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经济论文,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只能满足低水平的基本生活保障。这一时期带有“统分统配”特质的民生保障网络仅仅覆盖了国有城市工业部门的少数群体,新中国初期的民生只能在让步于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在低水平上得以改善,然而也正因如此,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制度化的民生保障才在经济转轨的环境下起步。国家对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不再采取“统包”的策略,城市国有工业部门的劳动者逐渐丧失了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制度红利”的庇护。所以,从这一时期开始的民生改善,才更具有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意义的一项社会工程。本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阈,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将研究对象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相关概念的论述,界定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概念范畴,同时阐释两者间相互作用的运作机理,揭示影响其相互作用的外部条件,为接下来的写作提供理论支撑和逻辑理路。
.....
第1章绪论
在解决民生问题、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问题上,经济始终都是政府各项政策调整和制定的着力点。目前,理论界已逐渐形成一个基本共识,即改善民生与保持经济增长是中国社会两件同等重要的大事,二者缺一不可。②探究其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确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之间的互动机理,认识其二者之间产生联系的媒介和支撑其进行相互作用的外部条件,构建基本的逻辑分析框架,分析二者产生联系的一般性规律,同时也要将其置于具体的、现实的历史进程中考察和检验,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间关系变迁的历史进程,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二者相互作用的具体形式和外部的主要影响因素,期望能够在把握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历史逻辑脉络的基础上,揭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互作用的特殊性规律,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次,基于历史逻辑,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时期划分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代三个历史阶段,并针对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相关理论认识与政策实践进行梳理,系统总结各个时期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两个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分析了阶段性的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互动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2章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理论分析
2.1相关概念阐释
民生改善,至少在包括生活的物质方面的丰足的同时也应该囊括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民生改善就是一个民生由基本生存型满足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演进的过程。随着人民生活的需求是不断扩大,民生的需求从物质到文化再到美好生活,西方有所谓马斯洛心理学讲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层次论,理论界普遍认为改善民生也是多层次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民众基本生存状态,就是马克思讲的衣食住行最基本需求,如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社会保障、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第二个层次主要是民众基本发展能力培养,如教育特别是中高等教育、稳定的就业、公平的收入等;第三个层次是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如政治参与、各方面权利得到保护等。民生改善是国家将战略目标与行政手段相结合,不断提升民生基准的过程,是区别于常态化维持的,其本身是在外部条件的支撑下在与经济不断由基础到目的的循环往复之中呈现的民生系统更新。在这一过程中,民生改善突破原有的民生基准,在层级性的民生需求不断被满足的同时,催生了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进而不断调整民生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整合发展,确保最终结果的实现。
2.2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基础
从这层含义上来说,生产关系的发展也是由生产者本身的发展决定的,生产关系的进步体现在与社会生产力和人自身发展的适应性,人自身的发展即涵盖民生的发展维度,包含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平均寿命等等。就生产关系的性质而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环节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之上的,规定着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决定着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同时规定着民生的基本性质。民生改善的水平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公正合理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形式能够更多的兼顾社会利益关系,使生产力发展的成果更多的作用于全体社会成员,进而满足民生需要,使民生得以改善。新时代的民生不再仅仅局限于“温饱”的物质层面上的满足,而是上升以现有“小康”为基准,要以丰富的物质供应为基础、自由的精神为支撑、完善的制度为保障的系统工程。民生诉求的多维度层次化的发展,决定了民生改善工作需要从民生实际出发,构建合理的民生建设体系。
.......
第3章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在推进工业化中保障民生.......30
3.1构建保障民生的经济基础.............................30
3.2经济恢复发展民生初步改善...........................37
3.3经济条件制约民生改善水平...........................39
第4章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改善民生..........47
4.1民生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47
4.2经济发展推动民生改善新面貌.........................55
4.3“经济先行”使民生改善面临瓶颈.....................59
第5章新时代奏响民生改善最强音.........................73
5.1构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73
5.2新时代民生改善的新成就.............................79
5.3民生领域仍然存在短板...............................81
5.4使民生改善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84
.......
第6章中国经济发展中民生改善的经验梳理及未来展望
6.1我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规律认识
创新是民生改善的重要推动力,创新体现在发展的各个环节,同时也体现在我国社会建设制度、理论、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与民生改善不断发展的层次性相关联,使经济的发展能更好与民生需求相适应,协调是民生发展的重要依托,历史的实践证明,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民生领域依旧存在着短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绿色的发展是新时代民生的新诉求,一直以来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和人民对健康的关切,良好的生存环境是民生的基本诉求,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开放发展为民生改善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通过发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积极作用,积极主动的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给民生的建设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共享是民生改善的落脚点,体现了公平与正义,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更体现了改善民生的本真价值。总体上看,新时代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已然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把握二者这一规律必然能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
6.2警惕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不良的弊端
人均的生产力水平和收入水平受制于拥有的土地量的大小,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产出的增长只能依赖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和土地节约型技术的进步,但又具有显著的边际报酬递减性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均收入的增长促进人口的更快增长,而人口的高增长又会拉低人均收入水平,甚至使人均收入水平降至维持生存水平以下,人均收入总是收敛于勉强维持生存状态的极低水平,形成一种低水平的平衡,并且在人均收入不变的前提下,人口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等同,农业总产出的也与人口总量增加的过程同步,其形成的最终结果,是农业部门劳动的内卷化,亦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十七世纪开始,受到危机的影响西欧各国的表现开始出现明显分化。只有荷兰和英国在危机中依旧保持了人口和社会收入的增长,就英国而言,英国人口在17世纪增长了25%左右,而英国人的实际工资也增长了约36%,历史上首次有些国家和地区逃脱了“马尔萨斯陷阱”,究其成功的经验,从根本上说是建立起了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和制度。英国建立起了议会民主制度,保护了贸易,由于有效的所有权的建立,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成本,技术的革新得到王权的保护,通过海外扩张和海外贸易实现了积累。
.......
结语
改革开放经历了二十余年,经济社会已经实现了较为可观的财富积累,国家具备了规模化推进民生建设的财政基础,我们也终于有足够的底气来解决“经济建设为中心”背后遗留下来的民生问题,所以“民生改善”才真正意义上被提上国家发展的议事日程。综上所述,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先行”,但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坐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呈现“同向同行,相互促进”的关系。新时代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并重,“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基本方略越发明晰。在经济发展转型中有效的和民生领域衔接,并使民生改善成为消费驱动型的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