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电子货币对中国货币超发的影响之金融学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75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71209361819112
  • 日期:2019-06-1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本文围绕电子货币对货币超发的影响,先回顾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研究,并在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对电子货币对货币超发的理论模型机制进行了探索、归纳。然后在梳理中国货币超发测度方法以及考虑相关优劣势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货币滞存法来作为测度中国货币超发程度的方法,并对我国货币超发的程度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其次,对中国电子货币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选取了相关指标对中国电子货币化程度进行了测度。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问题以及超额货币供给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从理论上认识影响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而且有助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如中国是否存在货币超发,如何测度,如何控制等等。一直以来众多研究者都认为中国存在货币超发现象,货币供给量 M2 的增长远远高于 GDP的增长幅度。如图 1-1 所示,中国的 M2 由 2000 年的约 13.26 万亿增加到 2017 年的约167.68 万亿,增长了 11.46 倍。GDP  由 2000  年的约 10.03 万亿增长到了 2016 年的约82.71 万亿,增长了约 7.25 倍。

货币一般承担着交易媒介、价值储藏、支付手与流通手段等职能,货币本身承载的价值属性是不变的,但其外在形式却是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技术条件的进步而不断的演变。最早的货币形态是商品货币(比如贝壳),但是这种早期的货币价值较低,而且不易分割携带以及保存,不能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因此接下来就出现了金属货币,即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金银较为稀缺,体积小,价值量大,易于分割携带和保存,但是受到开采、运输成本的限制,无法满足经济与交易的不断增长。因此就出现了以国家信用为信用货币,开始使用的是纸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额交易的频繁出现使货币结算产生了较大的交易成本,为了较少交易成本,出现了以支票为代表存款货币,支票的出现减少了大量通货运动,提高了支付体系的效率。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整个世界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大大降低了电子支付的成本,开始出现电子货币取代支票和现金;电子货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使各种交易更加便利;也使整个银行系统的业务清算更为快捷、准确,提高了整个金融系统的效率;这些都使人们摆脱了实物货币的束缚,减少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与时间机会成本,提高了社会资金周转效率。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一)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即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和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代效应。随着近年来电子货币和互联网支付手段的兴起,部分学者也开始关注电子货币或数字现金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关于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的国外研究的观点差异很大,大部分研究认为电子货币的存在会加快流通速度,如Berentsen ( 1998)、Sullivan ( 2002)、Priyatama  和  Apriansah(2010)认为电子货币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Dorn(1996)认为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可能先上升后下降也可能先下降后上升。此外,还有一小部分研究认为电子货币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如 Berentsen ( 1998)、Parker(2008)。
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替代效应方面,大多数国外学者 Boeschoten,Hebbink(1996)响,Berentsen,A(1998)、Supriya(1999)、Friendman(2000)、Goodhart(2000)、Palley(2002)、Fujiki  and  Tanaka(2014)等都认为信息技术的进步将破坏货币需求,随着电子货币的发展,交易成本将减少,它将逐渐替代中央银行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的需求将极大降低。但是同时一些相关文献研究出现了不同的结论,Owen & Fogelstrom(2005)对于一种特殊的电子货币类型—智能卡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这种电子货币对活期存款并没有产生替代效应。Ben  Fung  等(2014)分析对加拿大电子货币使用对于现金需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短期内电子货币仅存在着很微小的现金替代效应。
.............................

第二章  电子货币影响货币超发的机理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货币需求理论
(一)传统货币数量论
(1)现金交易说
现金交易说最早由由欧文﹒费雪提出,其核心思想及为费雪方程式也称作交易恒等式,这是最早研究货币需求的经典理论。费雪方程式的表述为:MV=PT,其中 M 为流通中的货币量,包括现金和一部分存款,即狭义的货币供给量,它受到银行准备金、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是由货币当局外生给定的;V 为货币流通速度,其受到个人习惯、支付结算制度、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但在早期的现金交易说中,往往认为这种制度、习惯等在短期内是不容易改变的,保持稳定状态看做一个常数;而其中 P 为一般物价水平,往往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来表示,受到整个社会通货膨胀的影响;T 是整个社会中的商品和服务总交易量;现金交易说认为货币当局的货币供给政策导致整个社会和经济中的通货膨胀。
(2)现金余额说
现金余额说是由剑桥学派提出的,其核心思想为剑桥方程式。剑桥方程式的表述为:M=kpy,其中 k  为比例系数,这一比率受到持币成本、转化成本、交易的便利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其中 P 为一般物价水平,往往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来表示,受到整个社会通货膨胀的影响;y  为国民收入,因为国民收入是一段时间(一年)内整个社会资产财富的表示。由上式可以看出现金余额说与现金交易说不同,他们认为货币不仅有交易媒介的功能而且还可以作为财富储藏的手段,而货币需求其实也是整个资产的需求,因此货币需求量受到资产财富额、持币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令使 K=1/v,那么则和费雪方程殊途同归,但是仍然有着差异,费雪方程中 M 是交易性的货币需求,而剑桥方程中的 M 是资产财富需求。
.............................

2.2  电子货币影响货币超发的机理分析
2.2.1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机理分析
(一)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基础货币受到央行的控制,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多少来调控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包括通货 C、法定准备金总额 R 和超额准备金 E,基础货币的构成为
H=C+R+E
首先,电子货币的应用和发展会减少通货 C,只是因为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众多,这些非银行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脱离了央行的控制;另外电子支付和电子货币的广泛的应用,提升了交易便利,降低了交易成本,使人们减少对现金交易与支取的需求。其次,电子货币的应用和发展会减少超额存款准备金 E,超额存款准备金是为了保持流动性和预防风险而留存的准备,但是由于电子货币便利性,商业银行可以及时低成本将存款转化为电子货币,因此商业银行日常的超额存款准备金需求会减少,银行就可以在较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保持一定的资产流动性。在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子货币使 C 和 E 的减少,会从整体上减少基础货币数量。
.........................
第三章 中国货币超发和电子货币的测度 .................... 21
3.1  中国货币超发测度 ................... 21
3.1.1  相关测度方法 ............................. 21
3.1.2  中国货币超发测度 .............................. 23
第四章 电子货币对中国货币超发影响的实证计量分析 ................... 31
4.1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影响的计量分析 .......................... 31
4.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31
4.1.2  模型构建与分析 ........................ 31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42
5.1  制定电子货币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 42
5.1.1  必须将电子货币纳入法定存款准备金计提范围 ......................... 42
5.1.2  优化货币层次划分,提高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 .................... 42

第五章  政策建议

5.1  制定电子货币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5.1.1  必须将电子货币纳入法定存款准备金计提范围#p#分页标题#e#
第一,中央银行是在确定计提准备金的基数后根据相应的准备金率来收缴存款准备金的,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对电子货币存款基本上没有准备金要求。随着电子货币流通范围和数量扩大,其对传统货币的替代效应也越来越强,电子货币改变了货币结构,提高了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加大了中央银行确定法定存款准备金计提基数的难度;进一步地,电子货币存在替代加速效应和替代转化效应,这既对传统的以金融资产流动性高低来划分货币层次的方法产生挑战,也动摇了中央银行计提准备金的基础。最后,电子货币自身的信用创造能力较传统的货币更强,如果对电子货币没有准备金要求,必然会减少准备金计提的基数,放大了电子货币的乘数效应。可以认为,若不对电子货币征收准备金将会导致计提基数的下降、制约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率、降低中央银行政策的主动性和效率。为此,中央银行应积极应对,增强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第二,由于电子货币发行主体与类型各不相同,所以对目前大多国家并没有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而电子货币对传统现金与存款的替代,法定存款准备金受到大幅减少的冲击,因此本来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控制与执行效果受到很大削弱。第三,对电子货币计提法定存款准备金,可以更好调控经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乘数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很强放大效果,在面对电子货币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比、现金漏损率等指标产生冲击时,可以通过反向制定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来对冲和缓解其不良冲击。第四,电子货币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监管,那么其快速扩展能力极强,容易加剧金融风险与整个货币体系的动荡,因此将电子货币纳入法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范围,有利于减少经济系统风险波动,也可以避免银行机构与非银行机构的电子货币扩张冲动与挤兑风险。
.........................

结论
大量的研究学者认为我国存在严重的货币超发问题,中国 M2 的增长速度远超经济增长中的货币需求的增长。而随着电子货币的发展,而随着电子货币开始替代纸币进行流通和交易,其对整个经济系统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电子货币会模糊货币层次,加快不同层次货币之间的转化,会对基础货币的数量以及货币乘数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而同时电子货币可以便捷、低成本的转化成现金、存款等,使人们不再拘泥于以现金形态持有货币,会使人们的交易性、预防性以及投机性的货币需求都产生变化。电子货币模式下货币的供给与需求以及货币的流通等都与传统货币发行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本文从文献、理论以及实证方面都进行了相关检验。得出如下结论:
(1)电子货币会增加货币供给量。一方面,电子货币会替代纸币完成日常交易结算,而这部分电子货币并非央行发行的,而是由其他银行机构或者非银行机构发行的,因此,电子货币会减少基础货币。另一方面,但考虑到我国目前未对电子货币收取法定存款准备金,货币乘数会随电子货币的发展而增大,所以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程度需要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强度大小。
(2)电子货币会减少货币需求量,一方面,电子货币出现后,减少了交易与机会成本,提升了交易的便捷性,减少了交易性货币需求。另一方面,电子货币使各个货币层次的转变也越来越容易,所以预防性需求也减少了。最后,随着金融的创新,电子货币开始具有传统货币不具备的收益能力,因此用于收益率更高的资本市场的投机性需求增加了。所以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程度需要取决于三者之间的强度大小。
(3)电子货币增加了货币超发。电子货币增大了货币供给而减少了货币需求,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作用的不对称性,促进货币超发的扩大。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