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复合型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转型发展之经济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71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120715232119528
  • 日期:2019-11-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资源型城市是因本地的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发而形成并壮大的特殊城市类别,我国资源型城市是在“一五”时期和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城市的繁荣发展同资源密不可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初,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工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家地位,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是这种高度依赖资源的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伴随着资源储量降低、政府投资重心的转移、市场饱和、产业结构固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普遍表现出产业结构单一、结构失调、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企业大量停产甚至倒闭、工人下岗、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新世纪开始,政府和学界纷纷开始探究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实现经济健康运行,并公布了 69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为其转型拉响了警报。2013 年,国务院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1]中明确划定全国 262 个资源型城市名单,并将其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枯竭期、再生期四类资源型城市,分类引导其转型发展,攀枝花市正处于成熟发展期。
攀枝花作为我国西南片区最大的煤铁复合型资源城市,早期依托自然资源,发展采掘业、钢铁生产及加工业,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城市的快速发展。经过 50 多年的城市快速建设,攀枝花市已进入成熟发展期,接下来将集中力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良性健康运行。2017 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7.9:40.5:51.6,四川为 11.53:38.75:49.73,而攀枝花市为 3.25:65.11:31.64,第二产业比重远高于区域和全国水平,而一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经济高度依赖于第二产业。受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影响,铁矿需求下滑,钛矿产量随之减少,传统优势产业面临激烈的竞争,新兴产业面临技术和市场的困难,转型势在必行;但受历史发展路径制约,资源型城市普遍表现出产业层级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滞后,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都面临空前竞争,转型内生动力不足,本文对成熟期资源型城市攀枝花的研究,有助于为转型发展提供可行性对策,指导转型实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不仅直接反映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间的比重,而且间接反映出一国经济增长依赖的动力基础,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元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理解和认识产业结构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与趋势,对于一国(一地)制定适宜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在现行经济转型大背景下,此项研究意义重大。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全世界的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转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角度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展开了大量的探索,为其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1.2.1 国外产业结构演替研究综述
国外资源开采较早,城市工业文明起步早,随着资源的深度开采,资源型城市积累的问题也开始显现,由此,国外开始了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阶段:对资源型城市内部演化过程的探讨。英国学者 Auronssean 在 1921 年对矿业城镇作了界定,由此拉开了国外探索资源型城市的序幕,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资源型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他们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不同领域出发,运用实证的方法,探究经济发展依赖性、阶段、人口发展特征、城市规划建设等问题。Robinson Ira 以加拿大的资源型城镇为例,分析城镇在不同阶段的自然资源、市场环境、城市建设以及管理模式下的发展特征,总结了发展经验,并对预测该类城市未来发展趋势[2]。Lucas 初次提出资源型城市“四阶段理论”,他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划分成建设、发展、转型和成熟四个阶段[3],该理论对此后的城市发展相关探讨起了重要引导的作用,大量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对资源型城市“四阶段理论”进行了更全面深入的探讨。Bradbury 在全面深入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问题后,认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是不均衡的且在 Lucas 的基础上,加入了“衰退期、关闭期”这两个新的阶段,发展成为“六阶段理论”[4-5]。
...........................

第 2 章 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英语称为 Resource-based town,对于其概念的界定,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张秀生认为资源型城市是一种向社会供给矿物原料和其加工品的特殊功能性城市[58];武春友认为资源型城市是一种借助资源禀赋,以采掘、初级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别[59];赵景海等认为资源型城市的采掘和加工业产值比重必须大于其工业总产值的 50%[80];还有学者认为资源型城市劳动力要有超过 40%的人从事和资源相关的产业。结合国家发改委的界定: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据其自身资源禀赋,凭借对资源的开采、加工发展壮大,城市发展过程中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且资源依赖度高的一种城市类别[80]。依据城市兴起与资源开采的关系,资源型城市又可以划分为“先矿后城式”和“先城后矿式”[60]。
综上所述,资源型城市普遍具有矿产或森林资源丰富且城市兴起与本地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密不可分、其原材料采掘部门产值占工业产值的 10%及以上、采掘部门从业人数比重占全部从业人数的 5%及以上等这些共性,只要具有这些特点的城市都可以归为资源型城市。
2.1.2 复合型资源城市
复合型资源城市是相对于单一资源型城市而言,单一资源型城市是因煤炭、石油或林业等一类资源的开发而成长起来的城市。复合型资源城市也具有资源型城市的一些共性特征,但它是依托两种及以上资源开发而兴起,并得以发展壮大的一种城市类别。例如,攀枝花是以煤铁资源开采而兴起、成长,属于典型的复合型资源城市。
2.1.3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组成状态、发展水平以及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及其内部联系。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数量上,是指各产业之间和内部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二是质量上,是指各产业部门的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状况。现行主要是三次产业分类法,也有很多学者为了更详细的研究某地的产业结构演进,在三次产业分类的基础上划分更细致的 33 部门来研究。总之,产业结构的演化是基于数量和质量两者的提升[61]。
............................

2.2 理论基础
2.2.1 配第—克拉克定律
“配第—克拉克定理”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m Petty)17 世纪出版的《政治算术》一书,他指出劳动力倾向于向更高部门转移。1940 年,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出版《经济进步的条件》,该书发展了配第的理论,通过归纳研究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产出,总结出了现在我们熟知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即受收入弹性和投资报酬差异影响,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呈现由第一产业部门向第二产业部门转移,继而向第三产业部门转移的演进趋势[62],该定理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在同一时间或者处于同一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得到验证。攀枝花市是在特殊的国情背景下兴起的资源型城市,其劳动力演进与“配第—克拉克定理”有一定出入,从后文图 4-2 可以看出,攀枝花从建市之初第二产业部门从业人数比重就很大,此后 50 多年都没有大幅度的变动,劳动力资源跳过了一产向二产转移的阶段,直接转向第三产业。
2.2.2 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主要是指人生老病死的过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繁荣也必然要经历兴起、发展、成熟、衰退这一周期性规律。Lucas、Bradbury 和 Millward&Aschmann 等人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矿业城市生命周期理论[63];我国学者结合本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实际,发展了该理论,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分为生长、成熟、衰退 3 个时期。(1)生长期。是资源型城市和主导产业部门形成期,资源开采业及其相关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有专门的从业人员、专业化生产技术和装备设施。(2)成熟期。该阶段煤炭、钢铁产业扩张,相关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步完善,产量趋于稳定、形成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经济。(3)衰退期。资源型城市资源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城市发展后期资源的可采量减少,开采难度和开采成本增加,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下滑,对经济的增长贡献变小,产业主导地位下降,经济衰退[62]。最后城市进入转型发展期,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代替资源型产业,转变城市职能,引领城市经济。#p#分页标题#e#
...............................
第 3 章 研究区域概况....................................................12
3.1 攀枝花市的地理环境概况............................................12
3.2 攀枝花市的社会经济现状.......................................13
第 4 章 攀枝花市产业结构演替过程与现状评价......................................15
4.1 产业结构演替过程与评价测度方法.....................................15
4.1.1 就业产业结构偏差度与偏差系数............................15
4.1.2 霍夫曼系数....................................15
第 5 章 攀枝花市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研究..................................33
5.1 攀枝花市产业转型条件分析..................................33
5.1.1 优势分析(Strengths)..............................33
5.1.2 劣势分析(Weaknesses)......................................34

第 6 章 攀枝花市转型发展路径

6.1 第一产业转型路径
农业是攀枝花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大,且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为攀枝花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农业发展较为缓慢且发展基础薄弱,没有实现规模化发展,在资金和政策的力度上支持也不够。未来攀枝花应利用特有的光热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水果、早市蔬菜、优质牛羊肉等四大特色优势精品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强化农业基地建设。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适度扩大特色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积极引导发展林下产业,缓解攀枝花土地利用压力。二是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大力引导农业技术革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农业企业进驻园区,加强合作,积极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保鲜技术,扩大品牌知名度,打开市场,促进农产品“走出去”。三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结合“康养+农业”融合发展,突出特色,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科技化,最终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