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系统协同经济效应的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78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20722330718611
  • 日期:2019-01-3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对现代经济理论感兴趣或者将来有志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的学生,这个专业是最好的选择。本科毕业后可以进入高校,或者继续攻读研究生、硕士、博士等。(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17 年 3 月 5 日 “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国家级的经济战略规划,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将加速广东 9 市、香港、澳门的融合。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据《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6)》[13],自2009 年以来,中国已进入创新能力快速发展时期,创新能力显着提升,在 2016 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成为第一个进入全球前 25 名的中高收入经济体。粤港澳大湾区占地面积 5.65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6500 万,经济规模达到了 1.46 万亿美元,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 6500 万标准箱,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 1.75 亿人次,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已经成为重要议题,大湾区建设的目标设定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地区、全球创新发展的高地、世界知名的高品质生活区、世界文化交流和国家深化改革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将互补内地与港澳发展的不足,大湾区的创新协调发展也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技术创新合作区和世界级金融服务中心。现阶段,我国经济需要新的源动力来帮助国家在应对“去全球化”的贸易保护发展模式下的新挑战,“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实现更好地“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点,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粤港澳大湾区是能够将两者融合发展的最佳选择。创新能力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区域创新就是国家创新的基础,通过区域创新带动国家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必将成为全国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创新发展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引擎。但是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想要取得更好的发展,仅仅提高一个城市或几个城市的创新能力是不够的,对于大湾区创新发展,简单的整合与加总大湾区内的创新资源无法做到最有效率地开发和利用大湾区的创新资源,因此极有必要提高整个地区的协同创新程度,形成完整的创新系统机制以提升大湾区的整体创新能力。
.........
 
1.2 粤港澳大湾区成立背景及发展现状
 
1.2.1 粤港澳大湾区成立背景
吴家玮在 1998 年提出打造“湾区经济”的概念,并指出全球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都是湾区,先后出现了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可能成为全球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将“一带一路”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改革有效结合的重要突破口,结合经济现状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最有可能成功整合资源成为湾区经济的地区。湾区经济的成功需要具备几个重要条件:天然良港、金融中心、制造业中心、科研机构和高校等人才提供机构,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具备了上述湾区经济成功的条件。除此以外,世界三大湾区经济成功的经验说明,大湾区的建设同时需要加强公共服务、推动创新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相比于湾区经济的成功条件,这三点成功因素更是粤港澳大湾区能否成功的关键。如表 4-1 所示,粤港澳大湾区在土地面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均高于世界三大湾区,GDP 总量仅次于纽约湾区,但是第三产业的占比仍低于世界三大湾区。
.........
 
2 相关理论研究框架
 
从中观层次来看,一个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是产生协同效应,产生协同效应的核心就在于系统中能否通过自组织形成创新协同。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之后,创新就变成了国家(宏观)或地区(中观)经济发展和提升竞争实力的核心动力。区域创新协同概念成为了创新研究中新的关注点,即空间上的邻近关系可以使系统内的不同主体进行交互式学习产生协同创新。区域创新协同不同于其他区域创新主要是由于其具有的复合性、集体性的主体创新行为。现有文献研究大多数是从企业角度研究创新的协同性,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中观层面的区域创新协同问题。利用协同学理论及方法分析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的动因,并研究主体行为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机理,以此为本文的研究理论框架。
 
2.1 区域创新协同的概念
区域创新系统是中观层面创新系统研究的应用。作为一个地理空间,该地区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的综合体,它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综合性。随着技术创新从线性到系统范式的发展,区域创新系统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对象,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更多地方性和独特性。虽然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受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启发,但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创新协同的核心是创新,是利用协同学的理论来研究创新,创新协同是指创新的各个要素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单独创新要素无法产生的集体协同效应的过程(陈丹宇2010)[8]。创新协同按照区域创新要素来分类,分为区域内创新协同和区域间创新协同。区域内的创新协同就是指区域系统内部的资源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区域间的创新协同就是指区域系统间的多个行为主体的交互学习作用的过程。区域间的创新协同应该是以区域内的创新协同为前提的,因为不可能会出现区域内部缺乏产生创新协同效应的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区域间创新协同的情况。但是,本文的研究假定区域内的创新环境在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重点研究区域间的创新协同。就本文而言,我们假定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环境不变,重点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中 11 个区域子系统之间的创新协同效应。区域创新协同的结果可以用协同效应形成与否来表示,为了能够准确分析区域创新协同的内涵,此处对两个概念进行明晰:协同度、协同剩余。
.........
 
2.2 区域创新协同的机理和动因
根据协同学的理论,协同就是指系统内的资源要素或子系统之间按照非线性的模式进行交互作用,自然产生出决定系统的序参量,支配着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实现“1+1>2”的协同效应。本文的研究重心不在于区域的资源禀赋或者简单资源优化,而是获得区域内和区域间持续的创新协同能力,实现区域系统内各要素统一的自组织,这也是区域创新系统协同的本质所在,即不同于区域资源要素简单组合、亦不同于区域内资源要素非线性的复杂组合,而是资源要素通过自组织形式进行的组合。区域创新协同的机理要以区域内充分的竞争合作关系为基础,协同的过程是在竞合模式下的资源要素的匹配过程,是创新要素资源从不协同走向协同的状态。只有通过竞争来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优化,并通过合作加强要素交流,才能实现子系统间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协同。协同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1+1>2”的协同效应,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的资源要素的优势互补,而且只能通过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协同发生作用的机理就在于各资源要素特定属性之间的协同作用,即要素属性之间的匹配性或互补性产生协调、同步的强相互关系,产生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而支配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使系统的整体功能最强,产生协同效应。
.........
 
3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系统协同效应评测指标构建.............24
3.1 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原则......24
3.2 本文中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依据的原则........24
3.3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效应评价体系.....25
3.4 评价方法............25
4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系统协同效应实证研究..........29
4.1 实证分析...........29
4.2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系统协同度较低的原因分析..............33
5 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系统协同度的对策..........36
5.1 解决子系统有序度较低的对策.........36
5.2 解决区域文化差异的对策......37
5.3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对策.........37
 
5 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系统协同度的对策
 
5.1 解决子系统有序度较低的对策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系统协同度较低的问题,通过有序度的测算,可以发现港澳地区的有序度在 2013 年以前是明显高于内地 9 市的,在 2014 年到 2016 年间,广州和深圳的有序度逐渐追上香港和澳门,甚至超越了澳门,但仍然低于香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港澳地区、广深两市以及其他 7 个城市的创新发展的差异,因此提高协同度的主要方法就是在保持港澳、广深有序度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其他 7 个城市的创新系统有序度,缩小差距共同提升。针对指标体系中 C2和 C3的解决办法,通过建立良好的创新学习模式,提高较弱区域的知识获取和应用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体协同度。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方面,香港、深圳、广州应该成为大湾区的领头羊,三个城市之间应该形成互为“师生”的关系,但是结合当前发展情况和国际竞争环境,深圳和广州都应该更多地以学习的态度进行合作。在政府引导方面,结合有序度测算的结果,大湾区中除广深、港澳以外,东莞、佛山、珠海的有序度最高,因此在政府引导上应该更加重视内地这三个城市的作用,可以尝试在三个城市成立专门的合作试验区,三个城市在广州、澳门、深圳和香港的带动作用下发挥作用,比如东莞靠近香港,可以成为香港与深圳合作的后备区域,并成为香港企业尤其是制造业融入内地的区域通道;佛山靠近广州,并且有非常好的实体经济的基础,可以在佛山尝试打造广佛企业向外输出的新模式;珠海可以联动澳门形成完整的旅游休闲产业区,也可以解决澳门博彩业独大的产业困境。#p#分页标题#e#
.........
 
总结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下几点内容:
(1)本文研究内容选取区域为粤港澳大湾区,但是在 2017 年以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合作主要是企业之间或地方政府部分的合作,并未形成真正一体化的湾区经济,因此所研究的内容还无法通过数据实证分析出大湾区成为国家规划前后的创新协同变化。
(2)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区域,本文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成立背景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
(3)本文结合了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和近年来其他学者的评价体系。确定了指标因素,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系统协同评价体系。
(4)查阅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整理,对粤港澳大湾区进行实证分析,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协同度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系统协同程度比较低,但处于逐年上升过程。
(5)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系统协同程度比较低的原因,其中包括政府引导的跨区域交流不足、区域文化的差异、基础设施尚未实现一体化、信息不对称等。
(6)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系统协同程度比较低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比如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法制保障、加深文化交流、培育利益共享机制等。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