此要尽快建立建全农村金融机构融资的内部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努力改善行政干预对金融机构过大限制的影响。同时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改进其管理和经营能力。让金融机构的运营在收益最大化的市场原则指导下,加强预防和降低金融风险的能力。要注重金融业内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保证金融部门正常的经营。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