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商业银行碳金融安全分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6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304031756595257
  • 日期:2013-04-03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1. 前言


1.1.1碳金融是国际金融界的新课题
为了应对2007年次贷危机,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转移国内危机,低碳经济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各国的需要,成为很多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京都议定书》生效以后,全球碳排放权需求急剧上升,碳交易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碳排放权进而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的金融资产。全球气候谈判会议虽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它释放出来碳资源必然像黄金一样宝贵的信号使各国更加坚信,碳交易将更加活跃,碳市场规模也将越来越大。2007年西方国家开展二级市场CDM(清洁发展机制)排放权交易以后,其成交量和成交额迅速增长,增加了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活跃了碳市场。据世界有关机构预测,2012年全球碳排放权交易额将达到1400亿欧元(约1900亿美元),这一数据也超过了石油交易额。碳交易市场将成为世界重要的交易市场,而碳排放权也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交易量第一的商品。世界各国也陆续推出碳现货、期货和其他碳衍生产品的交易市场。2008年2月,全球第一个碳排放权交易平台BLuENExT开始运行,继而uKETs(英国排放交易体系市场)、NSW(澳洲新南威尔士体系)和CCx(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也都实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全球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机构、基金等纷纷参与碳金融开展各种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据统计,全球已经有40多家大型商业银行加入了“赤道原则”,同时有6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该原则,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碳金融业务。


1.1. 2碳金融业务
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碳金融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业务需求量大,存在着巨大的盈利商机,各金融机构可参与其中开展各种中间业务。根据世界银行的分析统计,2006、2007到2008年这三年中,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全球同类项目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分别达到54%、73%和84%,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见图1一l)。另一方面,开展碳金融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有很多利处。首先,CDM项目从开始申请到最后碳权的核证中间蕴含着对金融中介服务的巨大需求,商业银行可以开展融资租凭、财务顾问、基金托管、资金账户管理等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完善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其次,碳金融作为一项新兴业务,以前传统的经营方式将不利于其业务的开展,商业银行需要创新业务运作模式、提升金融产品服务能力和完善风险管理方式,进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再次,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过程复杂,往往涉及到两个或是更多的国家,需多个国家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刁一能完成这一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参与其中,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借以提升开展国际业务的能力,积累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如果不能顺应当前世界金融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逐步改变经营战略,发展碳金融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就会丧失这个能在全球金融领域提高开展国际业务能力的良好机遇,不利于其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将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国际化银行的步伐。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这决定了我国碳金融市场空间与业务量巨大,对商业银行来说,进行必要的准备并积极参与开展碳金融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1.3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风险防范越来越受关注
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各金融机构从自身方面也深刻的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发展低碳金融、绿色信贷业务给其带来盈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风险。由于碳经济是一个新兴产业,不可预测的因素诸多,加上政策不稳定,存在着较多的项目风险、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思想。因此,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在开展此项业务的同时也在关注碳金融业务可能伴随的各种风险。从金融创新的历史发展来看,金融创新蕴含的金融风险,一开始总是淹没在新金融产品和新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巨大盈利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当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才可能会暴发,而这个时候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从金融创新开始的时候就应该关注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寻找合理防范风险的方法。


2碳金融概述


碳金融是近几年才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但是却越来越引人关注,其中有偶然因素,也有其必然原因。现在普遍认为碳金融应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金融活动。


2.1碳金融的定义
各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碳金融作了不同的解释,目前国际社会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自欧洲气候交易所从2005年陆续推出碳排放权的期货、期权交易以来,碳排放权越来越具有金融产品的属性。狭义的碳金融指碳排放权交易及以碳排放权期货和期权为代表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而广义的碳金融则泛指所有服务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王元龙,2009)。袁鹰(2008)认为碳金融就是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关的所有金融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的买卖、投资或投机活动,也包括发展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融资活动以及相关的担保、咨询等中间服务。徐杨(理论界2010)分析得出,国际范围内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低碳金融活动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碳交易市场机制,包括基于碳排放权配额的交易和基于项目的交易;二是机构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介入的碳金融活动,包括碳减排期货、期权市场,碳排放信用等衍生品;三是商业银行为碳交易提供的中介服务,为碳减排项目提供的融资服务等。根据国内流行的观点,碳金融可宽泛理解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解决方案。但现阶段国内环境交易所尚未开展碳期货和期权交易,金融界尚未大规模介入碳市场,所谓碳金融业务在我国的实践上主要是为减排项目企业提供相关的贷款和金融咨询服务。


3 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业务种类...................... 24-34
    3.1 绿色信贷 ......................26-27
    3.2 基于碳排放权的基金业务创新 ......................27-29
        3.2.1 碳基金托管服务 ......................28-29
        3.2.2 发行低碳理财产品 ......................29
    3.3 中间业务——基于CDM项目...................... 29-31
        3.3.1 CDM项目账户管理服务...................... 29
        3.3.2 CDM项目设备融资租赁服务...................... 29
        3.3.3 CDM项目信用增级服务 ......................29-30
        3.3.4 CDM项目财务顾问服务 ......................30
        3.3.5 碳交易保险业务 ......................30-31
    3.4 碳交易业务及其衍生品交易业务...................... 31
    3.5 兴业银行开展开展碳金融业务案例 ......................31-34
4 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风险的起因...................... 34-44
    4.1 风险的起因 ......................34-37
    4.2 风险的类别 ......................37-40
        4.2.1 宏观风险 ......................38-39
        4.2.2 微观风险...................... 39-40
    4.3 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碳市场...................... 40-44
5 碳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44-53
    5.1 国外经验—基于"赤道原则"的瑞穗银行...................... 44-45
    5.2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内部风险管...................... 45-51
5.3 良好外部环境的营造 ......................51-53


结论


没有碳交易市场就意味着丧失碳交易的定价权。例如,2008年7月,雷曼兄弟与国电集团签署以400万美元购买62万吨碳排放指标的协议,此额度只合6.5美元/吨,低于当时10欧元(约巧.9美元)/吨的国际通行价格,更远远低于2008年最高达32欧元/吨的碳期货价格。联合国规定的碳交易流程规定,项目产生的碳排放指标必须经过指定的第三方交易所认证后才能生效进行交易,而我国获得国际承认的只有北京环境交易所一家。国内没有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进行相关交易,使得中国在与国际金融机构之间开展交易时缺乏经验,往往不能得到合理的价格,也没有良好的方法规避风险。中国作为碳排放的出售方,与国际金融机构等碳排放权购买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加大了碳交易的不公平性。
我国碳金融想要健康长足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合理的政策制度。中国碳金融业务才刚刚兴起,需要透明的法律法规和合理的政策制度来规范其发展。只有这样,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才有内部创新动力和外部制度保障,才能制定长期发展计划。所以,一方面政府在制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时,应加入金融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另一方面,使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符合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与国际社会接轨。#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l]陈游.碳金融-我国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财经科学,2009,(11):8-15,
[2]蔡宁伟.碳金融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金融论坛,2010,(11):61-68
[3]董玉华.碳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环境经济,2009,(3):23-26
[4]段伟力.商业银行参与”低碳金融”的swot分析及其发展策略[J].企业导报,2010,(4):137-138
[5]郭清马.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J].西南金融.2010,(6):65-67
[6]贡峻、陈磊.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创新[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27)73-78
[7]黄霖.碳金融:商业银行的相遇与挑战[J].现代金融,2010,(6):37-38
[8]李东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0,(2):7-10
[9]李明、卢爱珍.碳金融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新疆财经,2010,(4):72-73.
[10]李敏、黄黎华中国银行业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0,(6):18-19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