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以“南邮”和“南航”为例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72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1012720072221829
  • 日期:2021-01-2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教育教学论文,基于上述调研结果,主要发现如下:第一,南邮英语专业与南航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在校本课程开设及其意义、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等三个维度都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体现为南航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学生在这三个维度所设问题的评价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南邮英语专业学生;而在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上,南航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学生在学习效果、理工类跨学科知识能力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帮助方面也高于南邮英语专业。因此,南航英语(民航业务)专业校本课程实施效果优于南邮英语专业。第二,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总体实效性有待提高。在校本课程开设及其意义方面,两校英语专业师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评价一般,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评价与其学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师生对校本课程概念与内涵的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过程方面,两校师生均对当前教师的跨学科专业素养与课堂氛围感到满意,但仍认为教师的“双师型”素质还有待加强。

.....

 

第一章绪论

 

本研究还给出符合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特点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为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特色发展提供参考。其次,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学生而言,有助于了解英语专业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度,为国内其他理工类院校有针对性地开设校本课程提供现实依据。该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可以为国内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和需求度提供参考;对教师而言,有利于教师不断精进自身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高对自身跨学科素养的要求,认识到培养复合型人才和“英语+”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教师在讲授理工特色校本课程时会遇到许多问题,更加需要学生对于校本课程实效性反馈,作为教学改进的参考,因此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升校本课程的有效性;对英语专业学科而言,有利于完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提高理工类院校建设英语专业特色课程的办学质量。通过对两所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情况的对比,能够较清晰地了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不足,由此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可以提高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完善培养方案的规划,从而为英语专业学科建设的良性健康发展做贡献。
教育教学论文怎么写

.......

 

第二章本研究文献回顾及相关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课程设置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实现教学目标,包含根据教学目标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目的具体教学要求。它系统地管理着各学段、各学期每门课的安排,并规定了周课时数与总课时数,课堂教材的选用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等。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设置在继承国家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呈现出多元性、灵活性[4]。本文探讨的“课程设置”,研究的是“学生学习的某一个、某组学科”的课程设置,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开设时间、课时量、课程组织形式等方面对与研究相关的校本课程进行比较与分析。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开发校本课程是基于政策支撑与学校自身特色发展需要,以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实施的接受者,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引导者,从师生反馈的角度呈现出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促进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资源,从而有的放矢地改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各个环节,达到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的双赢局面。因此,本研究的校本课程实效性主要从调研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与效果出发,并助益于其自身的未来发展的目的。而由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各部分盘根错节,因此对校本课程实效性的判断,不仅需要量化的标准,还需进行质性的描述。

 

2.2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
对于高校对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目前关注对课程开发情境的研究以及教师发展的研究。李楠,杨树文[3]基于新疆地缘优势,以昌吉学院美术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疆民族手工艺”校本课程开发,顺应当下对应用型艺术人才的迫切需要,通过设立教学改革目标、解决开发问题、明确开发的配套设施的策略对其课程开发拟定实施计划,强调其校本课程对学校特色化和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袁利平,刘晓艳[4]基于高校课程改革,以民族地区高校的校本课程为研究对象,对民族高校校本课程的内涵与时代意义加以表述,要求民族高校校本课程需要评估可利用资源、加强专业教师培养、革新开发理念等。任帅军[5]以上海复旦大学“基础课”的课程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要求从存量、变量、增量、减量四个方面开发校本资源,还要通过教学改革形成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教学与科研、跨专业与跨学科、学校与社会的“五位一体”共同体。通过教师与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各课程要素,包括对校本课程总体、校本课程目标、校本课程内容以及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的满意度以及对校本课程实施目标的达成度,反映出当前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现状问题,帮助学生达成校本课程预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跨学科知识学习能力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第三章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分析..28
3.1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分析.......29
3.2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设置.......32
3.3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37
3.4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与手段.......38
第四章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现状研究.........43
总体现状.....43
南航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现状...45
第五章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效性研究..........59
5.1研究设计.....59
5.2数据收集与分析........64
5.3研究结果与讨论........72

.........
 

第六章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问题与建议

 

6.1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文对两校校本课程建设情况的对比,以及问卷与访谈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国标》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我们的研究也同样发现了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将在本章基于相关调查数据,梳理分析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上文《国标》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尝试为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当前校本课程的课堂实施手段与校本课程特有的实践性特点不符。校本课程执教方法的灵活运用,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校本课程的课堂质量[1]。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校本课程作为跨学科课程,内容相较于英语专业课程难度更大,且具有鲜明的应用导向,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讲授”无法完全适应校本课程的教学。针对现有的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校本课程学科特点不一致,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校本课程实施需要有社会建构的教育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指导,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有效促进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

 

6.2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建议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应通过文理交叉,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凸显学科交叉性,依托学校自身学科优势充分结合英语专业课程与特色专业课程内容[1],将校本课程细化为英语语言基础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专门用途课程,以构建英语专业理工特色校本课程体系。第一,英语语言基础课程。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技能的培养,但其语言学习的载体须突出理工类院校的行业特色,校本课程教材要结合院校自身理工特色专业的普及知识,例如邮电类院校英语专业可设置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理工特色课题,还可以开设互联网史等。以上课程以理工特色内容为依托,同时注重英语语言训练,也与通识教育相辅相成,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二,专业知识课程。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需复合的是自身的理工特色专业,学习的理工特色专业知识应相应浅显,如民航概论、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概论等。这类专业知识课程具有通用性和基础性,旨在使学生熟悉理工特色专业的学科认识论、基本概念以及该专业所使用的的一般术语。英语专业学生经过大一阶段的英语知识积累后,能够较轻松地学习这样的基础知识。同时,为了体现英语专业与理工特色的复合特点,此类校本课程应请相关专业的院系教师全英文授课,并配备全英文校本课程教材。

......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焦点,对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实效性进行了调研。本章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研究设计部分,笔者明确了研究的三个问题,围绕研究问题,确定了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与研究对象,并在国内外校本课程研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研究假设以及相关研究设计,从而确定了本研究的模型构建。基于路径分析的结果确定了之前的研究假设,明确校本课程开设及其意义、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以及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过程对校本课程实效性的正向、显著影响。第二部分为研究结果与讨论,基于以上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与结构化访谈等收集相关数据,并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对其进一步整理。最终对问卷调查与访谈中所得结果进行了探讨与分析,讨论两所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效果异同点。本章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该研究对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相关启示;同时,本章还将剖析本文的研究局限,并通过这些局限,反思问题,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展望。同时,当前校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课堂讲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而网络教学手段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等尚未得到普及。另外,两校对结合校本课程的学科特点的形成性评价重视度不够,课程的评价方式也亟待改进。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