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2001 年 12 月 11 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内经济向全世界打开,国际竞争逐步国内化,而国内的经济则日趋国际化,我国的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的竞争形势,面对新的竞争压力,我国企业如何更快更好的发展壮大,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何增强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已经逐步成为需要迫切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企业增强实力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加强企业的战略规划、品牌推广和企业文化的形成对于企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企业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那么企业集团就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而产融结合则是企业走向集团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参与和相互促进。工商企业通过产品的生产营销来获取利润、增强实力,金融企业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与服务来获得发展,产业资本的高度集中为金融资本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而金融资本的集中又反过来推动了产业资本的发展。工商企业需要从金融机构获得发展资金,而金融机构则通过给予工商企业服务来获取利润,两者的融合是资本逐利的必然结果。而工商企业与金融机构通过资本的相互融合、人事的相互渗透、股权的相互持有等方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竞争能力极强的产融型企业集团。
改革开放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产融结合发展始于 1987 年东风汽车财务公司的成立。随后我国企业开始了对于产融结合的探索和追求,山东电力集团对于银行、期货、保险、信托、证券等领域均有涉及,而海尔集团更是斥资 13 亿元大举进入金融领域,红塔、华能、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集团也纷纷进入金融领域。但新疆德隆的崩溃则给产融结合的发展热潮浇了一盆冷水。我们不得不承认,产融结合不仅可以带来协同效应,也会带来许多相应的负面效应,它不仅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法宝,也可能是导致企业破产崩溃的罪魁祸首。所以,如何选择有效的产融结合模式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美国、日本、德国的产融结合有着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分析各种不同的产融结合模式并比较其优劣有助于我国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产融结合之路,本文在对国外产融结合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应选择何种模式的产融结合形式,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1.2 选题意义
本文对于产融结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首次尝试运用有限理性的经济博弈模型来分析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模式融合的演变过程,这对于产融结合的理论研究做出新的尝试和补充,对于理论界深入的研究产融结合模式有着一定的学术价值。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针对我国产融结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不同模式的产融结合的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企业进行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这对于我国企业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选择产融结合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1.3.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最早研究“金融资本”的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他的资本积累理论深入的分析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必然性,他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积累发展的趋势就是生产资料会逐渐同劳动者分离,而分散的生产资料会逐渐集中进而形成垄断,垄断将会代替自由竞争。由于利益关系的推动,相互竞争的企业会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资本家会通过资本的聚集来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当资本集中达到一定程度时,垄断就自然产生,但同时垄断挡不住竞争的潮流,垄断和竞争是辩证统一的。1903 年,在《美国托拉斯及其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一文中,法拉格第一次提出了“金融资本”的概念,他认为工业资产扩张形成了金融资本,当企业的资本积累未能达到企业扩张需求的时候,企业将从外部寻求资金,而股份制公司的诞生则推动了资本在企业内部的集中,同时也推动了银行资本的集中,两种资本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金融资本。
第 2 章 产融结合的相关理论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于经济的发展相当重要,产业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金融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对于企业集团来说,产融结合可以更好更快的推动企业扩张,增强其竞争力。对于产融结合的研究需要理论的指导,本章首先介绍产融结合的相关理论,再对于本文所叙述的产融结合定义进行界定,阐述其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产融结合所产生的正负效应。
2.1 产融结合的相关理论
有关产融结合的模式研究,既要结合实际情况,又要对以往的理论加以研究,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加深入的研究适合的产融结合模式。本文所借鉴的理论基础有:金融机构控制论、产业生命周期论、交易费用理论、协同效应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
2.1.1 金融机构控制论
19 世纪末 20 世界初,美国的新型公司呈现出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阿道夫•贝利和加德纳•米恩斯于 1932 年对公司的内部股权结构进行的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公司的股权高度的分散,这使得股东对于公司的经营和决策表现的无能为力,而真正控制公司的则是职业经理,所以公司的所有权虽然还在所有者的手中,但控制权已经转移到职业经理的手中,这就意味着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这个理论就是著名的“经理革命”论。 “经理革命”论的提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但是赖特•帕特曼、戴维•M•考兹、贝恩•明兹、米切尔•施瓦兹等学者则提出一个不同的理论,即金融机构控制论,他们同意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但是控制权并不是掌握在职业经理人的手中,而是掌握在各类的金融机构的手中。
第 3 章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博弈 ....... 18
3.1 产融结合的影响因素 ..... 18
3.2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博弈 .... 19
3.2.1 模型假设 ...... 20
3.2.2 结论分析 ...... 21
3.3 影响产融结合的因素分析 ........ 23
小 结 ....... 24
第 4 章 不同产融结合模式的比较 ......25
4.1 市场主导型的产融结合模式 .... 25
4.2 银行主导型的产融结合模式 .... 31
4.3 不同产融模式的比较及对于我国的借鉴 ........ 35
小 结 ....... 41
第 5 章 我国产融结合模式选择 ......... 42
5.1 产融结合历史发展进程 ....... 42
5.2 发展产融结合的基本条件 ......... 43
5.3 存在的问题 ......... 45
5.4 产融结合的目标模式及方式选择 ......... 47
5.5 保障产融结合顺利发展的配套措施 .... 51
小 结 ....... 53
结论
本文就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以产融结合的理论研究的作为基础,运用有限理性和进化的博弈模型对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作了博弈分析,总结出有关产融结合的影响因素。对于国外产融结合的典型模式,本文用了一个章节来分析,并且对于市场主导型的产融结合和银行主导型的产融结合的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得出适合我国的产融结合模式,即双向结合模式,同时为了保证产融结合的更加有效的发展,有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希望能够对于我国的产融结合模式的发展有所贡献,推动我国大企业大集团的形成,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 本文就产融结合所进行的研究总结如下:
第一,本文所指的产融结合是产业部门和金融机构通过股权关系进行的相互渗透,包括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在资本、人事、资金等方面建立的稳定而紧密的联系,对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行相互转化或直接融合的实现。
第二,产融结合之所以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资本的逐利性所驱使的,产融结合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的降低、还有公司的集中治理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即使融合还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用膨胀风险和不正当交易,企业家还是愿意谨慎的进行产融结合的。而进行产融结合的基本条件则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高度集中。
第三,由有限理性和进化博弈模型得出,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对于共同投资新项目的试探是循序渐进的。同时,企业的融资结构,国家的法律基础、金融体制、银企联系机制和政府对于经济市场的参与程度都会或多或少的对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产融结合模式的形成。通过博弈,可以看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都趋向于进行新的投资,通过产融结合的模式发展壮大自身,这也符合资本的逐利性行为。#p#分页标题#e#
第四,无论是市场主导型的产融结合还是银行主导型的产融结合,其形成都与本国的经济环境和法律制度分不开。美国拥有完善的市场机制,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更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的防止金融泡沫的产生,只是此种模式基础条件过去苛刻,难以复制。银行主导型的产融结合更能够按照国家政策的方向引导企业发展,同时降低了企业破产的风险,但是易形成全面垄断,存在制度隐患。对于我国来说,应该在分析外国的国情基础上,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产融结合模式,为产融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更为合适的经济环境。
第五,我国的产融结合模式适合采用双向结合的模式。主要因为西方各发达国家均采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双向渗透的方式,中国应当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坚持工商企业渗透金融企业的同时,允许金融企业向工商企业的领域延伸;同时这种双向结合的模式对于金融资本更为有利,它不仅可以拓宽金融资本的运作空间,分散金融资本循环所带来的经验风险,更可以使金融机构化解不良贷款,增强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减少金融资本循环带来的泡沫。
第六,产融结合的发展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产业机构共同努力,这个过程是十分漫长的,同时也需要多个配套措施以保证产融结合能够顺利的发展。我国的政策对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管制都应当相应的放松,同时也要完善法律的覆盖程度,尤其是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督和监管政策的完善,要使产融结合所涉及的领域、业务都有法可依,不但能享受到法律赋予的保护也能够受到法律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孙莉娜.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及其经济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年 12 月
[2] 高贤升.论产融结合的法律监管[D].华东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10 年 11 月
[3]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 年 8 月
[4] 张保和.布哈林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 年 3 月
[5] 陈享光、袁辉.现代金融资本的积累及其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0 年 7 月
[6] 赵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4 年 4 月
[7] 张宇、蔡万焕.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 年11 月
[8] 张宇、蔡万焕.金融垄断资本及其在新阶段的特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 年 7 月
[9] 张建伟.论资本形态的历史演变[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年 4 月
[10] 银锋.从经典到现代: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探讨.2010 年 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