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经济统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10篇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88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121821262318117
  • 日期:2018-12-1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经济统计学论文,经济统计学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又能在保险、金融、投资、社会保障等方面从事风险分析和科学精算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实用型人才。(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统计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经济统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第 1 章 引 言
 
地震勘探技术是指根据地下介质密度和弹性的差别,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层对地震波的响应,从而推断勘探地下岩石层特征和形态的方法[3]。目前,地震子波的估计和提取成为国内外地震勘探中的重点研究课题,在进行正演时,通常通过褶积模型或者波动方程与地震子波相结合来形成正演模拟地震数据[1];在反演和反褶积过程中,也要根据地震道信号提取一个地震子波,所以地震子波提取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地震勘探结果的精确度[4]。一般情况下,地震波是地震震源激发产生的一个延续时间非常短的尖脉冲,尖脉冲的高频成份会随着在粘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很快衰减,因而波形也会随着增长[1,23],这样就形成了地震子波。地震记录中最基本的单元就是地震子波,它是一段起始时间确定、能量有限并且能够延续一定长度的信号[1,23]。在过去,人们习惯于将信号或噪声假设为服从高斯分布,从而仅仅使用二阶统计量就可以完成对信号的处理。二阶统计量方法一般包括用于时域处理的相关函数法、用于频域处理的功率谱法以及自适应滤波法,是现代信号处理领域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在信号处理中的优点是运算速度快、实现简单。然而,实际采集的地震信所包含的地震子波与噪声基本都不符合这种假设,实际情况下的地震子波都是非高斯、非平稳、非最小相位、非因果的,噪声就算是高斯的,也只可能被视为带通的高斯有色噪声。对非线性系统来说即便系统输入的是高斯信号,输出却是非高斯信号。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二阶统计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24]:(1) 实际情况下的信号或者噪声通常不服从标准正态分布,所以二阶统计量不能反映信号的全部信息;(2) 相位信息在不同频率分量间会完全丢失,只有在最小相位系统中才能进行准确的相位重构;(3) 如果使用二阶统计量方法消除非高斯过程中的高斯噪声,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处在有色噪声条件下,二阶统计量很难完全分离信号与有色噪声。所以利用传统方法处理实际的地震信号,准确率会严重降低以至于直接影响地震勘探的结果。在地震勘探领域,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出一种新的、可靠的方法用于地震子波的提取。20 世纪 60-70 年代,高阶统计量的发展为地震子波的提取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信号的全部信息都包含在高阶统计量中,高阶统计量能够处理非高斯过程,并且可抑制任意高斯有色噪声。所以基于高阶统计量方法可用来处理和提取非最小相位信号,从根本上解决了二阶统计量在地震子波提取中的局限性问题。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在实际的信号处理过程中,我们通常接触到的都是非线性、非最小相位、非高斯等的信号[5]并非理论实验中所假设的最小相位、零相位、高斯等理想性信号。所以在处理实际信号时,我们常常所使用的二阶统计量的方法,由于只包含信号的幅值信息并不包含相位信息,并且无法屏蔽掉高斯白噪声,它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实际信号的处理。通过人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引入了高阶统计量概念,高阶统计量克服了二阶统计量在处理实际信号过程中的局限性并随之成为信号处理的主要方法。高阶统计量是描述随机过程高阶统计特性的有效数学工具,它包含了高阶累积量、高阶矩和高阶谱。高阶统计量含有信号的更多重要信息,它既含有信号的幅值信息又含有其相位信息,可以用它辨识非最小相位、非线性、非因果系统,它还可以用来消除高斯或者非高斯有色噪声以及辨识信号的各种特征。在信号处理领域中使用高阶统计量主要的目的有:(1) 抑制未知的功率谱中加性有色噪声的干扰;(2) 高阶统计量除了包含信号的振幅信息外还包含了信号的相位信息,它的这一特点可以用于非最小相位系统的辨识和非最小相位信号的重构;(3) 提取非高斯信号中的各种信息;(4) 检测和辨识非线性系统。除了在信号处理领域的应用外高阶统计量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地使用,如地震勘探、语音识别、图像处理[27-29]、通信、雷达[25,26]、生物医学工程[30-33]、故障诊断[34]、系统辨识[35-,36]等多个领域[6-7]。在地震勘探方面,主要利用高阶统计量进行时延估计、检测小断层[46]、地震子波估计[47]、信号重构[48]等、剩余静校正处理[49]等。本文采用高阶累积量和高阶谱方法从地震记录中提取地震子波。
 
第 2 章 高阶统计量概述
 
高阶统计量包括高阶累积量、高阶矩和它们对应的谱即高阶累积量谱和高阶矩谱这四种形式(除此之外,还包括高阶协累积量、循环累积量、倒高阶累积量谱)[7,16-18]。高阶累积量和高阶矩是根据其特征函数来定义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引申出高阶累积量谱和高阶矩谱的含义[19]。建立在高阶统计量基础上的信号分析为信号的高阶统计分析,主要用于实际中非最小相位、非平稳、非高斯、非因果信号的处理。高阶统计量已经成为处理信号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工具。
 
2.1 高阶统计量的基本概念
 
2.1.1 高阶统计量和高阶谱的概念
提取地震子波一直是国内外处理地震信号领域研究的重点,提取的地震子波信号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地震信息处理结果,并会对地震资料的解释造成影响。在过去几十年的地震信号处理中,通常假设地震子波是最小相位或者零相位的。在此假设下,人们提出了基于二阶统计量的Hilbert变换和LS等估计方法[14-15];它们只有在加入高斯白噪声情况下才可能得到较准确的结果。实际采集的地震子波信号和噪声基本均违背了该假设,实际情况下的地震子波信号均为非最小相位,即使是服从高斯过程的噪声,也只能模拟成带通的高斯有色噪声。因此, 在用二阶统计量方法处理实际地震信号时,性能将大大降低, 从而不能保证得到较为准确的处理结果。随着高阶统计量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阶统计量方法已经成为目前地震子波提取的主要方法。高阶统计量较常规二阶统计量除了含有信号的完整的相位信息以外,还能抑制任意高斯噪声[8-9]。利用高阶统计量方法能够提取地震记录的全部信息,通过对提取的信息的处理可以准确地从实际地震记录中提取出地震子波。这种方法比二阶统计量方法适用范围更广泛并且精确度更高。根据实际信号处理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以及高阶统计量的特性,在四阶累积量和四阶谱的基础上,开发复四阶倒谱和四阶倒谱的应用,将有利于提高我们处理地震资料的能力。
 
第 3 章 地震子波理论及地震记录的合成.........20
3.1 地震子波概述.......20
3.2 地震子波提取方法综述......21
3.3 地震记录的合成........23
3.3.1 噪声概述....24
第 4 章 基于高阶累积量提取地震子波........30
4.1 基于高阶累积量提取地震子波的原理.........30
4.2 基于高阶累积量提取地震子波的方法实现.......31
4.3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地震子波提取效果展示......33
第 5 章 基于高阶谱提取地震子波.....47
5.1 高阶谱估计的提出与发展........47
5.2 基于高阶谱提取地震子波的原理......47
5.3 基于高阶谱提取地震子波的方法实现.........49
5.3.1 地震子波振幅谱的计算.......50
5.3.2 地震子波相位谱的计算.......51
5.4 基于高阶谱的地震子波提取效果展示.........52
 
结论
 
本文研究基于高阶统计量理论提取地震子波的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子波提取方法即二阶统计量方法在实际地震子波提取中的发展和局限。然后提出了基于高阶统计量方法在地震子波提取中的应用及该方法优于二阶统计量的方面。二阶统计量不能够包含信号的全部信息,即二阶统计量只能够反映信号的振幅信息而不能反映出信号的相位信息,而且它对加性噪声很敏感,不能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加性噪声,会对信号处理结果有所影响。所以我们在使用二阶统计量方法提取地震子波时一般会假设子波为最小相位或零相位子波,然而在实际的地震勘探中,地震子波常常是非最小相位的,最小相位地震子波只是理想状态,所以使用二阶统计量方法提取的地震子波与地震记录中的实际子波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高阶统计量基础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发现高阶统计量包含了信号的全部信息,它不仅包含了信号的振幅特性而且反映了信号的全部相位信息。这使得高阶统计量方法能够处理实际中的非最小相位、非平稳、非因果信号,真实地反映这些信号的所有特性;并且高阶统计量对高斯噪声及非高斯噪声都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这使得高阶统计量在信号处理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分别从高阶统计量中的高阶累积量和高阶谱两个方面出发分析和研究提取地震子波的方法。#p#分页标题#e#
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 高阶累积量方法是分别求取地震记录的三阶累积量和四阶累积量,然后联立三阶累积量和四阶累积量公式进行一系列的变换和计算得到矩阵方程,通过对矩阵方程的求解最终得到地震记录中的地震子波。
(2) 高阶谱方法是在基于双谱提取地震子波的基础上研究使用三谱提取地震子波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频域中分析地震子波的振幅谱和相位谱与地震记录三谱的振幅谱和相位谱之间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对地震记录四阶谱的振幅谱和相位谱进行分析计算,最终从地震记录中提取出地震子波。
 
参考文献
[1] 杨培杰.印兴耀.地震子波提取方法综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43(1):123-128.
[2] 黄建英.信号高阶谱分析及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成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3] 长春地质学院等合编:《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地质出版社,北京,1980
[4] 李大卫,尹成,熊小军,马洪艳.高阶谱混合方法地震子波估计及处理[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1):29-33.
[5] 孙政,胡修林,涂平洲.高阶统计量方法及应用研究.计算机数字工程,2003,31(6).
[6] 李宏伟,程乾生.高阶统计量与随机信号分析[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7] 张贤达.时间序列分析——高阶统计量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8] Lazear.G D.Mixed.phase wavelet estimation using fourth order cumulants.Geophysics,1993,58:1042-1051.
[9] Velis,D R,Ulrych,T J.Simulated annealing wavelet estimation via fourth order cumulantsmatching.Geophysics,1996,61:1939-1948.
[10] Hatzinakos,D,Nikias,LC.Blind equalization using a trispectrum based algorithm.IEEETrans.Comm,1991,39:669-682.
 

经济统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第 1 章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房地产业对于经济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房子是银行的摇钱树,是 GDP的顶梁柱,是地方政府的财神爷”这句话来描述。现在的房子对我们来说包含了更大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场所而已。从 1998 年国家实行对房地产的改革之后,给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有利的方面,这些有利的方面使房地产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慢慢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甚至给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这与很多方面都是分不开的,包括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的建立、运行规则日趋完善以及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有利调控等等。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引领作用,其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房地产业通过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的特点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在多个产业共同发展的作用下也使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贡献度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数据来描述,“1:1.5”意思就是房地产业的产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相关产业的产值至少能增加 1.5 个百分点,有时还会增加2 个百分点,这就是房地产业通过自身的发展贡献于国民经济增长的体现之处。在国民经济的产业体系中,与房地产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行业多达 50 多个,大到建筑业、建材业、化工业,小到旅游业、园林及商业,正是与这些产业的相关度使房地产业影响着包括基础工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以上充分说明了现在中国经济能够如此持续、稳定的增长,与房地产业对经济的影响是息息相关的。
(2)房地产业能够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据有关统计,1996 年以后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数量超过 2000 万,这代表我国目前城市进程在逐步加快,原有的住房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么多人口居住的需要,这就要求每年不止要新增大量的住宅,同时还要提高住宅的档次来满足人们对于住房的更高追求,加之对原有城市老城区的改造,这也需要房地产业必须快速、迅猛发展才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
(3)房地产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房地产业的发展也能够改善居民生活居住环境,使人们住上更舒适、更高档的住房。房地产业的发展及时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居者有其屋”这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所要具备的条件,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之后才能够对住宅的建设有所促进,当住宅的建设满足了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以后也会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反作用,促进房地产业进一步发展。1998年以来,由于国家对住房制度进行了改革,使我国的住房制度从原来的配给制变成了市场化,这种变化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房地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以下的数据中显示出来,据资料显示,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2009 年这一比重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值为6.6%,2011年此比重为5.7%,这种推动作用正在逐渐增大。另外,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度也不断增加。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增速回落5.3%。
 
1.2 研究意义
2011 年,国家对经济实行了宏观调控,在多种政策的影响下,沈阳市房地产市场仍然保持着平稳的发展速度。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 1685 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 36.9%,比上年下降 4.2 个百分点,投资增速由年初的 33.5%逐渐回落至 16.2%,特别是从 9 月份开始连续 4 个月保持在 16%-17%的增长区间,实现了平稳发展。近年来,特别是在国家针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大背景下,沈阳市的房地产市场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运行态势并逐年健康、平稳的发展,这就说明沈阳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随着住房保障建设步伐加快,房屋供应结构的不断优化等积极因素的推动才使沈阳市房地产市场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房地产业已经在拉动沈阳市经济增长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参照国际和国内其他发达城市房地产发展的规律,沈阳房地产市场将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一种健康、理性和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但是,在沈阳市房地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因此,深入了解沈阳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沈阳市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 2 章 指标设计与方法选择
 
2.1 指标体系设计及依据
房地产业的主要内容有土地的开发和再开发、 房屋的开发和建设、房地产的经营、房地产服务、房地产物业管理、房地产金融。所以要研究沈阳市近几年的房地产业的发展,就要从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以及本年购置土地面积、商品房销售情况、房地产价格指数几个指标的变化情况逐个进行分析、对比,通过运用图来显示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而来综合比较沈阳市近几年房地产业的发展。为了分析沈阳市房地产业发展的情况,我研究参考文献构建了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两级:第一级包含工程指标、销售指标、运营指标、土地指标在内的 4个指标。从宏观方面出发,这 4 个指标比较全面的囊括了评价房地产业所包含的重要方面。在这 4 个一级指标下,又分成了 12 个二级指标,这 12 个二级指标从一些具体的方面阐释了一级指标。
 
第 3 章 沈阳市房地产业发展统计分析..... 12
3.1 沈阳市房地产业现状 ...... 12
3.2 沈阳市房地产业发展的因子分析 ........ 18
3.3 沈阳市房地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23
第 4 章 沈阳市及其他东部大中城市....... 25
4.1 房地产本年完成投资额比较分析 ........ 25
4.2 施工、竣工、新开工房屋面积........ 25
4.3 商品房销售情况比较分析 ........ 27
4.4 房地产企业、从业人数及财务状况.... 28
4.5 房屋出租面积、本年购置土地面积比较 ........ 30
第 5 章 沈阳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对策建议......... 32
5.1 结论 ........ 32
5.2 对策建议 .... 33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沈阳市近几年房地产业发展的相关指标,发现沈阳的房地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发展前景广阔,作为先导性的基础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同时,在沈阳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投资增长迅猛,产生房地产泡沫反映投资结构是否合理的一个基础指标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这个指标同时可以衡量房地产企业发展的持久性、稳定性状况。在发达国家这个指标一般为20%-25%,该指标在30%以上视为有泡沫,由于沈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房地产投资需求的愈加旺盛,导致2010年这个数值为35%,可以发现沈阳市的房地产已经出现泡沫,出现了房地产过热现象。#p#分页标题#e#
第二,开发商信心不足,新开工面积下降明显2010年,沈阳市新开工房屋面积为3635.24万平方米,随着2011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2011年这一指标变成295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3%。2011年,全市新开工面积自5月份开始已连续8个月呈负增长,沈阳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业由年初的33.5%下降至16.2%。在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加压的影响下,销售市场前景不明朗,这说明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三,住房供应结构出现问题近年来,沈阳市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通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为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带来了福音,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也有效的遏制了房价上涨速度,进一步的完善了住房体制,这直接的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但与其他保障房建设开展较好的城市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住房供应结构出现问题,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盲目追求高档、豪华、大户型住宅,导致了中低收入者选不到适合自己的住房,使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更加明显。
 
参 考 文 献
[1] 郑华.房地产市场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年版.
[2] 陈日清,杨海平.房地产市场研究综述[J/OL].华北金融,2010(1).
[3] 马建堂.2010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监测报告[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 马建堂.2011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监测报告[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 国家统计局,中国指数研究院.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 1999-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1999-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7] 沈阳统计局.沈阳市统计年鉴 2001-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8] 沈阳统计局.沈阳市房地产业统计年鉴 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9] 况伟大.预期、投机与中国城市房价波动[J].经济研究,2010(9).
[10] 曹振良.房地产经济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经济统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第1章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仿睫状肌驱动晶状体变焦万向眼球的关键技术研究”(51175459)。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分支,尤其是在美国911、西班牙马德里连环爆炸等恐怖袭击事件相继发生后,视频监控系统得到了各国政府及相关科研机构的重视。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⑴:模拟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以模拟设备为主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CCTV),为第一代模拟监控系统。然而,该系统无法进行远程访问,也不能与其他安防系统兼容;数字时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计算机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进行的视频编解码及多画面显示技术为依托,构成了基于PC机的多媒体主控台系统,为第二代数字化本地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将模拟信号数字化,使得视频存储、处理、搜索变得便捷;网络时代。21世纪后,得益于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处理能力及其存储容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时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I控系统进入了智能化、全数字化的网络时代。系统基于标准的TCP/IP协议,通过网络的传输,使得其布控区域大大超过了前两代系统。同时,系统采用开放式架构,可与其他安防系统,如门禁、报警、语音、管理信息(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等系统无缝集成,如图1.1示。
虽然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已遍布于银行、商场、车站等重要公共场所,但是视频数据只是作为事后的查询媒介,并不能发挥连续24小时实时主动地检测效果。由于此项原因,基于行人运动视觉分析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从技术角度而言,它属于图像分析和理解的范畴,其中主要涉及到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学科[2]。在复杂的动态场景下,基于单个摄像机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为:背景建模、运动检测、运动目标分类、跟踪、行为理解及描述和行为识别。通常将从多个摄像机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融合,以克服在监控中目标遮挡这一问题。因此,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由图1.2表示:
 
1.2行人检测研究现状
行人检测是行人流量检测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国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相关项百的研究。1996- 1999年期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设立了以卡内基梅隆大学(CMU)为首、麻省理工学院(MIT)及戴维SARNOFF研究中心等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视觉监控重大项目VSAM (Visual Surveillance and Monitoring)?该系统融合了多个视频传感器,同时还集成了音频、红外、微波等其他多种类型传感器,实现了对战场及民用场景实施全方位的昼夜监控;不仅如此,系统可以检测和识别异常对象,并对其活动进行分析与预测,进而根据运动对象行为的危害性进行自动提示和报警[3]。为免受恐体袭击,DARPA于2000年又设立了远程行人识别项目HID (the Human Identification at a Distance )>该项目研发出了多模态视频监控系统,可远程进行行人检测、分类及识别[4]o同时期,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成功研制了视频监控系统W^:建立了行人模型以实现行人及其身体部位的定位,即使在户外有遮挡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对多人检测、跟踪及判断行人是否携带物品等功能_。欧盟第五框架项目资助的Advisor,旨在改善公共交通网的管理,该系统实现了行人检测、运动跟踪及异常行为等的监控[7]。欧盟另一项目AVITRAQC利用视觉分析技术,对机场人员、车辆及飞机等进行分割和识别,以实现对地面空勤调度服务的优化[8]。日本也开展了公共区域及智能小区的视觉监控的计划项目CD VP ( The Cooperative Distributed Vision Project) [9]。除 了相关项目,SONY 及Intel也相继研发出了用予视频监控的主动摄像机、智能摄像机及全方位摄像机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已建成人脸数据库,开展了人脸识别的相关研究。
 
第2章高斯背景建模算法研究
 
2.1 引言
运动目标检测是整个图像分析的基础,其目的是将视频图像中的变化区域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因此,检测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图像操作,如目标跟踪,图像分析等。由于背景的动态变化,精准的运动检测常常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①光照条件变化和噪声的影响;②误认为运动目标的阴影为前景图像;③当前景图像与背景图僚相似时,误认为前景图像为背景图像。因此评价目标检测算法有如下三个标准:由此可见,时间差分法利用了图像的空间域特性。当在多械之间的光照条件基本不变时,它可以有效地将检测目标从背景当中提取出来。由图2.1可以看出,时间差分法具有简便快捷,易于实现的特点,且它对于动态环境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然而,由此方法提取出的前景部分为目标在前后倾中的"或区域”。因此得到的运动区域比实际中的大,不利于对图像进一步地处理。同时,该方法易受到噪声的影响,使提取出的图像中出现空洞。当运动目标静止或是运动目标与背景的灰度相近时,时间差分法失效。
 
第3章基于头肩模型的行人检测......... 21
3.1引言 .........21
3.2运动对象描述的基本方法及特征......... 21
3.3头肩模型的提取......... 25
3.3.1单人头肩模型......... 26
3.3.2多人头肩模型......... 28
3.4基于Hu矩头肩模型特征的描述......... 32
3.5基于马氏距离的头肩模型识别......... 34
3.6实验分析......... 36
3.7本章小结......... 38
第4章基于MEANSHIFT理论的行人跟踪......... 39
4.1引言......... 39
4.2概率密度估计......... 39
4.2.1参数概率密度估计......... 40
4.2.2无参数概率密度估计 .........40
4.3 MeanShift 基本理论......... 424
4.4 MeanShift理论在目标跟踪......... 46
4.5本章小结 .........52
第5章行人流量统计系统设计及实验.........53
5.1引言 .........53
5.2系统体系架构......... 53
5.3行人流量统计策略......... 55
5.4实验结果及分析......... 56
5.5本章小结......... 59
 
结论
 
在调研和参考了部分国内外关于行人运动视觉分析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自底向上的视觉跟踪方法,即运动目标检测、目标特征提取及分类、行人跟踪,设计了行人流量统计系统,并成功实现了双向行人流量统计的功能。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运动目标检测:本文比较并分析了在数字图像处理中提取运动目标常用的三种方法:时间差分法、背景减除法和光流法。综合考虑算法的实际性能及系统实时性的要求,选择背景减除法作为本文的方法。使用基于混合高斯背景建模的方法对每帧图像中的每个像素进行建模,进而依据判别准则对其所属类别,即前景或背景,进行判断。采用基于在线的参数更新方程,实时对背景进行更新。对前一步得到的前景二值图像进行形态学滤波、连通域分析等后续处理,以平滑运动目标轮廓及去除由阳光、摄像机等其他因素引起的噪点。最后得到一幅较为纯净的前景二值图像。#p#分页标题#e#
(2)目标特征提取及分类:本文在阐述形状特征、颜色特征及纹理特征等常用的运动目标特征描述方法及模式识别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被广泛认为有较好特征描述能力的基于形状特征的Hu不变矩和构造简便的马氏距离分类方法。在对提取到的前景二值图像进行多目标分割时,采用水平投影直方图的方法可对左右轻微地相互遮挡的行人进行有效地分割,减少了行人漏检概率。同时采用垂直投影直方图的方法提取目标的头肩轮廓模型。通过Hu矩对其进行描述,得到一组七维向量,将其与已经制作好的样本库中的标准行人头肩轮廓模型用马氏距离进行相似度计算,从而判别目标属性,即人或非人。
(3)行人跟踪及其流量统计:本文选取了在行人运动视觉分析领域中基于特征的跟踪方法一一MeanShift跟踪算法。详细阐述了该算法的理论基础,即它是一种基于无参概率密度估计理论的核密度估计方法。并推导MeanShift向量,指出其物理意义是指向特征空间内特征值概率密度最大的方向,且它是一种收敛于局部极大值的自适应性梯度上升算法。随后进一步说明了其在跟踪领域中的实现方法:通过求解候选模型和目标模型的颜色概率密度的相似性函数的最小值,求得此状态下的MeanShift向量,从而实现了行人跟踪的功能,进而对行人实现有效的状态监测。最后给出双向行人流量的统计策略和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并对实验结果作出了定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孔晓东.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8.
[2]王亮,胡卫明,谭铁牛.人运动的视觉分析综述[J].计算机学报,2005, 25(3):225-237.
[3] R.T. Collins, A.J. Lipton,T. Kanade,et al. A system for video surveillance andmonitoring: VSAM final report [R].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Technical Report:CMU-RI-TR-00-12, 2000.
[4] A.Y. Johnson, A.F. Bobick. A Multi-view method for gait recognition using staticbody parameter [C].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dio- andVideo-Based Biomelric Person Authentication, Halmstad,Sweden,2001,2091:301-311.
[5] I. Haritaoglu, D.Harwood, L.S. Davis. W4: Real-time surveillance of people andtheir activitie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0,22 (8): 809-830.
[6] I. Haritaoglu I,D. Harwood D,L.S. Davis. W4: A Real Time System for Detectingand Tracking People [C],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ace and GestureRecognition, Nara, Japan, 1998.
[7] 杨岚.人体目标识别及其在客流量统计中的应用[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 徐扬生,覃剑钊,吴新宇,丁宁.一种基于视频的智能数人系统及其处理方法[P].中国专利:20071007718,2007-9-17.
[9] Matsuyama T. Cooperative Distributed Vision. In Proceedings of DARPA ImageUnderstanding Workshop, 1998: 365-384.
[10] S. E. Kemeny, R. Panicacci, B. Pain,et al. Multiresolution image sensor [J],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1997,7(4):575-583.
 

经济统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四

 
第一章 绪论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公共场所的活动正在不断增加。一方面,商场、娱乐场所和服务场所等公共环境由于人数的增加而变得拥堵,这极易造成踩踏等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作为商场、娱乐场所和服务场所的经营方,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需要根据人数分布的情况,对自己的经营策略进行调整。由此可见,统计公共场所中的人数信息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1.1 人数统计系统的意义
为了获得公共场所中的人数信息,我们常采用人工计数的方法,或者根据签到、售票等信息推测公共场所中的人数。而这些方法都有着自己的缺点和局限性。对于人工计数的方法,首先,该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其次,由于人数分布是动态的,而人工计数往往是在一段时间内进行的,这样我们就无法获得所有时间段内人数的分布情况;最后,在人数较多,运动较为复杂的场景中,人工计数也常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而对于根据其他信息推测人数的方法,只有少数公共场所存在签到和售票等与人数相关的信息,其它的开放式公共场所,并不存在这种信息,这就使得该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此可见,我们急需一种自动的人数统计系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场所正在变得越来越广泛——公交、海关、机场、车站、商场以及营业厅。在这些需求各不相同的应用场景中,视频监控系统通过获取监控目标的视频信息,对视频进行记录、回溯和监视,并根据视频信息自动或人工地做出相应动作,以实现对监控目标的控制、监视、智能管理和安全防范。在视频监控系统纷繁复杂的监控目标中,人体目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很多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场景如商场和营业厅中,统计人体目标数目是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正是因此,基于视频监控技术的人数统计系统成为目前发展最为迅速、性能最为可靠的人数统计系统。该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光流的方法和基于描述模型的方法。基于光流的方法首先选择一组在帧间纹理特征保持不变的特征点,之后通过局部匹配搜索完成跟踪。常见的基于光流的方法包括 Lucas 和 Kanade[3]基于平面位移运动模型匹配立体视觉中对应图像的方法以及采用图像灰度差平方和作为特征点匹配准则的 KLT 算法[4]。基于描述模型的方法首先对所有特征点进行描述建模,之后通过在每一帧图像中选取描述模型具有对应关系的特征点集合以实现对目标的跟踪。基于特征点的跟踪方法有效地描述了人体目标的运动,使得人数统计系统计数更加准确,但同时计算复杂度也相应提高。同时,基于光流的方法在纹理特征变化复杂的情况下常由于出现误匹配而导致跟踪失败。而基于模型的方法由于模型获取的繁琐学习过程以及模型搜索过程中高时间复杂度的计算,使其常难以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第二章 基于检测跟踪方法人数统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2.1 引言
在现有的以视频监控为基础的人数统计方法中,检测跟踪的方法将人体目标检测与人体目标跟踪相结合。一方面,通过人体目标检测,该方法获得了每一帧视频图像中人体目标的位置和范围;另一方面,通过人体目标跟踪,该方法计算出了连续的视频图像中检测到的人体目标运动轨迹并且在此基础上完成计数。由于对视频中出现的每一个人体目标进行跟踪,该方法在理论上可以完整刻画人体目标的运动,从而使其精度高、性能可靠。在营业厅这一应用场景中,如图 2.1 所示,我们面对着复杂的环境。入口场景处,有分布不规则的家具、门外的行人和亮度对比强烈的场景。服务窗口处,场景景深大,在每个距离上,干扰目标都有可能出现,同时还存在着对人体目标的部分遮挡。因此,为了保证在营业厅的复杂场景中进行人数统计的准确和可靠,本文选择了基于检测跟踪框架这一精度高、性能可靠的方法。
在人数统计系统的使用场景中,人体目标基本都是以运动目标的形式出现。因此,在进行人体目标检测时,人们常使用基于运动目标检测的方法。而如何从连续的视频图像中提取出运动目标,也一直是长期以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常见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9]包括:时间差分法、背景建模法和基于特征的方法。时间差分法[10]的基本思路是,在整体亮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将连续两帧图像的灰度值相减,如果对应像素区域的灰度差很小,可以认为该区域对应的物体是静止的,而如果对应像素区域的灰度差很大,则可以认为该区域对应的物体是运动的,通过将这些区域进行标记,就可以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时间差分法的显著特点是易实现、速度快,且只对运动物体敏感,在动态环境中也有着较强的自适应能力。但是,使用时间差分法检测出的运动目标位置不够精确,运动目标的外接矩形在运动质心上存在拉伸,无法提取出所有的特征像素点,并且提取出的运动目标区域内存在空洞。另外,时间差分法假设场景的背景是静止的,假如在场景背景中存在运动的物体,时间差分法将无法处理。
 
第三章 营业厅人数统计系统的人体目标检测.....13
3.1 引言 .....13
3.2 人体目标检测 .......13
3.3 人脸目标检测.......18
3.4 本章总结.........25
第四章 营业厅人数统计系统的人体目标跟踪.....27
4.1 引言.....27
4.2 基于运动关系和颜色直方图匹配的跟踪算法.........28
4.3 基于运动关系和特征点匹配的跟踪算法 .....32
4.4 基于 TLD 算法的跟踪方法 ......... 37#p#分页标题#e#
4.5 本章总结......... 46
第五章 基于 KINECT 的营业厅人数统计系统.........47
5.1 系统测试数据库介绍....... 47
5.2 系统性能评价标准以及测试结果..... 49
5.2.1 系统性能评价标准..... 50
5.2.2 入口场景的测试结果 ...... 51
5.2.3 窗口场景的测试结果 ...... 53
5.3 测试结果分析....... 53
5.4 本章总结......... 55
 
结论
 
自动人数统计系统是视频监控领域一项重要的应用。这主要是因为监控环境中出现的人数对于监控者往往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用来帮助人们合理地分配各种公共资源。营业厅是服务型企业重要的经营场所,如何更好地布置营业厅的网点并对营业厅的服务效率进行评估,是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大事,而要完成以上这些工作,都需要知道营业厅的服务人数,而人工进行统计往往费时费力。因此,我们开发了本文中所述的基于 Kinect 的营业厅服务人数统计系统。Kinect传感器的特点在于可以同时获取场景中的深度图像和 RGB 图像,而本文所述系统正是将这两种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了对营业厅这个较复杂场景的人数统计。文中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设计人体目标检测方法,通过使用深度信息和 RGB 信息,利用兴趣空间目标范围检测和人脸检测方法,实现了对人体目标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出给匹配跟踪算法实现人数统计。
2. 针对不同的监控场景设计匹配跟踪方法。在入口场景使用基于运动关系和颜色分布直方图匹配的跟踪方法,以适应该场景下出现时间较短以及运动速度较快的人体目标;在窗口场景使用基于运动关系和特征点匹配的跟踪方法,该方法跟踪更加准确,以适应服务窗口场景下出现的时间长、运动复杂且存在遮挡的人体目标。
3. 采集测试数据库并规定人数统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过测试,系统在入口场景下的统计准确率为 90.3%,计数目标漏检率为 31.9%,计数目标误检率为 0%,其它目标误检率为 17.8%;系统在窗口场景下的计数准确率为 102.3%,计数目标漏检率为 20.5%,计数目标误检率为 18.2%,其它目标误检率为 9.5%,整体性能良好。
4. 使用 TLD 算法解决了对窗口场景中出现时间长且存在完全遮挡、大角度旋转和暂时消失的人体目标的跟踪难题。
 
参考文献
[1] 贾慧星, 章毓晋. 智能视频监控中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人数统计. 视频应用与工程. 2009, 33(04) , 78-81.
[2] Hou Y L, Grantham K H. Automated People Counting at a Mass Site. Proceedings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and Logistics, 2008, 464-469.
[3] Lucas B, Kanade T. An iterative image registration technique with an application tostereo vision.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981, 674.
[4] Tomasi C, Kanade T. Detecting and tracking of feature points. Carnegie MellonUniversity Technical Report CMU-CS-91-132, 1991.
[5] 李曦, 曹广益, 付晓薇, 朱新坚. 基于实时图像序列的行人跟踪计数方法. 计算机仿真, 2005, 22(02), 79-85.
[6] Jamie Shotton, Andrew Fitzgibbon. Real-Time Human Pose Recognition in Partsfrom Single Depth Images.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Recognition (CVPR). 2011, 1297-1304.
[7] Kalal Z, Matas J, Mikolajczyk K. P-N Learning: Bootstrapping Binary Classifiersby Structural Constraints.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2010.
[8] Stauffer C,GriIIlson W. Adaptive background mixture models for real-timetracking.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Pattern Recognition, Fort Collins, Colorado, USA, 1999, 2, 246-252.
[9] 周游, 刘艳滢, 王春民等. 几种人体运动检测算法的比较分析. 吉林大学学报,2009, 06.
[10] 强继平. 复杂环境下运动目标检测技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经济统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五

 
第一章 绪论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空间微波遥感成像雷达,所获得的图像—SAR 图像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领域,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zati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 Pol-SAR)是在 SAR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一种多参数,多通道的雷达成像系统,这种多通道的雷达系统,能够提供地物的多维数据信息,更丰富、更准确的刻画目标的散射特性[1-2]。一般的 SAR 系统[3-6]是单极化的,通过特定极化方式下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获得目标的回波散射系数,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回波中所包含的目标极化信息。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通过控制雷达波的收发极化状态,测量地面目标的不同极化的散射回波形成散射矩阵,通过完全描述目标回波的幅度和相位特性极大的增强了雷达对目标信息的获取能力[2],这些信息为图像的地物分类、目标检测和识别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基础[7-8]。尽管极化 SAR 相比一般 SAR 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是目前遥感的重要工具,极化SAR发展也必然是新时期SAR发展的趋势,由于相干成像系统的原理性缺陷,它们所合成的图像都存在着严重的相干斑噪声[9-10]。相干斑噪声的存在降低了数据信息的提取,影响了后续的解译和分类。因此相干斑噪声的抑制成为 SAR、极化SAR 信息处理中首要的问题,也是近几年国内外雷达图像处理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噪声抑制的研究,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信号处理的手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SAR 的发展与应用
SAR 的产生要追溯到 1951 年 6 月,美国 Goodyear 宇航公司的 Carl Widey 首先提出使用频率分析方法改善雷达角分辨率的方法。在此之后,世界上首部 SAR系统、第一幅 SAR 图像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出现,随后的 20 年间,SAR 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由美国航天飞机搭载的 SIR-A 和 SIR-B SAR 系统分别于 1981 年和 1984 年进行了飞行实验,在航天飞机飞行期间这两个系统获得了大量的地面数据,很多是人类所未知的。1991 年 7 月欧洲宇航局(ESA)发射了地球资源卫星,1995 年发射 ERS-2,目前仍然在工作。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美国走在了世界的前沿,1988 年,美国宇航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研制的机载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AIRSAR 开始为科学家们提供大量的极化 SAR 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研究和应用,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极化在雷达散射中的重要性,这进一步推动了极化 SAR 理论的研究和极化 SAR 数据的应用。随后其它各国也成功研制了许多机载极化 SAR 系统,包括:德国宇航局(DLR)的 E-SAR、加拿大遥感中心(CCRS)的 C/X-SAR、Dornier 的 DO-SAR 系统。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军事民用的需求,SAR 系统的分辨率逐渐提高。在军事应用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 LACROSSE 系列卫星,它从 1988 年至今已发射 5 颗,其分辨率最高可以达到 0.3m,是当今世界上技术先进的雷达侦察卫星。高分辨 SAR 系统在民用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是 TerraSAR-X和 RADARSAT-2,最高对地观测的分辨率均可达 1m,并且都具有双极化和全极化的对地观测能力。TerraSAR-X 和 RADARSAT-2 的目的都是为商业和科学应用生产遥感产品,它们所生产的数据都可以通过国内多家单位(如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免费或付费获得。此外在欧洲宇航局的网站上也能免费获取星载和机载极化 SAR数据。
从上世纪中科院电子所研制成功首部机载SAR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在SAR领域已形成了高分辨、多模式、多极化、多波段、多平台、多应用的技术特色,取得了一大批技术成果,成功研制了许多种机载 SAR 系统(如 38 所研制的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多项关键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总的来说,SAR 系统的分辨率还在不断提高,并从原来的单极化向多极化和全极化发展,频段由原来的单个扩展到多个,平台由原来的飞机、卫星、航天飞机扩展到无人机,图像由原来的二维扩展到多维。利用 SAR 系统的回波数据所得到的二维图像称为 SAR 图像,SAR 图像的特点与 SAR 系统的特点紧密的相连。相比较于其它对地观测设备,SAR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1]-[13]:(1)全天时、全天候;(2)一定的透射性;(3)电磁散射特性;(4)遥感观测;(5)复数据。鉴于 SAR 上述的特点,使得 SAR 图像可以被应用于多个邻域[14-16]:在军事领域,SAR 图像可以应用于战场侦察领域,如敌方舰船、飞机、装甲车、导弹发射架等的分布情况;导航制导领域,如敌方的舰船或地面军事目标信息经过 SAR 图像检测识别获得后,利用该信息导引导弹等武器进行打击;变化探测领域,如敌方的武器装备或军队布防出现大规模的调整或运动;攻击效果评估领域,如对敌方机场使用 SAR 分别在轰炸前后进行观测,使用变化检测对机场跑道进化毁坏情况的评估。在地里测绘方面,SAR 图像可以用于大面积的地形、地图绘制。特别是在那些人类难以到达的深山或冰雪覆盖的山脉,它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在防灾减灾方面,SAR 图像可用于地震破坏评估、监测洪水、地震预测、地质变化测算和火山活动检测等。#p#分页标题#e#
 
第二章 SAR 和极化 SAR 基本理论及相干斑模型
 
雷达的出现是二十世纪无线电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古代“千里眼”的神话故事终成现实,随着新技术的突破和发展,新的成像技术也相继出现。无论新技术如何发展,SAR 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不曾变化。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 SAR和极化 SAR 的理论才能开展对数据的噪声抑制、目标识别、地物分类、变化检测等后续处理和研究。对于相干斑抑制的研究,首先要知道相干斑的噪声模型,建立了相应的相干斑模型的前提下,才能做进一步分析与研究。本章首先介绍了 SAR 和极化 SAR 的基本理论,给出了极化 SAR 数据的表示形式,随后介绍了它们的相干斑模型和数据的统计分布。简单讨论了极化 SAR 数据处理的一些基本问题,最后给出了本文使用的几种 SAR 和极化 SAR 降斑结果评价指标。
 
第三章 基于图像块非局部 PCA 方法.........23
3.1 PCA 变换 ....23
3.2 SAR 图像块相似性度量 ....24
3.2.1 幅度和强度 SAR 图像相似块度量 .....25
3.2.2 结合新的相似性度量的非局部均值滤波.......26
3.3 基于图像块非局部 PCA 方法的 SAR 相干斑抑制 ........30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
3.5 .... 40
第四章 基于极化 SAR 相干斑乘加性模型.....41
4.1 极化 SAR 的乘加性相干斑模型........ 41
4.2 实测数据的统计分布拟合...... 45
4.3 乘加性噪声分离.... 48
4.4 整体框架及算法步骤........ 49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51
4.6 .... 53
第五章 基于非局部 Lee 的极化 SAR 相干斑抑制.....63
5.1 精致极化 Lee 滤波...... 63
5.2 极化 SAR 非局部均值滤波.... 65
5.3 极化 SAR 非局部 Lee 的相干斑抑制...... 69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72
5.5 本章小结.... 76
 
结论
 
近二十年来遥感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合成空间雷达(SAR)成像新技术也不断涌现,从传统的单极化到多极化方向发展。随着极化雷达理论的发展,使得极化SAR 遥感的应用和各种极化 SAR 数据的获取成为现实。关于极化 SAR 相关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不断的深化并能够获取大量的数据,因此在国防、地址勘探、城市规划、农作物监测、考古等方面有重大的意义。由于 SAR 和极化 SAR 数据存在着严重的相干斑噪声,对后续的图像解译,比如地物分类、目标识别和检测应用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 SAR 和极化 SAR 处理时首先进行相干斑噪声的抑制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SAR 和极化 SAR 相干斑噪声抑制的研究对极化SAR 信息处理的进一步应用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通过开展相干斑噪声抑制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信号处理的手段和工具。
本文首先介绍了 SAR 和极化 SAR 发展背景及相干斑抑制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一些 SAR 的基础理论,分析了 SAR 和极化 SAR 干斑的统计分布及相干斑模型,思考并分析了 SAR 和极化 SAR 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相干斑滤波评价标准,以作为相干斑抑制的客观评价。本论文提出了 SAR 和极化 SAR 数据的三种相干斑抑制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 PCA 的 SAR 相干斑抑制,成功的将处理自然图像噪声的 PCA 方法扩展到 SAR 图像相干斑抑制,主要的贡献是根据SAR 噪声的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图像块相似性度量方法,并将这种度量方法用于构建 PCA 的样本矩阵;根据 SAR 的噪声模型,修正了 PCA 特征系数的收缩权值。最后的实验证明了该方法非常优秀;第二种方法,是基于极化 SAR 相干斑乘加性模型下的噪声抑制算法,在深刻理解极化 SAR 数据和 SAR 数据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在极化 SAR 新的相干模型框架下,结合第四章算法来处理极化 SAR 相干斑,并且有效解决了变换域中极化信息的保持问题,最后的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此外,该算法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对单视极化 SAR 数据相干斑抑制的有效性;第三种方法是基于非局部 Lee 的极化 SAR 相干斑抑制算法,结合局部和非局部的思想,用非局部的思想选择优秀的样本点,然后再使用最小线性均方误差准则下(LMMSE)进行滤波,此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尽好的去除噪声的同时,能非常好的保持边缘纹理、点目标,此外,极化信息也得到了良好的保持。在 SAR 和极化 SAR 的滤波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相干斑模型,SAR 的相干斑模型比较成熟,但是极化 SAR 的相干斑模型的研究还未成熟,新的相干模型由于过于复杂和繁琐应用比较少。
 
参考文献
[1]王超,张红.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 科学出版社,北京,2008.
[2]李震,合成孔径雷达地表参数反演模型与方法. 科学出版社,北京,2011
[3]J.C. Curlander, R.N.McDonough.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ystems and SignalProcessing. Jonh Wiley&Sons, Inc, New York, 1991.
[4]张澄波. 合孔径雷达原理、系统分析与应用. 科学出版社, 北京, 2002.
[5]L.Tsang, J.A. Kong, R. Shin. Theory of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New York:John Wiley.
[6]保铮, 邢孟道, 王彤. 雷达成像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5.
[7]Pottier E,Cloude S R. Application of the H/A/α polarimetric decopositiontheorems for land classification. SPIE Conference on Wideband InterferometricSensing and Imageing Polarimetly.San Diego,CA,USA,pp:132-143,1997
[8]Wang Na,Liu Li,Kuang Gangyao,jiang Yongmei. A Novel Polarimetric CFARTarget Detection Metho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ulti-Platform/Multi-sensor Remote Sensing and Mapping Proceeding,Xiamen,pp.21-26,January 2011
[9]A.B. Kostinski, W.M. Boemer. On Foundations of Radar Polarimetry. IEEETrans. Antennas Propagat,Vol.34,No.12,1395-1404,1986 .
[10]D.L. Evans, T.G. Farr, J.J. VanZyl. Imaging Radar Polarimetry: Analysis andApplication. IEEE Trans. Geosci. Remote Sensing, Vol.6, No.5 , 1988.
 

经济统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六

 
第一章 绪论
 
1.1 复杂网络概述
现实世界中有各种网络[1],如万维网[2]、交通运输网和神经网络。每种网络都是由网络中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边组成。每个节点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而节点之间的边则代表节点之间的关系。例如,神经网络由大量神经细胞通过神经纤维连接组成,万维网由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经过网线、光缆等连接组成,人际网络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等等。
 
1.1.1 基本概念及性质
现实世界的网络拥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如都有数量巨大的节点个数,并且节点之间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样的网络就是复杂网络[3]。人们在研究网络的时候,往往只考虑节点之间是否有边相连,而并不关心节点地理位置和节点之间边的形态,我们把网络的这种性质叫做网络的拓扑结构。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都非常复杂,所以呈现出许多与简单网络不同的特性。
 
1.1.2 研究现状与应用
复杂网络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各种复杂系统都具有相同的严格结构,由某些基本的规则控制,而这些规则似乎同样适用于计算机、细胞、语言和社会。复杂网络模型为解决现实生活中诸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目前复杂网络的应用领域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医学、技术、管理等不同方面。首先,生活中的 Internet 网络、供电网络[4]、航空信息网[5]和万维网络都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的各种活动都围绕着这些网络进行。但是很多问题影响到网络的正常运行,如电脑经常因为万维网络上的病毒而瘫痪,电子邮箱系统可能会遭到病毒的感染,电子账户和密码可能会泄露。如果这些攻击发生在政府网站或者是大型公司,那么就会引起很严重的损失。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知道,病毒是怎么在万维网络上进行如此迅速的传播,病毒怎么通过电子邮件以及电子邮件的联系人来进行传播[6],对这些复杂网络深刻的研究和各种特性深入分析,就可以切断病毒的迅速传播,可以控制住病毒的传播,更主要的是,能够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构造出更加稳定健壮的系统,保护好万维网络、航空网络、供电系统等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系统。复杂网络在医学生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传染病是大家都非常害怕的一种病,突然大规模爆发的的禽流感、生活中经常存在的艾滋病等等都时刻危机到人们的安全和健康。对传染病的传播机制[7]研究,可以在传染病发生的时候有效的控制住它的传播途径,将感染人数降到最低。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发现疾病的传播跟人际关系网络的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有很重要的关系,这些发现能够让我们更好的预防和解决疾病传播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网络社会,更快更好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对个人的成长极为关键。尤其是对于各国语言的学习、各种新技能的学习,能让世界的交流更加广泛,能让个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这个信息社会,信息在万维网络中是如何传播的,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是如何传播的,如果能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思考出好的搜索方法,促进信息网络的传播。另外还有经济、管理等领域,复杂网络理论都同样具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在系统科学方面,复杂网络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结构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也是各学科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得益于复杂网络的迅速发展,让我们的科学系统研究视野更加开阔,角度更加多元多样化。为了能够更加理解复杂网络,为科学系统做贡献。#p#分页标题#e#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复杂网络的特征统计量
网络中节点的连通性影响网络的功能,复杂网络中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叫网络弹性,是指对当我们删除网络中的节点时,网络的联通行收到的影响。删除复杂网络中节点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对网络进行随机删除节点和对网络进行有选择的删除节点,随机性删除网络节点叫分析网络的鲁棒性,有选择的删除网络节点叫对网络的脆弱性进行分析。网络模型的度分布都服从一定的分布,如随机网络模型的度分布服从的是指数分布,而 BA 无标度网络模型的度分布则服从于幂率分布。学者通过对服从这两种度分布的网络模型的研究发现,BA 无标度复杂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基本上不受随机删除网络节点的影响。但是,BA 无标度复杂网络模型的平均路径长度在有选择删除网络节点时,会比随机网络增长的快很多。上述结果展示出,跟随机网络相比,BA 无标度网络模型具有比较好的鲁棒性,但是它容易受到攻击。这是因为度分布服从幂率分布的 BA 无标度网络中,存在 hub 节点,这些节点很少,但是它们有很大的度数,对网络起到关键作用。所以选择性删除节点会对 BA 无标度网络有很大影响。复杂网络中的介数分为两种,分别是边介数和节点的介数。复杂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中经过某节点的数量比例称为该节点的介数;相应的,复杂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中经过某条边的数量称为该边的介数。因为介数能够反映某个节点或者某条边在这个网络中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网络的局部特性。比如,在最常见的人际关系网络中,节点介数的特征表现了不同的人在相关资源中的作用,对于资源的传播共享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 复杂网络最短路径求解算法实现........19
3.1 背景技术..... 19
3.2 MRNN 最短路径算法 .... 20
3.3 次短路径及第 K 短路径算法.... 22
3.4 简单图的算法验证........ 24
3.5 MRNN 算法实验.......26
3.5.1 MRNN 算法的小规模数据实验........26
3.5.2 MRNN 算法真实数据实验.... 27
3.5.3 带时间窗的 MRNN 算法实验....29
3.6 本章小结 ......30
第四章 典型复杂网络最短路径统计特性..... 31
4.1 WS 小世界网络最短路径实验 ........31
4.2 无标度网络实验 ...... 37
4.3 本章小结 .....41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43
5.1 研究的结论 .......43
5.2 进一步的工作 .........44
 
结论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对仿真复杂网络最短路径统计性特征进行研究,得出结果,从而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经过论述,得出以下结论:
1) 本文提出的复杂网络的最短路径算法相比 Dijkstra 算法和 A*算法有比较好的性能。可用于现实世界大规模稀疏网络最短路径的求解。并且该算法有比较好的适用范围,可以求解多种约束条件下的最短路径 ,如第 k 短路径、时间窗约束最短路径和跳数约束最短路径。
2) 对于小世界网络模型,初始邻居节点个数会影响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当初始邻居节点个数很少时,网络特别系数,导致平均路径长度很高。随着初始化邻居节点个数的增加,网络的最短路径急剧下降。当初始邻居节点个数达到一定数目时,随着邻居节点个数增加,网络平均路径长度趋于稳定。所以我们在研究小世界网络时,要选择合适的初始化邻居节点个数来建立小世界模型,这样的模型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
3) 对于小世界网络模型,随机化重连概率对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当随机化重连概率很小时,网络模型趋向于规则网络模型,每个节点只和左右相邻的节点直接相连。导致距离较远的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很长。这样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也很长。随着随机化重连概率的增加,网络中出现一些捷径,这些捷径使得相距较远的节点可以很快的到达。所以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变短。当随机化重连概率增加到一定值时,平均路径长度趋于稳定,基本不会随着随机化重连概率的增加变化。所以要选择合适的随机化重连概率的来建立小世界网路模型。
4) 小世界网络模型和无标度网络模型的次短路径值和最短路径值差别不是很大。可见对于网络中节点的随机失效,这两种网络有比较好的健壮性。现实生活中的复杂网络,如在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中,往往处于城市热闹繁华的地区,人流量较大,来往车辆较多,很容易引起交通堵塞。我们在出行选择线路时,建议避开这些结点,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我们可以选择其他次短路径上必须经过的结点,同样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此外,在设计公交线路时,需要考虑在这些重要结点处设置缓冲方式,以应对高峰时期的车流量。
 
参考文献
[1] Phys. J. B. Virtual Round Table on ten leading question for network research.2004,Eur. 38,143-145.
[2] Newman M E J, Forrest.S, Balthrop.J. Email net work and the spread ofcomputer viruses. Physi cal Review E, 2002, 66:035101.
[3] Kim B J, Trusina A, Holme P, et al.. Dynamic instabilities induced byasymmetric influence: prisoner s dilemma game in sm all-world networks.Phys. Rev. E, 2002, 66: 021907.
[4] Xu T, Chen R, He Y, et al. Coraplex network properties of Chinese power gri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 2004, 18(17-19):2599-2603.
[5] Guimera R, Mossa S, Turtschi A, et al. The worldwide air transportationnetwork: Anomalous centrality,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ities' global roles.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5, 102(22):7794-7799.
[6] Wang Juan, Wilde P D. Propertiese of evolving e-mail network. PhysicalReview E, 2004, 70:066121
[7] R Pastor-Satoras,A Vespignani. Immunization of complex networks. PhysicalReview E,2002,65:036104.
[8] 谭国真 , 高文 . 时间依赖的网络中最小时间路径算法 [J]. 计算机学报,2002,25(2):165-171.
[9] 林澜,闫春钢,蒋昌俊. 动态网络最短路问题的复杂性与近似算法[J]. 计算机学报,2007,30(4):608-613.
[10]刘彦良,王鹏涛. 复杂网络的优化模型及最短路径求解.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06, 22(1):33~35.
 

经济统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七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以高营养价值、无污染、纯天然惯称的森林食品食用干果备受消费者青睐。其中核桃作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坚果(核桃、扁桃、板栗、腰果)之一,具有高营养医疗保健价值,可有效减缓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山核桃果肉含有9%左右的蛋白质,17种氨基酸,其中氨基酸总量达29590mgA00g,具备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的7种。山核桃果肉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人体氨基酸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 2004年通过了核桃作为健康食品的许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核桃委员会(CWC)将核桃称之为“21世纪的超级保健食品”(王仕海等,2010)。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有53个国家栽培核桃。其中中国是世界核桃原产地之一,也是核桃生产大国。发展核桃产业,有利于丰富果品种类,增加山区人们的经济收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2009年我国核桃产量97.9万t,按照我国人均IKg坚果旳消费预测,13亿人口需要130万t核桃,缺口 32万t。若从我国食用油的需求来讲,每年需要消费2500万t,而我国的供给能力仅为40%,其余靠进口来满足。因此核桃发展空间非常大。2011年国家林业局从我国油料市场考虑,把核桃提升到战略经济林地位,给今后核桃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郝荣庭等,2011 )。但是就在国际市场上核桃销售的价格来看,我国与美国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山核桃质量存在差异。如今美国核桃种植农场都是标准化、规范化、品种化、机械化生产,所产核桃大小一致、外观漂亮美观、种仁饱满、核仁黄白、为特级、一级坚果销售。而我国核桃生产投入少、良种化程度低、栽培管理技术水平有限、在质量监管方面,国家、地方以及企业行业的相关标准很少,所用质量控制方法也是传统过时的。与美国相比单位面积产量低,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其质量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山核桃的生产环境、食用适用性等都具有特殊性,传统的食品控制方法不能满足“从山头到餐桌”全程控制山核桃质量,因此本文将合适的统计方法改进优化后,设计应用在山核桃质量控制中,形成质量控制流程图,保证山核桃质量安全。
 
1.1.2研究的意义
针对山核桃质量控制现状及统计方法在食品领域应用现状,本文设计合适的统计方法控制山核桃全程质量安全,使统计方法贯穿山核桃整个生产与销售链条。论文的核心部分,重点阐述山核桃质景安全控制的统计方法蹄选优化、统计原理、具体应用流程等:#p#分页标题#e#
(1)构建了质量控制的统计指标,并介绍了所设计的全程抽检方案。设计出了质量控制中统计方法应用的整体框架。
(2)对山核桃原材料质量控制环节的统计方法应用进行了设计。包括运用污染指数法对产地环境土壤质量评价的具体方法和山核桃果实采收后抽样调查与分层抽样方案的具体实施。
(3)对山核桃生产加工环节的统计方法应用进行了设计。基于中心极限定理,结合山核桃质量控制的统计指标设计了质量控制图。然后结合工序能力指数对生产进行监控。通过变异分析和工序变化后的假设检验,及时追踪质量波动。最后对山核桃产成品分级方法进行了设计。
(4)对山核桃销售及售后环节的统计方法应用进行了设计。主要内容是出厂抽样检验及销售市场抽样检验的具体方案实施,并基于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对消费者反馈进行调查记录,及时追踪山核桃质量。文章最后总结了本论文所做的工作和所得结论,并指出不足之处,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指出进一步研宄的方向。本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地调查法、实证分析法、归纳与演绎结合法等。具体如下:
(1)利用实际调查法与实证分析法了解山核桃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流程,确定了影响山核桃质量安全的因素。
(2)使用比较研究法,对当前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方法,尤其是统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借鉴经验;对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比较以筛选出适合山核桃质量安全控制的统计方法。
(3)在山核桃质量控制中应用统计方法既是一个对中国传统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方法进行系统比较的过程,也是一个对食品安全控制的趋势进行总结以及演绎推理的过程。
 
2研究现状
 
2. 1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研究现状
2.1.1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遍布原材料、生产加工流程、包装运输及销售等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严重程度的质量问题。主要有食品假冒伪劣、掺杂掺假、农药残留、滥用添加剂等。近几年,如苏丹红、毒奶粉等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给消费者身心健康带来了威胁与危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行业在技术水平、食品法规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执法手段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绿色壁皇和技术壁全使我国的出口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森林食品质量安全近几年来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森林食品从原料到成品过程中,历经采收或捕猎和种植或养殖、生产加工、储藏运输以及销售等诸多环节,各环节均存在人为因素产生的安全问题。如森林杀虫剂残留而导致中毒;滥用药品或激素等引发农兽药中毒;作坊加工设备落后,加工条件不符合食品卫生法规和标准要求等问题。全国林业系统从事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人员不多,没有专业执法监督队伍,监管后处理措施比较薄弱。生态高效的经营水平低下,保鲜、储存、深度加工等关键技术不足。
 
3当前食品质量控制主要方法的比较分析......... 11
3.1主要方法的内容分析........ 11
3.1.1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11
3.1.2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11
3.1.3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12
3.1.4简单随机抽样检验........ 12
3.1.5污染指数法........13
3.2当前质量控制方法在山核桃质蛩控制........ 13
3.3当前质量控制方法的比较勾仍鉴 ........16
4基于统计法的山核桃质量控制框架构建........ 21
4.1山核桃质量控制统计指标构建........ 21
4.1.1构建原则........ 21
4.1.2指杯选择........ 21
4.1.3指标构诖........ 21
4.2山核桃质谅拧制个柞检验方法........ 24
4.3统计方法控制山核桃质敁框架构建........ 26
4.4统计方法拧制山核桃MIS框架结构........27
5山核桃原材料阶段质量控制的统计........28
 
结论
 
本文通过筛选优化统计方法,将其应用在山核桃生产全流程,达到控制其质量的目的。具体研究如下:
(1)构建了山核桃质量统计控制指标。本文从山核桃的品质、可食用性、可口性、感官等几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覆盖内容全面、操作简单易行的山核桃质量控制的统计指标体系。为山核桃整个价值链条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2)设计了全流程调整型检验方案。本文根据山核桃生产的整个流程,结合其特殊性,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抽检方案,分别涵盖了进料检验、验收检验和监督检验三个层面;覆盖了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检验方法,且检验方案操作简单,成本低,数据获取真实可靠。真正做到“从山头到餐桌”控制山核桃质量;
(3)设计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因子污染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山核桃的产地环境土壤质量进行监控;
(4)设计控制图控制山核桃整个生产加工流程质量,利用变异程度进行质量监控。利用统计控制图对山核桃加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控制,主要是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异常波动。在包装前对山核桃大小形状及出仁率进行变异分析,研究其变异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加工流程的改进和山核桃产品质量的改善;
(5)设计基于原理工序能力指数,判定生产流程的稳定性,便于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降低风险成本;
(6)设计生产工序变化的假设检验与符号检验,以判断新工艺是否显著提高了山核桃整体质量;
(7)设计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重要指标,对山核桃产成品进行分类,并据此形成对以后的产成品分类的依据;
(8)设计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及时掌握消费者反馈,进而完善山核桃质量指标,提闻其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仕海,存林.辽宁省核桃栽培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调研报告卬.干果研宂进展,20]0,6(8):30-33.
[2]郝荣庭,刘孟军,王文汇.干架研宂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9: 15-18
[3]吴昊,郭建强.松潘黄龙土地和土壤的环境现状评价[J].四川地质学报,2002,22(4):236-239.
[4]杨伟光,付怡.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中国环境管理,1999,10(2):42-43.
[5]武淑华,韩爱民,蔡继红等.蔬菜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质量的关系[J].长江蔬菜,2002,7(1):41-43.
[6]张怡昌,赵建东,曹正国.统计过程控制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J],食品药品监管,2010,19(8):22-29.
[7]陈幸刚,张海林.森林食品安全问题的研宂[J].中国林副特产,2008,8(4): 88-89.
[8]范文贵,李林,叶伟基.Bayes分析的小批量质量控制[J].标准科学,2009,1(9): 56-60.
[9]杨群英.分析系数在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药事,1994,7( 12): 53-55.
[10]韩东,宗福季.统计过程控制的三个基本问题[J].工程数学学报,2010,27 (6):421-428.

 

经济统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八

 
第一部分 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 RRT 模型下整群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及应用
 
1 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加法模型的整群抽样
1.1 整群抽样方法
整群抽样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将总体划分为 N 个群(一级单元),各群由二级单元组成;第二步以群为抽样单元,从总体中随机抽取 n 个群;第三步对抽中群的全部二级单元,采用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加法模型进行调查。
 
1.2 加法 RRT 模型
设计一套随机装置:如在小布袋中放置大小、重量、质感相同的小球 10 个,分别贴有 0,1,2,…,9(选用数字的大小应接近所调查敏感问题特征的数值大小)的数字标签各一个。被抽中群的每个对象有放回地从小布袋中随机抽取一个小球,将自己敏感问题特征的数值 X 与抽中小球上的数值(随机变量 Y)相加结果 Z 填入调查表中。
 
2. 应用实例——四川省西昌市性服务小姐人群数量特征敏感问题的调查
 
2.1 研究背景
2.1.1 艾滋病定义及我国艾滋病现状
中国卫生部23]估计,截至 2009 年底,估计中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74 万人(56~92 万人),女性占 30.5%,报告 15岁以下 HIV/AIDS 约 0.9 万人,占全国估计数的 1.2%。全人群 HIV 感染率为 0.057%(0.042%~0.071%);其中艾滋病病人 10.5 万人(9.7~11.2 万人);估计 2009 年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4.8 万人(4.1~5.5 万人),2009 年艾滋病相关死亡 2.6万人(2.2~3.0 万人)。截至 2009 年底,估计全国累计艾滋病相关死亡 22 万人(20~24 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23]。#p#分页标题#e#
 
2.1.2 性服务小姐与艾滋病性服务
小姐(female sex workers,FSMs)与艾滋病的传播有着密切联系,Z.Mukandavire 等的研究认为女性性服务工作者加速了艾滋病在异性间的传播[24]。那些携带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性服务小姐往往具有数量更多的存在商业性行为的“客户”[25]。目前我国男女比例失调,适龄男青年多余女性,同时还存在晚婚现象,这一部分单身晚婚的男性则会找性服务小姐以满足生理需求[26],以上这些原因,都让性服务小姐在 HIV/AIDS 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2005年中国携带HIV的性服务小姐及她们的“客户”中也携带 HIV的人数加起来就达 12.7 万[27]。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中,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经,达到了 59.0%,其中异性传播为 44.3%,多分布在艾滋病流行较严重的省份(如云南、河南、广西、广东、四川、新疆、湖南、北京),各种传播途径中,异性传播构成比由 2006 年的 30.6%逐年增长到 2009 年的 47.1%[23]。
 
2.1.3 性服务小姐与敏感问题调查
性服务小姐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通过常规的直接询问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来了解他们的敏感问题特征往往不能获得真实的数值。近年来,国内外在对特殊人群进行敏感问题调查研究时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特殊性,于是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了随机抽样技术以减小偏移[17,28-31]。但是,目前在国内外敏感问题的实际抽样调查中,大多采用非 RRT 的简单随机抽样,或将复杂抽样方法得到的资料误用简单随机抽样的统计公式来分析[32]。为了适应艾滋病高危人群敏感问题调查分析的需要,本文已推导出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加法随机应答技术模型下整群抽样调查的相关统计公式。由于性服务小姐这一人群本身具有的群体特点(如性伴人数众多,性行为的次数普遍频繁),对性病、艾滋病的传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这些疾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关键桥梁[33]。为了遏制我国性病、艾滋病的讯速发展的势头,亟须做好针对性服务小姐这类特殊人群的健康保护和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提高这类人群有关性病、艾滋病的知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控制甚至阻断商业性行为对我国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对性服务小姐这一特殊人群的某些敏感特征展开调查或研究,以了解或掌握性服务小姐的行为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必要的措施或管理办法。为了验证和评价本文研究的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加法 RRT 模型下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同时也为当地卫生部门科学制定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对四川省西昌市的性服务小姐开展了如下调查研究。
 
讨 论………35
总结与展望………42
参考文献………44
 
结论
 
本文还应用计算机模拟抽样技术进行100次模拟调查,系统评价了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加法随机应答技术模型下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的效度和信度。本人主要负责完成了以下工作:
1. 对数量特征敏感问题 RRT 模型下的整群抽样,根据方差的性质、全概率公式和经典的抽样理论等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等数学理论,推导出数量特征敏感问题总体均数以及其方差的估计量的计算公式。
2. 进行整群抽样,包含两个步骤:首先以西昌市性服务小姐高危活动场所为群,将总体划分为群(一级单元),各群由性服务小姐(二级单元)组成;然后以群为抽样单元,从总体中随机抽取 19 个群,这 19 各群(活动场所)共包含性服务小姐 404 人,将这 404 人全部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3. 对抽到的 404 名研究对象,采用数量特征敏感问题随机应答技术进行调查。分别调查他们进行首次性服务时的年龄,最近一个月进行性服务的次数以及最近一个月平均每次性服务的收费情况。
4. 使用本文介绍的整群抽样下数量特征敏感问题 RRT 模型模拟抽样调查获取100 个样本,并以这 100 个样本直接真实应答结果的平均水平作为金标准,计算两者间积差相关系数,以对数量特征敏感问题 RRT 模型下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进行平行效度评价。同时运用每一次 RRT 模拟抽样所得均数与模拟总体均数进行 Z 检验,对数量特征敏感问题 RRT 模型下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进行重测信度评价与标准效度评价。
 
参考文献
[1] 章扬熙.敏感问题的调查技术[J].中华流行病学,1998,19(4):237-239.
[2] 张泮洲.敏感问题调查技术新探[J].统计研究,2001,(11):48-50.
[3] 张永青,陆伟,叶冬青. 数量特征敏感问题调查技术[J] 疾病控制,2003,7(6):542-544.
[4] 吴擢春,高尔生等.敏感问题的调查与统计处理技术(RRT)及其在未婚性行为与人工流产调查上的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1990,7(6):14-18.
[5] Tourangeau R, Smith T. W. Asking sensitive questions: The impact of datacollection,mode,question format, and question context[J].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90, 60(1):275-304.
[6] Barnett J. Sensitive questions and response effects: An evaluation[J]. Journal ofManagerial Psychology, 1998,13(1/2):63-76.
[7] 杜金柱.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几种方法与比较[J].中国统计,2002,12:42-43.
[8] 孙山泽 孙明举,段钢. 二项选择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基本方法[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19(1):58-64.
[9] 孔圣元. 敏感性问题“随机变量和”回答模型[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8,17(2):35-39.
[10] 孙明举,孙山泽.数量特征的随机化回答随机变量加法、乘法模型——随机化调查方法 Ⅵ[ 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20(1):63-64.
 

经济统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九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本研究的研究区域苏北浅滩,位于江苏省弶港以东的海域,形态呈三角洲状,位于盐城市的东边,南通市的东北部。该沿海区域河渠纵横,交通发达,物产富饶,经济发展迅速。另外,该区域的重要特点就是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广,沿海滩涂及其辐射沙洲面积广,这一地理优势为南通市和盐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位于该区域的南通市,处于黄海大陆架南部,海岸线长度达 200 余公里,其中可建 5 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海岸线有 40 余公里。目前已经有多个深水良港建成,如吕四港、洋口港等。南通市沿海滩涂及其辐射沙洲面积 380 万亩,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然而,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这种特殊的浅滩沙洲地形,在给沿海百姓带来了众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海洋灾害的发生埋下了伏笔。南通沿海滩涂地形地貌特殊,在东海前进波、黄海旋转潮波和苏北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当某些海洋水文与气象等自然因素吻合时,容易形成 “怪潮”,出现潮位在短时间内急剧上涌、流速急剧增大、水深急剧升高的现象。以南通市如东县为例,从 2001 年“11•12”海难事故到 2003 年“9.26”海难事故,以及 2004 年“1.11”海难事故,乃至 2007年“4•15”重大海难事故,对这些海难事故进行详细分析,这四起与渔业生产有关的海难事故中几乎都潜藏着怪潮的身影。即便是在海岸线较短的海安,2005 年也发生了“5•12”特大海难事故,南通时代食品有限公司所属“苏海安渔养 301 紫菜养殖船”在作业返回途中,于东经 121°18 北纬 32°47 海域突然向一侧倾斜,经全力施救,27人生还,13 人遇难。据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官方数据,目前在南通沿海从事滩涂养殖业的从业人员高达 40 余万,每个“赶海”作业过程平均有 6000~8000 人员工作在激流怪潮事故频发的危险地带。据统计,这种“赶海”作业过程,由于激流怪潮所引发的海难事故频繁发生。1959年3 月25日特大激流怪潮灾害引发海难事故,一次死亡 1300余人。1998 年至 2008 年的 11 年间,共发生 53 起海难事故,死亡(或失踪)149 人,其中死亡人数 5 人以上的严重海难事故达 13 起, 10 人以上的重大海难事故达 6 起。每次海难事故也大多归咎于出现了“怪潮”。南通沿海的渔民,尤其从事滩涂养殖的渔民对所谓的“怪潮”刻骨铭心。怪潮发生的机理不清楚,因此,研究怪潮规律、预报怪潮发生以及如何控制灾害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等,无从谈起,因此,怪潮发生机理研究是本次研究的关键,必要性显而易见。对于苏北浅滩的研究,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涉及激流“怪潮”现象及其对滩涂渔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辐射沙洲的地理特征研究、辐射沙洲的历史演变研究、辐射沙洲的淤长与侵蚀研究以及辐射沙洲沿海的水动力环境。但是,对激流“怪潮”的发生机理没有研究。该问题的研究趋势是从浅滩地形地貌变化、水动力环境、水动力-地形变化相互作用以及湍流模型和统计学模型方面,定量研究怪潮的发生机理、过程以及预警预报模型。本文是在国家海洋局公益项目:苏北浅滩“怪潮”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的子课题——激流怪潮发生机理与预警统计模式研究(200905014-08)资助下,通过对苏北浅滩海洋激流已有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结合本项目收集的的地形、水深、及遥感数据,应用 Kriging 随机空间分析方法,绘制研究区地形变化图,再根据风场、海流场、潮汐场等资料,分析激流怪潮的发生的地貌和动力条件;分析潮流流速、流向,潮位,风速、风向,地形、水深等观测资料,建立气象、海洋水文、滩涂地貌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分别用时间序列分析、神经网络分析和混沌动力学模型分析的方法对单变量进行分析预测模型的建立,详细探讨分析流速、潮位、风速等单变量的预测模型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变量怪潮非线性混沌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已有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最后对怪潮的发生机理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给出了激流怪潮的定义。#p#分页标题#e#
 
1.2 海洋激流研究现状
Hollister等海洋地质学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仍然对该想法笃信不疑,因为如果要对发生在大洋海底的若干神奇景象进行科学解释只能采用海底激流这一假说,比如,为何在大洋海底居然存在有大片区域是小沟壑或光秃秃的岩石?为何原本在大洋海底下20~40cm的淤泥层中直径达1cm的粗大砾石居然会被翻搅到大洋表层?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当美国东海岸遭到大西洋飓风的袭击时,很多安放在深水中的海底电缆和科学仪器常常被毁坏。这是人们才逐渐接受了Hollister的海底激流假说。至于在我国沿海地区,时常会发生一些所谓的“假潮”事件,这些事件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大家之所以将其唤作“假潮”,主要是因为在这些地区的海水经常毫无征兆地就汹涌而至,过不多时又静静退去,给人感觉极为神秘。对于这种“假潮”,我国一些海洋学家称之为“大振幅假潮”[1]。修日晨等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这些“假潮”和海洋激流的特点相似,都是在狭小的空间范围发生,而且持续时间短暂,均是一种突发性的异常增(减)水现象,并初步推断这种“假潮”本质上就是由激流所致[2]。而这种“假潮”也就是沿海区域作业的渔民所称的“怪潮”。由“怪潮”的发生所引起的异常增水,对海岸工程和沿海渔业养殖业造成重大影响。又加上南通沿海滩涂地区地貌地形特殊,长期以来一直是“怪潮”现象的多发易发区。“怪潮”给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伤害。根据资料记载,1998年至2008年这十年间,南通沿海因为“怪潮”而引发的海难事故多达53起,死亡(失踪)人数达到149人[3]。
 
第二章 苏北浅滩遥感及沟槽流速通量分析
 
2.1 苏北浅滩辐射状沙洲遥感影像特征分析
2.1.1 TM 遥感影像特征
在对较大范围的区域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的过程中,遥感已经成为众多领域上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及卫星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遥感这一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在海洋、地质、气象和农业林业等领域。张旸[42](2009)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岸地区1978,1987和2000年这三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选取了岸线指标与波段,提取出岸线信息,并生成了1978到1987年和1987到2000年的海岸土地增减时空变化分布图,建立了岸线变化距离及增速衡量指标,并且对废黄河三角洲海岸面积变化的特征以及灌河口—中山河口、中山河口—扁担港口和扁担港口—双洋河口以南岸段的时空变化格局与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他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废黄河三角洲海岸地带,自然侵蚀速率趋势正在减少,不过侵蚀作用依然存在。侵蚀强度的分布布局,以废黄河口地区为最强,向南北方向逐渐降低。另外,自然侵蚀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工保滩护岸措施。为了解近年来暗沙的形态特征,我们通过对1975年-2006年部分年份的TM遥感影像图进行了融合,从而进行观察分析苏北浅滩地形地貌形态,为怪潮机理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第三章 怪潮预警统计学模型——多变量自回归模型......... 30
3.1 多变量自回归(AR)模型理论知识 ..... 30
3.2 多变量自回归(AR)模型应用 ......... 35
3.3 本章小结......... 49
第四章 怪潮预警统计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50
4.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原理 ......... 50
4.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 ......... 53
4.3 本章小结......... 68
第五章 怪潮预警统计学模型——非线性混沌动力学模型..... 70
5.1 非线性混沌动力学模型的数学理论 ..... 70
5.2 非线性混沌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 73
5.3 本章小结......... 84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86
6.1 结论....... 86
6.2 创新点........... 87
6.3 展望....... 87
 
结论
 
1、通过对苏北浅滩遥感影像研究发现,低分辨率 TM 遥感影像可以很好的分析整个苏北浅滩地形地貌整体形态,而对比不同年份的苏北养殖区近岸海域影像高分辨率表明潮汐搬运作用加剧近岸泥沙沉积,同时,外加人为的滩涂围垦也加速了这一海域地形的随时间的变化。
2、沟槽流速通量分析表明当一定通量的潮流由远而近的向辐射状沙洲近岸方向推进时,由于辐射沙丘沟槽断面由宽变窄的,当一定通量的潮流通过时,流速随断面变窄而流速加大(V=Q/A),在沟槽尖端会发生湍流而产生激流。
3、应用多变量自回归分析风速、潮位、流速时间序列表明 AIC 准则与 FPEC 准则所得出的最适模型阶数相同,极大似然法计算的模型自相关系数的拟合程度更准确。多变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潮位对海洋流速影响较大,而风速对海洋流速影响较小。同时风速对潮位是有一定影响。另外,风速、潮位以及流速的大小分别与其前一时刻的大小有关。
4、潮位不仅与流速、风速的大小有关,更与速度的方向有关。由于潮位与东西向的流速、风速密切相关,所以利用东西向分量所建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的对潮位以及东西向流速进行预测,且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
5、通过对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 Lyapunov 指数计算结果显示南北向的海洋系统处于混沌状态,一次反演的模型对海洋要素拟合和预测精度均较差,模型参数需要后续观测数据的反演,同时对模型进一步简化,使得所建模型可用于“怪潮”灾害的发生进行预警。
6、苏北浅滩激流怪潮的发生是一种混沌运动,Kolmogrov 熵计算结果显示,南北向建立的模型可预测的时间尺度较小,而怪潮的发生与该方向具有一定的关系。
7、苏北浅滩区发生的激流怪潮是由于这一海域特殊地形地貌条件和潮流辐合作用下,在近岸沟槽内和近岸区部分区域引起的潮位和流速的突变而导致短时急剧增水和流速剧增的现象,其本质亦为海洋激流。
 
参考文献
[1] 修日晨. PROPAGATION OF TIDE WAVE IN A  BASIN WITH VARIABLE CROSS-SECTIONALAREA[J].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1985,(01): 1-8
[2] 修日晨, 张自历, 刘爱菊. 海洋激流的观测实验及分析讨论[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4,(02):118-124
[3] 徐伟欣 记通. 南通将建“怪潮”观测平台. 南通日报:A02.
[4] 杨叔子,吴雅,轩建平等著. 时间序列分析的工程应用 上 第 2 版[M].
[5] 陈旭, 王斌会, 谢宇. 多变量自相关控制图在货币政策预警监控中的应用 [J]. 统计与决策,2010,No.306(06): 20-22
[6] 张丽峰. 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7] 仵彦卿, 李俊亭. 多变量 AR(h)模型在地下水位动态预测中的应用[J].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3,(02): 67-76
[8] 付强, 王志良, 梁川. 多变量自回归模型在三江平原井灌水稻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J]. 水利学报,2002,(08): 107-112
[9] 丁士圻, 丁士圻, 郭丽华.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M]: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8.
[10] 李双成, 郑度.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01): 68-76
 

经济统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十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海运量的增长,船舶日益大型化,尤以散货、油船、集装箱船发展趋势更为明显,新造的大型.船舶吃水加深,相对来说在沿岸航行的船舶留取的富余水深值减少。为了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有必要预先知道航行处的富余水深值。留取富余水深过多,从经济利益观点看,浪费了船舶运力,是不可取的。一旦富余水深取值较小,会有搁浅、触底等海上事故发生。因此为了保证大型船舶在沿岸航行时的安全,有必要寻求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来判断留取富余水深的取值。海运量的增加势必影响船舶向大型化发展,几十万吨的散货船、超大型油轮、上万的TEU集装箱更是发展越来越大。航海学中定义,沿较平坦倾斜的海岸航行,大船应以20m等深线为警戒线;小船可以10m等深线为警戒线,并至少都应在1倍于本吃水的水深以外航行[1]。现有的大型船舶满载吃水多达20m以上,对大型船舶而言,20m等深线作为警戒线的说法己不再适用。因此就有必要对沿岸的富余水深进行研究,从此目的出发,寻求合理的取值,满足现有的大型船舶航行。富余水深合理的取值对现在发展的大型船舶来说,不仅能够将对驾驶员提供安全驾引建议,保护人命、财产安全和水域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当地主管机关制定安全航行规则可提供重要依据。#p#分页标题#e#
 
1.2研究历史和现状
合理的富余水深取值受其影响因素制约,在沿岸航行的船舶富余水深主要受横摇、半波高、保留水深以及船体下沉量的影响。这些因素除了船体下沉量以外都可以简化或计算,因此不难看出,对富余水深的取值主要取决于对船舶航行下沉量的计算。为了保证方便使用和掌握富余水深的取值,关于船舶航行时下沉量的计算或测量,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此作出许多的研究。针对于不同情况以及相应的适用条件,各自提出了相关的公式及想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Tuck就用细长体现论导出了船舶在浅水中下沉和纵倾变化的计算方法。霍夫特(Hooft)通过对模型试验,认为C,,C,可以取定值,这样获取下沉量的值史精确些。并将Tuck公式改写成f均下沉量及纵倾相对丁?船长iLpp)的白分比 >S(%)、T (%)。Barrass利用船模和实船进行了试验,水深吃水比变化范围为1.1 
<l5,由此获得计算最大下沉量的简化公式,barrass通过约300余条实船或船模的下沉量结果分析,航道宽度的影响对客轮而言大约在11.55时开始产生,对油轮则为85[3]。日本学者石嫁利用一条ci为0.57的集装箱船进行了浅水下沉量测试,并根据实船试验给出了回归公式[4];贵岛则以tuck推出的表达式及船长l,方形系数水线面积系数cvv,棱形系数cp,漂心位置="">国内方面-戴冉在《船舶下沉量的实测研究》中阐述计算下沉量的测量原理、传感器的选择、系统的集成以及数据处理方法,以一艘15万吨级散货船实船测试,最终获取相应的回归曲线,对指导港口船舶控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在《30万吨级油轮富余水深的科学控制》中,利用雷达式液位传感器测量30万吨级油轮下沉量[12]。叶正兵在《船舶浅水区域航行时下沉量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中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给出船舶航行下沉量的计算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对VLCC在浅水水域航行的船舶下沉量进行计算,提出活合于大型油轮近用的船舶下沉量计算公式。房希旺在《航行中船体下沉量计算模型》中凭借航行中船舶流体变化情况和船体型值表建立数学模型,计算船体的下沉和纵倾,获得船体下沉量,并运用Visual C#软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可靠的。雷涛、郭网平在《浅水航行船舶下沉量的确定》中详细分析产生下沉量以及纵倾的原因,系统分析了浅水影响的过程,给出了船舶在浅水域航行时确足船舶下沉量的几种方法。
 
第2章船舶沿岸航行富余水深影响因素分析
 
2. 1富余水深的影响因素
为了保证船舶航行安全,船舶的水深应大于实际吃水,并留有一定的富余量,这种富余量称之为富余水深UKC (Under Keel Clearance)。富余水深是船舶在通过浅滩或在浅水水域航行时船底以下必须保留的水深余量,是防止船舶托底、触底、搁浅和失控的基本要素。综合考虑,影响富余水深的因素如图2.1所示。船舶在风浪中航行时,受风浪影响除了会影响船舶的横摇运动,还有船舶的纵摇和垂荡。与此同时,也会有波高的产生。考虑到波高因素引起垂向运动较大,纵摇和垂荡引起的变量相对较小,在这里有必要对半波高进行详细分析。波浪产生后会有波峰和波谷的出现,当船舶处于波谷时,相当于水深变浅,通常减小半个波高。在沿海区域,10级风以上等级,船舶一般都会选择抛锚避风。这里仍以9级风为标准,来考虑船舶受半波高的影响。通过表2.1我国近海各海区海浪要素可以看出:我国沿海水域最大波高随季节变化:通常冬季产生最大值,夏季产牛.最小值,春、秋季是过渡期风力越大,产生的波高也越大。9级风条件下会产生较大的波高,除了激海水域受地形区域限制之外,其它海区受风浪影响较人,产生的最大波高达5m左右;同样在9级风条件下,表2.2可以看出:a外相关沿岸水域产生的最大波高也达到5m左右。因此在考虑风力较大的情况下,一般会选取5m波高较为适宜。为了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在这里选取半波高2.5m较为合适。
 
第3章航行船舶下沉量计算的理论基础......... 10
3. 1下沉产生的原因......... 10
3.2船体下沉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3.3船体下沉量计算的估算公式......... 11
3.4三种船型的选取及绘图分析......... 23
3. 4. 1油轮样本的选取......... 24
3. 4. 2散货船样本的选取......... 26
3. 4. 3集装箱船样本的选取......... 28
3. 5本章小结......... 30
第4章航行船舶富余水深数理统计的回归......... 31
4. 1统计分析基础知识......... 31
4.2数理统汁的回归分析......... 33
4. 2. 1 一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 33
4. 2.2最小一乘法......... 35
4. 2.3 一元线性回归检验.........36
4.3样本的选择和回归分析......... 38
4. 3. 1油轮富余水深留取的统计......... 38
4. 3. 2散货船富余水深留取的统计 .........42
4. 3. 3集装箱船富余水深留取的统计......... 46
4.4本章小结......... 49
第5章结论与展望......... 50
5. 1结论 .........50
5.2展望 .........51
 
结论
 
海运量的增长,船舶人型化趋势越来越显著。相对沿岸人型船舶航行而言,贸取的富余水深值也越来越小。为此,合理的富余水深值对大型船舶能否在沿岸安全航行至关重要。本文从这一点出发,寻求一种合理的方法对富余水深的取值进行研究,从而为驾驶员提供安全驾引建议,并且为当地主管机关制定安全航行规则提供重要的依据。通过分析富余水深的影响囚素可知,其他因素都可以量化或简单计算,船体下沉量是一个动态变化量,因此船体下沉量的计算是制约富余水深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理论上出发,根据先前学者们的建议和想法,以水动力数学理论为基础,选取适合于各种船型计算船体下沉量的公式。以芳村公式为基础,绘制+同水深吃水比值情况下的曲线族,分析下沉量的合理取值,进而获取富余水深吃水比。通过调查统计,应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富余水深吃水比和不同吨级船舶之间的相关关系,最终得到相应的关系式。
 
参考文献
[1]AND0 A,MOLIGLIANI F. The life cycle hypothesis of saving :aggregate implications and tests[J]. AmericanEconomic Review, 1963,1: 55 — 84.
[2]GREENSPAN A. Federal Reserve board's semiannual monetary policy report to the congress[J]. Washington,D.C:US Federal Reserve Board, 2005.
[3]SKEINER JONATHAN. Housing wealth effect and aggregate saving[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Economics,1999,19: 305 — 324.
[4]ENGELHARD G V. House prices and home owner saving behavior[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6, 26: 313 — 336.
[5]HOYNES H W, MCFADDEN D L. The impact of demographies on housing and non-housing wealth in theUnited States[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for NBHR. 1997.
[6]LEVIN LAURENCE. Are assets fungible Testing the behavioral theory of life-cycle savings[J]. Journal of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Behavior, 1998, 36: 59—83.
[7]TRACY J,SCHNEDDER H,CHAN S. Are stock overtaking real estate in household portfolio[J]. Federal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Current Issue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1999. 5: 1—5.
[8]POTERBA J. Stock market wealth and consump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2000,14: 99— 198.
[9]YOKO MORIIZUMI. Current wealth, housing purchase and private housing loan demand in Japan[J]. Journal ofReal Estate Finance and Fxonomics, 2000,1: 65 — 86.
[10]PHANG S. House prices and aggregate consumption: do they move together? Evidence from Singapore[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2004,13: 101 — 119.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