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美国次贷危机自2007年4月爆发以后,迅速演化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迫使各国政府展开了大规模的救助行动,其救助政策在救助方式的直接性、救助手段的多样化和救助规模的国际化上超过了历次金融危机。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不仅一个国家不可能避免危机的爆发,就是整个国际社会也不可能避免危机的爆发,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防的,只能控制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危机的危害。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国家不得不面临金融危机的突然袭击,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当金融危机来时政府应该做什么?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金融危机救助引发的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政府到底要不要救助?政府应当怎样救助?政府救助到底能产生多大效果?应急的救助措施会不会对长期的经济金融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都要求我们从理论与实践上再次思索国家干预经济问题以及更加有针对性的金融危机政府救助问题。
在理论上,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和市场机制“引力定律”,认为政府不应该直接介入和干预经济运行,而仅仅应作为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这一理论指导西方资本主义走过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历程。在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下,周期性发生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经济史上空前严重、持久而广泛的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理论弱点和缺陷的充分暴露,彻底粉碎了自由主义的神话,深刻暴露了完全自由市场自身内在无法克服的缺陷和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局限性。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理论界从此开始关注政府干预。凯恩斯指出,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和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认为社会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有效需求通常都是不足的,所以市场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主张政府应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包括采取财政金融措施,降低利率,增加公共支出,刺激消费增加投资等一系列措施,来增加有效需求,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的充分就业的均衡。此书的出版,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也使得国家千预经济理论由配角变成了主角。政府的作用从斯密的“守夜人”角色变成了“积极的干预者”。从凯恩斯开始,经济学家在理论界开始了对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的研究与论证,从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到新自由主义,再到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界对政府干预市场的思想从反对干预一主张干预一减少干预一适度干预,呈现出反复争论,逐步融合的态势。目前经济学家也基本达成共识,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伴随着失业等不良经济现象时有发生,在市场失灵时,政府应当进行适度干预。
在实践上,针对30年代的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之后,针对经济危机,实行了新政,采取了一系列的政府千预措施,如规范农业和商业、稳定物价和建设公共工程,建立一系列紧急“救援部门”等,这其中包括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农业政策、工业政策、劳资关系政策、城市政策等,并且财政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帮助美国经济走出了危机,罗斯福新政在实践上证明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成功。自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创了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先河开始,在历史上较大较典型的金融危机中,包括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危机、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欧银行危机、20世纪90年代日本银行业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各国经济从实质上走出危机都得益于政府在金融危机救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政府的及时救助,就没有经济的复苏。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其影响之大、范围之深都要远远超过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历次金融危机。为应对不断恶化的次贷危机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包括美国、欧洲等国家为主的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政府救助行动。政府救助的措施不断创新、救助规模不断扩大、政府救助的边界随危机程度的加深而不断突破,目前,金融危机及其影响仍在继续,全球经济尚未完全复苏。
事实上,一个国家不可能避免危机的爆发,就是整个国际社会也不可能避免危机的爆发。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繁度以及危机具有广延性、持久性和破坏性,如何在金融危机中进行政府救助,如何正确把握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边界,采取何种政策实施救助并适时适度的退出,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效果如何等等,对金融危机政府救助这一课题的系统性研究更加迫切和意义重大,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喧嚣的九十年代》①中指出的:“当今社会的挑战就是,如何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在政府行为和非政府行为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因为“一个国家既可以从过度干预中遭受失败,也可以从缺乏干预中遭受损失:政府能够帮助稳定经济一但是设计不当的政策也可能使经济波动火上浇油。”
第2章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内涵
2.1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内涵与边界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是指在金融危机时期,政府及其部门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所采取的一切直接与间接的维护金融体制与总体经济稳定的所有政策措施。简言之,在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为预防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由政府部门所采取的救助行动。具体而言,这种救助是针对金融危机的救助;同时,这种救助又是政府部门作为主体而进行的救助,而不包括私人救助、机构自救等。从对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的演进上看,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边界随着金融危机危害程度的不断加深、危害范围的不断扩大,金融危机政救助的边界也不断被突破,因此从边界角度来讲,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内涵又分为狭义的金融危机政府救助和广义的金融危机政府救助。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具体内容因金融危机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是对金融危机定义,“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一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一的急剧、短暂的和超周期的恶化”。
根据IMF在1998年5月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的分类,金融危机共有四种类型:一是货币危机(CurrencyCrisis)。当某种货币的汇率受到投机性袭击时,该货币出现持续性贬值,或迫使当局扩大外汇储备,大幅度地提高利率。如1992一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就是典型的货币危机;二是银行业危机(BankingCrisis)。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如90年代中期的日本和东南亚危机中的各个国家就曾发生大批金融机构的经营困境和破产倒闭;三是外债危机(ForeignDebtCrisis)。一国内的支付系统严重混乱,不能按期偿付所欠外债,不管是主权债还是私人债等。如80年代和卯年代拉丁美洲部分国家的金融危机就是起源于债务引起的货币危机;四是系统性金融危机。
第3章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理论解释............ 43-57
3.1 基于古典经济学对金融危机政府救助........... 43-46
3.2 基于凯恩斯主义对金融危机政府救助........... 46-49
3.3 基于新自由主义对金融危机政府救助........... 49-52
3.4 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对金融危机政府救...........52-57
第4章 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历史考察与分析........... 57-75
4.1 1929年—1933年大萧条中的政府救助........... 57-63
4.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国家金融危机........... 63-70
4.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助 ...........70-73
4.3.1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的具体措施........... 71-72
4.3.2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的突出特点 ...........72-73
4.4 历次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总结与述评........... 73-75
第5章 次贷危机中政府救助措施及其发展........... 75-106
5.1 次贷危机的产生与发展 ...........75-78
5.1.1 由次贷危机到全球性金融危机 ...........75-77
5.1.2 次贷危机的特点........... 77-78
5.2 美国政府对次贷危机救助的政策安排........... 78-91
5.2.1 美联储的救助措施和政策安排........... 78-86
5.2.2 美国财政部的救助措施和政策安排...........86-89
5.2.3 美国其他部门的救助措施........... 89-90#p#分页标题#e#
5.2.4 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联合救助........... 90-91
5.3 欧洲国家政府对次贷危机救助........... 91-100
5.4 次贷危机政府救助的突出特征........... 100-106
结论
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全世界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停止,全球经济还没有真正复苏,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还在应对金融危机进行更大的努力,我从我国来看,目前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回稳复苏的前景尚不明朗,全球经济的复苏将是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变化因素还很多,尤其是外需不足对我国的影响还将持续。从国内经济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己经开始企稳回升,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经济仍主要依赖刺激政策推动,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民间投资有待进一步启动,政府主导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中可能潜藏的结构性和产能过剩加剧问题值得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和难度很大;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加,通货膨胀预期压力加大。我国在这个应对金融危机的关健时刻,政府进一步的政策运用,既关系到前期政府救助政策效果的进一步巩固和发挥,也关系到经济是否能平稳增长。因此,中国在政策运用方面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还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妥善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增强贷款增长的可持续性,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提高金融可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具体来讲:一是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通过对信贷额度、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具体政策工作的合理运用,保持市场合理的流动性,消化房市等资产泡沫,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二是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优化信贷结构,增强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一方面要通过政策积极引导商业银行有节奏地投放贷款,避免过度集中性的贷款;另一方面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优化信贷结构,通过信贷的合理投放,大力支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需支持的项目,例如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以增加民间投资缓解就业压力;继续加强对“三农”的信贷支持;限制对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行业的贷款等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增强金融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Cho,Y.J. Inefficiencies from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the /jrbylw/ absence of wellfunctioning equity market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86(18)
[2]Levine,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35)
[3]Kumar,P.C. Inefficiencies from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the absence of wellfunctioning equity markets: A comment[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Banking,1994(26)
[4]Mehra,Y.P. Velocity and variability of money growth: Evidence fromgranger-causality tests[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89(21)
[5]Loungani,P.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inflation, and growth in transitioneconomic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97(29)
[6]Pagano,M. 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 An overview[J].European EconomicReview,1993(37)
[7]King,R.& Levine,R. Fina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 Theory and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3(32)
[8]Stiglitz,J.E.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Supplement to the World Bankeconomic[J].Review and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994(2)
[9]Douglass,C.North. Financial system architecture[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2(10)
[10]Hayek, F.A. 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