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我国家庭金融资金选择行为及财富配比效用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15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307272201115658
  • 日期:2013-07-2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1章序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开始了对经济运行更加宏观层面上的延伸。国内学者也开始研究其对金融市场、金融结构、经济增长以及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的影响。然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财富分配效应更不容忽视。目前,贫富悬殊正在成为当今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因财产分布的不平等引起的收入差距也正在发生,其中因金融资产而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更成为引人注目的新问题(赵人伟,2007)。实际上,由于各种金融资产的回报与风险不同,家庭金融资产投资选择对家庭财富积累的速度有重要意义。而家庭财富积累速度会进一步影响到社会财富分布结构的对比情况,改变社会贫富差别的状况,即家庭金融资产投资选择将会产生一种财富分配效应。分析影响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因素及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财富分配效应”对于如何增加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


1.1..2研究意义
深入研究我国城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研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对理论研究的意义:
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理论都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为背景,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区别,研究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特别是针对我国转轨经济的特征一不确定性和金融市场发展滞后深入分析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丰富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理论。


2.研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我国转轨经济的不确定性角度研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对于如何进行宏观经济政策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我国渐进的市场化改革使得各项政策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养老、住房、医疗、教育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等的改革使家庭的收入和支出充满不确定性,收支不确定性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分析上述各项政策的变化下的家庭不确定性感受及其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对于我国如何进行上述各项经济政策的改革以降低家庭不确定性感受、优化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和最终提高家庭财产性收入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其次,从金融市场发展的角度研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对我国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与一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一国监管层发起的金融市场改革能够影响和改变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分析影响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因素,总结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特征,可为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监管政策制定、金融工具开发以及金融中介如何开展理财业务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提供富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最后,研究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财富分配效应”对于增加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各种金融资产的回报与风险不同,家庭金融资产投资选择对家庭财富积累的速度有重要意义。而家庭财富积累速度会进一步影响到社会财富分布结构的对比情况,改变社会贫富差别的状况。因此,分析影响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因素及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财富分配效应”对于如何增加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深入研究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研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有助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理论的理解和丰富,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家庭金融资产结构、提升家庭财产性收入、改革我国金融市场、制定收入分配等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富有价值的对策建议,这对于当前正在寻求财产性收入增加、金融改革和消费需求扩大突破口的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


家庭金融研究家庭如何通过使用各种金融产品来实现其目的,即主要研究家庭金融资产组合的选择及配置(Campbell,2006)。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理论主要研究家庭持有某种形式资产的原因和影响家庭资产配置决策的因素。经济人任何时期都会面临两个决策问题,首先是如何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资源,然后是金融资产中风险资产的比例。从消费一储蓄理论和现代资产选择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寻找到一条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理论演进的清晰脉络。


2.1早期的消费-储蓄理论
消费一储蓄理论是在不断放松前提假设,使之不断接近现实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从确定性下的消费一储蓄决策到不确定性下的消费一储蓄决策,该理论主要解释了家庭资产配置面临的第一个决策,即家庭如何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资源


2.1.1确定性情况下的家庭消费储蓄选择行为
Kees(1936)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首创消费函数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不存在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不考虑行为人对预期收入或对时间的偏好,那么,行为人的即期消费是由行为人在此期间的收入所决定的,Duesenberry的相对收入假说进一步假定消费存在“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并从这两个方面考察了消费一储蓄的特征。他并没有脱离Keynes的分析框架,其理论中的行为人储蓄选择依然是被动适应消费和和收入关系的结果。Keynes和Duesenberry的消费一储蓄理论仅仅建立在宏观层面上,缺乏微观经济基础。事实上,当期消费的变化会通过储蓄影响未来收入乃至未来消费,行为人的消费一储蓄结果必然是跨期最优选择的结果。Friedman和Modighani对相对收入假说进行拓展,采用微观经济学框架分析理性行为人的最优化行为,分别建立了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把消费一储蓄行为与对长期收入的预期联系起来,成为研究储蓄问题的主要理论框架。


第3章 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特征......... 35-52
    3.1 发达国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演变........ 35-41
        3.1.1 发达国家家庭资产选择金融化........ 35-38
        3.1.2 发达国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风险化........ 38-39
        3.1.3 发达国家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持........ 39-41
    3.2 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演变的异质性特征........41-43
        3.2.2 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风险化分析........43-44
        3.2.3 我国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方........44-45
    3.3 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异质性特征........45-52
        3.3.1 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金融化的原因........ 46-48
        3.3.2 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风险化程度较低........ 48-52
第4章 不确定性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 52-68
    4.1 转轨经济与我国家庭面临的不确定性........ 52-63
        4.1.1 我国经济转轨与不确定性........ 52-55
        4.1.2 转轨经济时期家庭的不确定性感受........ 55-62
        4.1.3 我国家庭面临的不确定性的时期特征........ 62-63
    4.2 不确定性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理论分析........ 63-68
第5章 金融市场发展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 ........68-96
    5.1 金融市场发展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影响........ 68-72
        5.1.1 金融市场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内涵........ 68-70
        5.1.2 金融市场发展对家庭金融资产选........70-72
5.2 我国金融市场规模和结构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72-81


结论


1.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研究是个大题目,为了确保结构严谨,主题突出,我们确定了清晰的研究主线:通过发达国家的比较探索一般的规律性特征,通过中外比较发现差距,找出我国区别于发达国家的异质性特征,然后从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一不确定性和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出发分析原因,随后围绕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经济现状分析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产生的结果,即“财富分配效应”,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依照该主线,我们预期的目标己经实现。然而,由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研究必然涉及资产选择方面的诸多重要问题(比如在家庭资产中非常重要的房产对资产选择的影响、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偏差等对资产选择的影响),我们在一些问题上有一些创新的见解,但多角度的论证做得不够,这有待于今后专项研究进行补充和完盖。
2.我们的主要研究了家庭在一定的制度规则下或者预期的制度规则下如何运用金融产品、通过金融资产选择来规避风险和不确定性,属于规则选定后的层面。而未分析选择规则的层面,事实上,奈特的经典贡献在于通过区分不确定性和风险,来理解人的行为对于风险的影响,即属于选择规则的层面。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实质上是一个利益主体不断分化的过程,正是利益主体的分化使得决策的形成需要经过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并充满着冲突,不同行为主体的力量及其组织的程度,决定着某一类行为主体在决策中的影响力,从而影响着实际上得到实施的决策规则。市场化的改革,使投资决策规则实际上成为不确定的。考察不同家庭投资者通过金融资产选择形成对不同金融产品的需求、考察不同家庭投资者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不同利益群体(即符合自身利益的中介组织),从而可以分析决策规则的形成,那也就意味着可以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角度讨论不确定性程度的变化,这些讨论对于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必将提供有益的借鉴。#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陈学彬、杨凌、方松.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研究-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实证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陈峥嵘、王宇伟、索彦峰.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研究-来自中国的经验证[J].中国证券期货,2009(8)
3.付强.金融危机与全球基金也大变局[J].中国证券,2009(9)
4.冯涛、刘湘勤.不确定情况下的居民资产组合行为与中国金融结构变迁[J].经济经纬,2007(6)
5.郝大海、李路路.从区域差异改革角度分析收入不平等性的论文比较多角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5)
6.黄继平、黄良文.中国股市波动的周期性研究[J].统计研究,2003(11)
7.霍海涛、任宇航、夏恩君.融资融券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7(5)
8.蒋殿春.现代金融理论[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李实、魏众、丁赛.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J].经济研究,2005.6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