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哪里有?本研究采用了可持续生计理论和旅游情境下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1章绪论
2.4相关研究综述
2.4.1国外研究综述
(1)土著村寨旅游相关研究
国外的旅游研究起步早于国内,研究成果相对更丰富一些,对文章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于民族村寨旅游方面的成果颇多,欧美、东南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族村寨一般指土著或原住民部落。为了全面掌握民族村寨旅游研,利用中国知网(CNKI)、爱思维尔(Elsevier)、WOS(web of sicence)等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献,主要以“Indigenous Village Tourism”与“ethnic village tourism”进行单独和组合搜索。
从定义对层面来看国外学者主要是通过对土著或原住民部落的研究,认为这些围绕着少数民族特征的群体所开展的乡村旅游活动为民族村寨旅游,如民族文化旅游[22]、田园观光旅游等[23,24]。ErikCohen认为民族村寨旅游是一系列在拥有独特生态环境或文化价值的村寨开展的旅游活动。这些旅游活动所涉及的民族人群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是完全独立于国家主体的。这种独立性体现在民族村寨旅游的管理与运营上,其中不同民族社区可以通过不同的旅游服务方式,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从而展示各自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渊源[25]。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民族村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问题[26]、旅游发展现状与路径[27]、文化传承与保护[28]等几个方面,并主要利用实地调研、构建评估框架等方法来对民族旅游中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Bennett N(2012)在研究土著社区旅游发展时提出了一个评估社区旅游发展能力的新框架,此处提出的框架具有在非土著、国际和非保护区社区更广泛应用的巨大潜力[29]。Lemelin等人(2015)考察了加拿大北部两项成功的土著旅游举措,提出了衡量土著旅游的重要因素[30]。Travies celine(2018)通过土著导游和非土著游客所体现的知情和不知情政治来处理与澳大利亚土著旅游相关的复杂性为土著旅游领域的自我代表和赋权问题提供新的视角[31]。
第3章螺髻山彝寨旅游发展概况
3.1基本情况
3.1.1地理位置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属云贵高原之横断山脉,以中山(含高亚山)为主,占总面积的67.4%,螺髻山脉横跨凉山州的两县一市(西昌市、德昌县、普格县),属于大雪山支脉小相邻山脉,据《西昌县志·地理志》所载,螺髻山的支脉向各个方向延伸,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壮观的山脉系统,其中南北两支最为长。从落腰沟开始,南支河流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旅程,穿过了万担坪山崖、白头山和轿顶山,最终流入会理,并成为会理地区众多山峰的发源地。相反地,北支则沿着西溪摆摆顶继续向前,经过了云雾山、小螺髻山、泸山和尧山等地,最终汇入了安宁河的东岸。主干即大螺髻山,在安宁河与大箐河之间。主峰名也俄额哈,海拔高达4359米。其东侧与普格县境内则木河断裂谷地相连,西侧则与安宁河断裂河谷相接。
螺髻山彝寨位于四川省普格县境内的螺髻山镇与荞窝镇相连处,交通方式通常是从州府西昌市驾车往普格县方向行驶30-40公里,途径大菁梁子、五道菁,在此居住的农户属于螺髻山德育村范围内,德育在彝语中名为爬山开始的地方,因坐落于螺髻山山脚而得名。
第5章螺髻山彝寨农户生计策略分析
5.1转换结构与过程
旅游的发展对农户的生计产生了影响,使得他们必须重新考虑自己的生计策略。这种策略选择不仅取决于主观因素,还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户的生计资本各个维度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他们需要在选择生计策略时权衡各种因素。这些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计结果。本章根据生计本测算结果,结合螺髻山彝寨农户参与旅游的发展历程对农户生计转化结构与过程进行分析,并对螺髻山彝寨农户现有生计策略进行分类,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农户如何在复杂环境下结合自身的生计资本情况和做出理性选择,实现自我转型,迎合旅游发展变化,并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实现平衡。
5.1.1自然资本对生计策略影响
根据第4章对螺髻山彝寨农户生计资本量化分析得出了螺髻山彝寨农户的自然资本的测量值为0.416,对大部分农户而言,务农依然是最基本的谋生方式。
自1982年起,螺髻山彝寨农户开始了家庭农业生产活动,并采取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措施。每个农户都被分配了一亩耕地,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他们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以此来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1986年通过杂交稻等良种和地膜育秧等配套高产技术措施的推广,使全县水稻产量和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到2006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1960.27公顷,总产量1568万千克,为1986年的1.7倍;每公顷产量8099.1千克,比1986年每公顷产量增加1359千克,增产20.16%。自1967年推广杂交品种,通过普及推广杂交良种等科技措施,2006年,全县杂交玉米种植面积达1876.33公顷。1987年以来,螺髻山玉米主栽品种为西辐和绵阳系列良种。到2006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2268公顷,总产量达471.3万千克。1992年以来,结合高厢垄作、增磷施氨等增产措施,引进脱毒马铃薯进行推广。解决了马铃薯品种退化、产量品质降低的问题,促进了全县马铃薯产业化发展。2006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5026公顷,比1986年增加2305.4公顷,总产量达2663万千克。
5.2农户生计策略类型
5.2.1农旅融合类
普格是农业县,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为主。198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加强了农村经营管理,积极推广各项农业增产实用技术,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逐年提高。2006年,全县农村人均有粮达到648千克,人均纯收入2064元,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螺髻山彝寨跟随县政府规划的农业产业结构步伐。
与传统的彝区农耕生计模式相似,养殖业也是螺髻山彝寨农户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在发展乡村旅游以前,螺髻山彝寨农户院子里有猪圈、鸡笼,养殖鸡、猪或羊。但农户养殖规模比较小,只供自家食用。
1979年,县委首次提出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任务和规划,农业生产由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1981年,全县多种经营总收入占农业总收入比重由1980年的28.9%上升到31.4%。1982年,制定了“十大商品基地”建设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1985年,全县经济作物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7%,多种经营产值以年平均增长16.25%的幅度发展,达2005万元。同时,与1981年相比,“五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业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分别上升了1个、2个、6个和1个百分点,蚕桑、花椒和烤烟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
第7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7.2研究展望
农户生计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旅游对其生计资本增益和生计策略改变的影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旅游对农户生计的影响,未来的农户生计影响研究应该从脆弱性的背景、结构和制度转变、生计结构输出等角度,对农村家庭的生计资本进行研究。此外,农户生计具有动态性,会随着时间、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强化对旅游地农户资本的动态监测,以探讨旅游对农户生计影响的变化趋势。
为了更好地推进民族村寨旅游对农户生计的科学研究,需要增加调研的案例和样本数量,并对不同地域旅游对农户生计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以提升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最后,提高农户生计资本的方式可以从村寨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进行分析。应从农户、政府、社会利益相关方的角度出发,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以期为提高农户生计资本、改善农户生计状况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