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幼儿学习行为分析提升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行动探讨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4524
  • 论文编号:el2022011510183628196
  • 日期:2022-01-1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有效教学论文哪里有?本研究遵循行动研究发现问题、行动、反思、与改进的循环历程,通过基于一次次幼儿学习行为的表现分析,调整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些问题由于时间和研究者自身能力有限还没有能深入的进行探析,这也成为了本研究的一个遗憾。经过研究者的反思,认为本研究在未来的还有可以突破的方面:1.从心理学取向补充对幼儿学习行为的分析,探明幼儿学习行为发生背后的原因、表现、相关因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师教学行为。2.选取更多的样本进行分析,以探明幼儿学习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再进一步调整教师教学行为,深入的研究幼儿学习行为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绪论


三、研究创新之处

有关文献对学习行为的分类主要是依据学习来进行分类,如记忆型学习、理解型学习、研究型学习等,本研究采用前人的研究依据 OCCP 学习行为模型对幼儿的学习行为进行分类,尚属于新的探究;此外,已有的研究中,中小学出现有“以学定教”,学习中心的理念,幼儿园出现有依据幼儿游戏行为提升教师游戏观察与指导行为的研究。但是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关基于幼儿学习行为调整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还缺失。因此,本研究利用 OCCP 学习行为模型对幼儿学习行为进行分类,并基于学习行为调整教师教学行为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有效教学论文怎么写


第 1 章 研究现状及研究设计


一、幼儿学习行为与教师教学行为现状

(一)基于访谈调查:教师对幼儿学习行为与教学行为的认识现状

教师对幼儿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的正确认识有助于促进教师对幼儿学习行为和自身教学行为的理解,能更好地关注幼儿学习行为,也能根据幼儿的学习行为相应的为教学目标调整自身教学行为。因此,研究者通过访谈分析,调查教师对幼儿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的认识现状,为研究的开展提供立足基础。

1..教师对幼儿学习行为的认识

(1)教师对幼儿学习行为内涵的理解与关注为了便于归纳教师对学习行为的理解,研究者从教师的回答语境提炼出关键词,如 SLP教师说:“学习行为就是会认真听老师讲课,理解讲课内容,会认真注意听同伴发言,同伴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听。”研究者将这样的语境意思归纳为“倾听”。通过这样的提炼,研究者汇总了所有访谈教师的回答,并根据 OCCP 学习行为类属记录表,将每位教师的回答提炼出关键词纳入到所属的学习行为层(如表 2)。如 CJK 老师的关键词是“探索、讨论、操作、复述、倾听、合作、表达、模仿”,这些所有关键词归纳到 OCCP 学习行为层后,呈现有两种学习行为层:操作行为层和协作行为层。

研究者通过访谈,依据对教学行为的分类,将教师回答的内容提炼,并归纳到教学行为定义的四类行为中: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幼儿与教学环境的互动以及教师与教学环境的互动。例如:在问题“你认为教学行为包括哪些方面?”WLJ 教师回答:“教师的语言、教学组织、教学示范、教学姿态、是否尊重幼儿、关注到每一个幼儿。”研究者从回答语义中提炼出含师幼互动和教师与教学环境互动的内涵。通过归纳到教师教学行为类属记录表,得出教师对教学行为理解与关注的数据。


第 2 章 提升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设计

本研究旨在基于幼儿学习行为分析,提升教师有效教学行为。该方案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于幼儿学习行为的有效性,保障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基于幼儿学习行为的内在动机,改善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基于幼儿的问题解决行为,提升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进行行动研究设计,并在 H 园大班年级实施,探究提升有效教学行为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行动研究方案目标

根据文献综述阐述的幼儿学习行为与教师教学行为的关系,结合研究现状,初步发现幼儿有效学习行为与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团队共同确立以“通过 OCCP学习行为模型分析幼儿学习行为,调整教师教学行为,以达到促进幼儿各个学习行为有效发生并向问题解决行为发展,最终提升教师有效教学行为”为总目标,具体步骤为“基于幼儿学习行为的有效性,保障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基于幼儿学习行为的内在动机,改善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基于幼儿的问题解决行为,提升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具体目标如下:

1.分析幼儿学习行为的有效性,保障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2.了解幼儿学习行为的内在动机,改善教师的有效教育行为。3.审视幼儿的问题解决行为,提升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


二、行动研究实施

(一)第一轮行动:基于幼儿学习行为的有效性,保障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

行动研究方案的确立

教师对幼儿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认识偏差和不足是影响教师对学习行为的解读和关注,进而影响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调整。研究者通过现状调查,发现教师对学习行为的认识偏向于外显的低级的学习行为,即只关注操作行为、认知行为,对于协作行为和问题解决行为的关注较少;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认识则更多是关注自身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即师幼互动,但是缺乏对幼幼互动的关注,还缺乏对幼儿与环境的互动的关注,偏向于关注教师与教学环境的互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原因是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认识不深入也不全面,对于课堂的学习仅仅是停留在实践经验层面,很少深入而广泛地学习关于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的分类及相关因素。

幼儿各个学习行为是否有效影响着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在 8 个观察案例中,大班幼儿有效操作行为发生 30 次,平均每个活动仅有 3-4 次;认知行为层发生 50 次,平均每个活动仅有 5-6 次;协作行为层发生 20 次,平均每个活动仅有 2-3 次;问题解决行为发生10 次,平均每个活动仅有 1-2 次。由此可知,集体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幼儿有效学习行为偏低。通过数据还发现大班幼儿课堂中的认知行为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操作行为和协作行为,最少的是问题解决行为。这四个层次的学习行为在大班幼儿的发生占比中发生了失衡,大班幼儿是年龄最大的学前儿童,协作行为和问题解决应是他

有效教学论文参考


第 3 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反思


一、结论

本研究经过为期四个月的行动研究,基于幼儿学习行为分析提升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为目的,通过不断地计划、实施、反思、改进,基于幼儿学习行为不断调整教师教学行为,通过幼儿有效学习行为和教师有效教学行为表的记录统计、案例观察以及访谈进行质性分析总结归纳出相关的结论。总的结论是:幼儿学习行为有效则教师教学行为有效,幼儿有效学习行为与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基于幼儿学习行为分析能提升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具体结论如下:

(一)幼儿产生有效学习是教师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群体是幼儿,教师教学的对象也是幼儿,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幼儿,教师所采用的任何教学方法、布置的教学环境、教师的语言都是为了幼儿能够学有所得。所以,幼儿的学习效果就是教学的效果,幼儿的有效学习成为教师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此外,从第三轮激发幼儿问题解决行为发生的行动来看,教师有效教学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幼儿学到多少,学到了什么,而是使幼儿自主地学,主动地、内发的、自我的不断学习。因此,促进幼儿积极有效的学习,改变或改善幼儿的学习态度,是每一位教师教学追求的根本目的和毕生努力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园中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幼儿的有效学习而教。

(二)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是幼儿有效学习行为发生的关键条件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学和教师的教二者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幼儿的学习行为发挥作用,并成为影响或促进幼儿有效学习的关键性因素。经过行动研究发现对幼儿而言,与其学习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教师的“教”,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组织、教师使用的语言和教具等,都是影响幼儿有效学习行为发生的关键性条件,这种条件的发挥直接影响幼儿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影响幼儿自发性学习行为的产生。所以,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是幼儿有效学习行为发生的关键性条件。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