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看,人类社会形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社会增长的动力也在随之转换。当前,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数字经济随之成为重要的增长动能。从时间上看,人类社会经历了数千年农业社会和数百年工业社会时期,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将处在信息社会发展阶段,人对信息、数据、技术的掌握与把控能力将决定人类社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从空间上看,数字经济时代世界上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面临着数字经济鸿沟、法律和技术壁垒、数字经济犯罪、新旧经济融合等发展难题,也亟待寻找破解之道。全面认识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以及数字经济治理面临的理论和现实困境,准确把握和做好信息社会与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治理,促进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一起构成本文的研究背景。
一、社会形态从农业社会演变到信息社会
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看,人类社会形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社会增长的动力也在随之转换。当前,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数字经济随之成为重要的增长动能。从时间上看,人类社会经历了数千年农业社会和数百年工业社会时期,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将处在信息社会发展阶段,人对信息、数据、技术的掌握与把控能力将决定人类社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从空间上看,数字经济时代世界上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面临着数字经济鸿沟、法律和技术壁垒、数字经济犯罪、新旧经济融合等发展难题,也亟待寻找破解之道。全面认识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以及数字经济治理面临的理论和现实困境,准确把握和做好信息社会与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治理,促进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一起构成本文的研究背景。
一、社会形态从农业社会演变到信息社会
在经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信息革命开始引领我们步入信息社会。①一般意义上讲,我们也将信息社会称之为信息化社会、互联网社会、知识社会、虚拟社会、数字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等,是区别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一种更高级的技术社会形态。②“信息社会”这一概念最先是被日本人梅棹忠夫于 1964 年提出来的,随后这一概念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和熟悉。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农业社会相对来说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主要满足人类的穿衣和饮食等需求,主要依靠畜力和人类自身的力量,生产活动是以种植、养殖为主。工业社会更多是依靠资本和机器来驱动,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主要生产各类工业产品,如汽车、机电设备等。信息社会则主要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之上,其使用和处理的“原料”主要是信息和数据,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使用,以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当然,还有一种分类办法是把信息社会划入工业社会,作为工业社会的高级阶段,即人类社会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或称之为“工业 4.0”阶段。①但无论怎么划分,信息社会显著区别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或前工业社会。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数字经济是一个系统经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是基础,信息技术与传统经济的融合发展是关键。因此,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相关文献研究散落在互联网治理、协同治理等学科及领域,还有一些研究直接以网约车治理、共享单车治理等细分领域的治理命名。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述评。一是以时间为轴线,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治理的代表性观点及特征;二是梳理并述评协同治理理论的研究观点以及互联网协同治理的有关研究;三是整理并述评数字经济以及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协同治理研究。
一、互联网治理的发展演变
第三章 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现状与分析框架...................................70...........................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数字经济是一个系统经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是基础,信息技术与传统经济的融合发展是关键。因此,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相关文献研究散落在互联网治理、协同治理等学科及领域,还有一些研究直接以网约车治理、共享单车治理等细分领域的治理命名。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述评。一是以时间为轴线,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治理的代表性观点及特征;二是梳理并述评协同治理理论的研究观点以及互联网协同治理的有关研究;三是整理并述评数字经济以及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协同治理研究。
一、互联网治理的发展演变
国内外学者对于互联网治理的认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互联网始于美国,公认的诞生年份为 1969 年。最初,互联网主要局限于实验室应用,随后逐步走向社会应用。当时互联网主要面临的是联通、扩大、发展的问题,因此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更多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规范互联网发展,国外学者开始围绕技术治理来探讨推动互联网发展的路径。中国对于互联网和互联网治理的认识要晚一些,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也正是从那时起,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批大型互联网公司蓬勃兴起。随之而来的各类问题和事件也相继出现,为此,国内外学者拓展了研究的视角和内容,提出治理的理念,倡导主权国家、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要参与互联网治理,这时的互联网治理研究在治理模式、治理手段、治理内容上有了较大发展。近十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与传统经济的融合加速,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经济概念也随之出现,这一阶段的研究体现为既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开始关注数字经济治理。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积极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努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全球互联网发展和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互联网治理、数字经济治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第二章 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内涵及逻辑基础
第一节 数字经济治理相关概念界定
数字经济是基于数字技术的经济,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很多时候数字经济也被称作互联网经济或网络经济,数字经济治理也常常与互联网治理、网络经济治理等混淆,本节旨在清晰界定这些概念。
一、数字经济
(一)数字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章 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内涵及逻辑基础
第一节 数字经济治理相关概念界定
数字经济是基于数字技术的经济,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很多时候数字经济也被称作互联网经济或网络经济,数字经济治理也常常与互联网治理、网络经济治理等混淆,本节旨在清晰界定这些概念。
一、数字经济
(一)数字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数字经济的内涵
美国人唐·塔普斯科特于 1995 年在自己的著作《数字经济》中最早提出了“数字经济”这一概念。1998 年 7 月,美国商务部发布了《浮现中的数字经济》,这是有关数字经济的第一部著作。在此之前,日本通产省于 1997 年 5 月提出“数字经济”,又称其为“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失重经济”“知识经济”“E经济”或“新经济”。1999 年 6 月,美国商务部在《新兴数字经济》报告中把数字经济看成是电子商务以及使电子商务成为可能的信息技术产业等两个方面。
美国人唐·塔普斯科特于 1995 年在自己的著作《数字经济》中最早提出了“数字经济”这一概念。1998 年 7 月,美国商务部发布了《浮现中的数字经济》,这是有关数字经济的第一部著作。在此之前,日本通产省于 1997 年 5 月提出“数字经济”,又称其为“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失重经济”“知识经济”“E经济”或“新经济”。1999 年 6 月,美国商务部在《新兴数字经济》报告中把数字经济看成是电子商务以及使电子商务成为可能的信息技术产业等两个方面。
数字经济是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的。1969 年,分属于美国四所大学的几台计算机被联接起来,组成全球首个计算机网络,又被称为阿帕网(ARPA),这一事件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 TCP/IP协议的建立和发展,覆盖全美国的计算机网络随之形成。之后,全球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开始互联,逐渐形成了覆盖全球的因特网,这就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基因—互联网。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互联网具有信息交换简便快捷的特点,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商业用途,这也直接带动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进一步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一些具有商业头脑的机构敏锐地看到了互联网发展的前景和机遇,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互联网行业,进而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声望的互联网巨头。特别是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全球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大萧条,世界经济景气度不高,很多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和发展困境。但由于互联网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蓬勃向上,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反而一枝独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创造了失业率和低通胀率并存的经济神话。尽管互联网经济泡沫在 2001 年被刺破,很多互联网企业倒闭、破产或资产大幅缩水,但是数字化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已是大势所趋,在经过了几年的调整和震荡之后,互联网发展迎来新的爆发,Google、Facebook 等新一代互联网巨头相继诞生,业界沉寂多年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苹果公司也被唤醒激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 年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和过度消费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各国都在为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此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再一次爆发出惊人的力量,4G 通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加速,新业态新产业新产品持续涌现,高质量的供给端产品不断涌现;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手机逐渐代替台式计算机成为新的智能工具和消费终端,需求端的便捷化也带动了新一轮的生活消费;受惠于技术的变革和发展,企业生产模式也从排浪式批量生产步入个性化私人订制,从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步入智能制造阶段,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更高。随着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发展的新动能。
.............................
第二节 协同治理理论内涵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对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既希望大多数人的利益得到保护,又希望自身的呼声得以倾听;既要求民主决策有序进行,又要求自身诉求得到快速解决。这些看似矛盾的愿望和诉求,给各国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治理方式带来巨大改革动力和压力,各国都希望通过变革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为此,很多国家都开始了以结果为导向的去官僚化、分权化改革,更加注重政府流程再造,更加注重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在管理学领域一般将这些举措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②随着社会认知水平和社会成熟度的不断提高,人们普遍认为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已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而且单纯依靠政府也无法满足人们的预期,私人机构和其他社会机构已能够、也应该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在这样的背景和预期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无法回避社会机构的参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和科层组织机构已经难以很好地履职。还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行政领域的学者开始关注网络治理,并对公共部门如何改革、如何建立跨部门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产生兴趣。其中很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就是如何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工作协同,从而提高决策和行动的质量。这些认识和研究被一些学者归类到“协同治理”概念中。#p#分页标题#e#
一、协同的内涵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对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既希望大多数人的利益得到保护,又希望自身的呼声得以倾听;既要求民主决策有序进行,又要求自身诉求得到快速解决。这些看似矛盾的愿望和诉求,给各国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治理方式带来巨大改革动力和压力,各国都希望通过变革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为此,很多国家都开始了以结果为导向的去官僚化、分权化改革,更加注重政府流程再造,更加注重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在管理学领域一般将这些举措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②随着社会认知水平和社会成熟度的不断提高,人们普遍认为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已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而且单纯依靠政府也无法满足人们的预期,私人机构和其他社会机构已能够、也应该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在这样的背景和预期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无法回避社会机构的参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和科层组织机构已经难以很好地履职。还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行政领域的学者开始关注网络治理,并对公共部门如何改革、如何建立跨部门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产生兴趣。其中很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就是如何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工作协同,从而提高决策和行动的质量。这些认识和研究被一些学者归类到“协同治理”概念中。#p#分页标题#e#
一、协同的内涵
协同(Synergetics)一词是从希腊语演变而来,其字面意思是“协调与合作”。协同学的创立者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他于 1971 年提出一个基本假设:在无生命物质中,新的、井然有序的结构也会从混沌中产生出来,并随着恒定的能量供应而得以维持。③在这个假设提出的基础上,赫尔曼·哈肯又在其后续编辑出版的《高等协同学》著作中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协同学及其研究对象,他认为协同学是研究由不同性质的子系统(比如电子、原子、分子、细胞等)所构成的各种系统,研究子系统是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影响,并共同工作使系统沿着一定轨迹和结构运行的,重点是研究那些以自组织形式运转的结构,目的是找出与子系统无关并支配着自组织过程的一般性原理。④综上,协同学重点是研究系统在外部参量作用下和子系统之间的作用下,如何按照一定规律演进发展的学科。协同学反映的是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信、影响和配合,进而实现“整体效应大于个体效应之和”的效果。
............................
............................
第一节 国外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现状分析.................................70
一、政府主体协同治理方面....................................70
二、非政府主体协同治理方面..................................74
第四章 数字经济治理的关系协同研究..................................94
第一节 数字经济治理目标的协同..........................................94
一、直接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94
二、根本目标:提升国家治理能力.....................................95
第五章 数字经济治理的主体协同研究...............................107
第一节 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主体分析...............................107
一、政府主体分析...............................107
二、企业主体分析..................................109
第六章 数字经济治理的机制协同研究
第一节 数字经济协同治理机制分析
本节基于对协同治理统一模型的分析,结合本文研究需要,提炼出影响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机制的关键要素。
一、协同治理机制分析
为了较清晰地理解和界定数字经济治理协同机制的基本内涵和要素,有必要对“机制”和“协同治理机制”等相关概念进行区分和定义。“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其原始意思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由一定数量的零部件构成整体的机器,每个零部件按照相应的原理、规则和因果联系来运转和工作。从这个释义看,机制是指整个机器在运转过程中每个零部件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及运转方式,是事物各要素之间的一种交互、协调和互动关系。①随后,机械学意义上的机制含义以及相应的解释又被沿用到其他理论和实践领域。在管理学的层意上,机制是指各管理要素在推动事务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在互动和联系机理。
协同治理机制是机制含义在协同治理领域的具体应用。尽管目前协同治理理论逐渐被理论界所重视,相应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但学界对协同治理机制的研究才刚开始不久,很多讨论尚停留在经验和实践阶段,从理论高度进行深入研究尚不多见。主要原因,一是协同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模式总体上属于治理理论中一种较新的治理理论和治理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尚属发展的初始阶段,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协同治理机制在我国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尚不充分,成效尚不显著,在此基础上的理论研究也相应显得不足;二是治理机制是与一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发展阶段紧密相关的,各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发育情况千差万别,也很难有相对统一的协同治理机制出现。
...................................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