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教育教学论文,本篇论文主要是针对高中语文苏轼词教学的研究,对于目前苏轼词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存在的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依据现状提供可供改进的教学建议。在文献梳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于苏轼的相关研究已十分完备,涉及面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了苏轼词作的系统研究还包括苏轼人生观、价值观、文艺观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学界中对于苏轼词的特点与内容研究对于本文教学研究的提供了很多启发。另外,在期刊论文中一些对于苏轼词单篇教学的研究中,也有许多可供参考的教学建议。关于苏轼词教学的深入研究,还是需要展开实际的调查,笔者通过问卷与访谈以及资料收集的方式分析得出目前高中语文苏轼词教学现状。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推进,目前的苏轼词教学较以往而言有了很大的改进,比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目标制定的全面性,朗读对于宋词的重要地位得到很大提高,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等。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继续改进的问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深入的文本解读,也不太关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苏轼词“以诗为词”艺术特点的呈现,以及对于苏轼知识整体性的建构意识较低。
...
绪论
在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始终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作为宋词,苏轼词由于写成的年代时隔久远,与现代文法以及文意都有较大差异,所以其本身对于学生而言就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囿于这种难度,教师对于苏轼词的教学方法始终比较保守,一直难有创新,学生对于苏轼词的学法更是因循守旧,学习效率低下。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苏轼词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词作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如果引导学生对于苏轼词进行深入探究,必定能让他们有极大的收获,这是每一位教师了然于心的事情,而在另一方面,又因为保守局限的教学方式,教师对于苏词的传授始终定位于基础内容的掌握方面,有时候又考虑到教学效率的问题,需要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又变成了教师“拔苗助长”的努力,比如:教师在教授苏轼词的过程中,有时候只是强调落实字词解释而不去构建词中的意境,又或者是急于构建苏轼“积极乐观”的文人形象,而忽视学生主动性,再者是只要一讲到苏轼词的深层含义,只让学生领悟到“乐观”即可,其他方面的内容不做拓展,另外,学生本身关于苏轼词的理解也不在教师的考量范围之内。一边是词的丰富性有待发掘,一边又是固化的教学始终停留在浅层知识的获取上。
...
第一章高中语文教材苏轼词概况
第一节高中语文教材苏轼词收录情况及本文选文依据
所以,笔者认为,集中研究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苏轼人生经历的同时也更好地理解苏轼本人的思想以及其作品内容。根据以上分析并同时结合各版高中语文教材对于苏词在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选篇决定选择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三篇词作进行集中分析研究,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虽然以其旷达词风对词体做出了诸多革新,但也注意维护词体的本色之美,注意发挥词长于比兴、语言活泼、音乐性强等文体优势,虽然本文选取的词作都是苏轼于黄州时期所作,但三篇词也并非特色单一,而是各有所长。
第二节相关苏轼词作的教学内容简介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关于本首词的主题,可以说是苏轼借周瑜这一英雄豪杰的功名业绩,来抒发自己本身壮志未酬的感受、不得意。但壮志未酬的感伤苦闷主题与苏轼本人境界并不相符。首先,从苏轼本身的哲学观入手,其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感悟到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的,苦难是时时刻刻存在的,人生苦短,但是苏轼在词的最终能以乐观矿达的态度正视苦难、笑对人生,所以壮志未酬的感伤主题不符合苏轼的哲学态度①。其次,该时期的苏轼经历过“乌台诗案”这一生死劫难的被贬经历,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往经历,建功立业、治国为民的儒家入世思想逐渐减弱,虽然确实不可否认苏轼对周瑜有欣赏与羡慕的情感,但是词中最后的笔锋一转“一樽还酹江月”,宇宙中的长江和明月都是永恒的、亘古不变的,人面对这一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这样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结束了全词。
.....
第三章高中语文苏轼词教学现状分析.......................................................................................24
第一节当前高中语文苏轼词教学中的合理内容...............................................................24
第二节高中语文苏轼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7
第四章高中语文苏轼词教学改进建议及应用...........................................................................33
第一节苏轼词教学改进建议...............................................................................................33
第一节苏轼词教学改进建议...............................................................................................33
第二节苏轼词教学改进建议的应用...................................................................................37
结语................................................................................................................................................46
第四章高中语文苏轼词教学改进建议及应用
第一节苏轼词教学改进建议
尽管高中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中专业性的研究,所以在高中语文的苏轼词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以诗为词”相关艺术特点的内容,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能力理解苏轼词的创新性以及其特殊地位,并非是让学生对于苏轼词作的艺术特点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专业性研究,因而教师也在进行苏轼词作的艺术特点的呈现也需要考虑合适的教学方式,如果过于专业与深入,也许反倒适得其反。关于苏轼词作该艺术特点的呈现,需要使用恰当的方式,过于生硬的灌输式很难让学生印象深刻,所以笔者认为,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相关内容介绍以外,还可以适当的使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对苏轼以前词人的词作与苏轼本人的词作进行一个比较阅读,体会其中差别以及理解这种艺术特点的主要特征。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使用柳永的词与苏东坡的词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两者在写作题材上的巨大差别,是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该艺术特点的合理方式。
第二节苏轼词教学改进建议的应用
笔者在《念奴娇》教学设计的第二环节设计了提问环节,其提问的主要指向还是对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比较简单地问题进行大致讲解,也会在其中结合字词大意的落实,设计词环节的原因是为了促进师生之间关于词作的内容进行沟通,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觉主动地向教师提问他们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有意识的带着问题进入到真正的词作学习过程中的同时,也能够使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在学习该篇词作中遇到的的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以便减少在接下来词作的深入探究中的理解障碍。在笔者设计的第三个环节,是该篇词作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在课堂实施中占据时间最多的一个环节,在该环节里多为自主探究的活动,且探究的问题既有比较基础的内容炼字、析词,也包括比较有挑战性的内容,比如在该环节的第五位就涉及到了苏轼本人在词作中所蕴含的深层人生态度的分析,层层递进之中,引导学生学会一步一步分析《念奴娇》,也学会辩证的去看待问题,比如在第六题中涉及到了词人的词派会不会影响其写作的词作的内容。
...
结语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出了当下苏轼词教学的可取之处以及急需改进的问题,笔者在文章中还根据这些问题对于苏轼词教学提出可供改进的教学建议,其中包括对于“以诗为词”艺术特点的适当呈现,在教学中融合意象、意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挖掘词的深层情感,以及多元鉴赏与一元解读的和谐统一。通过教学建议的提出,笔者在文中再辅以两篇苏轼词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解这三个教学建议的实用性。笔者关于高中语文苏轼词的教学研究,旨在探索一些对于提高苏轼词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当然这些教学改进建议的提出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改进。笔者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可以为高中语文课堂的苏轼词教学带来一点启示,也希望能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苏轼,喜欢苏轼词,也爱上宋词,让诗词的学习成为他们人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