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针对印度尼西亚汉语“国考”的专题教学法应用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25
  • 论文字数:44778
  • 论文编号:el2021063021361922368
  • 日期:2021-06-3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教育教学论文,在实施“专题教学法”的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以下经验教训和建议:1.教学中要重视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学习者的态度和动机因素。相关调查认为:“学习第二语言的态度与所取得的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高于学习其他科目的态度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刘珣,2012:220)。同时,学习态度也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学习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的成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习者本身已经拥有的动机并进一步增强巩固。在学习动机上,“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最直接增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因素”(刘珣,2012:220)。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课堂生动活泼,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专题教学法”有集中教学的优势,但容易存在授课时内容枯燥的现象。因此,针对印尼学习者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任务法、游戏法和交际法进行教学,课堂效果较好。2.在语音教学上,除了前文提到的教学方式,还有以下原则:(1)短期集中教学和长期严格要求相统一。在前期集中训练拼音后,不代表后期就放松了要求,语音训练贯穿了笔者整个的教学过程。语音教学中学习者出现的问题表明,这些学习者或者是在初级阶段没有打好基础或者是在之后的学习中忽视了语音的学习,因此教师和学习者都有必要重视该原则。(2)音素教学和语流教学相统一。笔者采用了程棠先生(1996)的说法,“先音素后语流”。在重点训练声、韵、调单项要素的同时本文也注重语流的练习。针对汉语“国考”的特点和目前的教学情况,笔者尝试了“专题教学法”以求提高“国考”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根据前情分析,本文设计了以“专题教学法”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等。根据教学设计的内容,笔者在八华高中语言班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专题教学法”实践,后文将阐明实施过程的具体细节。在教学实践的结束阶段,笔者对语言班的学习者进行了两次“国考”测试以检测“专题教学法”的有效性。

........

 

第1章引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尼学习者开始学习汉语并有一部分学习者选择把汉语作为其“国考”科目,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汉语“国考”,笔者对“国考”内容进行了分析并设计施行了“专题教学法”。在研究与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汉语“国考”已经进行了多年,但对此方面的研究却呈空白状态。为了提高“国考”教学的效率,提高学习者的“国考”成绩,也为了让更多的学者关注“国考”问题,我们有必要研究与印尼汉语“国考”相关的内容。本文将尽可能全面的阐述汉语“国考”的系统、分析汉语“国考”的内容并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在帮助学习者学习汉语“国考”内容的基础上也为推广汉语教学发一份力。首先,本文对印尼的“国考”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简述了汉语在“国考”中的地位并对“国考”的内容、试题等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围绕“学习者”“教师”“教材”“教学法”等分析了目前印尼高中汉语“国考”教学的现状。最后,本文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了反思,总结了“专题教学法”的优点与缺点,并提出了展望与建议。综上,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习者的汉语能力为中心进行“专题”训练。“专题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汉语素质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成绩。在最初选择“国考”的科目时学校和学生不仅可以选择汉语,还可以选择日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等①。如果我们针对汉语“国考”设计出了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达到一定效果,学校和学生都会更愿意选择把汉语作为“国考”的主要科目。这是一个两利的事情,既帮助了学生通过考试又有利于汉语在印尼的进一步发展。

......
 

第2章印度尼西亚“国考”概述与分析

 

2.1印尼“国考”基本情况
从上文和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印尼的“全国考试”已经进行了70年,在此过程中不断变革,直到现在也在不断改进。总体来看,现在的“全国考试”吸取了70年以来的经验教训,从考试名称、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到负责单位都与过去的改革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全国考试”的发展历史,我们要清楚了解该考试在印尼的重要地位,努力发挥考试过程中汉语能起到的作用,帮助学生顺利毕业,进一步提高汉语在“国考”中的地位,扩大汉语的影响力。但是和中国不同,印尼从高一也就是十年级开始就进行分科,而中国一般是在十一年级才开始分科。在印尼高中分科的情况下,汉语是自然科学专业(IPA)和社会科学专业(IPS)的选修科目,是语言专业(Bahasa)的必修科目之一,但是一些华校或者说“三语”国际学校②会强制要求所有专业都要学习汉语。这也就是说,自然科学专业(IPA)和社会科学专业(IPS)可以不学汉语或另一门外语,但只要选择了语言专业(Bahasa)就必须学习除英语外的一门外语。高中学生可选择的外语包括汉语、日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等语言,每个学校一般只选择一门外语作为学生的第二外语课。因此,这是第二次测试成绩高于第一次的较大原因。本文的遗憾之处在于没有条件完全一致的平行班作为对照组,但笔者在测试语言班的同时也对非平行班进行了测试。测试对象是高三理科A班,该班级没有“国考”的需求,教学中没有“文学课”,其余教学条件相同。以下是非平行班的基本情况及测试结果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全国考试”发展历史

 

2.2汉语在“国考”中的地位
印尼的“国考”至今为止已经有了70年的历史,但汉语在“国考”中的发展历史是曲折的,为了贴近主题,本文只讨论新世纪以后的汉语“国考”部分。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政治等原因,直到新世纪初印尼才开始恢复汉语教学。根据相关文件,2002年第一届汉语教学研讨会在万隆召开(傅碧达,2010:5)。同一时期,印尼政府开始将汉语纳入全国高中的外语教学中。在外语教学体系中,印尼政府把英语作为必修课,把汉语、日语、德育、法语、阿拉伯语等作为选修课。2004年,印尼教育部正式规定将汉语作为高中学校的外语选修课程之一(傅碧达,2010:5)。2005年,中国与印尼成为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在相关文件中提出“加强教育合作,积极开展培训交流,鼓励互相教授对方语言”(傅碧达,2010:5)。同年5月,印尼成立了“国家教育标准机构(BSNP)”,对所有需要学习的科目设立标准,这里面就包括了汉语(傅碧达,2010:5)。从此,汉语可以作为一门外语在印尼的所有学校中合法教授(卓宥佑、吴应辉,2018)。印尼的高中同中国一样都是三年制,如同中国普通高中一般分成文科和理科,印尼的普通高中一般分成自然科学专业(IPA)、社会科学专业(IPS)和语言专业(Bahasa)。所有专业都要学习印尼语、英语和数学,并参加最后的“国考”。自然科学专业(IPA)类似我国的理科专业,还要学习的主要科目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社会科学专业(IPS)类似我国的文科专业,要学习的主要科目有经济学、地理、社会学和历史。语言专业(Bahasa)要学习的主要科目有印尼文学、人类学和一门外语(汉语、日语、德语、法语或阿拉伯语)①。一般情况下学校会给学生一到两个月左右的适应期,在此期间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情况更改自己的专业,一旦更改完毕后基本就不能再次改变自己的专业。

 

第3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17
3.1学习者......................................................................................................................17
3.2教师状况..................................................................................................................24
3.3教材使用状况..........................................................................................................25
3.4现有汉语“国考”教学方式..................................................................................26
第4章专题教学法的设计和应用...................................................................................29
4.1教学目标..................................................................................................................29
4.2教学内容设计..........................................................................................................29
4.3教学活动设计..........................................................................................................30
4.4评估体系..................................................................................................................31
4.5课程实施..................................................................................................................32
4.6课堂实录..................................................................................................................37
第5章实践结果及讨论.....................................................................................................42
5.1整体结果..................................................................................................................42
5.2专题结果..................................................................................................................43

.......
 

第5章实践结果及讨论

 

5.1整体结果
整体结果即前文所说的试卷“整体分数”。在教学实践的最后阶段,笔者共进行了两次模拟测试,两次测试间隔的时间为一个星期。按照前文所讲,两次测试均以“国考”真题卷为测试卷,每套试卷有50道真题,每道题2分,共计100分,现将测试结果呈现于下。在第一次模拟测试中,语言班共12人,实际参加考试12人。为了方便统计和比较数据,笔者按照姓氏分别给每个学习者进行了阿拉伯数字编号。他们的具体成绩如下表:笔者来到八华学校后带了高一和高三两个年级的学生。通过上文的对比和教学中的实践笔者发现,对语言班进行的汉语“国考”教学与普通班级的汉语教学方式基本相同,每个年级的教学方式也基本相同。在教学中并没有突出与“国考”相关的内容,教学内容与“国考”的联系不太紧密,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学生对“国考”的需求。在分析“国考”内容、教学情况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针对“国考”的“专题教学法”。针对“国考”内容,我们拟分“专题”进行教学以求加强教学内容与“国考”的联系,满足学校及学生对“国考”的教学需求。最后,“国考”试题都为客观选择题,学习者在答题时可能有“猜测”的投机成分。通过分析“专题”平均分和平均正确率,笔者有以下观点:1.从“专题”平均分和平均正确率来看,学习者的答题能力较好,再次表明“专题教学法”有利于“国考”内容的学习。2.语言班在“语音”和“汉字”专题上有较大优势。这表明,通过一定时间的专题集中学习,“语音”和“汉字”更容易取得成效。进一步分析,“语音”和“汉字”专题的内容相对简单且规律有迹可循,而“词汇”和“语法”专题的内容更为丰富、更为复杂,在短时间内学习的效果还不明显,我们更需要把这两个专题作为长期任务来坚持。
教育教学论文格式
印尼高中语言班学生需要掌握的汉语能力(高一至高三相同)

 

5.2专题结果
专题结果即前文所说的“专题分数”。按照前文所说,笔者将每次模拟测试的50道题都分为“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四种题型。在第一次模拟测试中,“语音”题有10道,共20分;“汉字”题有6道,共12分;“词汇”题有16道,共32分;“语法”题有18道,共36分。语言班在各“专题”中的得分情况如下:从第一次测试的专题平均分看,语言班在“语音”“汉字”“语法”等专题上得分较高,在“词汇”专题上得分较低。在第二次模拟测试中,“语音”题有20道,共40分;“汉字”题有8道,共16分;“词汇”题有7道,共14分;“语法”题有15道,共30分。语言班的专题得分情况如下:通过数据对比,笔者有以下观点:1.从两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来看,语言班的分数都较为优异。具体来看,第一次模拟测试的优秀率为58.3%,最低分为80分,最高分为100分,方差为39。第二次模拟测试的优秀率为66.7%,最低分为84分,最高分为100分,方差为27.56。总体上,学习者的分数差距较小。一定程度上表明“专题教学法”在“国考”教学中较为有效。2.在两次测试的结果上,语言班两次测试的平均结果相差2.3分。总体上,两次测试反映出的学习者汉语水平较为一致。一定程度上说明两次测试的难易程度相差不大,比较稳定,测试信度较高。3.在第二次模拟测试上,学习者的平均成绩整体上好于第一次。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两次模拟考的间隔时间较短,学习者吸取了第一次考试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两次测试的题目并不相同,试题难易度可能存在一定差距,但从结果看差距并不大。3.在上文,我们发现学习者第二次测试的平均成绩都高于第一次。通过平均正确率的数据,我们看到学习者都是在“语音”和“汉字”专题上超过了第一次的正确率,在“词汇”和“语法”专题上正确率有所降低。这也从侧面证实了上文的观点——两次测试的难易程度存在差异。第二次测试中,“语音”和“汉字”试题占所有试题的56%,在第一次测试中只占32%。相对来说,“语音”和“汉字”专题更容易快速掌握,试题较简单,答题正确率较高。

.....
 

第6章结语

 

声调教学和轻重音教学、语调教学相统一。除了声调以外,“对汉语轻重音和语调教学重视不够也是洋腔洋调形成的主要原因”(林焘,1996)。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语音教学过程中提高对轻重音和语调教学的重视。3.在汉字教学中,建议遵循以下原则:(1)避免在教学中正面呈现笔画、部件、偏旁、结构等理论(张旺熹,1990)。复杂的理论只会增加学习者的学习难度,教师只需要让学习者熟练掌握这些基本部件和结构即可。(2)教学中重视汉字对比,加强书写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习者在一些形近字和同音字上经常混淆。通过对比可以加深学习者的印象,加强书写训练则有利于学习者的记忆。(3)字与词的教学相结合。字与词的教学从来就是一体的,这一点已经在上文的词汇教学中详细阐述。4.在词汇教学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词汇教学要注重实用性、常用性和学习者的需求。不能为了扩大词汇量而随意扩充讲授的内容。(2)词汇教学要结合一定的语境,在句子中让学习者明确该词汇的含义并掌握其用法。(3)通过语言交际培养学习者对词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所以不能仅仅为了教授知识而忽略汉语的交际功能。5.在语法教学中,建议遵循以下原则:(1)尽量避免直接讲解语法理论,复杂的理论知识会让教师和学习者都感到困惑。(2)语法讲解与交际相结合,讲授语法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实际中运用。(3)精讲多练。在授课时,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将机械性练习、有意义的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相结合。(4)短期集中教学和长期严格要求相统一。这是语音教学的原则,但在教授语法时同样适用。在中高级阶段,学习者在某些偏误上已经产生了化石化现象,教师要长期重视纠正这些错误。6.进行“专题”教学的过程,也是引导学习者养成归纳总结意识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