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兰州三线企业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探讨(1964-1990)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52555
  • 论文编号:el2022031220392329761
  • 日期:2022-03-12
  • 来源:上海论文网

经济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时代背景和治理技术以及其他层面的问题,兰州三线企业环境污染得不到及时解决,进而转化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导致矛盾冲突不断。面对“三废”污染,政府、三线企业和农民三个主体从各自角度出发,对“三废”进行了不同的认识,采取了不同的应对之策。


绪论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时间界定:本文研究的时间段界定为 1964-1990 年。1964 年初,兰州三线建设在甘肃三线建设的总体框架内展开,随之兰州三线企业开始布局,企业污染出现。到 1980 年代初期,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三线建设步入调整改造阶段,但是三线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 1990 年代初期。因此本文将以1964-1990 年为时间轴,对兰州三线企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研究。

(二)空间界定: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兰州三线企业。首先对于兰州范围的界定,以 1964 年-1990 间的行政区划为准。其中虽经过多次调整,主要以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等兰州所辖五区三县为主。

(三)主体界定:对于三线企业的界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在三线建设时期,从东部沿海地区搬迁过来的企业,如兰州轴承厂、兰州长新电表厂、西北油漆厂等;第二种是出于三线“备战”的战略决策,这一时期在兰州新建的企业。如兰州铝厂、连城铝厂、西北铁合金厂等。第三种是“一五”和“二五”期间建设的工程,在三线建设时期,为了适应“备战”的需要和国防工业的配套,明确纳入三线建设范围,也界定为三线企业。如“一五”时期建设的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也纳入三线建设的范围,在这一时期新建了石油化工厂、有机厂、化学纤维厂、化肥厂和合成橡胶厂。

经济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兰州三线企业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纠纷

从环境社会学的互动主义与社会冲突理论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总是通过特定的、具体的社会过程,经由不同群体的认知与协商而形成的。特定的环境状况最终被“确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不同群体之间意见交锋产生的暂时结果。环境问题的暂时解决也只是各方利益权衡达成的暂时妥协,事实上,环境污染问题只要存在,就会转化为复杂的社会问题,从而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矛盾与纠纷,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兰州三线企业因为环境纠纷时常与当地发生纠纷,其中以连城铝厂和兰化化肥厂与当地纠纷最为典型。 连城铝厂自 1975 年铝厂投产以来,氟污染对周围永登连城、河桥公社和天祝东坪公社,以及青海乐都三个乡农牧业生产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附近受害地区社员曾多次到省、市有关部门和连城铝厂要求解决污染问题,赔偿损失。事实上,连城铝厂初期对污染问题是置之不理的,据当地村民反映:“我们农民,要不是污染太严重了,也不会去找厂子。刚开始的时候正常跟人家反映,没啥效果,人家不理你啊”。②为此,当地社队经常与连城铝厂发生纠纷,“我们蒋家坪也去连城铝厂闹过事,经常有纠纷。我们庄稼被污染了,人的身体健康也受到污染了,老百姓实在过不下去了,于是我们就去堵住铝厂大门,让他们无法正常生产”。③由于铝生产工艺落后,污染治理又无成熟技术,短时间内得不到治理。关于污染赔偿问题也达不成一致,矛盾不断激化。


第四章  兰州三线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与评价


一、环境污染治理

(一)污染治理阶段

兰州三线企业的环境治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局部进行到全面开展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73-1977 年)。1973 年 8 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提出了“三同时”规定,即一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企业的防治污染项目,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①从此,兰州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始逐渐孕育并发展起来。这个阶段,兰州三线企业环保的主要内容是环境调查、环境评价和环境预测工作,以及开展以综合利用为主的治理“三废”活动。在这一时期,由于环境保护事业刚刚起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缺乏足够的经验,兰州三线企业的环境治理也处于零散、局部、不系统的状态,单项治理多,综合治理少。

发展阶段(1978-1984 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环境形势的变化,兰州三线企业的环保工作也在不断发展。1983 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明确指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要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②在这一时期,兰州各大中型三线企业,基本上成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监测机构。强化环保监测系统建设,完善监测网络。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和监测网络初步形成,同时把环境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③至此,兰州三线企业治理项目铺开。


二、污染治理的效果与评价

(一)污染的治理效果

20 世纪 70-80 年代是中国的环保事业发端阶段,然而中国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因为环保的开展而控制住局面。纵观兰州三线企业,根据笔者目前所看到的三线企业环境治理资料,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以兰化所属的五家三线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为例,从各单项项目的治理效果情况来看,污染有一定的改善。那么从总体上来看,其污染治理的效果究竟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从 1983 年兰化公司所属五家三线企业“三废”总体数据情况可窥知一二。

经济论文参考


结语

本文以兰州三线企业的环境污染与治理为主题,探讨 1960 年代中期开展的一场以战备为目的的国家工业化建设运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线建设是出于政治和军事考虑的一项战略决策,因而在选址和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没有成为三线企业布局综合考虑的因素之一,从而在一开始就留下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的隐患,之后兰州三线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污染问题,甚至旧的污染没有得到解决,新的污染又出现了。污染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为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使农作物减产,牲畜损失等。此外,由于三线企业多为重化污染,所排放的工业“三废”直接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威胁,使受污染地区的人口素质急剧下降。

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时代背景和治理技术以及其他层面的问题,兰州三线企业环境污染得不到及时解决,进而转化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导致矛盾冲突不断。面对“三废”污染,政府、三线企业和农民三个主体从各自角度出发,对“三废”进行了不同的认识,采取了不同的应对之策。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呈现出来的是各方利益的交锋和利益的平衡,环境污染这一根源问题却不断被淡化,环境污染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这也使得三线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更加错综复杂。为此,兰州三线企业不得不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通过建设环境监测系统、建立健全企业环保机构与队伍建设、开展绿化工作、开展综合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等措施进行治理,对企业的环境的改善起到一定作用,而总体上环境污染状况却没有得到改善。环保意识薄弱、企业环境治理资金不足、环保技术落后等都是造成兰州三线企业环境状况并未得到好转的原因。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