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中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行分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2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303092133495096
  • 日期:2013-03-0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1. 导论


1.1研究背景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进程以来,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增加,破坏了大气中的臭氧层,造成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据报道,大气里二氧化碳的浓度由工业革命前(1750年)的280Ppm(百万分比浓度)上升到了当前的387ppm,已经超过了临界点350ppm,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危险值,人类应该采取必要行动使之回到临界点或更低水平。2006年,英国学者斯特恩在《气候变化经济学报告》中指出:不断恶化的温室效应势必严重危害到全球经济发展,其危害程度绝不亚于世界大战和大萧条。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为人类敲响了生态保护的警钟,一该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并阐明了气候变化对冰冻圈、生态系统、海岸带、粮食安全、人体健康、地区安全和经济发展等带来的不利影响,第5次评估报告预计将于2014年完成,必将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和全球共同行动产生重大影响。
在这种严峻的气候威胁下,全球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清洁能源技术突飞猛进,随着新能源的开发与组合利用,全球碳交易市场渐趋成熟,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与日俱增而发展起来的碳金融市场也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这些都使得商业银行研究发展碳金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碳金融的起源和内涵


1.2.1低碳经济的内涵
在全球气候变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为了使人类生活环境更美好,全球都己经意识到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世界各国都陆续决定发展“低碳经济”,这样的决策也为全球的商业与金融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低碳经济”(LowCarbonEeonomy,LCE),其英文直译为lowearbon,意为更低的温室气体(co:为主)排放。在传统工业过程中会消耗大量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产生过量的COZ,属于“高碳经济”的范畴。因此与之对应的“低碳经济”就意味着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结构多元化、发展低碳技术和产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种经济模式“。1992年由150多个国家共同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英文缩写UNFCCC)是全球首次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缓解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是推出了低碳经济的理论体系的第一人:1999年他指出面对“地球温室化”的威胁,人类应当尽快从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经济向以太阳能、氢能源为核心的经济转变;2001年他又在《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一文中,阐述了从以化石燃料或以碳为基础的经济,向高效的、以氢为基础的经济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再次论证了经济发展零污染排放、无碳能源经济体系。2003,布朗明确提出地球气温正在加快上升,全球必须将“碳排放减少一半”,加速向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经济的转变,这一系列思想奠定了低碳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英国政府2003年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提出要提高现有能源利用率,开发可再生能源以及采用低碳技术。然而,迄今为止尚无一个公认的对于“低碳经济”的定义。现存各种解释还没有统一。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2009年发布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经研究》中给“低碳经济”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
低碳经济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一,经济性。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二,技术性。低碳经济的技术性是指通过技术进行,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其必须通过节能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来实现。三,目标性。低碳经济的目标性是指减少对碳基能源的依赖,保障能源供应,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应对气候变化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发展碳金融的理论基础


2.1相关理论
在我们的经济活动中,大多数物品通过市场进行配置,价格可以引导买卖双方进行决策,从而带来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在面临调控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时,市场将会失灵。公共物品在消费中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公共资源在消费时没有排他性但有竞争性。自然资源与环境一向被视为公共财产,其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属性,部分企业或个人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的时候会影响到其他人对清洁环境的享受,它们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资源被过度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温室效应加剧,危害到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因此,政府作为管理部门,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保证全球社会成员公共利益最大化,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保证低碳经济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政策保障。


2.1.2负的外部性
如果某企业生产的过程中耗费大量能源、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污染物,由于这些污染物可能损害那些呼吸空气的人的健康,因此它产生了负外部性,并使得生产此类产品对社会的成本大于生产者的成本,生产量也超出了市场最优产量,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最先认识到这一问题,他认为这种现象源于外部的不经济,差异和成本难以通过市场自行消除,因此国家干预有了必要性和合理性,他建议,政府应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收税,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间的差距,使社会产量达到均衡状态。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各自的有关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和措施建议,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成本的上升促使各企业寻找其它解决碳排放的办法,也客观上促进了碳金融的发展。


3. 国内外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及概述.................... 30-45
    3.1 国外碳金融市场发展情况概述................... 30-39
        3.1.1 相对完善的国外碳金融市场制度................... 30-35
        3.1.2 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 ...................35-36
        3.1.3 多样化的碳金融产品 ...................36-38
        3.1.4 活跃的碳金融市场 ...................38-39
    3.2 国内碳金融情况................... 39-45
        3.2.1 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 39-41
        3.2.2 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 41-42
        3.2.3 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建设................... 42-45
4. 国际金融界的碳金融发展情况及概述 ...................45-55
    4.1 国际金融界的金融创新 ...................45-48 
    4.2 国外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情况................... 48-50
    4.3 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情况................... 50-55
5. 碳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55-65
    5.1 国际碳金融交易存在的问题 ...................55-57
        5.1.1 市场分割 ...................55
        5.1.2 政策风险................... 55-57
        5.1.3 交易成本巨大 ...................57
    5.2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的SWOT分析................... 57-62
5.3 建议 ...................62-65


结论


可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经验,加大开发碳金融工具的力度,并积极加入国际碳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响应国家“走出去”的政策,到境外设立投资公司,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碳交易。二是参与碳基金。碳基金近些年来发展颇为迅速,己成为国际碳市场上一只举足轻重的力量,碳基金不光直接参与碳市场交易,进行碳排放额买卖,还积极开发碳额度相关项目,运用碳期货与碳期权等衍生工具为所投资的碳项目进行对冲,规避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可通过直接入股国际碳基金的方式或者与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实体联合成立碳基金的方式参与碳基金类型的碳市场交易,加大开拓碳市场的上下游业务力度,以获得更大的收益。三是投资碳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己经创新性地推出了碳减排额度抵押贷款和收益权质押贷款,还可增强其创新能力,可以与碳排放额出售方签订减排额度认购期货合同,并利用其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运用国际碳市场里的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锁定风险。由于目前我国金融业还实行分业经营,政府对银行业管制较高,因此政府可以适当放开对商业银行购买碳减排额度的限制,允许商业银行在其资本金的一定比例内进行碳金融业务投资。#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陈卓淳,方齐云.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8(6):79
2钱皓.正义、权利和责任—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伦理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10):59
3曾纪发.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J).西部财会.2010(1):7l
4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J).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5张强,陈旺伟.蚌埠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J).现代商业.2010(36):81
6孙桂娟.低碳经济概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7蔡宁伟.碳金融的现状与发展及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启示(J).金融论坛.2010(51):86
8李婷,李成武,何剑锋.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我国碳交易市场展望(J).经济纵横.2010(7):77-78
9刘金芹.基于COM项目的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2010(10):24.
10张九桓,哥本哈根,在失望边缘收获希望(J).现代商业.2010(36):16-19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