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影响要素思考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6566
  • 论文编号:el2021123021365428002
  • 日期:2021-12-3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论文哪里有?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在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全球框架下,按照中国的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及当前政策将劳动参与率、资本投入量及全要素生产率等进行参数本地化,给出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参数集,分析 2010-2100 年中国及各省分产业产值的时空变化特征。(2)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下,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三要素(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采用经济发展贡献分解法,对 GDP 增量的贡献程度进行了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候情景的演变

1988 年,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和联合国环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成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布了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提出了 SA90、IS92、SERS、RCPs 等多种情景,还就关于全球升温、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排放情景等特别专题发布了相关报告。自 1990 年起,IPCC 发布的第一次评估报告中,社会经济假设已被纳入到气候情景,其假设由简单描述走向定量化,并考虑人为减排等政策的影响[22-23]。第一次评估报告发布的 SA90 情景主要考虑气温、降水增量及 CO2 倍增和渐进递增两种情形,其中社会经济情景中假设相同的人口和经济增长,但能源消费不同;第二次评估报告发布的 IS92 系列情景考虑与能源、土地利用等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社会经济情景中假设了高、中、低三种不同的人口和经济增长;第三和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的 SRES 情景将温室气体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基于人口、经济、技术和公平原则等驱动因素建立了四种社会经济发展框架[23]。

气候变化情景框架由最初的社会经济假设发展排放情景得到辐射强迫进行气候预估再研究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的几个连续步骤变为“并行”模式即根据未来气候的辐射强迫特征,开展气候预估的同时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23]。2005年,IPCC 基于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s),提出新路径—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SSPs),原有的社会经济假设进一步上升到社会经济情景,反映了温室气体排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也将统一气候模型(Climate Model,CM)、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s,IAM)及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IAV)研究等关于人口、经济和能源消费的不同预测和设定,可以更好地满足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减缓研究的研究需要[7-9、23]。


第三章   1978-2018 年经济变化


3.1  经济总量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呈持续增加趋势,GDP由1978年的1.9万亿元(折算为2010年不变价格,下同),增加至2018年的74.1万亿元,增加近40倍(图3.1)。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论文怎么写

从经济增速角度看,全国GDP的年均实际增速高达9.6%。1978-1993年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增速波动较大,年均增长为8.9%,增速最高的年份在1984年,为17.7%,1985-1989年由于经济处于过热状态,增速呈负增长;1994-2007年持续增加至17.2%,年均增速为10.8%;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使得2008-2009年经济增速降至9.3%;2010年经济回暖,GDP增速迅速增加为17.3%,后逐渐放缓,2011-2018年均增速为7.6%。


第五章   2010-2100 年分产业产值时空变化


5.1  预测结果验证

沿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中间路径的模型估算结果与统计资料对比2011-2018年中国及各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变化,由此验证柯布-道格拉斯经济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和参数本地化的设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2018 年中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年均产值分别为 5.1 万亿元、27.96 万亿元、29.05 万亿元(折算为 2010年不变价格);同一时间段模型在 SSP2 路径下的模拟结果分别为 5.01 万亿元、26.82 万亿元、29.33 万亿元,8 年间,第一产业统计与预测斜率分别为 0.12 万亿元/年和 0.1 万亿元/年,第二产业统计与预测斜率分别为 0.77 万亿元/年和 0.80 万亿元/年,第三产业统计与预测数据斜率分别为 2.66 万亿元/年和 2.97 万亿元/年,逐年误差范围均低于6%(图 5.1)。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论文参考

5.2  中国分产业变化

2010-2018 年,中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年均产值分别为 5.0 万亿元、24.4 万亿元和 27.9 万亿元。2018 年,第一产业产值为 5.3 万亿元,相较于 2010 年增加近 0.3 倍;第二产业产值为 31.2 万亿元,较 2010 年增加 0.6 倍;第三产业产值为 38.6 万亿元,较2010 年增加 1 倍多。

21 世纪中国分产业产值预测结果如图 5.2。第一产业产值在 SSP1-5 路径下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但达到峰值的时间有所不同。SSP1 路径在 2078 年达到峰值 12.6万亿元,较 2018 年增加 1.4 倍;SSP2-5 路径产值均在 2060 年左右达到最高值,分别为9.4 万亿元、10.1 万亿元、10.4 万亿元和 6.7 万亿元,相较于 2018 年增加 0.2-1.0 倍(图5.2.1)。

第二产业产值在 SSP1 和 SSP4 路径下先增加再缓慢下降,分别在 2060s 和 2040s达到峰值 66.1 万亿元和 59.6 万亿元,较 2018 年增加 1.0 倍左右;SSP2 和 SSP5 路径下,产值均呈现增加趋势,但 2040 年后 SSP5 路径增长远远快于 SSP2 路径,2100 年产值将分别达到 68.8 万亿元和 106.2 万亿元,较 2018 年增加 1.3 倍和 2.5 倍;SSP3 路径下,产值先增加,2040 年后基本保持不变,2100 年产值 54.4 万亿元,较 2018 年增长 0.8 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中国 2010-2018 年平均经济总量约为 57.2 万亿元(折算为 2010 年不变价格,下同),2010 年 GDP 为 41.3 万亿元,2018 年达到 74.1 万亿元。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中国经济总量变化存在显著差异。SSP1 和 SSP4 路径下,中国经济先呈增加趋势,而后分别在 2070s 和 2060s 后增长放缓至平稳,到 21 世纪末期 GDP 将分别达到 318 万亿元和 250 万亿元;SSP2、SSP3 和 SSP5 路径下,GDP 呈持续增长趋势,SSP5 路径下增速较快,SSP3 路径下增速缓慢,2100 年 GDP 分别为 371 万亿元、268 万亿元和 516万亿元。GDP 增速 2030 年前基本维持在 6%上下,2030 年开始迅速下降,2070 年后 SSP1和 SSP4 路径下增速低于 0.5%,SSP2-3 和 SSP5 路径下维持在 0.5%-1.5%左右。

(2)省域尺度上,2018 年,经济总量排名前三的省份为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2020s,各省 GDP 总量排名较 2010 年变化小。本世纪中期,山东省在 SSPs 路径下 GDP最高。到 2090s,SSP1-2 和 SSP4-5 路径下,广东省均是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一的省份;SSP3 路径下,江苏省是 GDP 最高的省份,广东省和浙江省在该路径下位居全国二、三名。21 世纪,东部经济区 GDP 始终远高于其他地区,东部和中部经济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均略有增加,同时,东北和西部地区则有所减少。

(3)不同 SSPs 路径下,中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预测结果显示:SSP1-5路径下,第一产业产值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但达峰时间有所不同。第二产业产值在 SSP1 和 SSP4 路径下,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 SSP2 和 SSP5 路径下,产值均呈现增加趋势,但 SSP2 路径下在 2040 年后增长逐渐放缓;SSP5 路径下则持续增长,在 SSP3路径下,2040 年后产值处于停滞状态。第三产业产值在 SSP1-5 路径下均呈持续上升趋势。随着经济增速及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一、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逐渐减少,第三产业逐渐增加。2020s 起第三产业对经济总量的作用达到 50%;2050s 第三产业贡献超过 70%,达到当前发达国家现有水平。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