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教育教学论文,教育领域的基石是基础教育,然而由于资本拥有量不同的社会各阶层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导致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这种现象是基础教育不公的重要体现,为了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给基础教育学校一片多彩和谐的天地,需要我们打破学校阶层分割的现状,促成合理性流动。展望未来,相信在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下,人们自觉且严格推进均衡基础教育资源的路径,让基础教育学校不再出现阶层分割现象,而是呈现多样化的基础教育学校和均衡化的学校阶层构成,还基础教育以公正,予基础教育以生态平衡。以往有关学校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具体的学校相关人员和教育管理方面,依据布迪厄的“场域-资本-惯习”理论审视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现象,可以剖析得到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现象形成的原因,并按照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得基础教育走出“阶层分割”的困境,建构和谐公平的基础教育大环境,还基础教育生态平衡;对于受到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影响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可以得到最为根本的转变,由于基础教育阶段阶层差异而造成的高校系统中子女家庭背景的趋同现象减弱甚至消除
.......
导论
本文的实践意义就在于以“场域-资本-惯习”视角审视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现象,对其成因进行剖析,寻求解决这一现象的有效路径,助力基础教育学校走出阶层分割的循环困境,冲破束缚。在一个均衡化的大思想下,用“场域-资本-惯习”的视角来剖析我国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的成因并提出改善这种现象的路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拥有量不均,让每个学生均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以至于学校阶层分割现象不会过分严重,最大程度地实现基础教育公平。这样,基础教育学校间朝着和谐共处的势头并进,进而促进高等教育和社会公正的实现。另外,为了教育公平而努力是国家一直以来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公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此,本研究力求打破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还基础教育以公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来讲,本研究通过对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场域、资本、惯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一方面丰富并拓宽了对布迪厄场域、资本、惯习的研究,使人们能够得到理论的进一步了解,进而充实对场域、资本、惯习的整体性研究。另一方面,基于“场域-资本-惯习”视角来进行探索的研究较少,且运用布迪厄的“场域-资本-惯习”视角来审视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这一微观层面的研究少之又少。
........
一、我国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现象梳理
(一)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的阶层划分
由于本文的研究重点不在于此,而是基于学校阶层分割的整体事实来剖析成因、思考对策,所以笔者不对基础教育学校具体分为哪几个阶层做过多研究。笔者仅是针对优势阶层和弱势阶层的差异来探究,具体来说,如本文的成因剖析部分,笔者是依据优势阶层(中上层、强势阶层等)子女进入优质学校或优质教育资源聚集的学校,而弱势阶层子女则进入优质学校之外的学校,这样简洁的方法来判定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现象。基础教育的阶层和谐和子女高等教育更加公平合理化,进一步促进社会公正。由此可得,探讨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走出阶层分割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这种方式有一个前提就是需要具有远程设施设备,由2020年的疫情期间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学校通过网上授课的方式的实施,暴露出部分地区的学生有关远程电子设备的匮乏,有些地方的政府还自发给学生发“平板”,因此需要一定的经济援助为学生提供必需的设备。然而,即便当地政府对不同办学质量、资源存在差距的学校予以援助,但效果不佳,比如“教师帮扶”类似政策,存在优质学校教师轻视中下层学校教师的情况,教学交流不真诚,效果实微。
教育教学论文格式
(二)我国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的特点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力量,身持教书育人的职责,对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予以消解是教师的本分,应该看到、识清阶层差异的影响,成为促使不同阶层学生获得多样、优良成长的推动者。但是,依据已有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教师却没有尽到那份责任,对现存的阶层分割置之不理,心甘情愿接受着阶层差异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失去了对“文化再生产的知觉”,对现行教育观念与秩序中的不平等显现出无意识和不觉醒①。教师受到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的隐蔽作用,且在具有机会实现觉醒之时却甘愿受之,这体现了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对教师的“隐蔽”。关于基础教学校阶层分割对政府和社会团体的“隐蔽”。优质学校大都是某一地区或区域的重点学校,名声在外且受到追捧,当地政府和社会团体自然对它们进行各方各面的投资和支持,促使优质学校发挥更大的“品牌”效应,促进当地教育水平,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和发展。然而,政府对于优质学校大力投资,学校之间差距拉大,目前学校阶层分割在政府的无意作用下得到助力。这是“隐蔽”之一。另外,对于某些已经意识到学校阶层分割事实的政府,他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②政府采取了援助措施,但却不知阶层分割的现象仍旧得不到缓和。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在具体改善措施上对政府施以了隐蔽作用。
三、“场域-资本-惯习”视角下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成因剖析.........39
(一)场域的制约造成学校阶层分割...............................39
(二)资本累积效应加剧了学校阶层分割...........................44
(三)惯习的再生产固化了学校阶层分割...........................58
四、消解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现象的路径思考........................67
(一)“打破”场域的制约.......................................67
(二)均衡资本的累积...........................................69
(三)消解惯习的固化...........................................72
结语..............................................................77
........
四、消解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现象的路径思考
(一)“打破”场域的制约
经济场域中,不同地域间经济水平不同,占有的经济资本存在差异,导致办学投入不均。针对此情况,国家可依据经济水平差异,对经济水平低的地域、区域,试行经济水平高的区域与之联合发展,形成“经济互动网”,将恰当的经济发展观传递给经济水平低的地域、区域,提升当地经济水平,从而为基础教育学校加大教育投入。另外,在经济互动的基础上,各层级政府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责任,为缓解经济水平差距带来的学校教育投入差异助力。例如,在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我国的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差异显著,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的财政收入不同,进而影响对于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这就体现了基础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必然要受到来自于地区政府投入之外的援助力量,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相关的经费投入机制,增加多个主体来进行基础教育投入,分担地区的财政压力,实现教育经费的“下沉”和教育投入责任的“上移”。在这个“下沉”和“上移”的需求之下,中央政府的角色难以忽略,基础教育经费投入要以中央为“主干”,其他为“枝干”的模式来进行。中央发挥自己的统筹协调功能,对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逐渐加大,以此降低学校之间的办学质量差异,缓解优质学校和重点学校效应加剧的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二)均衡资本的累积
若想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或者进入农村教育学校,就必然需要提供能够吸引优质人才和优质教师的薪资、待遇,让教师对自己的收入基于肯定,在经济基础保障的基础上,教师更能愿意发挥自己的价值;二是建立合理的教师培训机制,努力使每一名教师都公平享有在职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自我的机会,不论学校优质与否,皆享有职业发展进步的机会。这样,在有力的体系和机制的保障下,优质教师数量增多,且这些教师能够被吸引到不同的学校中,基础教育学校优质师资方面的资本量不会过分聚集,这就使得各类学校在优质师资时,不会造成普通学校抢不到优质师资的情况,优质师资得到尽可能地均衡分布,从而较大可能地吸引优势阶层子女进入不同学校,消解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现象。针对政府政策倾向引发的优势阶层聚集于某一学校这一情况,可以建立地方政府政策倾向评价制度,以均衡学校的资本累积。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
结语
地方政府对于优质学校尤其以往的重点学校格外重视,在投资、贷款、师资、基建、招生政策等多方面予以支持,这已成为教育管理的基本行为。在这种一如既往地“照顾”下,这些学校进行着大量的资本累积,办学质量和声望等不断提升,逐渐与其他学校拉开差距。国家可以对地方政府的基本行为进行评价,看是否所管辖区域内的学校受到相同待遇,如若学校待遇差距不在合理范围内,则对其进行适当惩戒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门课程教育,以转变其片面的政绩观和教育观;若评价良好,则予以适当奖励,以供当地教育发展。如此,来制约政府有关教育的政策倾向,均衡学校的资本累积,防止优势阶层聚集于资本量高的学校,缓解基础教育学校阶层分割现象。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