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与问题提出
能源作为人类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伴随着世界发展、社会进步就始终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而石油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发展进程的加快,在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变得越加重要,它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因素。而另一方面金融作为维系一国经济运行的纽带与联系各国经济的桥梁,与能源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随着能源与金融的相互渗透融合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的同时,相应也给世界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
1.1.1研究背景
(1)“油荒”、“限供”现象频发
2010年8、9月开始,一场悄然袭来的“柴油荒”在我国部分省市流行,“十一”之后更加加剧。到了8月份中旬的时候,“柴油荒”开始在全国区域集中爆发,多条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纷纷“限供”或者“停供”。其实这不算是什么稀罕事,自从2003年以来,每年临近初冬季节我国部分区域甚至大部分区域“油荒”或“限供”问题就会接踵出现。当然这跟我国“非典”以来,GDP的快速增长造成成品油需求较快增长是分不开的。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我国GDP增速高达9%以上,石油消费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77%,但是同时期我国的原油产量增长率每年只有1.8%。但不论原因如何,丝毫不用怀疑的是,“油荒”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农业以及人民日常生活消费,也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其他行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油荒”或许仅仅是我国能源消费问题中表现出来的一个小小方面,而与此同时“油荒”背后的石油安全问题才是真正不可小觑的。
(2)能源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2007年5月10日,以“能源金融创新与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能源金融论坛”在西安举行。2008年11月“能源与金融世界论坛”在北京召开,有效探讨了世界金融危机下能源金融浪潮兴起的问题。但能源金融一体化并非新现象,自从世界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能源的开采与使用成为人类经济发展的主题,能源工业融资也成为金融系统的主要金融业务之一,这是能源金融一体化的源头。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能源金融化真正蓬勃发展起来,它促进了能源行业的规模递增,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然而也相应给它们带来了潜在的巨大隐患。2007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由70美元左右每桶上涨到了2008年最高时的147.27美元/桶.,然后又下降到了最低时的33.98美元/桶,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引发世界各国经济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普遍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经济进入衰退或经济增速下滑。因此在能源金融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新情况下,分享能源与金融融合带来的收益的同时,关注因融合带来的背后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应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石油安全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3)我国成立国家能源安全委员会
2010年1月27日,国务院发布通知决定成立国家能源安全委员会,其中温家宝总理任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副总理任副主任。温家宝总理指出:“能源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是加强能源工作领导和能源战略研究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能源工作,也必将对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这是目前我国最高规格的能源机构,是国家组织协调国家能源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应对未来能源需求所做出的战略部署,更为重要的是充分说明了能源安全特别是石油安全问题己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2、 我国石油安全性质的界定
石油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者L.5.克莱因是这样表述它在能源中的重要性的:“若把能源的最高分定为20分,那么石油可定为10分,天然气定为4分,煤炭定为。”我国曾培炎副总理也曾讲过:“…,经济上主要是能源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油气资源的制约。能源战略定位、油气战略定位和台湾问题同等重要,油气发展在经济上与在政治上解决台湾问题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长期以来石油以及石油安全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1973年、1978年、1990年三次石油危机的爆发更是让西方乃至全世界认识到了石油不安全造成的巨大危害,开始将石油安全放于国家战略安全的位置。我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消费量不断爬升,国内对石油安全与石油战略的研究工作也逐步深入,石油的安全与否不仅在供应上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威胁,而且还在价格波动上对我国宏观经济、物价、进出口贸易、外汇储备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重视石油安全非常必要而且重要,这需要对我国石油安全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价和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而与此同时评价石油安全和规避石油安全问题,都离不开对我国石油安全性质的深入分析和把握,这也是本文首先着手的工作。
2.1石油安全的定义
石油,是目前世界现代工业社会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狭义的石油指的就是原油,是一种有色可燃性油质液体矿物;广义上的石油指的是自身和其加工品,包括原油、成品油、石油液化气、其他石油类产品等’。这里本文中指的是广义的石油,但是由于原油是石油的基础,因此本文中多以原油代表来研究石油问题。在汉语里,“安全”的习惯用法是指一种状态,它有三个含义: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在英语中,Security一方面指安全的状态,即免于危险、没有恐惧;另一方面还有维护安全的含义,指安全措施与安全机构。比较可知,中英语中安全意义基本相同,即不存在威胁和危险。根据以前研究可知,由于各国处于不同的供需情况,石油安全并未有一个公允的定义。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可以持续、及时、稳定地获取所需石油能源的状态,或者指一国或地区处于石油能源保障稳定、均衡、充裕的一种状态,即为石油安全。但是该定义明显是从石油进口国角度来说的,并不全面。
3、能源金融一体化与石油价格安全..................... 51-80
3.1 能源金融一体化的概述 .....................51-54
3.1.1 能源金融一体化发展历史..................... 51-52
3.1.2 能源金融一体化体系 .....................52-54
3.2 能源金融一体化含义的界定..................... 54
3.3 能源金融一体化的表现形式..................... 54-59
3.4 能源金融一体化趋势对石油安全的影响分析 .....................59-79
3.5 小结 .....................79-80
4、我国石油安全指标体系构建..................... 80-89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0-82
4.2 石油供求安全准则层构建..................... 82-84
4.2.1 石油供求安全关键指标分析 .....................82-84
4.2.2 石油供求安全核心指标体系 .....................84
4.3 石油价格波动安全准则层构建 .....................84-87
4.4 小结..................... 87-89
5、我国石油安全现状评价..................... 89-103
5.1 安全评价的基础..................... 89-92
5.1.1 数据的选择..................... 89
5.1.2 评价方法的选择..................... 89-91
5.1.3 安全等级的划分 .....................91-92
5.2 我国石油安全的定量评价..................... 92-100
5.3 石油安全应对策略..................... 100-103
结论
石油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之一,在全球各个国家都处于国家战略安全的位置。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时代,石油消费量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和消费的绝对数量都呈现出了极大的增长趋势,同时全球能源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尤其是2007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能源中的石油安全是能源安全的重中之重。
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我国石油安全的性质和石油安全的评价从定性和定量多方面展开研究,得到结论如下:#p#分页标题#e#
一、我国目前石油安全问题,不论从全球、我国能源供求、价格、突发事件角度来分析,石油价格波动安全是其中的主要矛盾,而石油供应安全则为次要矛盾。因此我国现阶段石油安全的性质是价格安全。
二、能源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确实给两个经济系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石油价格的波动,越来越受到国家石油期货价格、美元指数、对冲基金的炒作等因素的影响,评价我国石油安全现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三、通过建立多层次是有评价安全体系,可知我国石油安全目前处于较危险的状态,中国际石油期货价格波动、美元指数波动、非商业持仓头寸变化、石油对外依存度是对我国石油安全影响最大的几个方面。因此我国应着手从这些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本文建议从价格角度加强石油安全评价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减少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并且是我国在未来的石油期货推出以及在未来石油定价机制中占据一席之位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MasonWillrich.EnergyandWorldPolities[J].NewYork:FreePress,1975.
2R.贝尔格雷夫,C.K.埃伯格尔,冲野秀明.2000年的能源安全[J].北京:时事出版社,1990
3吴广义.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新态势[J].亚非纵横,2004.3
4孔昭瑞.能源安全与石油储备[J].油气储运,1999.11.
5安丰全,刘均安,海鹏.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J].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5):9-一23
6J.Bieleeki.Usingstrong sustain ability too Ptirnizeehttps://www.51daxielunwen.com/jrbylw/ lectri city generation fuel mixes[J].The Quarteriy Review of Eeonomies and Finanee,2002.2.
7单卫国.试论石油安全[J].北京:国际石油经济,2003.10.
8杨中强著.为21世纪中国“加油”—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构建[J].中国国情国力,2005.6
9王勇,赵振智.我国石油价格安全预警机制的构建及其实施对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l)
10R.Noreng.The euro and the market:new ehallenges to the in dustry[J].Journal of Energy Finanee&Develo Pment,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