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某牧区构建金融扶持概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72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402142147135926
  • 日期:2014-02-12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导论


一、 选题目的
呼伦贝尔市新牧区建设,是内蒙古自治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大潮中的一个缩影。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给予足够的支持与保障。从现实看,这种支持力度与新牧区建设的实际要求还要相当大的差距。加大新牧区建设的金融支持,关键在于牧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于牧区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只有牧区经济发展了,能为金融机构带来更高更稳定的经济效益,金融机构才愿意向牧区投入更多的资金,给牧区更多的信贷支持。在牧区国有金融机构转向商业化运作后,把资金投向收益更高的城市和非农领域,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和资金安全性的角度看,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行为无可厚非。但牧区自身经济发展落后、牧业生产风险大、涉牧企业规模小、牧民收入低、抵押担保少、牧业保险缺失、信用环境差的现实,使牧区、牧业、牧民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这样,牧区经济的发展就陷入了 “贫困的恶性循环”。为了破解这一困扰牧区建设多年的难题,有必要从体制上、机制上对现有牧区金融体系进行重新构建。支持帮助边远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履行这一职责的金融供给主体,只能是政策性金融。农业发展银行要切实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其经营范围、创新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积极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更多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面的长期、低息贷款,支持改善基础条件,增强发展后劲。同时,大力支持牧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更好地发挥其对农牧民和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促进牧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合作性金融,是目前支持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的主力军,发挥了其他金融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竞争和自身种种不利因素的限制,农村信用社“一农难支三农”,在支持新牧区建设中,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合作性金融支农支牧的主要缺陷在于,金融产品不适应新牧区建设需要、.金融服务简单低端、资金实力严重不足、工作效率亟待提高、商业化经营趋势明显。
商业性金融,目前己基本退出呼伦贝尔市牧区金融市场,除农业银行外,工、建、中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撤销了在牧区的经营机构。农业银行所发放的贷款中,涉农贷款比例在逐年下降,目前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左右,其在基层的营业网点基本上只存不贷,支农支牧作用已经严重弱化。此外,虽然邮政储蓄银行近年来对引导部分储蓄资金回流牧区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资金总量极小,存贷比不足10%,其农村牧区资金抽水机的本质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在呼伦贝尔市牧区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其支农支牧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政策性牧业保险在牧区还是空白,面对巨大的牧业风险和高昂的运营成本,商业保险机构不愿幵展相关业务;金融生态环境欠佳,抵押品严重不足,金融机构普遍存在惜贷、惧贷心理,使得各类金融需求主体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增大。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使得呼伦贝尔市新牧区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金融支持亟待加强,改变现状已刻不容缓。


二、 选题的意义
呼伦贝尔市牧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传统牧区之一,新牧区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边疆的长治久安。在呼伦贝尔市新牧区建设中,金融支持仍然较为薄弱,远远不能满足牧区基层政府、牧民和企业日益丰富的各种金融需求,制约了呼伦贝尔市新牧区建设的进一步有序推进。本文在现有文献及相关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分析呼伦贝尔市新牧区建设金融支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进一步探寻加大呼伦贝尔市新牧区建设金融支持的途径,为金融支持呼伦贝尔市新牧区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力求在推进呼伦贝尔市新牧区建设中实现金融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研究


1.1相关概念界定
1.1.1呼伦贝尔市牧区概况
呼伦贝尔市牧区地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海拔550至1000米,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是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区。呼伦贝尔市牧区主要包括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四个牧业旗,共辖12镇18苏木1乡,土地面积8.4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以蒙古族为主。2011年总人口 280246人,其中牧业人口总数63030人,占牧业四旗总人口的22.49%;非牧业人口 217216人,占牧区总人口的77.51%。2011年呼伦贝尔市牧区共有25个民族,其中蒙古族115075人,汉族126971人,其他少数民族3820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1.06%,45.31%和13.63%。2011年呼伦贝尔市牧区地区生产总值228.8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48.07亿元,地方财政总支出40.0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3.59亿元。牲畜总头数496.58万头只,鲜奶产量47.87万吨,肉类产量5.44万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3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2.22亿元。保险总收入11024万元,保险总赔付2989.84万元。2011年呼伦贝尔市牧民人均纯收入10890元,同比增长20%,其中牧业收入占67.45%;财产性收入占6.54%;工资性收入占9.14%。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404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418元,恩格尔系数为32.65%;衣着消费支出980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13.23%;居住消费支出1017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13.73%;家庭用品及设备支出275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3.71%;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1483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20.02%;文教娱乐支出355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4.79%;医疗保健消费支出818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11.04%;其他消费58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0.78%。牧民人均居住面积21平方米,同比增长9.31%,其中砖木结构以上的占71.42%。户均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64235元,每百户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6台,小型手扶拖拉机73台,电冰箱58台,电视机102台,其中彩电102台,家用汽车13辆,电话机8部,移动电话252部。


第三章金融支持新牧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26
3.1新牧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6
3.2新牧区建设不力的原因分析 .........31
第四章金融支农的国际经验借鉴......... 36
4.1澳大利亚金融支农的成功经验......... 36
4.1.1澳大利亚金融支农概况......... 36
4.1.2澳大利亚金融支农成功经验......... 37
4.2荷兰合作金融支农的成功经验......... 37
4.2.1荷兰金融支农概况 .........37
4.2.2荷兰金融支农成功经验......... 38
4.3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成功经验......... 38
4.3.1法国金融支农概况......... 39
4.3.2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成功经验 .........39
4.4国外金融支农的启示 .........40
第五章金融支持呼伦贝尔市新牧区建设......... 42
5.1增加新牧区建设信贷资金供给......... 42
5.2健全完善牧区金融机构体系......... 48
5.3创新强化牧区金融服务体系......... 52


结论


扎实推进呼伦贝尔市新牧区建设,是实现呼伦贝尔“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呼伦贝尔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06年幵展新牧区建设以来,截至2012年底,呼伦贝尔市牧区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牧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序推进,牧区教科文卫等公共事业深入发展,新牧区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牧区与农村地区相比,基础设施更加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更加迟缓,更需要得到金融的大力支持。不可否认,在呼伦贝尔市新牧区建设中,金融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为新牧区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呼伦贝尔市新牧区建设中,金融供给远远小于金融需求,主要表现在: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支持还非常薄弱,应有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合作性金融作为“支牧”的主力军,由于缺乏竞争,其自身变得越来越垄断和低效,并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离牧脱牧”倾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牧区幵始出现,但由于规模小、品牌效应不强,对新牧区建设的支持力度还比较有限。此外,牧区金融生态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体系还不健全,抵押、担保、评估等金融中介机构发展迟缓,牧业政策性保险还是空白,分散风险的保障功能还没有建立。牧区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创新能力不强,金融产品还不能适应新牧区建设的需要,地方政府、企业、牧户的金融需求还不能得到完全满足。
加强金融对新牧区建设的支持,首要的问题是解决牧区金融供需不平衡问题。由于传统城市农村二元经济结构,导致金融支持在城市和农村(牧区)也存在二元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量金融资源被配置到城市和资金回报率更高的非农产业,农村(牧区)资金严重不足,设在农村(牧区)的金融机构将大量吸收的储蓄存款转移到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导致原本数量很少的农村(牧区)资金更趋萎缩,牧区、牧业、牧民的金融需求更加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解决牧区金融供需不平衡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效增加牧区信贷资金的供给。这主要包括进一步增加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信贷资金供给,大力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引导规范民间金融发展,降低牧区金融组织设立门槛,鼓励引导更多款公司等。通过新增牧区金融供给主体,不断增加牧区信贷资金供给,努力化解新牧区建设中地方政府、牧区企业和牧户信贷资金不足的问题。#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布和朝鲁:《社会主义新牧区是什么样》,《北方经济》,2006年第9期,2006年9月
[2]高祥:《澳大利亚农村金融法律与服务研究》,《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1期,2011年1月.
[3]高星:《对金融支持新农村经济的探讨》,《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6年第6期,2006年6月.
[4]红梅:《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一基于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状况》,《北方经济》,2009年第23期,2009年12月.
[5]郝欣梅:《内蒙古新牧区建设中民族问题的解析》,《北方经济》,2011年第3期,2011年3月.
[6]焦瑾璞:《农村金融体制和政府扶持政策国际比较》,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256-257页.
[7]金桩等:《支持新农村、新牧区的金融体系建设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7页,第164页.
[8]刘降斌,刘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第58页.
[9]刘彦霞:《对农村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北方经济》,2007年第8期,2007年8月
[10]卢纯才.《农发行支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有效途径》,《北方经济》,2006年第9期,2006年9月.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