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经济就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各种经济要素聚集的场所,城市为城市经济提供了物质空间形式和条件。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NO.8》[1]显示,中国的城镇化率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了两个关键突破:2010 - 2011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并超过 50.0%,中国整体开始步入城市型社会阶段。 2012 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 5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52.5%),并以领先世界平均水平(平均每年 0.5%)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发展取得了许多实质性进展,城市化的地区差距逐渐缩小,城市群的载体功能日益凸显,城市经济实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水平也在不断缩小。“十三五”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够进入城市的生活体系”,“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转型”①。2017 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 57.4%,《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到2020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 60.0%。虽然目前我国城市化取得一些成就,但问题依然存在。蓝皮书指出[1],中国城市化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政府,政府把人口规模作为调控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对产业支撑体系的建设重视不足,进而造成中国城市产业支撑能力不足。随着生态资源的约束加剧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未来传统资源型产业将总体进入下坡道,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Maddison(1987)[2]、钱纳里(1989)[3]和西蒙(1985)[4]等经济学家就已指出产业结构(多样化、专业化等)的演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变迁通过引导生产要素由低效率的行业向高效率行业流动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专业化、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这些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候,以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究专业化、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本文在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外部性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从广东省 21 个地级市的专业化指数、多样化指数、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切入,对各区域的专业化、多样化和城市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建立实证模型测算专业化、多样化及其与城市化的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论文的内容、选题意义、论文框架、研究背景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这部分是本文一个总的概论,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和相关文献综述,首先对外部性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介绍专业化、多样化以及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总结相关文献,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为第四、五部分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现状分析,参考其他学者对地区多样化、专业化的测算方法,计算出广东省 21 个地级市 2005-2016 年的专业化、多样化指数,并分样本对多样化、专业化、城市化水平以及经济增长水平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和影响机制,提出研究假设。第四部分基于面板数据,建立经济增长模型,首先分析专业化、多样化与经济增长的线性关系,然后再依次加入专业化、多样化的二次项,探讨专业化、多样化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最后加入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化的交互项,分析其与城市化的交互作用。在对广东省的专业化、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整体分析之后,分区域和城市规模进行讨论。第五部分为空间模型分析,对经济增长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建立空间误差和空间滞后模型,最后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第六部分为文章的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前文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多样化、专业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基础
关于集聚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 Marshall(1920)[5]的产业区理论,他将大量同类企业的集中区域定义为产业区,大量同类企业集聚在一起可解释为集聚经济。同时 Marshall(1920)[5]还把规模经济分为两类,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并最早提出外部规模经济对产业集聚有重要影响,他认为同一产业的企业在某个地区集聚所形成的专业化能够带来劳动力市场和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促进就业增长,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增长。阿罗和罗默在 Marshall 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外部性思想模型化,主要用来说明知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学术界称之为 MAR 外部性(Arrow ,1962;Romer,1989)[6,7]。与 Marshall 不同,Jacobs(1969)[8]则认为知识在互补的行业之间溢出所产生的多样化外部性更能促进创新,他认为大量多样化产业的集中比起那些相近产业的集中,更能带动经济增长,称为 Jacobs 外部性。外部性的存在是无可争辩的,但是哪一种外部性更利于技术扩散,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长期以来存在着很大争议。其中 MAR 外部性理论强调垄断更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增长,因为创新企业的创新思想由于产业内部企业垄断将被限制外流,从而创新企业能独享创新的外部性,这样一来,创新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将被提高;而 Jacobs 外部性理论则认为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加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这种对市场环境倾向性不同的判断,产生了第三种外部性的观点,即 Porter外部性,Porter(1990)[9]既赞同 Jacobs 的观点认为高度竞争更有利于企业创新,但同时也认为产业的外部性主要来源于同一产业内而非不同产业间。根据 MAR外部性和 Jacobs 外部性理论的内涵,MAR 外部性又被称之为专业化外部性,Jacobs 外部性被称为多样化外部性,二者都承认外部性的存在,但是对于外部性来源的观点有分歧,MAR 理论认为外部性主要来源于同一产业的企业,垄断比竞争更有利于知识创新的传播,而 Jacobs 外部性理论则认为外部性主要来源于不同产业的企业,竞争比垄断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
2.2 文献综述
关于集聚经济,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杨金娇(2018)[26]运用 logit 模型,以 2012 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 25 个城市 1578 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专业化外部性和多样化外部性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专业化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性影响不显著;多样化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分区域回归中,多样化外部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企业异质性,专业化外部性的影响没有发生变化。龚新蜀和李梦洁等(2017)[27]基于集聚经济效应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文章首先运用 Super-SBM 模型测算了 2003 年到 2015 年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构建了关于集聚经济与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方程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集聚经济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起到了正向的促进作用。伍骏骞和阮建青等(2016)[28]以浙江省 2004-2006 年 1215 个乡镇和 1990-2011 年 69 个县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集聚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发现集聚经济对农民的收入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和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余运江和高向东(2017)[29]从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经济两个维度出发,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微观调查数据讨论了集聚经济下流动人口工资差异。结果表明:专业化对流动人口的工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门槛效应。分类来看,专业化集聚与低技能的流动人口工资存在负相关,与高技能流动人口工资存在显著正相关。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多样化对流动人口工资影响比较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则主要得益于专业化。综上,集聚经济可以与经济增长、工资、创新等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其中关于集聚经济与经济增长研究,一般把集聚经济分为专业化和多样化经济,具体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 广东省专业化、多样化和经济增长的描述性分析与研究假设 ........... 15
3.1 广东各地级市专业化、多样化指数计算.....15
3.2 广东省多样化、专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分析...........16#p#分页标题#e#
3.3 广东经济增长分析...........23
3.4 研究假设.......26
3.5 本章小结.......29
4 专业化、多样化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 31
4.1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31
4.2 总体回归结果分析...........32
4.3 分地区检验专业化、多样化及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5
4.4 分城市规模检验专业化、多样化及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8
4.5 本章小结.......39
5 专业化、多样化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计量的分析 ...... 41
5.1 广东省多样化、专业化及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 .....41
5.2 空间自相关分析: Moran 指数与 LISA 图............43
5.3 空间模型设定:SLM 和 SEM.......46
5.4 实证结果分析.........47
5.5 本章小结.......50
5 专业化、多样化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计量的分析
一方面,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存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另一方面,从第三、四章的分析来看,专业化、多样化和经济增长呈现区块集中现象,即高的区域和低的区域相对比较集中,这也说明了一个地区的专业化、多样化与经济增长水平可能对周边其他区域有影响,如经济增长快的城市带动周边其他城市经济。基于以上考虑,本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5.1 广东省多样化、专业化及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计算出来的多样化与专业化指数,运用 ArcGIS 软件绘制出专业化、多样化指数的四分位图,为了观察其中的变化规律本文列出了 2005 年、2009 年、2014 年和 2016 年四个年份的四分位图。从图 5-1 和图 5-2 可以看出,广东省各市的专业化、多样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多样化来看,第一阶梯多样化程度最高,2005 年处于第一阶梯的城市有江门、佛山、肇庆、广州;第二阶梯多样化水平中等,包括了清远、深圳、云浮、韶关和河源;第三阶梯多样化水平较低,处于这一阶梯的有湛江、中山、东莞和潮州;第四阶梯多样化程度最低,包括了梅州、揭阳、汕尾、惠州和珠海。2009 年肇庆从第一阶梯掉到第二阶梯,湛江从第三阶梯滑到第四阶梯,而汕尾则从第四阶梯上升到第三阶梯。2014 年多样化四分位图有较大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广州调整到了第四阶梯,这主要是因为其他市的多样化水平上升,而广州的多样化水平有所下降,因此呈现出来的相对排位有所变化。第二阶梯只剩下深圳,韶关调整到第四阶梯,其余的则调整为第三阶梯。2016 年与 2014 年相比,潮州、揭阳和肇庆由第三阶梯上升到第二阶梯。整体来说,第一、二阶梯的数量下降,三、四阶梯的数量上升。
.......
结论
本文从多样化、专业化视角出发,运用 2005-2016 年广东省 21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广东各地级市专业化、多样化和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广东经济增长的现状。接下来利用面板数据,运用传统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广东多样化、专业化以及与城市化的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总体来看,广东四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都处于缓慢上升状态,但四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差距较大,珠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其他三个区域,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上,其中 2006 年到 2007 年有一次较大幅度的上升,2007 年以后珠三角的城市化水平基本处于 80%以上。东翼地区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西翼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低,在 40%左右。另外,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出高多样化、低专业化的特点,如珠三角。经济相对落后区域,正好相反,表现为高专业化、低多样化,如北部山区。
(2)从整体回归结果看,专业化、多样化与经济增长呈 U 型关系,即多样化、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先经历一个负向促进阶段,在某一点上,经济增长达到最小值,超过这一点时,多样化、专业化可能会促进经济增长。城市化的系数显著为正,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3)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多样化、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呈 U 型关系;东翼地区多样化、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呈倒 U 型关系,即刚开始的时候,随着多样化、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带动经济增长,但超过一定限度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小;西翼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呈倒 U 型关系,多样化与经济增长不存在非线性关系;北部山区多样化、专业化与经济增长都不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分城市规模回归,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呈倒 U 型关系;大城市,多样化、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呈 U 型关系。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