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政府审计在保护国家金融安全之影响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08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303212030545164
  • 日期:2013-03-2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及目的
’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如何吸取美国审计失灵问题的教训,按照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核心是金融安全)的功能新定位,审视中国潜在的审计失灵问题,并指导我国审计消除潜在隐患,增强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功能,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十分重要,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审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面前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
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的主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改变过去以军事安全为主的传统安全观,转向以经济安全为核心的综合安全观。我国政府审计工作自开展以来,就一直履行了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关职责。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化金融监管以及促进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等国家经济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我国日益突出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政府审计应当也能够在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经济安全审计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2008年刘家义审计长提出“未来五年,中国审计署的总体目标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促进发展、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将经济安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金融的这种独特性和敏感性,使金融监管成为保证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业都是受监管最严厉的行业之一。从金融审计环境的变化看,近年来中国金融业的一件大事无疑是中国政府如期全面履行了入世时对银行业开放的承诺,金融开放的大幕拉开。金融开放条件下的国家金融体系安全是金融审计新的关注点。金融风险是指金融领域中因经济失衡、制度缺陷或运行紊乱等原因导致的对金融形成破坏性威胁的一系列矛盾。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所构成的微观金融,是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审计发现金融领域的许多问题,有的虽然表现在金融机构,根源却在经济体制、金融体制、监管体系等方面。研究认为,转型背景下很多金融风险都与政府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特别是政府不正当行为是导致金融风险扩散的重要原因,同时政府又在以多种方式和手段维护金融的安全’。随着金融改革和开放的不断深化,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尚不十分健全,金融审计环境的变化也要求我们对政府审计与国家金融安全的关系有新的认识。
当前,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先后对金融审计的发展给予分析,但大多站在整体金融审计的面上,并对一些专题实务问题,如审计质量控制、审计管理、审计技术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但对于政府审计与国家金融安全的关系与发展进行系统地研究尚不多见,或散见于一些论述的段节里。因此,当前开展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中的作用研究不仅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且作为一名从事审计工作的MPA学员,尝试利用新公共管理变革中的治理视野,开展金融审计发展的系统研究也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探索意义。
任何改革都是在现有的政治和制度框架中萌芽生长,本文依然利用主流的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作规范分析;在论文研究前期,做了大量案例取证工作,以方便比较分析;对公共责任理论更多的是一种已有研究成果的尝试性利用,意使解释论述更具说服力。一方面,促进政府审计和国家金融安全方面的理论研究,明确开展国家金融安全审计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探讨国家金融安全审计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和审计方法等基本审计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审计创新,积极推进政府审计队伍的建设和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国家金融安全审计工作的需要。同时一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对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起一定的推动和借鉴作用。


第2章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受托责任观目前己成为主流的审计理论。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曾精辟地提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的论断。公共受托责任是公共部门依据社会公众委托从事各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义务,是受托责任理一论的延伸与发展。公共受托责任是广泛存在的,不仅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且表现在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国家审计就本质来说,它根源于公共受托责任。


2.1.1审计的受托责任
受托责任(accountability)的概念,国际上尚未有公认的定义。英国著名审计学家戴维•费林特(DavidFlint)教授提出:“受托责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概念,而是一个含有丰富内容的动态概念”’。我国杨时展教授认为:受托责任是指“是由于委托关系的建立而发生的……委托关系建立后,作为一个受托人,以最大的善意、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最严格地按照当事人的意志来完成委托人所托付的任务,这种责任叫受托责任。受托责任概念包括: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委托受托关系、衡量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标准以及受托责任的内容、受托责任的报告。
在人类生活中,客观地存在受托关系,即委托人将自己的事务委托别人(受托人)处理,随着受托事务规模的扩大、内容复杂化,委托方和受托方需要“第三方”客观真实地提供受托方的情况,来完善受托关系。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地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逐渐形成针对受托事务,以客观真实为基础的评价受托人责任的实践活动,被称之为审计,由受托双方和审计组成的专门系统称之为受托责任系统。受托责任系统在不同的国家应用,由于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不同,或是委托人的不同,或是委托事务的不同,审计有其特定的目标、任务和作用,并赋予不同的职能,但其最基本的功能是维护公平正义。审计是为维护公平正义,针对受托事务,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对受托方责任进行独立评价的人类实践活动。


2.1.2政府审计的公共受托责任
在公共领域存在的受托责任关系,即公共受托责任关系,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应用于国家治理,维护王权和制衡权力;在经济上,应用于管理公共资源,改善和促进受托方诚信,平衡利益各方。一般认为,公共受托责任是指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公共组织(国家及其机构是最主要的公共组织)作为受托方接受公共资源的所有者—社会公众的委托,对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经营,并负有不断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效果的责任。
第一,公共受托责任的根源是权力的公共性。社会公众赋予的公共权力是国家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础,是其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前提。同时作为委托方的社会公众也希望受托的国家及其机构有效、公正、合法地行使其权力,避免权力滥用。
第二,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是公共资源管理的评价。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内容在于对国家依据社会公众的委托,运用公共权力进行公共资源管理、分配和使用的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即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和使用过程进行绩效评价、社会责任评价、履职行为评价。
第三,公共受托责任的前提是具有高效的信息交互系统。受托方通过数据、报告等形式将信息提供给社会公众,作为委托方的社会公众(或独立第三方监督机构)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验证,并将结果反馈给受托方。因此高效的信息交互系统是连接委托方与受托方之间的物质桥梁。


第3章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23-31
    3.1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理论.....................23-26
    3.2 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26-31
        3.2.1 再监督评价作用..................... 27-28
        3.2.2 监测预警作用 .....................28-29
        3.2.3 调控协调作用..................... 29
        3.2.4 救济援助作用 .....................29-31
第4章 政府审计在维护金融安全过程..................... 31-37
    4.1 在审计对象方面:存在审计盲区..................... 31-32
    4.2 在审计目标方面:对安全性目标涉..................... 32
    4.3 在审计内容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32-34
    4.4 在审计结果方面:落实力度不足..................... 34-35
        4.4.1 审计结果不够公开..................... 34-35
        4.4.2 问责制落实力度不够..................... 35
    4.5 在审计环境方面:缺少完善的法律保障..................... 35-36#p#分页标题#e#
    4.6 在审计力量方面:力量与重任不匹配..................... 36-37
第5章 政府审计发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作用..................... 37-54
    5.1 完善制度,明确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 37-38
        5.1.1 进一步完善审计体制 .....................37
        5.1.2 提高审计参与立法层次..................... 37-38
        5.1.3 完善有关金融、审计法律规定..................... 38
        5.1.4 加强政府审计应对金融危机.....................38
    5.2 实现审计模式创新,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38-45
    5.3 加大审计分析、构建预警系统..................... 45-49
        5.3.1 构建金融安全审计预警指标体系..................... 46-47
        5.3.2 预警界限的确定 .....................47
        5.3.3 建立量化分析模型 .....................47-48
        5.3.4 灯号显示 .....................48-49
    5.4 审计自身建设..................... 49-52
5.5 深化金融审计,促进协同监督体系的形成..................... 52-54


结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也是整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由于中国经济得到令世界瞩目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举足轻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从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总体情况看,近30年来中国的金融体系没有出现爆发金融危机那样的严重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对金融体系潜在的不安全掉以轻心,在当前国内金融体系和金融国家环境下,金融安全的问题更加突出。对中国而言,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推进金融对外开放进程与保卫本国金融安全、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始终是一对相伴相生的矛盾。要在一个全球化日甚的宏观背景下维护本国的金融安全,只有依据本国国情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体制调整,削减其中的制度性风险,增强内生增长能力,才能保证金融安全。这也意味着我国政府审计作为公共受托责任的重要载体和独立监督的制度安排,要对国家金融安全发挥应有作用,要更多的关注我国金融运行模式及其深层次问题,更加细致把握、预警传导机制中的关键环节和边界,发挥自身特有的监控、预警、防范和修正职能。否则,政府审计就无法在政府监督和管理体系中具备相应的话语权,就无法真正履行自身的使命。因此,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成为热谈,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点:
第一,提出了政府审计与国家金融安全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中坚力量,并系统创新地阐述了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理论依据。
第二,创新提出了利用政府审计的特点与优势,发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实施对我国金融机构及其业务运行的监督,监测国家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有效参与金融危机及其危机性金融机构的救援,以保障国家经济秩序及其金融秩序的安全运行。
第三,积极探寻政府审计发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作用的可能路径,这样更贴近审计管理的需要,主要包括“完善制度,创新审计模式,构建审计预警系统,健全协同监督体系”。
最后,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深刻体会到,政府审计与国家金融安全的研究是如此复杂,涉及的问题是如此之多,绝不是一项研究课题在短时间内就能圆满解决的,特别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对上述课题的研究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大家长期不懈的努力探索。清醒的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的宝贵“成果”。
由于能力和水平有限,论文不足在所难免。比如,对有关文献的研究不够深入透彻,提出的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路径选择的现实操作性有待检验等。我衷心期待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8th editionhttps://www.51daxielunwen.com/jrbylw/, Macmillan, London,1920.
[2] Gehrig.Tan Information Based Explanation of the Domestic Bias in International Equity Investment.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97-101.
[3] Davis E.P.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an Industrial Analysis. Bank of England DiscussionPaper,1988:50-57.
[4] Moran, P. P. A. Notes on Continuous Stichastrc Phenomona Biometrika, 1950,37, 17 - 23.
[5] Zhao XB.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Financial Centers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kong:A Geographyof Finance Perspective.Urban Affairs Review,2003,38(4):535-571 .
[6] Bossone B.,Sandeep Mahajan Farah Zahir.Financial Infrastructure,Group Interests and CapitalAccumulation.IMF Working Paper,January,2003.
[7] Based Explanation of the Domestic Bias Gehrig.Tan Information in International Equity Investment.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97-101.
[8] Martin R., Sunley P. Deconstructing clusters: chaotic concept or policy panaceal, Journal of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 5 -35.
[9] Malmbeg A., Maskell P., 2002.The elusive concept of localization economies: towards a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spatial clustering, Environment Planning. 34: 429-449.
[10] Barro,R.,Lee,J.W.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Journal of MonetaryEconomics,1993,32(3),363-394.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