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经济论文,本文基于 Upward 的贸易增加值微观测度方法,把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合并,对 2000—2008 年福建省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进行测度,分析了福建省 DVAR 的总体变化趋势,并在行业、区域、企业异质性等角度对 DVAR的变化机制进行分析对比。另外,还利用 2000—2013 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对福建省制造业各区域、各子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进行计算,结合产值份额对 DVAR 进行研究,从行业总体竞争力的角度来看 2008 年之后 DVAR 可能的变化趋势。除此之外,本文还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实证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行业规模、劳动力投入、劳动密集度及补贴收入对DVAR 的作用。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总体水平上,福建省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 55%到 75%之间,且处于持续上升势,2004—2006 年间提升最快,之后增速逐渐变缓;从行业角度来看,大部分行业 DVAR 不断提升,只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小部分有下降趋势,且高技术含量行业出口份额不断上升但DVAR 始终低于其它技术行业,另外,食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出现了产值份额和 DVAR 不匹配现象;从区域上看,除了龙岩市 DVAR略有下降外,其他区域的 DVAR 都在不断上升,但福州市和厦门市制造业的产值份额有所下降,其 DVAR 与产值份额有所“错配”。
........
第 1 章 绪论
贸易增加值作为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已有许多学者和国际组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不足。首先,国内外的学者大部分是站在宏观的角度,针对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和增加值测度进行分析,近几年内才开始对企业异质性进行进行微观研究,且深度不够。第二,已有文献大多是站在全国视角上进行分析,缺少对特定地区的研究。第三,国内外文献大多是对行业的总体研究,很少有学者分行业进行对比,而单独对中国制造业展开讨论的则更为少见,我国的制造业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并不高,这并不符合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生产基地的事实,所以对制造业各行业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并找出相应原因显得尤为重要。最后,国内外对增加值的变化机制进行的研究较零散,大部分都是从技术、垂直专业化水平、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等进行单方面的分析,并未对影响因素展开的系统研究。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福建省制造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进行测算,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福建省以后的经济贸易发展提供政策意见。
........
第 2 章 国内增加值相关理论
2.1 国内增加值的界定
当今社会,开放经济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分工现象逐渐明显。在此背景下,在一国出口的产品中,国外中间品的投入会占很大一部分,如果采用之前的传统方法,即用产品最终产值作为指标来衡量,很难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由它计算出的出口所得会偏高。出口国内增加值(DVA)是一国出口贸易总值中的国内增加部分,也就是指国内投入生产后,扣除生产中直接或间接使用的进口中间产品及国外价值投入之后新增加的价值总量,可以被看成一国的真正出口价值。在数值方面,出口国内增加值=国家出口总价值-出口产品在生产中所含的国外进口价值。一国的国内增值越大,说明它贸易往来中获益越多。而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等于出口国内增加值与总出口的比值,它表示的是一国新创造的价值在所有的产品出口价值所占份额,即是一国自身所得的收入占一国所有出口贡献的比值。
2.2 理论回顾
随着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不断研究发展,有些学者把技术变动、政府干预、要素结构等要素引入其中,丰富了这一理论的内涵,逐渐由静态向动态转变。与静态比较优势不同的是,动态理论认为市场是不完全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产生了外部效应,此时就需要政府的调节与干预,对弱势企业进行扶植等,增加贸易的利益。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动态理论主要有两类,其中,有一类以内生增长理论和贸易理论为主,主要把技术水平看成内生变量,技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学习来进步和创造,“技术外溢”及“干中学”的存在带来了长时间的动态比较优势。而在少量学者的的研究中,将技术视为外生变量,如技术差异和转移模型及赤松要的“雁行理论”等。而基于要素变动的理论主要以累不津斯基定理、H-O-S 要素均等模型等为基础,从要素丰裕度与要素密集度这两个角度来研究比较优势的动态化。
........
第 3 章 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测度方法及相关说明....................................... 17
3.1 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微观测度方法................................................... 17
3.2 制造业的分类与数据说明........................................................................... 19
第 4 章 福建省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测度结果及分析....................................... 24
4.1 福建省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测算分析............................................... 24
4.2 福建省制造业不同企业 DVAR 的异质性.................................................. 33
第 5 章 福建省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6
5.1 模型设定....................................................................................................... 36
5.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37
5.3 实证研究分析及结果................................................................................... 38
.......
第 5 章 福建省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设定
本文对福建省的出口增加值进行了微观测度,能够较真实的反映福建省贸易出口中的国内增值部分,同时研究并分析了福建省出口国内增加值变化的动力因素。相较于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引入了技术水平及要素禀赋,在许多文献中也将技术水平作为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动力因素。另外,在研究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路径问题上,新新贸易理论把 FDI 作为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在以往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从外商直接投资(FDI)、行业规模、劳动力投入和要素报酬、补贴收入等方面研究福建省企业出口 DVAR 的驱动因素。
5.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当今世界,各国贸易交换频繁,而外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给我国的贸易发展带来了诸多好处。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不仅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实物资本,同时给带来了许多无形资产,如企业技术外溢效应,产业的国际市场信息及市场需求等,降低了产品的平均成本,带来了规模效应,推动了我国各行业参与全球生产链的加工进程。在引入外资的同时合理分配国内相关资源,能在短期内促进出口国内增加值快速增长。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可能是福建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变化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工业统计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中没有 FDI,本文用各行业所有者权益中的外商资本来表示制造业子行业的FDI 流入,即外商资本与工业总产值的比值来表示 FDI,其数据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年鉴。Mundell 提出了“反向贸易效应”,他认为要素间存在跨国流动效应,随着各国间要素的流动,要素的存量和相对价格发生变,一国的贸易结构也不断变化。通过比较优势理论的不断深入,学者发现要素的变动是长期过程,而不是短期存在,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中伴随着要素结构的变化,而要素的结构变动引起了比较优势的变动,国际贸易的结构也随之改变。
..........
第 6 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在总体水平上,福建省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 55%到 75%之间,且处于持续上升趋势,2004—2006 年间提升最快,之后增速逐渐变缓;从行业角度来看,大部分行业 DVAR 不断提升,只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小部分有下降趋势,且高技术含量行业出口份额不断上升但DVAR 始终低于其它技术行业,另外,食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出现了产值份额和 DVAR 不匹配现象;从区域上看,除了龙岩市 DVAR略有下降外,其他区域的 DVAR 都在不断上升,但福州市和厦门市制造业的产值份额有所下降,其 DVAR 与产值份额有所“错配”。
6.2 不足之处
本文对出口 DVAR 的微观测算方法较宏观方法来说更为精准,但仍存在不足。首先,本文理论研究不够充分,由于本人理论知识不足,在这研究方面不够深入,还需进一步探讨;其次,在资料以及数据方面略有不足,由于海关数据库获取难度较大,所以只对 2000—2008 年的出口 DVAR 进行计算,且 2004年由于缺乏工业总产值数据,对其进行估算,所以 2004 年的出口 DVAR 存在偏差;另外,所涉及数据量较为复杂,在计算过程中会产生一定误差;最后,本文在影响因素选取上有所局限,只选取的五个进行分析,还有其他相关因素并未考虑进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