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对于资产评估在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许多学者持批评态度,有的学者将金融危机归咎为资产抵押以及抵押资产评估的“盯市原则”。诚如诸多学者所言,资产评估业必将要被“兴师问罪”,然而,资产评估(特别是抵押资产评估)与金融危机究竟存在多大的关联性,是起到推波助斓的作用,还是起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其还存在哪些局限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从我国来看,虽自发式金融危机尚未出现,受其它国家或地区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不是很严重,但就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目前其最主要的业务类型是吸收储户存款及贷款,其中抵押贷款在所有贷款类型中又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而从现有的相关调查与研究的结论显示,抵押贷款的安全状况堪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以增强抵押贷款的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认为抵押资产评估对于增强抵押贷款的安全性,维护金融资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基于金融资产安全目标对抵押资产评估进行研究具有较高价值。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项基础理论还欠系统化,许多基本概念还存在着争议,如“抵押价值”、“抵押贷款价值”、评估前提的分类方法、评估结论的鉴证性以及评估机构的企业组织形式等。本文将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并在在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上进行探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有助于厘清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2.2实用价值
目前,抵押资产评估实务的矛盾性突出,表现在经济繁荣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和以德国为代表的评估结果的显著差异上,由于人们对经济形势的乐观,使一些资产的价格大于其价值,表现为市场价值偏高,甚至形成泡沫经济,而美国等国家是以市场价值作为评价评估结果的标准的,其评估结果势必比被评估资产的内在价值高,同时也比德国所采取的谨慎原则的评估结果要高得多.。本文对抵押资产评估与金融资产安全的关系进行分析,以及对抵押资产评估的技术方法进行适当改进,以期能够有效促进资产评估界业务能力的提升,提高评估结果的质量,缩小偏差,进而增强金融资产的安全性特别是抵押贷款的安全性。
1.3研究现状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抵押资产评估的研究相对成熟,主要体现在对其相关概念及标准的制度化规定,《国际评估准则》及《欧洲评估准则》都对抵押资产评估业务作了重点规范,如《欧洲评估准则一第6号》对抵押贷款价值的定义,抵押贷款价值是指考虑到资产的长期存续性、正常的和当地的市场条件、资产当前的用途和可选择适宜用途等因素,经过对资产的未来可出售性进行的谨慎评估得出的资产的评估价值。进行抵押贷款价值评估时不应包含投机因素。我国实务界对抵押资产评估的研究主要是从业务规范性、合法性以及加强监督的角度展开,研究主体几乎全部来自银行的工作人员。由于实务界的需要,理论界对抵押资产评估的研究也陆续展开。周建佐(2002)认为,在评估实践中广泛采用的继续使用假设不适用于抵押贷款评估,应采用清偿假设;在清偿价格类型下,评估方法应采用清算价格法;并选择贷款到期日为评估基准日。王生龙(2003)指出,抵押资产评估存在一些理论盲区,主要有评估前提选择、价值类型选择、评估基准日的确定、评估结果的使用,以及评估报告“保护性说明”与“承诺函”的局限等。同时指出,可以从两个方面防范评估风险,一是评估报告使用者合理利用评估结果;二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以及完善评估理论体系。对于评估结果,不能只给出一个简单数据,而应是一个在进行“敏感性分析”后的价格定义下的价格意见,与此同时,评估报告使用者也不能以“决策依据”替代“决策”的思想来使用评估报告。兰瑛(2004)认为,目前我国抵押贷款评估业务基本处于无序状况。评估中的许多重要的概念混淆不清。如在抵押贷款业务中,有的评估师认为应当评估抵押物的市场价值或正常市场条件下的价值,而有的评估师则认为应当评估其清算或变现价值。
2金融资产安全与抵押资产评估的关系分析
2.1金融资产安全
就像人们对纸币的理解一样,金融资产本身也没有价值,金融资产的价值来源于其对实物资产的索取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资产所占的比重及所起的作用都有了质的飞跃,但其安全性却一直令人担忧。
2.1.1金融资产定义及内涵
对金融资产的比较通俗的定义是“金融资产是无形资产的一种,它是由货币的贷放而产生,通常以凭证、收据或者其他法律文件表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金融资产作了以下分类:(1)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2)通货和存款;(3)股票以外的证券(包括衍生金融工具);(4)贷款;(5)股票和其他权益;(6)保险专门准备金;(7)其他应收/应付帐款。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可将其分为货币资产与证券资产。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金融资产包括以货币衡量的资产、有价证券以及住宅资产。”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外汇市场还很不完善,期货市场和黄金市场更是处在起步阶段,保险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较低。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我国学术界倾向于把金融期权资产也作为金融资产的一部分,而不把住宅资产等归入金融资产范畴考虑。
3 抵押资产评估结果偏差及原因 ......................26-31
3.1 国内外抵押资产评估结果偏差现状 ......................26-27
3.2 我国抵押资产评估结果偏差原因分析...................... 27-31
4 基于金融资产安全的抵押资产评估...................... 31-42
4.1 评估前提选择 ......................31-33
4.1.1 评估前提划分 ......................31-32
4.1.2 抵押资产评估前提选择的特殊性...................... 32-33
4.2 价值类型选择 ......................33-40
4.3 评估技术方法选择 ......................40-42
4.3.1 评估方法体系的构成 ......................40-41
4.3.2 价值类型与评估方法选择 ......................41-42
5 基于金融资产安全的抵押资产评估的非技术...................... 42-45
5.1 基于评估机构自身的改进措施...................... 42-43
5.1.1 合理定位评估的作用...................... 42-43
5.1.2 变革评估机构的企业组织形式...................... 43
5.1.3 评估结果的点值与区间值的探讨...................... 43
5.2 外部环境方面的改进措施...................... 43-45
结论
本文研究得出,基于金融资产安全的抵押资产评估,为解决抵押资产评估偏差问题,抵押资产评估应进行以下改进:
(1)评估技术方面:第一,评估前提方面,应吸取美国式的做法同时充分考虑评估基准日及评估报告日与抵押资产的交易日之间的时间差异性,将折价因素及风险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吸取欧洲式的做法又不要过于谨慎。第二,关于价值类型,本文在进行抵押贷款进行期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期权价值最适用于抵押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选择,并指出其价值区间。第三,基于期权价值的评估方法选择,在具体进行评估业务时,为了达到评估的效率与效果,可根据具体情况,不拘泥于某一种评估方法,这需要评估师的职业判断。
(2)其他方面:第一,应从评估的角度对抵押资产进行分类,区别对待,对于适用于具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的被评估资产,应提倡出具具有鉴证效力的评估报告,对于还不具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的被评估资产,建议采用咨询式评估报告,待评估理论与方法、评估环境、评估监管等进一步完善,应对评估业务进行立法规范,将其归为鉴证类业务。第二,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评估业的特点,并与定位评估业务类型为鉴证类相对应,资产评估机构对客户应承担无限责任。因此,变革估机构的企业组织形式为合伙制,让其充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维护金融资产安全,是大势所趋。第三,指出评估结果更适合用区间值来表示。其符合一般资产评估业务的需要,更符合基于金融资产安全的抵押资产评估的需要。第四,从加强道德建设、强化金融监管以及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对基于金融资产安全的抵押资产评估进行改进。#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崔宏.基于银行货款安全目的的抵钾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创新[J].金融论坛,2007.(1)42-47
[2]崔宏.抵抑资产:市场价值亦或抵钾贷款价值[J].农村金融研究,2008.(4)28-34
[3]何自力.抵押物货款担保效果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05.(12)17-19
[4]胡小枉.抵押、担保货款现状浅析[J]经济师,1997.(12)
[5]贾宝和.目前我国资产评佑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10)10-11
[6]姜楠.关于资产评估方法及其选择的研究与探讨—学习《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的体会[J].中国资产评佑,2004.(3)13-14
[7]姜楠.关于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理性认识—兼论资产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J].中国资产评估,1998.(5)16-8
[8]姜楠.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评估_基于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的思考[J].中国资产评估,2010.(4)20-23
[9]姜楠.关于抵钾品评估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J].中国资产评估,2010.(1)13- 16
[10]姜楠、王景升.资产评估[J].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