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我国民间金融服务现实与对策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3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404101918015246
  • 日期:2013-04-0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农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的难题,广受各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国作为农业发展大国,农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为各部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必需品,也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己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如今,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趋于完善,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显著提高,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农民生活也正向着小康水平迈进。
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农业基础地位还十分薄弱,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在总人口中占有绝对比重,农民生活依旧十分困难,而且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的都是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的战略,农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挤压,城乡差距也逐步拉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凸显严重。因此,改革开放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受到了我国各届政府的高度重视,从1982年到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五年以下发“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突出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三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2004年中共中央又一次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三农”。2011年1月29日,中央再次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该文件的下发已经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八年关注我国的“三农”问题,显现出我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金融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着重要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在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过3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合作性金融为主、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辅、各种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是,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是资金高度缺乏的地域,有着庞大的农村资金供需缺口,资金的僵乏成为了阻碍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手工农业耕作为主的生产方式,农业机器集约化生产得到了推广与发展,同时,许多农户也不再一味地局限于农业生产,各种农村自营工商业或者外出打工逐渐增多,农村多元化产业得到了发展,产业结构也有了调整,从而出现了大量的资金借贷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农村资金的供给却出现了逐步萎缩的状况,各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了追求自身利润,减少信贷风险,逐步缩减在农村领域的信贷规模,减少机构网点,信贷重点逐步转向城市,淡化农村的信贷服务,政策性金融机构由于经营领域狭窄,支农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合作性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着历史包袱沉重、硬件设备落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实力非常有限。因此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持农村地区的稳定,函需加强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支持。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与农村金融发展迟缓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我国金融改革的特点来看,“重城市、轻农村”趋势十分明显,城市金融得到了不断发展和优化。但是,反观农村金融发展仍停滞不前,金融机构单一,金融品种不多,金融服务不尽如人意等问题相当突出。农村金融的发展不足,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近几年,山东省青岛市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相继出台了大量惠民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也得到了提高。但是,随着青岛市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出逐步扩大及多样化的趋势,受到体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青岛市的农村金融服务还存在着一些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研究青岛市农村金融服务问题,探求优化区域农村金融服务的具体路径,提出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对策,对于推动青岛市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理论基础
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的理论研究,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理论学派:农业融资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以及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这三大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占据着农村金融理论的主流地位,在一定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农业融资理论又称为农业信贷补贴论,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农村金融理论方面一直占据主流。该理论认为,由于农村居民普遍存在着收入较低、还款来源较为单一的特点,而且农村企业也由于生产周期长、收益低、风险大的特殊产业性质,使得各商业性金融机构很少涉足农业贷款,民间资本又由于较高的贷款利率,使得很多农户无法通过民间借贷资本来满足其贷款需求。因此为了解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该理论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政策性资金的支持,一方面通过政策性的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性贷款,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等大型农业设施建设,同时,通过专门性农村金融服务组织,比如农村信用合作社提供低息贷款,从而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按照这一理论,许多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包括农村合作性金融组织以及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在内的多种农村金融服务机构,通过低息补贴等措施为农村地区提供资金支持,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户过分依赖外部资金,使得还款意愿下滑,导致了大量坏账、呆账,同时农业的低息贷款也使一部分资金用途事与愿违,没有真正流入农村贫困阶级,政府过重的财政负担,使得农业融资理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被其他理论所取代。


第二章青岛市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分析


2.1青岛市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山东省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的黄海之滨,辖市南、市北、四方、李沧、黄岛、唠山、城阳7个区和胶州、即墨、平度、胶南和莱西5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10903平方公里,总人口838.67万,2010年生产总值(GDP)5666.2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2.9%。青岛市共有镇级政府组织77个,村民委员会5449个,农户152.37万,乡村人口484.81万人。青岛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加之地处黄海之滨,农业、牧业、渔业都十分发达,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上升。近年来,青岛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极大的增强。自从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城乡生活水平差距逐渐缩小。青岛市2010年农业生产比2009年有了稳步提高,如表2.1所示,其中青岛市2010年粮食生产产量351.4万吨,比2009年增长了1.20k,奶类产量36.2万吨,禽蛋类产量18.95万吨,肉类和水产品产量也都比2009年有了明显的增长,产量分别为56.2万吨和112万吨,分别比2009年增长了1.10k和1.7%。


第三章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国际比较....................... 38-46
    3.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模式 .......................38-39
    3.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典型发展模式....................... 39-43
        3.2.1 美国的多元复合型模式....................... 39-41
        3.2.2 印度的银行主导型混合模式....................... 41-43
    3.3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经验借鉴....................... 43-46
第四章 青岛市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分析....................... 46-52
    4.1 青岛市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 .......................46-48
    4.2 青岛市农村金融服务供求矛盾....................... 48-52
第五章 政策建议....................... 52-61
    5.1 基于需求层面的政策调整....................... 52-55
        5.1.1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52
        5.1.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52-53
        5.1.3 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53-54
        5.1.4 完善涉农担保体系....................... 54
        5.1.5 持续开展农村信用等级评定....................... 54-55
    5.2 基于供给层面的政策调整....................... 55-58
        5.2.1 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55-56#p#分页标题#e#
        5.2.2 创新多种金融服务品种和手段....................... 56-57
        5.2.3 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 57-58
        5.2.4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58
5.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架构设计....................... 58-61


结论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其缺乏资金,函需金融信贷资金的支持,但是当前各金融服务机构纷纷撤并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减少运营成本,撤出了农村市场,而邮政储蓄银行虽然并没有像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一样,撤并在农村地区的经营机构,但是邮政储蓄银行从农村地区只存不贷,它们从农村地区吸收大量资金之后,并没有将其用于发放农村地区的贷款,而是用于城市的贷款,使得大量农村地区的资金流向了城市,农村发展资金更加的缺乏。因此,建立资金回流农村地区,必须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积极完善金融信贷支农的政策,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表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大方面。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一方面应该加大对于农村地区的信贷补贴力度,财政应该给予农业贷款充足的支持,做好涉农贷款的贴息政策,力争做到让少部分财政补贴资金拉动整个涉农贷款的大幅增长;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涉农贷款的税收优惠措施,对于涉农贷款,政府可以扩大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及幅度,并将涉农贷款的税收优惠做到长期化和制度化。在货币政策方面,核心重点在于涉农贷款的差别利率和差别准备金制度,对于涉农贷款,由于农户利息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为了促进农户金融需求的增加,可以实行差别贷款利率,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商业性银行可以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将信贷规模更多地向农村地区偏移。


参考文献
1麦金龙.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尼尔斯•赫米斯,罗伯特•伦辛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理论与经验[M].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阿赫塔尔•霍赛恩,阿尼斯•乔社里.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与金融政策—增长与稳定[M].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张杰.金融中介理论发展述评[M].中国社会科学,2001(6).
5曾康霖.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M].金融研究,20Ol(10).
6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M].中国农村经济,2001(10).
7张红宇.现阶段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缺陷与改革思路[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4(6).
8徐滇庆.农村金融改革与民营银行[J].当代财经,2004(9).
9张余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0成思危等.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