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建设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思路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16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00609104634459
  • 日期:2010-06-09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内容摘要: “ 十二五 ” 时期是上海“ 四个中心 ” 建设的加速推进期。上海要牢牢把握战略机遇 ,以国际化、 市场化、 法治化为重点 ,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体系、 市场机构体系、 市场产品体系 ,聚焦重点 ,更加注重功能开发 ,更加注重扩大开放 ,更加注重环境优化 ,力争在新的起点上实现“ 四个中心 ” 功能和制度创新大突破 ,形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中心。       

     一、 “ 十一五” 时期上海“ 四个中心” 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 十一五 ” 期间 ,上海“ 四个中心 ” 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新突破 ,形成了国际经济、 金融、 贸易和航运中心基本框架。主要标志是:      
         1 .市场规模和深度明显提升。一是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 ,市场规模明显扩大。“ 十一五 ” 以来 ,上海新增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再保险和大额财险、 黄金期货交易等金融要素市场 ,已形成包括信贷、 同业拆借和债券、 外汇、 票据、 黄金、 证券、 期货、 产权市场等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2009年前三季度,上海金融市场 (未计外汇市场 )交易额 185万亿元 ,较 2005年增长 4 . 3倍 ,各类市场的交易规模位居全球前列。二是港口吞吐量不断上升 ,航运交易市场初步形成。2006~2008年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年均 20%以上的增速 , 200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排名世界第一和第二。 “ 中华船舶交易网 ” 对外试运行 ,全国 8大船舶交易市场成为该平台会员单位;“ 全国二手船交易平台 ” 基本建成。上海航交所正式发布了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 SCFI )和中国沿海 (散货 )运价指数 (CCBF I ) ,在国际航运界拥有一定地位。三是贸易规模逐步扩大 ,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健全。上海口岸贸易和服务贸易额都实现了较大的增长,近千家各类商品交易市场保持每年市场成交额两位数的增长 , 2008年达到 4400亿元。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活跃 ,其中钢材电子交易量占全国钢材电子交易总量的 80%以上。      
 


       2 .功能性机构加快集聚。一是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在央行上海总部、 摩根士丹利中国总部等国内外主要金融机构陆续落户的同时 ,股权投资基金、 风险投资基金、 融资担保公司、 融资租赁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迅速发展 ,截至 2009年 6月末,上海金融机构总数已达 914家 ,较 2005年末增加了 304家。同时 ,金融机构资金运营中心、 数据中心等功能性业务中心也在快速集聚 ,上海逐渐成为区域金融运营的“ 大脑 ” 。二是航运服务机构加快集聚。航运研究机构、 航运仲裁和公证机构、 航运金融和航运保险机构、 海事法律咨询机构等航运服务机构正在集聚 ,北外滩的航运企业已达 2300家 , 12家世界排名前二十的航运巨头入驻黄浦 ,DHL和 UPS两大国际物流巨头先后落户浦东机场 ,中远集团等大型航运企业相继在洋山港航运综合试验区设立子公司。三是贸易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跨国采购商、 渠道商、 国际品牌制造商等多样化贸易主体逐渐集结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更加紧密        #p#分页标题#e#
 

地联系 ,初步形成国际贸易中心发展主体格局。   
       3 .辐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一是金融服务功能明显提升。金融市场融资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 2009年前三季度 ,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总额 2 . 38万亿元 ,较 2005年全年增长 2 . 4倍。金融市场定价功能进一步加强 ,推出了以 Shibor为基准的远期利率协议报价制度 ,进一步提高了Shibor的定价基准地位;同时 ,上海期货市场已与伦敦、 纽约两大市场一起被公认为世界铜的三大定价中心。货币市场、 外汇市场等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二是航运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航运服务产业链雏形已经开始形成 ,相关服务行业规模和业务量有了大幅的增加。2009年上海海事仲裁院、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仲裁院等机构仲裁海事案件近 60件,标的超过 11亿元 ,增长了近 36倍。国家级船员服务行业协会、 中国海员招募中心和中国船员援助中心等机构落户上海 ,促进了上海船员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全国性船舶交易信息平台正在建设中 ,具有示范作用的船舶交易市场将在上海形成。三是贸易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口岸贸易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上海在保持口岸贸易规模优势的同时 ,在通关环境、 口岸服务、 协作配合上也取得实效进展;购物天堂功能初现成效 ,上千种国际著名品牌进入上海 ,已形成南京西路“金三角 ” 、 淮海路、 外滩、 徐家汇等若干品牌集聚商圈;国际采购交易平台建设得到较大发展 ,每年上海跨国采购中心举办的国际采购大会对沪采购额就达数百亿美元;营运控制功能伴随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的试点开始发展。         
         4 .软硬件环境持续优化。一是硬件环境不断完善 ,功能性、 枢纽型、 网络化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突破 ,在道路设施、 港航设施、 铁路网、 航空枢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长江隧桥、 申嘉湖高速、 沪昆高速等道路设施建成通车;外高桥六期工程继续推进、 洋山深水港北港区全面建成、 西港区工程正式启动;上海虹桥机场扩建工程进入竣工验收和投运准备阶段等。二是软环境实现较大改善 ,上海成立了金融和海事审判仲裁机构 ,法制环境建设取得重要成果;人行征信中心落户上海 ,上海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系统与人行全国征信系统合作互补格局逐渐形成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发 19号文为“ 四个中心 ” 带来重要的政策创新的突破空间。      #p#分页标题#e#
       在“ 四个中心 ” 建设各方面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同时 ,上海与成熟的国际中心及自身发展目标相比 ,仍存在较大差距 ,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品种和功能创新不足。市场交易主体、 品种等均单一 ,市场资源配置能力还不明显 ,航运服务、 贸易资源配置能力、 贸易链整合能力等均有待提升。二是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不高。上海“ 四个中心 ” 在对外开放程度、 国际化和市场化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创新仍受制审批制度 ,许多领域受到管制,金融、 航运、 贸易等领域仍缺乏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机构总部。         

    二、 “ 十二五” 时期是上海“ 四个中心” 建设的加速推进期
    
     “ 十二五 ” 时期上海面临全球经济转向后危机时代和自身发展转向服务经济时代的两大转变 ,“ 四个中心 ” 建设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     
         1 .全球金融格局深刻调整,我国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逐渐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重大机遇。后危机时代 ,全球金融格局面临重构 ,世界金融中心必将展开新一轮的争夺。同时 ,金融危机凸现金融崛起的重大意义 ,多极化金融中心的竞争更加激烈 ,发展中经济体以及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中心有可能脱颖而出。国际货币体系面临重构 ,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 ,人民币走向国际货币的进程逐步加快。伴随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金融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人民币可兑换程度的不断提高、 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地位的提升 ,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投资货币、 储蓄货币等的需求将不断增强 ,将有力推动人民币在贸易项下、 资本项下跨境使用范围的不断拓展和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 ,这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加快推进带来重要机遇。        
       2 .全球贸易形式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从传统的进出口贸易、 转口贸易等向全球贸易资源控制的高端贸易形式升级,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迎来突破性发展的重大机遇。伴随着金融全球化、 信息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现代国际贸易形式不断升级 ,可以不受本地资源或地域的限制 ,将贸易交易、 贸易资源整合的触角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 ,无限制地增强一个地区控制整合全球贸易资源的能力。中国要争取全球贸易话语权和资源配置权 ,实现从“ 贸易大国 ” 向“ 贸易强国 ” 的转变 ,不能靠依赖港口资源的、 以进出口贸易、 转口贸易为主要功能的传统贸易中心 ,而必须建立具有全球贸易资源配置能力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 ,这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其实现突破性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p#分页标题#e#
3 .国际资本仍大规模流入中国,上海服务经济吸引外资态势强劲,“四个中心 ” 建设迎来重大机遇。2009年全球 FD I总量下降了 39% ,但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在 900亿美元以上 ,基本保持了 2008年的水平 ,仅次于美国 ,居全球第二。2009年上海实到外资 105 . 38亿美元 ,同比增长4 . 5%。其中 ,第三产业实到外资 76 . 16亿美元 ,占上海实到外资总量的 72 . 3% ,同比增长11 . 4% (批发零售业和商业服务业同比增幅均超过三成 ) ,增幅远高于第二产业。上海“四个中心 ” 建设的本质是服务经济 ,服务业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将大力推动“ 四个中心 ” 建设。上海“ 四个中心 ” 建设仍然面临亟待突破的瓶颈制约 ,主要体现在适应服务经济发展的税制、 管制、 体制和法制环境尚未形成 ,适应“ 四个中心 ” 建设的信用、 监管、 人才和政府管理尚未与国际接轨。如一些高端金融服务功能和金融创新业务面临开放程度、 市场准入、 经营管制等方面的制约;高端贸易业务 (如离岸贸易等 )由于受到严格的外汇管制而无法开展;现行税收制度不适应服务经济的发展要求 ,不具备竞争优势;相关金融、 航运、 贸易和专业服务、 知识产权保护、 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的地方配套立法亟需建立与完善。     

          三、 “ 十二五” 时期上海“ 四个中心” 建设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1 .总体思路和推进原则。 “ 十二五 ” 时期 ,上海“ 四个中心 ” 建设要以国际化、 市场化、 法治化为重点 ,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体系、 市场机构体系、 市场产品体系 ,更加注重功能开发 ,更加注重扩大开放 ,更加注重环境优化 ,论文 上海论文网#p#分页标题#e#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不断推进在新的起点上功能和制度创新大突破 ,形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 一个核心、 两个重点 ” 。“ 一个核心 ” 就是要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 ,不断拓展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 ,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 ,优化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 ,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健全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建设比较发达的多功能、 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 两个重点 ” 就是要以先行先试和环境营造为重点 ,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着力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先行先试 ,在全国发挥带动示范效应;以完善金融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 ,切实加强政府服务 ,着力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增强金融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 两大体系 ” 。一是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 ,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 ,加快洋山深水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港口吞吐能力;推进内河航道、 铁路和空港设施建设;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 ,推动洋山深水港区的江海直达 ,大力发展水水中转。二是加快发展航运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航运金融、 船舶融资、 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 ,探索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方式为航运业提供融资服务 ,大力发展船舶交易、 船舶管理、 航运经纪、 航运咨询、 船舶技术等各类航运服务机构 ,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 ,延伸发展现代物流等关联产业。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 一个提高、 两个转变 ” 。“ 一个提高 ” 就是全面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 ,促进贸易要素顺畅流通 ,提高贸易服务效率。“ 两个转变 ” 一是实现由单纯口岸贸易向口岸贸易、 服务贸易、 离岸贸易转变 ,加快拓展全球贸易功能;二是实现由传统商贸中心向国际购物天堂转变 ,加快提升服务能级。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 ,“ 十二五 ” 期间 ,上海加快推进“ 四个中心 ” 建设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突出规模扩大与功能提升相结合 ,实现功能能级新突破。“ 十二五 ” 期间 ,以落实国务院“ 两个中心 ” 文件和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破题为契机 ,把功能突破与提升作为上海全面推进“ 四个中心” 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方面 ,要持续推进市场、 主体和要素资源集聚的规模扩张 ,进一步夯实“ 四个中心 ” 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要将推进重点和工作重心放到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提升上来 ,要对接国际成熟金融中心、 航运中心、 贸易中心的标准 ,积极推进改革创新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功能提升的体制机制问题 ,全面提高上海“ 四个中心 ” 的功能能级和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     #p#分页标题#e#
      二是突出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实现制度瓶颈新突破。“四个中心 ” 建设既需要短期、 具体的政策推动 ,更需要长期、 系统的制度安排来支撑。 “ 十二五 ” 期间 ,要聚焦国务院“ 两个中心 ” 文件的细化落实 ,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进一步形成推进合力 ,确保国家战略落到实处 ,并着力在重点领域加强研究和创新突破。同时 ,还要深入推进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制度改革和创新 ,以突破制约“ 四个中心 ” 功能发挥的体制、 管制、 税制和法制等根本性的制度瓶颈为根本 ,系统优化“ 四个中心 ” 建设的软环境。     
       三是突出政府引导与市场作用相结合 ,实现市场化程度新突破。“ 四个中心 ” 建设要发挥政府推进和市场作用的合力 ,并以发挥市场机制为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与“ 四个中心 ” 建设密切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 ,与国家层面进行对接 ,明确责任 ,创新管理体制 ,形成“四个中心 ”推进合力;另一方面要以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 完善制度改革和服务体系为重点 ,为金融、 贸易、航运相关企业主体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为完善市场准入、 增强市场竞争、 提高市场效率、 增强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扫除障碍。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各种要素交易市场、 企业主体以及非政府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四是突出内生驱动与开放拓展相结合 ,实现国际化程度新突破。上海“ 四个中心 ” 的建设既要发挥好上海城市本身内生驱动的作用 ,同时也必须要以开放的理念和机制来切实推动。首先要持续推进“ 四个中心” 的国际化进程 ,在要素市场、 参与主体、 交易产品、 人才支撑、 运作环境等全方位实现国际接轨 ,加强同国际金融、 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合作交流 ,推进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同时 ,要以国际化带动区域一体化 ,充分依托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更广阔的腹地优势 ,以建立国内中心为基点 ,全面提升服务和辐射功能 ,尤其是加强与长三角的金融、 贸易和航运交流合作 ,切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只有真正实现长三角一体化之时 ,才是上海“ 四个中心 ” 真正实现之日。   
        2 .主要目标和重点指标。根据 2020年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 金融、 贸易、 航运中心战略目标的要求 ,“ 十二五 ” 要在功能提升上实现大突破 ,到 2015年 ,形成“四个中心 ” 基本功能框架。三个标志:       
     一是形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框架。初步形成具备交易、 定价、 信息功能的金融市场体系 ,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有所提升 ,基本形成人民币国际化投融资平台和跨境支付、 清算中心;初步形成具有较强创新和服务功能的金融机构体系 ,服务方式和领域进一步拓展 ,基本形成亚太地区资金资产管理中心以及航运、 贸易金融服务中心;具备较强的人力资源体系支持功能 ,初步形成结构较为合理、 人才高度集聚的金融人力资源体系;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 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和金融发展环境 ,具有较强的服务国际金融规则制定能力。        #p#分页标题#e#
    二是形成航运资源高效集聚、 航运服务功能健全、 航运市场环境优良、 现代物流服务高效 ,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框架。初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 以江浙为两翼 ,以长江流域为腹地 ,区域港口分工合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初步形成高效快捷、 结构合理的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 ,江海直达、 水水中转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服务领域和能级进一步拓展、 提升;初步形成便捷、 高效、 安全的现代国际航运服务环境 ,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治环境 ,国际航运资源整合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形成与我国贸易国际地位相匹配 ,具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服务经济发达的国际贸易中心功能框架。初步形成市场配置资源能力较强的国际贸易市场体系 ,具有较强的交易、 定价、 采购、 贸易营运与控制功能 ,连接国际国内贸易网络功能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国际化、高能级、 多元化的贸易机构体系 ,集聚国内外大企业和地区总部、 新型国际贸易企业,以及国际国内贸易机构和行业组织;初步形成口岸贸易优化提升、 服务贸易优先发展、 离岸贸易重点突破的贸易格局 ,着重优化口岸贸易功能 ,强化服务贸易功能 ,深化离岸贸易功能;初步形成与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经济中心相互支撑 ,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地位基本对应 ,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的国际贸易中心。    
       根据上述目标要求 ,“ 十二五 ” 上海“ 四个中心 ” 建设的指标设计 ,一要体现国际惯例与上海特点相结合 ,更加注重向国际评价标准的转化;二要体现总量规模与功能能级相结合 ,更加注重向功能性指标的倾斜;三要体现评价考量与前瞻引领相结合,更加注重对“ 四个中心 ” 建设的引领导向功能。五类指标:   
      第一类:市场规模。重点关注金融市场交易总额、 直接融资额、 创业投资总额、 国际集装箱吞吐量、 航空港客货运吞吐量、 口岸贸易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并关注其在全国、 全球的比重及排位情况。   
       第二类:主体集聚。重点关注外资金融机构、 新型金融机构、 航运服务机构、 大型贸易运营商、 新型贸易业态企业、 电子商务运营商等主体的集聚程度 ,并关注其与国内外重点城市的比较。              
第三类:服务功能。重点关注资产管理市场规模、 金融市场境外投资者交易占比、 跨国公司总部机构数目、 专业服务业发展、 国际集装箱中转比例、 离岸贸易交易额、 服务贸易总额、 跨国采购交易总额、 品牌会展数目、 国际商业品牌集聚度等指标。     #p#分页标题#e#
      第四类:创新能力。重点关注金融衍生产品发展、 机构业务创新能力、 离岸金融规模、 航运金融、 新型贸易业态等方面的指标。    
        第五类:发展环境。重点关注金融从业人员、 高素质管理人才、 专业服务人才、 贸易便利化指数、 政府服务效率等方面指标。
     
      四、 “ 十二五” 时期上海推进“ 四个中心” 重大举措建议 
     
       “ 十二五 ” 上海“ 四个中心 ” 建设要聚焦重点 ,突出功能能级提升 ,突出改革创新推动 ,突出制度环境优化。十大举措:     
       1 .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十二五 ” 期间 ,上海要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服务人民币跨境使用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是继续推进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统一规范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活动 ,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将试点更快推广到更大范围。二是加快人民币清算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人民币清算功能的创新和优化 ,争取在上海设立人民币清算机构 ,力争成为人民币清算中心。三是积极支持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以带动人民币走出去。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在沪金融机构研究制定海外发展战略 ,大力增强和发挥上海金融机构在处理跨境和境外人民币结算、 投资、 融资、 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四是研究支持开展国内银行向国外进出口商提供人民币贸易信贷。     
        2 .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 十二五 ” 期间 ,上海要有序推进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加快国际化进程。一是要拓宽境外投资者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渠道和规模 ,扩大证券市场 QF II的投资规模 ,探索在上海期货市场、 黄金市场、 金融衍生品市场等引入 QFII制度 ,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大型黄金生产企业发展成为黄金交易所会员和做市商 ,稳步拓展境外金融机构参与外汇市场的范围和规模。二是积极探索境外个人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市场的有效方式 ,适时推进境外人民币资金投资境内股票、 债券、 货币、 黄金、 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市场业务试点 ,加快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三是拓展金融市场交易产品的国际化 ,加快证券市场国际板的推出 ,推进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和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 债券的试点。       
     3 .加快推进金融产品 (特别是人民币产品)创新中心建设。 “ 十二五 ” 期间 ,要进一步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 ,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一是推动股票、 债券等基础性金融产品加快发展。二是促进企业 (公司 )债券、 短期融资券、 中期票据等债券品种加快发展 ,支持推出项目收益债券等新的债券品种。三是积极开展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汽车消费贷款支持证券、 黄金支持证券等资产证券化产品试点。四是完善商品期货产品系列 ,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铅、 白银、沥青、 汽柴油、 原油等金属、 化工、 能源期货品种 ,积极开发推出铜、 铝等期权类产品和商品指数期货。五是稳步发展场内场外金融衍生产品 ,适时推出股指期权和以国债、 利率、 外汇、 股票等为基础的期货期权产品 ,积极培育以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定价基准的各类衍生产品 ,研究探索并在条件成熟后推出以银行贷款、 信用产品为基础的衍生产品 ,适时开展结构性衍生产品试点。         #p#分页标题#e#
       4 .加快建设离岸国际贸易和离岸金融示范区。 “ 十二五 ” 期间 ,上海要加快推进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功能的培育和发展 ,促进国际贸易中心的功能升级并实现与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交互提升。一是加快集聚贸易核心资源 ,促进贸易商的大规模集聚 (包括具有离岸业务需求的企业和从事离岸业务的离岸公司 ) ,特别是要集聚具有贸易资源控制能力的跨国公司总部以及营运总部、 资金管理总部、 营销总部、 订单中心、 决策中心、 利润中心等总部性机构。二是加快推进离岸金融业务及高端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发展 ,进一步推广保单融资、 订单融资、 货权质押融资等,积极开展离岸出口押汇、 套期保值、 离岸帐户资金托管、 离岸杠杆融资、 离岸担保、 跨国企业存贷款资金管理、 期货保税交割、 离岸再保险等离岸金融业务。三是不断完善离岸国际贸易和离岸金融示范区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积极、 择机争取国家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 ,逐步建立完善适应离岸贸易发展的宽松可控的外汇资金结算便利制度和具有吸引力、 竞争力的税收制度等。      
       5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 十二五 ” 期间 ,上海要加快推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形成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同步发展的总体格局。一是构建服务贸易市场体系 ,重点培育和扶持运输、 旅游、 金融、计算机与信息、 工程承包与建筑、 专业服务、 文化、 教育、 医疗等比较优势行业。二是构建与贸易相关的专业服务市场体系 ,重点发展国际会展、 国际采购、 贸易结算、 会计审计、 法律仲裁、 设计咨询、 品牌代理等专业服务业。三是促进服务外包发展 ,扩大信息技术外包 ( IT O)、 业务流程外包(BPO)、 知识流程外包 (KPO)等的规模 ,着力支持咨询、 人力资源、 金融后台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提升全市服务外包示范区和专业园区的发展规模和能级。四是加快完善服务贸易的支撑体系 ,建立服务贸易统计和综合评估系统 ,发展服务贸易国家级平台 ,深化与香港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加快培育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等。                 
       6 .加快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 “ 十二五 ” 期间 ,上海要继续积极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围绕提高贸易全程便利化程度 ,进一步推进业务创新。一是大力推进区域口岸打通关合作,通过扩大区域合作范围 ,深化区域合作内容 ,提高为长三角、 长江流域和内地货物在上海口岸进出的便捷程度。二是进一步优化口岸通关环境 ,创新“ 水水中转 ” 查验监管模式 ,探索简化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境备案手续和转关运输监管手续 ,深化完善“ 一门式 ” 服务。三是加快综合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 ,尽快建成并不断完善集中审单、 电子派单的工作模式 ,加强部门协作 ,大力推进报检报关“ 一单两报 ” 模式 ,探索授权中介结构查验、 海关与检验检疫监管的通关查验模式。四是提高公共服务的便利化 ,增加信息基础设施投入 ,增加带宽 ,提高网速 ,降低网络通讯费用;建立包括外资、 外贸、 外经、 商务外事、 内贸、 物流等多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探索建立发布贸易便利化指数。        #p#分页标题#e#
        7 .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购物天堂。 “ 十二五 ” 时期 ,上海要重点推进商业结构调整 ,形成多层次的商业业态 ,打造“ 国际购物天堂 ” 。一是发展高端商业和特色服务 ,推动时尚消费。大力引进国际著名商业企业和品牌 ,积极培育中高端本土品牌 ,满足境外来沪游客和国内高端消费的需求。促进连锁、 电子商务、 无店铺销售、 网上购物、 快递物流等现代流通方式不断创新。探索设立集世界各国品牌产品、 特色产品展示的免税商品购物区 (店 )。吸引和集聚国际一流品牌 ,通过国际权威评估机构认证或授牌方式 ,发展一批国际品牌购物店。二是加快地标性都市商业中心、 特色商业街区建设 ,适应个性化、 专业化消费需求。以“ 时尚之都 ” 为目标,打造以地标式商圈、 特色商街、 商旅文示范圈、 轨道交通商业及郊区新城商业中心为核心的购物环境。三是加快商旅文产业联手 ,推进综合消费。推进重大节庆、 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会展和赛事活动与传统消费旺季相结合 ,推进商旅文等产业结合 ,扩大上海商业辐射力。        
          8 .加快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十二五 ” 期间 ,上海要围绕到 2020年建成具备国际自由港功能和制度的目标要求 ,借鉴航运发达国家支持政策 ,紧密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际需求 ,聚焦重点加快推进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论文 上海论文网 www.zhonghualw.com 整理提供#p#分页标题#e#一是瞄准航运发达国家 (地区 ) ,不断完善税费政策和法律制度 ,加快落实航运相关税收减免、 提升口岸综合收费竞争力 ,力争形成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 具有竞争力的税费体系。二是加快落实和进一步完善特案减免税政策 ,探索特案减免税登记业务的操作创新 ,简化船舶进口环节流程 ,适当放宽享受特案减免税政策的条件 ,加强属地进口及船舶登记环节的监督。三是大力促进航运服务产业链发展 ,聚焦船舶交易、 船舶管理、 航运经纪、 航运咨询、 船舶技术等方面 ,促进高附加值航运服务行业的发展 ,尽快促进航运经纪公司的建立 ,支持上海航交所成立船舶评估公司。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船舶等租赁业务试点 ,允许在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设立单船、 单机公司。在取得经营许可前提下 ,允许企业以船舶经纪、 海事服务、 船舶供应、 物料供应等航运界常用名称注册。四是加快推进启运港退税政策 ,在试点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启运港退税试点范围。            
       9 .全面调整优化空间载体战略布局。“ 十二五 ” 时期 ,要围绕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定位 ,重点突出标志性功能区的建设和能级提升 ,优化构筑与“ 四个中心 ” 建设相适应的城市空间形态。一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空间布局以陆家嘴金融城和外滩金融聚集带为核心 ,适当向邻近地区延伸和拓展。市中心城区重点吸引新兴金融机构、 股权投资机构以及金融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张江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外高桥保税区、 周浦中国电信信息产业园区、 漕河泾高科技园区等区域重点吸引金融后台服务机构和金融服务外包业。洋山保税港区积极发展离岸金融和航运金融。二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空间布局主要突出“ 三港 ” “ 三区 ” 联动、 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及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洋山临港航运综合服务发展区、 陆家嘴航运服务发展区、 外高桥航运物流发展区、 临空航运服务发展区要错位竞争共同发展。其中 ,陆家嘴航运服务发展区大力集聚航运金融机构 ,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航运金融服务中心。外高桥航运物流发展区注重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功能的递增 ,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采购配送中心之一。同时 ,实现洋山港、 外高桥港、 浦东机场空港以及洋山保税港区、 外高桥保税区、 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三港三区 ” 联动发展。三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空间布局以大虹桥地区为重要载体 ,以虹桥交通枢纽为核心集中打造国际贸易中心的标志性功能集聚区 ,集中建设一批功能性项目和功能性平台 ,集聚一批国际贸易组织、 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依托世博园区的后续利用 ,整合现有的会展场馆资源 ,适度拓展展览设施规模 ,建设现代国际化采购交易中心。依托黄浦、 静安、 卢湾、 徐汇、 长宁等商业功能打造“ 国际购物天堂” 城区。四是注重上海在长三角城市体系空间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助推上海“ 四个中心 ” 建设实现新跨越。要充分发挥上海对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 ,整合长三角金融、 航运和贸易资源 ,实现区域联动发展。通过不断深化长三角金融、 航运和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和创新 ,有力助推长三角在基础设施、 人才、 市场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 ,增强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辐射带动作用。              #p#分页标题#e#
       10 .营造符合国际惯例的体制制度和人才环境。“ 十二五 ” 时期 ,要着力形成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制度环境 ,为“ 四个中心 ” 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一是建立和完善法制环境 ,研究探索符合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需要 ,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地方金融立法模式 ,争取创立一套与金融市场更为贴近的补充性快速立法机制 ,探索争取国家授予上海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定地方立法权限的可行性;研究探索离岸国际贸易 (金融 )区建设地方立法的可行性;同时 ,在国际商贸、 服务外包、 中介服务等方面 ,在国家相关法律尚未制定前 ,建立健全地方法规 ,加大对交易安全快捷的保护力度 ,构建透明度高、 稳定性强、 具有可预见性的法制环境。二是优化完善市场环境 ,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 ,促进信用信息记录公开、 共享和共用 ,建立健全守信受益、 失信惩戒的信用制度 ,营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三是构建国际化的商务配置服务环境 ,加快构建适应金融、 航运、 贸易等发展的专业化服务产业体系 ,注重国际化环境的营造 ,吸引外资学校进入并探索与外国教育制度的衔接 ,推进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并探索扩大国外商业保险对本市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的覆盖面 ,探索外籍人士集中的国际化社区管理新模式 ,为国际化人才的集聚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四是持续创新政府服务环境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 ,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精简行政审批项目 ,减少行政审批环节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降低相关行业的社会服务成本 ,以及进一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效率。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