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政策依据
1.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2.《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提升郑州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支持郑汴新区加快发展,建设内陆开发开放高地,打造‘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形成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推进金融同城,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强化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构建联动发展新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二)现实意义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纳入国家战略规划。该意见在支持建设中原经济区“空间布局、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多次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并提出了“推进金融同城,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的具体构想。至此,作为“郑汴一体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促进与实现郑汴金融同城化发展,在深化郑汴金融合作与联动,优化郑汴金融结构和布局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发挥金融资源的配置、导向和支撑作用,重点打造“郑汴一体化”核心增长极,从而在有效促进开封复兴的同时,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方面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战略意义。
第二章 郑汴金融同城内容阐述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金融资源是所有经济资源中最活跃、流动性最强的资源,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要对金融同城有更深入的了解,首先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出于研究重点及关注视角的不同,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国外研究者一般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为获得经济聚集效应和互补效应,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其实质就是要在市场作用下形成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真正实现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国内研究者则一般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具有一定地缘关系的不同地区之间,为最大程度发挥各自优势,谋求在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相互融合调节,从而形成一个不受区域限制,能源、资源、劳动力及其他资本要素自由流动的一个动态运行过程”。总的来说,国内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表述尽管有一定差异,但实质是一致的,简而言之,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之间实行的某种程度的经济联合。
第二章 郑汴金融同城内容.......................................7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7
二、郑汴一体化概述....................................................7
三、郑汴金融同城......................................................8
第三章 郑汴金融业发展现状...........................13
一、郑汴金融业发展...................................................13
二、郑汴金融同城化可行性.....................................................14
第四章 郑汴金融同城制约....................................19
一、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具体................................................19
二、郑强汴弱特点突出.........................................19
三、组织体系有待完善.............................................19
第五章 郑汴金融同城..................................21
一、健全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21
大力实施金融人才培养战略,一是要完善郑汴两地金融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金融人才的专业技术培训力度,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和实战型的高级金融人才。同时,要重点培养在职金融从业人员的金融理论功底、金融实践技能和金融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二是要健全金融人才队伍考核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完善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为优秀金融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并积极探索建立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机制,加快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步伐。三是要建立金融机构与党政机关的人才交流机制,拓宽引进渠道,规范交流程序,努力形成金融人才有序流动的良好局面。四是加强对金融管理干部的培训,充分利用高等院校、金融机构教育资源,加大培训力度,改进培训形式,丰富培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