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语块理论在初级汉语话题中的教学探讨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4525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4-10-0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教育教学论文哪里有?本文对语块理论以及话题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概述和梳理,以此为基础,结合汉语的特点对语块理论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并以本研究的语块分类方法对《发展汉语初级口语》(Ⅰ)、(Ⅱ)教材中的语块、话题进行数量和分布统计。随后选取《发展汉语初级口语》(Ⅱ)中第13课《他们都说我包的饺子好吃》一课作为教学实例,并通过口语测试来考察语块理论在初级汉语口语话题中的教学效果。

第1章引言

1.国外语块理论研究现状

语块理论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外学者的巨大贡献,但由于研究方向和领域的不同,各领域学者逐渐对语块理论有不同的定义和分类。从心理学的角度:语块最早源于国外心理学界“组块”这一概念,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Miller和Selfridge(1950)所提出的,认为人类可通过组块的方式来扩大记忆存储的容量。Miller(1956)通过心理实验指出,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7+2个单位,根据实验的数据,他认为人类的大脑在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能通过对一些孤立材料的组合,整体存储和整体提取。Brown(1973)指出儿童会将没有经过分析的语块化结构整体储存于大脑中的心理词典,并整体提取和使用。Simon(1974)通过多项心理实验,将不同心理学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证明了语块具有心理现实性,认为人类记忆的基本单位是语块。

从语言学的角度:Becker(1975)是第一位将“组块”这一概念运用于语言学研究领域。他认为语言在记忆、储存、输出与运用的过程中并不是把单个词作为单位,而更多的是使用一些固定或者半固定模式化的“板块结构”,也就是语块,并将其看作是最小的语言单位。Nattinger&De Carrico(1992)表示语块是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言单位,有固定的形式、功能和语义,是长短不一但是意义完整的词汇,约定俗成并具有预制性。Lewis(1993)提出的观点不同于传统的语言观,他指出语言不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而是由具有语法意义的语块构成。语块的特性是连续且统一的,语块具有固定性和可变性,具有构句的能力,将不同类别的语块进行组合,才会形成有意义的话语篇章。Moon(1998)将介于词与词组二者之间的成分称之为“固定表达与习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的一个整体单位则称之为“固定表达”,包括各种熟语、短语、多词词汇单位。Wray(2002)认为语块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存储于人类大脑的记忆中,在需要时会被整体提取并使用,不需要进行语法生成和分析。

教育教学论文怎么写

第3章初级汉语口语课话题—语块教学设计与实施

3.1初级汉语口语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3.1.1教学对象

本次的教学对象为ZW学院的语言班初级B班的14名学生。其中有8名女生,6名男生,年龄都在19—22岁左右,他们来自津巴布韦,母语为英语。他们的汉语都属于初级水平,在进入语言初级B班时,都曾在中国学习汉语半年,词汇量在800左右。

笔者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到学生继续学习汉语的外部动机主要有:一是回自己的国家担任汉语教师;二是想与中国人进行经商贸易;三是在中国继续留学深造。而内部动机主要有:一是喜欢中国,热爱中国的文化;二是在中国求学过程中,渐渐被中华文化所吸引,喜欢汉语。

由于学生来到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中国生活,与中国人做到正常沟通交流。

第5章语块理论在初级汉语话题教学中的反思和建议

5.1语块理论在初级汉语话题教学中的优势

1.缓解学生的记忆压力

在教学实践后对学生的访谈得知,学生在经过语块的学习后,能够减轻记忆知识点的压力。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巩固基础知识,来为汉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打下稳固而坚定的基石。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会识记大量的生词和语法,在积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记忆负担。学生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复习时间的节点,并将这些节点串联起来,降低遗忘率,将语块长期存储于大脑中。与前文所提到的记忆组块效应理论相结合,在具有一定语块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语块的容量,将单个字或词的语块组合变成一个整体,能提高记忆的效率,缓解学生的记忆压力。教师在进行语块理论教学时,更多的是让学生利用短时记忆和逻辑记忆的相互配合来达到最佳的效果。语块的输出本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快速组织语言的一个过程,而语块在话题中则更加节省学生记忆时间。

2.加强学生成句表达的能力

从前文的测试情况以及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观察,发现学生成句表达能力的分数有所提升,同话题口语表达的内容也越来越完整,学生在课堂中说出的句子正确率也变得越来越高。语块的讲解虽不能迅速提高学生组织语块表达的能力,但依靠时间和学生自身的积累,表达能力会有所提升。学生在学习中所涉及的语块,有的较为简单,有的较为复杂,且每节课教师输出语块的数量不一样,学生的吸收程度也不一样。教师会在这个过程中反复强调过出现的语块,学生也会牢记这些语块,而课堂中的语块练习活动环节可以及时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学生在习得语块后,在交流中则会倾向于说出完整的句子,丰富语言内容。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日常语块成句表达的薄弱之处,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不断锻炼学生的成句表达能力。在语块的教学中,不难发现语块的呈现都是较为固定和完整的,如教材中的一些框架语块“和……一起”、“从……到……”。

5.2语块理论在初级汉语话题教学中的不足

1.语块类型较为固化,不易变通

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虽感觉到语块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比较困难。语块实际上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它的类型较为固定,教师在连续强化语块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复习语块,按照话题内容学习语块,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其固化的模式感到乏味。语块类型的固化有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比如,学生在话题表达中总是会选择使用一些万能的语块来应对口语表达,长时以往,其汉语语感可能会弱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类似关联词结构这种可填补型的语块,尽量让学生多说一些例子自由填补。语块教学相对于情景教学缺乏趣味性,但如果教师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便可能会提高学生对语块的学习兴趣。由于语块自身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很难改变其特性,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语块的这些特性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灵活地教学,相信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论文参考

第6章结语

本文对语块理论以及话题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概述和梳理,以此为基础,结合汉语的特点对语块理论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并以本研究的语块分类方法对《发展汉语初级口语》(Ⅰ)、(Ⅱ)教材中的语块、话题进行数量和分布统计。随后选取《发展汉语初级口语》(Ⅱ)中第13课《他们都说我包的饺子好吃》一课作为教学实例,并通过口语测试来考察语块理论在初级汉语口语话题中的教学效果。

从教学实践、测试分析以及对学生的访谈中,笔者发现语块在话题中进行教学是有积极作用的。初级阶段的学生对“话题—语块对应表”的建立、记忆和实施可以辅助学生语块表达能力的提升。话题—语块的教学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思维和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成句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能缓解学生的记忆压力,促进学生进行流利、地道的口语表达。但由于学生自身汉语水平能力的限制,学生在语块的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教师应以最大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语块的整体输出,将语块与话题相结合进行教学,同时摸清学生的特点,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训练,此外还应该多给予学生练习和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语块的同时,则应关注语块的积累,循序渐进,强化语块意识和思维。对于一些抽象、不太好理解的语块,可以借助语境来理解记忆。因此,我们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强化语块意识,借此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