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经济论文,本文以创新城区发展为前提,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等相关理论,对沈阳市创新城区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为沈阳市在创新城区发展建设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提供新选择与新思路。首先,本文论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在创新城区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从中吸取了研究沈阳市创新城区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别计算了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本、劳动、技术进步贡献率,比较分析三者的贡献率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对沈阳市城区创新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得出了技术进步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需重视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结论。之后,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定8个指标并构建了城区发展因素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沈阳市13个城区创新城区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公共因子得分和因子贡献率得到“创新城区发展指数”,并对各城区进行排名,提出发展创新城区需各城区利用自身优势,集聚创新要素,合作共赢。一直以来,沈阳市都高度强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并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创新潜力,促其在城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加速产业结构全面升级与优化,逐步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高级化产业结构体系。
.......
第1章绪论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显著变化的今天,生产空间的组织模式悄然改变,同时城市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1]。科技创新与发展是提升中国综合实力、顺利实现民族复兴之梦的制胜法宝。创新驱动发展所带来的创新热潮促进了社会中各经济主体积极投入创新创业活动并对产业发展产生了正面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多种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发展的模式,为城市更新与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目前,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创新创业活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展现,充分体现了创新主体的活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探索在新的经济背景下的城区发展模式,开始着力打造创新城区,但尚未取得显著成效。目前看来,尽管国内大型城市的某些地区尚未出现发展速度放缓甚至停滞的情况,但不得不承认也承担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许多城区为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大力引导自主创新,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为城市发展赋予新的活力和生命力,着力丰富和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稳健持续发展。
......
第2章创新城区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创新城区的概念界定
具体来讲,创新城区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积极履行生产职能,也需要主动承担包括教育培训、生活服务等在内的社会职能,着力构建起功能多元化、环境愉悦化的现代化城市片区。可以说,创新城区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文化角度。很多学者从文化层面对创新城区展开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有学者表示,从文化环境方面来讲,创新城区主张民主、开放,依托于健康积极的文化价值理念拉近彼此的距离并实现深入友好的沟通。在开放的环境下,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知识相互碰撞并深入融合,从而演绎出无限可能。有些者表示创新城区是否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稳健化、长效化发展,其关键是能否构建起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空间角度。2014年,学者Katz将目光聚焦于美国创新城区,并对其展开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该学者表示,从微观层面来讲,创新城区的价值更容易得到深入挖掘和充分实现,不管是中心城区的创建,还是旧城区改造,它们均高度依赖于各种各样的小区块,基于此构建起布局合理、规划严谨的创新空间体系。从空间角度方面来讲,创新城区挣脱了功能分区的束缚,主张形成融合型空间发展模式,鼓励并引导区域内的主体更便捷、更高效的沟通及合作。所以,创新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引起空间利用模式的演变。
研究框架图
2.2创新城区的理论基础
经济发展环境的瞬息万变,使得城市在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验,新经济增长理论并没有对城市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合理的阐释,朱勇等学者表示,内生增长理论并不具有广泛适应性,只有将多个不同模型联合应用才能够准确合理的明确经济增长原因,单独的依靠某模型根本无法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47]。内生增长理论高度强调技术提升能够推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也能够使得技术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改进,两者相互影响,为经济稳健长效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可以说,内生增长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为人们探讨技术和经济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指导。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内生增长理论应引入更多新的因素,唯如此才能够实现对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关系的有效解释,所以很多学者以内生增长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模型,比如计量经济模型等,使得该理论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区域创新三螺旋理论为创新城区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2005年,Etzkowitz等学者将目光聚焦于“斯坦福大学—硅谷”等并对其展开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基于擦提出了区域创新三螺旋模式。该理论强调了高校、产业、政府均能够成为区域创新的主体和引航者,逐步实现螺旋上升式发展。从创新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创新城区从根本上来讲是高校、公司和政府共同创新。在创新城区的构建与发展中,政府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区域创新三螺旋模型高度强调高效企业政府间的协同合作,可以说,三者密切配合、协同合作为创新城区的稳健化、全面化、持续化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活力和生命力。
第3章沈阳市城区创新发展水平分析....................................................................19
3.1城区创新发展水平的分析方法...................................................................20
3.2城区创新发展水平的计量分析...................................................................21
第4章沈阳市创新城区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27
4.1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27
4.2创新城区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成...................................................28
第5章沈阳市创新城区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31
5.1分析方法.......................................................................................................31
5.2数据来源和说明...........................................................................................34
5.3分析过程.......................................................................................................34
5.4分析结论.......................................................................................................44
.....
第5章沈阳市创新城区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分析方法
本文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8个指标,它们之间具有密切关联,为了增强解释变量的可信性和严谨性,本文采用了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因子分析法,结合各指标间的内在关联对其进行的分类,选取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使得研究更加清晰和有说服力。相关系数仅能够在某种环境下描述因子间的关系,其适用性较差,在因子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难以通过此方法检查其能否进行因子分析。伴随着研究工作的持续深入,人们开始通过KMO检验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因子分析的解释力。此外需要对沈北新区和辽中区进行特别说明,二者同时作为沈阳市的非中心城区,在创新城区发展指数排名上有着较大差距。沈北新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沈阳北部,是沈阳的新母城。沈北新区是沈阳市目前重点推进发展的城区,现已构建了规模庞大、现代化气息浓郁的国际级试验区,是当前比较重要的一个集聚区。创新城区的建设发展需要依托于存量更新,重点在于新行业、新功能和新群体的导入,以及如何与原有的城区的空间、功能以及城区居民相融合。创新城区并非只是对现有软硬件的规划与部署,而是逐步构建起以强大经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支撑,物质占据主导地位的城区属性
KMO的检测标准
5.2数据来源和说明
如图5.4所示,排名后六位的为于洪区、苏家屯区、康平县、新民市、法库县、辽中区的创新城区发展指数均为负值,说明这六个城区的创新城区发展水平低于沈阳市各城区的平均水平,在创新城区发展方面处于劣势。和平区、沈北新区、浑南区、沈河区等7个城区创新城区发展指数为前7位,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这7个城区在创新城区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行政区划方面看各城区创新城区发展指数排名,沈阳市5个中心城区都在其中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分别排在第1、4、5、6、7位,说明在发展创新城区过程中,中心城区本身具有较大的优势。而除中心城区外的其他城区中,沈北新区与浑南区的创新城区发展指数排名第2、3位,高于大东区与铁西区两个中心城区,表示创新城区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形成的补充性城市空间模式,是创新资源密切汇聚的空间样态,并不局限于行政区划上的中心城区,非中心城区也展现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沈北新区拥有规模庞大、发展前景可观的大学城。因此,在经济、区位、创新环境因子产业要素因子分别排名第4位、第3位,在各城区创新城区发展指数排名中位于第2名,展现了较强的创新城区发展潜力。辽中区位于辽宁省中部,是沈阳市最年轻的区,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辽中区目前在创新城区发展指数中排在最后一名,但近年来,辽中区产业结构积极升级和调整,主导产业全面推进,高端制造业迅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北方生态宣居水城快速崛起,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辽中区仍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
第6章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作为随着创新型城市建设、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发展业态,创新城区从根本上来讲是通过知识创造、研发活动等而谋求创新与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空间,为推动沈阳市以创新为基础,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稳进长效发展注入强大驱动力。首先,应坚定不移地践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而这就意味着应着力引入并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回报可观的产业;发展低能耗、资源优势突出的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以使经济发展也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将人力资源优势的红利发挥到极致,努力推进经济可持续绿色发展。沈阳市应着力推进发展前景可观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对传统产业的全面调整与优化。其次,要推动产业协调化、融合化发展,着力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通过各种先进技术或者方法提高第三产业占比,重视并强化对基础设施的构建与完善,促进城乡协同化、高效化发展,推进国际贸易发展,积极引入外资并促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沈阳市的制造业水平较为发达,需要不断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推动高端制造业全面发展,以保持制造业发展的活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