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课堂管理密切相关。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研究农村普通高中课堂管理有利于丰富农村普通高中课堂管理的理论,为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处理课堂问题提供依据。
绪论
(一)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课堂管理研究较早,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思想(17世纪--20世纪)
国外的课堂管理研究始于17世纪。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提倡普及教育的主张,并提出实行班级授课制。这一论著的发表,使得课堂教学研究成为了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而班级授课制的实践也促进了课堂管理的研究。
但是,夸美纽斯之后,课堂管理的研究并没有取得长足的发展。直到赫尔巴特,他才对课堂管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他主张严格管理、控制学生,如采用惩罚的威胁、监督、命令或禁止、权威和爱、不给儿童空闲等措施,管理学生,试图约束学生的烈性与冲动,想把学生管理得死死的,不给他们机会破坏纪律、捣乱课堂。
总之,早期的课堂管理还处于一种萌芽的状态,是一种附属的研究。从研究的对象看,早期的教育思想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和课堂教学,而对课堂管理只是零散的分析与经验总结。从研究的内容看,早期的研究者都试图强调纪律的意义,认为对学生的约束是必要的。从研究的理论取向看,大多数的早期研究者都强调对儿童的严格控制。
第二阶段:理论的形成(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
到了20世纪,课堂管理研究才成为教育研究的一大研究热点。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促进了教学的改革,使教学改革成为了世界的潮流。人们开始用科学的态度与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课堂与课堂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教学的质量。
第三章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课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管理理念落后
农村普通高中教师无正确的课堂管理理念,对课堂管理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喜欢主宰课堂,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对教师的命令言听计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39.15%的学生与35.19%的教师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常扮演的角色是“控制者”。可见,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还有相当多的教师在课堂扮演“控制者”的角色,他们认为学生就应该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课堂管理。其次,有67.39%的学生不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们说出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想法。可见在课堂上,许多农村普通高中教师不允许学生讲话,不允许学生插嘴,不让他们发表任何言论。最后,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笔者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能管理好自己。
由上可见,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且不让学生发表任何见解。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长期得不到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管理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面对这群配合度极低的农村普通高中生,教师的课堂管理效果令人堪忧。这也跟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理念相违背。
第五章提升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课堂管理效率的策略
一、更新课堂管理理念
课堂管理理念是教师基于课堂管理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的基础上对课堂管理的一种系统、合理、科学的理性认识,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控制学生的行为,而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①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普通高中教师要更新以往落后的课堂管理理念,做到与时俱进。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1.教师要转变主宰课堂的观念
教师要转变主宰课堂的观念,要由支配者、命令者、控制者转变为组织者、合作者、服务者与促进者。在21世纪的今天,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创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师生地位平等,不存在高低之分。农村普通高中教师要放下高姿态,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不仅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做学生生活中的朋友。
2.学生是课堂管理的主体
新课改提倡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管理观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教育主体和管理主体。只有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管理的主人,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主动发展自己。比如,在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时,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并让学生共同参与班规的制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管理的主人。
所以,农村普通高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要重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堂管理理念,把新课改“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自己的课堂管理,让课堂管理在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发展的道路上良性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教师要为高中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因为良好的课堂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的教学也会更顺利。
(一)改善课堂物理环境
课堂的物理环境,会影响高中生的行为、心理与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所以,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优良的课堂物理环境,为学生提供更舒适的学习场所。优良的课堂物理环境,如适中的温度、合适的声音、明亮的光线与温和的颜色会让人感到身心愉悦;干净整洁的地板、摆放整齐的桌椅、通畅的过道等会给人一种良好的秩序感,让人身心舒畅。所以,良好的课堂物理环境会使学生更愿意投入课堂学习,更乐于参与教师的教学,也更愿意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
改善课堂物理环境,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严格控制班级人数
农村普通高中班级的人数普遍偏多,不利于班级的教学。班级人数太多,教室的空间狭小,学生密度大,易产生课堂问题,课堂秩序难以维持,课堂纪律问题频发。新课改要求学校要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这势必要从控制班级的人数做起。所以,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应严格控制班级的人数。合理的班级人数,不仅能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上学习气氛良好,学生的问题行为将减少,教师也能把更多的精力与心思放在课堂教学上。因此,严格控制班级人数是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管理好课堂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新课改要求改善学生学习环境的需要。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回归课堂”是一切教育改革必然的选择。新的课程改革对课堂管理提出了新的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使课堂管理出现了新的变化。
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课堂管理密切相关。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研究农村普通高中课堂管理有利于丰富农村普通高中课堂管理的理论,为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处理课堂问题提供依据。另外,对农村普通高中课堂管理的研究,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素养。
笔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农村普通高中课堂管理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改变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死气沉沉、课堂问题频出的现状;更新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的课堂管理理念;提高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农村普通高中课堂井然有序,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气氛积极、活跃,教师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能高效获取知识。
但是,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本研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问卷调查,笔者抽取C区的四所学校与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的学生与教师的人数不够多,数据不够全面。另外,鉴于笔者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农村普通高中课堂管理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全面,只局限于对课管管理理念、课堂环境、课堂人际关系、课堂管理方式与课堂纪律的研究。在今后的日子里,笔者将继续努力,完善有关农村普通高中课堂管理知识与实践的研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