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经济增长及金融发展的联系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46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301262037015011
  • 日期:2013-01-2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一章引言


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从1978年至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2009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了6914美元,超出了800美元的小康标准。但同时,由于中国人均GDP的快速增长并没有有效地解决地区之间收入的不平衡问题,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远比中西部地区增长迅速。从经济总量上看,自1978年一2008年30多年中,东部地区占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2%增长到了65.6%,中部地区占比从20.2%下降到19.7%,西部地区则从29.6%下降到15,4%,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省的GDP总量是西藏省的90倍。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来看,2009年东部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中部的1.45倍,是西部的1.48倍。从某种程度讲,对中国地区间经济和金融差距的分析,已经类同于跨国研究。并且各地区在基本同一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环境中,能更加有效地排除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因此,在中国,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只是停留在国家的层面上,而只有深入都地区层面,才有可能真正理解问题的核心。各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改革开放以后,非公有制经济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兴起,乡镇、民营和外资经济的崛起,带动了东南沿海一带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对而言,国有经济占经济比重的迅速减少。而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改革迟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没有得到政策的支持,再加上地理环境的制约,国有企业仍然占据绝对优势,而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抑制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速度。其结果造成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逐渐增大。另一方面,中国各经济主体受到金融体系的差别待遇。由于“门槛效应”的存在,金融体系的建立需要花费大量的固定成本,使得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
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还未成熟,企业从银行间接融资仍是目前主要的融资渠道。相关统计表明,在中国90%的融资量是建立在银行信贷的基础上。尽管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低下,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程度小,但它们从银行获得的贷款超过了总贷款的2/3;乡镇、民营外资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由于没有获得银行足够的信贷支持,生存十分困难,主要依靠内部融资和民间借贷解决融资难问题。目前,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两种学派,金融抑制论和金融结构论。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政策的不同,地区间的金融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国内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主要将中国的地域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各省为单位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由于中国省份过多而难以归纳,数据获得方面也有一定的难度,很难做定量的分析。另一种是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这类划分过于笼统,例如华东和东北同属于东部地区,但是发展模式又大不相同。有鉴于此,本文将中国地域的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七个地区。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将结合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结构论对七个地区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挑选合适的经济金融指标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发现当今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特点,并提出政策建议。


1.1文献综述


1.1.1金融抑制论和金融结构论的研究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理论上有着不同的解释,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金融抑制论和金融结构论。以shaw(955)和Mckinnon(1973)代表的金融深化理论在经济学界和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实践中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们以落后经济的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落后国家存在“金融抑制”的现象出发,分析这种金融抑制对于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进而提出促进金融深化的政策主张。所谓“金融抑制论”指的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从而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发展的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这些手段包括政府所采取的使金融价格发生扭曲的利率、汇率等在内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Mckinnon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是割裂的,大量经济单位所处技术条件不同,因而资产的回报率也不一样;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的,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稀缺的资本流向了一些拥有良好投资机会的阶层,导致了资本与良好的投资机会相分离。一方面,急需资金进行投资活动的个体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进行发展;另一方面,资金又在拥有特权的阶层得到了低效率的使用。
由于资本市场严重分割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内部融资型资本的积累变得非常重要,这就意味着货币成为储蓄者进行资本积累的“金融管道”。私人储蓄对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及其稳定性非常敏感,因此较高的利率能够提高投资和资本存量的质量,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落后的经济体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尤其是当发生人为地压低名义利率,造成实际利率不能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扭曲了资源的配置,同时银行和货币体系的规模很小,加剧了银行信贷的配给压力。因此,他主张消除“金融抑制”,实行各种以促进金融深化为目标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和政策调整,尤其是放松利率管制,推行利率市场化。同时要放松对金融体系的进入限制,减少行政干预。


第二章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中国目前已进入产业升级转轨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各个地区在经济环境、资源享赋、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其经济发展速度也有所差别。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对于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经济金融政策,各地区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东部沿海某些发达省份的人均收入已超过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而中西部有些地区还未达到小康水平。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紧密,没有一个成熟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就无法对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章将研究不同地区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运用“金融抑制论”和“金融结构论”对不同地区进行分析。


2.1改革开放后中国各地区经济状况和特点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主要是利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协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各个地区相对而言呈现出平衡发展的局面。改革开放初期,地区间经济差距并不明显。1978年中部地区人均实际GDP相当于东部地区的67.9%,西部地区人均实际GDP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1.8%。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地区间差距的明显拉大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鉴于此,本文对各地区间的差距关系也从90年代开始。迄今为止,国内已有多位学者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行研究和计算,林毅夫(1998)的研究结果表明,从改革开放到80年代末,人均GDP虽然快速增长,但是反映地区间差异变化的基尼系数却相对稳定,改革开放初期(1978一1985)甚至有所下降(基尼系数从1978的0.24降为1985年的0.23)。但是从90年代初开始,基尼系数呈现上升趋势,表明东中西部经济差距呈扩大态势(见图1)。


第三章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 18-28
    3.1 衡量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立 18-21
        3.1.1 指标的选取....................... 18
        3.1.2 计量模型的建立 .......................18-19
        3.1.3 实证方法 .......................19-20
        3.1.4 数据的来源....................... 20-21
    3.2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21-28
        3.2.1 平稳性检验....................... 21-24
        3.2.2 误差修正模型.......................24-25
        3.2.3 协整检验....................... 25
        3.2.4 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25-28
第四章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28-34
    4.1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8-29
    4.2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29
    4.3 协调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 29-34


结论


规范和深化主板市场,逐渐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为了让主板市场健康发展,就需要在源头上控制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理想的投资回报率是主板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条件,这需要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监督,通过有效的途径调整股权的结构,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和制衡机制,加强集体决策功能,分散上市公司控股份额。在发展和规范主板市场的同时也要逐渐推进创业板的市场建设。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来说,直接融资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对中小企业群的发展非常重要。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华东和华南地区的资本市场比较发达(上海和深圳建有证券交易所),可以按上述目标,在这两个地区深化主板市场,同时合理有效地逐步放开创业板市场。#p#分页标题#e#
中国作为一个侠侠大国,在人文历史传统、自然资源享赋、经济金融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地区性差异,使得每个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各不相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特点一区域经济。毫无疑问,每一项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空间,对于经济核心的金融也不能例外。金融活动是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直接反映了经济的地区性特征,另一方面,经济的地区性也会反作用金融活动,最终形成了金融活动的地区化。从理论上说,因为在金融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上存在着地区之间的非均衡性,所以金融活动也一定呈现出区域非均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地区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显得尤为明显,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有明显扩大的趋势,在经济领域表现出东高西低递减的梯形态势。作为经济活动中枢系统的金融承担者将国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重要责任,在经济运行中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金融运行的地区性差别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扩大。本文从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效率、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等金融因素多方面、多角度地实证研究和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虽然不能得到金融发展是推动各地区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但是至少可以肯定各地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是衡量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整理而得到。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Goldsmith,R.Financial Structureand Economic/jrbylw/ Develo Pment[J].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69:155.
Goldsmith,R.FinaneialStruetureandEeonomieDeveloPment[J].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69:155.
PAGANO,MARCO.“FinancialMarketsandGrowth:AnOverview,”[J].EuroP.Econ.Rev.,APr.1993:37(2-3),PP.613-22.
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5):40-43.
周立、王子明,2002:《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1978-1999》[J],《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
史永东.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预测,2003(4):1-6.
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7):13-20.
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7):13-20.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