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
创新的农村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为我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农村金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个环节,在偏远落后的贫困地区,金融环境比较差,商业性金融机构为追求经营效益,对部分乡镇机构进行了大规模撤并,形成了“零金融机构乡镇”,导致这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严重缺位,并形成了金融服务空白。农村地区存在的金融空白为我省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推进农村金融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已经成熟,作为在支持“三农”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农村金融机构,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构建适应和满足黑龙江省农村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监管有效,竞争适度,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的普惠性的农村金融体系,普遍惠及于广大农村地区一切需要金融服务的社会经济体,尤其应惠顾于被传统金融体系所忽视的贫困群体。普惠金融是首次在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推出的一个概念,它强调应把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小额信贷纳入正规金融体系,从而把那些被排斥于传统金融服务和整体经济增长轨道之外的农村低收入者纳入农村金融服务范围,使其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改善。普惠金融体系强调要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依靠技术革新和政策支持来推动金融市场向那些更加贫困和更加偏远的地区开放,并提供种类更加丰富、价格更加合理的金融产品。同时,也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推进多层次金融机构建设,运用政府推动大力发展微型金融,将扩大金融覆盖而作为国家整体金融发展战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供金融服务。
本文将如何构建黑龙江省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汇集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黑龙江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从四个层面分析影响黑龙江省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主要因素,从客户层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及农村金融信贷约束;从微观层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同时定性阐述了农村金融排斥现象,从中观层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层面,分析了黑龙江省构建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因素,同时运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与“三农,,经济的关系。最后,以黑龙江省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为中心,从体系构建目标为基点,提出体系构建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市场化原则、差异化原则和协调化原则。接着,设计出体系的基本框架,即包含客户层面、微观层面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及产品、中观层面的金融市场建设及相关服务、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及监管。最后,分别从组织体系和普惠型金融产品体系来构建微观层面—金融服务提供者及产品;从包含支付体系等市场基础设施、包含信用体系及担保体系的信息管理服务、技术服务支持和网络支持组织等四个方面来构建体系中观层面—金融市场建设及相关服务;从普惠金融的战略地位与政府角色、激励与约束制度政策体系和监管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了体系宏观层面。
1.2研究目的
从黑龙江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三农”经济环境出发,深入剖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所遇到的金融供需矛盾、农村金融排斥现象严重等问题,在借鉴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适应黑龙江新农村发展要求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本课题致力于在农村金融改革背景下,对黑龙江省新农村普惠型金融体系构建中函待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党中央连续七年发布的“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的战略导向与政策取向。近年来来,我省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就金融发展的地域结构看,城乡金融发展很不协调且呈加剧之势,农村金融抑制严重,金融二元结构特征十分突出,金融排斥现象日益明显,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渗透率和覆盖面远不能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需求。农村金融边缘化,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乏力,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基于此出发点,本课题致力于对黑龙江省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的研究。即论证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而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从而为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及确立其在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供理论支撑,以体现本课题研究的科学价值。
2构建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理论基础
2.1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概念
普惠金融是首次在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推出的一个概念,它强调应把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小额信贷纳入正规金融体系,从而把那些被排斥于传统金融服务和整体经济增长轨道之外的农村低收入者纳入农村金融服务范围,使他们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改善。普惠金融概念最早由杜晓山、焦瑾璞引入我国。普惠金融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体系(inclusivefinancialsystem)的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尤其是要为目前金融体系并没有覆盖的社会人群提供有效的服务。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内涵是指只有将包括以穷人为对象的金融服务有机地融入农村金融体系,才能使过去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大规模弱势群体获益,并最终使这种包容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能够对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包括向过去难以到达的更贫困和更偏远地区的客户开放金融市场。普惠金融体系是包容性的,是指普遍惠及那些弱势的群体,弱势的地区,弱势的产业的金融服务的制度、组织和市场。普惠金融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公平正义、服务对象的普惠和包容性,要求做到对一切需要金融服务的群体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应得到公正的金融服务享用权和机会。
3 构建黑龙江省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33-67
3.1 需求主体因素 ....................33-35
3.2 供给主体因素 ....................35-42
3.2.1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的供给现状 ....................35-37
3.2.2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下.................... 37-42
3.3 市场建设因素.................... 42-43
3.4 宏观经济与政策因素.................... 43-66
3.5 本章小结.................... 66-67
4 黑龙江省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67-90
4.1 体系构建目标与原则 ....................67-71
4.1.1 体系构建目标 ....................67-68
4.1.2 体系构建原则 ....................68-71
4.2 体系框架设计 ....................71-72
4.3 构建微观层面.................... 72-78
4.4 构建中观层面——金融市场建设及相关服务.................... 78-82
4.5 构建宏观层面——政府政策及监管.................... 82-89
4.6 本章小结.................... 89-90
5 促进黑龙江省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90-94
5.1 着力于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90
5.2 着力于建立健全的农村信贷担保运行机制.................... 90-91
5.3 着力于逐步引导农村林地....................91-92
5.4 着力于发展农村保险.................... 92-93
5.5 本章小结 ....................93-94
结论
作为我国著名的农业大省和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改革关乎“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经济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和谐稳定。2004-2010年,我国连续七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村金融改革进行了部署,对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重视发挥农村金融对“三农”经济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弊端日益明显,其突出问题是服务越来越倾向于价值取向较高的客户,同时将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个体经营者、农户或者自然人客户被排斥在金融服务范围之外。如何破解农村金融排斥态势,保障金融服务享用权的公平性,让广大农村地区所有有金融需求的群体都可以平等的享受金融服务,从而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作用就显得越发重要。
黑龙江省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构建满足和适应黑龙江省农村普惠型的农村金融体系,普遍惠及于广大农村地区一切需要金融服务的社会团体,尤其应惠顾于被传统金融体系所忽视的弱势群体。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强调要从广度和深度上进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依靠技术革新和政策支持来推动金融市场向那些更加贫困和更加偏远的地区开放,并提供种类更加丰富、价格更加合理的金融产品。同时,要从观念上“扶正”微型金融的地位,不再将其边缘化,而是将其视为国家整体金融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微型金融和小额信贷,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金融覆盖面。本文把如何构建黑龙江省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汇集了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黑龙江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努力进行逻辑和历史的一致,理论和实践相容的分析,较为系统全面地构建了黑龙江省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凸显了研究的实践性。#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 Vasconcellos,E.A. Rural transport and access to/jrbylw/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olicyissue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997, 5 (2):127-136.
[2] Ribchester,C., Edwards,B. The centre and the local: policy and practice in rural educationprovision[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99, 15 (1):49-63.
[3] Tuthill,S.J. Innovative approaches in rural education[J]. Rural Information Certer PublicationSeries,2000,72.
[4] Brown,P. H., Park,A. Education and poverty in rural China[J]. Economics of EducationReview, 2002 (21):523-541.
[5] Bouck,E.C. How size and setting impact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J]. The Rural Educator,2004,25(3):38-42.
[6] Hannum,W.H., Irvin,M.J. Distance education use in rural school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Rural Education,2009,24(3):1-15.
[7] Tomuletiu,A.E., Moraru,A. Rural education in Romania: Present and perspective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eiences,2010,2 (2):402-406.
[8] Mtahabwa,L., Rao,N. Pre-primary education in Tanzania: Observation from urban and ruralclassroo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10,30(3):227-235.
[9] Huffman,W. E. Decision making: The role of educ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Economics,1974,56:85-97.
[10] Fane,G. Education and the managerial efficiency of farmer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Statistics,1975,57:45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