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重庆建立长江上游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
(一)战略地位特殊重庆具有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区位优势。它坐拥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上游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唯一拥有“水陆空”整体联运优势的大城市,有利于金融业集群发展,辐射长江上游区域经济。在经济区位上,重庆市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肩负着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担。2009 年国务院3 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重庆建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必将对长江上游地区甚至是西部地区带来金融资源聚集效应,辐射区域经济。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配合国家整体经济战略布局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经济基础雄厚作为老工业城市,重庆拥有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资源加工业、高技术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基础。直辖以来,伴随重庆的交通、城建突飞猛进,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2008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96.66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25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西部第一。重庆初步构建起“一圈两翼”协调发展、城乡要素互动,城镇化、工业化有序推进的体制机制。
(三)金融环境得以改善1、整合重组公共投资集团,提升了政府投融资能力重庆构筑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八大投融资平台,直接参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和国有企业财务重组,成功破解了地方国企改革难题。重庆市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占比均持续“双降”,2008 年,不良贷款率下降到3.1%。2、再造金融体系,着力改善地方金融环境在银行业,先后改造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积聚了全国三大政策性银行,并吸引香港汇丰银行、荷兰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等外资银行纷纷入驻设立分行。在保险业,重庆现有3 家保险公司总部和1 家保险公司区域总部,保险公司总部数量已在中西部地区形成领先优势,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2006 年保费收入增速首次名列全国第一,2007 年、2008 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保险规模的后发优势显现。在证券、期货业,本地的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重组成功走上经营正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网点)数量和证券、期货交易量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四)政策支持有力重庆扮演三峡库区和西部唯一直辖市的特殊角色,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支持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全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也在重庆成立。在2009 年的“国务院3 号文件”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
二、重庆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制约因素
(一)总部经济特征不明显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总部经济的推动,但重庆的现状是金融分支机构多而法人机构少,注册地在重庆的大型企业集团也偏少。总部经济规模缺乏、分支机构实力偏弱使得很多机构不具备为重庆辐射区域内的大型项目融资的能力。法人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因而竞争力有限,不具备跨区域开展金融服务的条件。
(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容忽视。然而在2008 年,重庆市贷款总额6320.81 亿元,其中,涉及农业和农村的贷款只有1111 亿元,只占贷款总额的17%。重庆市金融资源80%以上流向城市。
(三)金融物流短板凸显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离不开物流的发展。然而重庆和东部众多城市相比,物流业的发展起步晚,仍然停留在相当低的层次上,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运输模式,规模小,服务单一;且局限于整个流程的某一段,几乎没有一体化的服务供应商,更没有形成社会化的供应链。这不仅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要,也难以同国际接轨。
( 四)金融人才相对缺乏据央行发布的区域金融运行资料显示,重庆市金融从业人员截止2007 年末达到7 万人左右,而纽约有77 万金融从业人员,其中华尔街就有40 万人,国内的上海也有20 万金融从业人员。这显然对有3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说金融人才严重不足。
三、重庆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重庆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重庆市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是为了满足国家经济战略发展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长江上游乃至西部经济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所以,重庆市更适合建立一个筹资型的区域金融中心,发挥内向性的金融中介作用,吸引区域外的资金流入重庆区域内,满足重庆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
(二)认真规范政府行为在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中,政府的监管和政策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应该是在市场主导作用下的适度介入。因为决定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真正因素是金融市场及其微观主体。政府作为宏观管理者无法完全获得相关的微观信息,同时,政府的任期制度和不完善的政绩考察方式,使得政府有可能过度介入,并容易导致寻租事件的发生。因此,需要规范重庆市各级政府对金融业调控的方法和手段。
(三)大力引进金融机构,推进金融业务创新针对总部经济特征不明显,重庆应努力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并积极争取中央和金融机构总行(总部)的支持,以引进更多金融机构来渝设立地区总部;加大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来渝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的力度。
(四)加快壮大农村金融市场针对农村金融市场分散、规模小、手续繁琐、信贷需求大的特点,应该适当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通过出台减免营业税等优惠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在乡镇设立村镇银行,为百姓提供金融服务。然后进一步健全拓展农村的保险业务,推行农村小额保险试点,构筑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
(五)合理建立与金融业产业集群配套的物流基地重庆要打造与金融中心配套的物流基地,首先应该强化长江上游地区政府间的合作关系,实施利益调节机制,形成长江上游地区整体物流网络。其次,需要转变物流理念,搭建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信息流的综合性平台,形成全面流通局面。此外,在提升铁路、公路、航空的货运能力的同时,充分开发长江航道及其支流水运功能。
(六)加大人才培养、积极引进金融人才针对金融人才匮乏,重庆应出台股权激励等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的金融人才进入重庆发展;同时,对重庆现有金融人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金融实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