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苏教版和人教版之高中教材《氓》注释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97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71112093020455
  • 日期:2020-07-0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教育教学论文,笔者以《氓》这一选篇的课下注释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使用度最高的两版教材——人教版、苏教版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从字音、字词义两个角度全面分析探究两版教材中选文注释所存在的不足.在注音方面,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都存在着不当注而注、未解释读音在特定选文中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部分读音需要进一步考证等问题。在字词义方面,存在着注释术语使用不当、注释存在争议、注释存在偏误、不当注而注等问题.具体表现为:1.注释术语使用不当,通假字、古今字、同源字应当分别使用各自的规范术语,“通”和“同不可混为一谈”.2.注释存在争议:(1)两版教材中“蚩蚩”一词应释义为“忠厚的样子”;(2)两版教材中“抱布贸丝”一句应释义为“抱着布币来买丝”,也即其中的“布”应当推断为当年的一种流通货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布匹;(3)两版教材中“晏晏”一词按照考证,应当释义为“温柔和悦的样子”。3.注释存在偏误,(1)“其叶沃若”、“其黄而陨”应当推定为比兴男子的情意更为妥帖;(2)两版教材中对于部分用以比兴的诗句如“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的注释还有所欠缺,不够明晰。4.不当注而注,苏教版中的“车”、“桑葚”以及人教版中的“兮”都属于学生知识储备范畴内的,无需再进行注释。

.......
 

绪论

 

关于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课下注释的研究,目前成果已较为丰富:索敏在《训诂学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中对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古诗文注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总结出注释中九类较为明显的错误,分别是:当注未注、注而有误、注而欠妥、注而未详、通假字和古今字混淆、注释重复、注释前后不一、后注前不注和标点有误。①其中也提到《氓》中存在的两处当注未注的现象,并运用训诂学的理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刘苹在《高中古诗文注释研究》中关注到了注释用语混乱的现象,以“同”和“通”的混用为主,不仅学生,很多一线教师都常常将其混为一谈。但通假字、异体字和古今字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通假字是指用读音相同、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而异体字实际上是一组字;古今字则指不同时代的同一字符。这种注释用语的不当容易让学生错误理解一些字词,从而产生不必要的困惑。冯乐华在《部分古诗文读音的课文注释应当加强》中关注到了现行语文课本在古诗文的注解中存在着“重义轻音”的趋向,这一现象引发了语文教师的教学困境,以致于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分歧,要么主张“一刀切”,以现代普通话读音替代古音;要么古音今音混杂教学,学生日渐陷入学习困境,从而对古诗文的学习丧失兴趣。

.....
 

第一章《氓》选篇注释的比较与分析——以苏教版和人教版为例

 

第一节不同版本教材对比研究的必要性
新课改以来,我国出现了诸如苏教版、人教版、沪教版、鲁教版等多个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不同的编者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和情感取向,对于同一篇古诗文注解的选择和编写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版本的教材即使选编了同一篇古诗文,无论是在排版上还是在一些字词义的选择上都会各有千秋。此外,古代文学作品不可避免涉及到许多时代背景、文学常识、民风民俗等,无论是具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教师,还是知识面依旧有待拓宽的学生,都很可能对此类知识并不熟悉。因此,如若我们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对古诗文清晰准确的注释和解读,势必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惑,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所学习的文学作品的表层含义以及深层内蕴,也就无法体会文章所传递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这自然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此时对比不同版本教材的课下注释,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发现各个版本的优缺点,有利于编者博采众家之长,更全面系统地编写教材,而且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同优秀的文本进行对话,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再创造能力,从而促成课堂生成。因此,笔者选取了使用度较广的苏教版和人教版,对其共同选篇《氓》的注释进行分类对比研究,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各路学者专家对于《氓》课下注释的关注及探讨,也期望能够给编者、教师以及学生提供一点思路和帮助。
教育教学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苏教版和人教版《氓》选篇基本情况
由表1、表2可知,苏教版的注释在数量上较之人教版多出了19条,悬殊较为明显。但是仔细比对后便可发现:苏教版多是针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单独进行注释,或将一整句诗拆分为二分别进行注释,而人教版则大多是对一整句诗进行注释,针对重点字词的注释往往包含在其中。经过粗略合并折算后不难发现,实际上苏教版和人教版的注释数量基本相当。由此可见,人教版作注而苏教版未注的情况要明显多于苏教版作注而人教版未注的情况。究其原因,从学生角度而言,《氓》分别收录于人教版必修二和苏教版必修四高中语文教材中,分别对应高一学段和高二学段的学生,高二学生的知识储备普遍丰厚于高一学生,故对于古诗文的理解能力也普遍强于高一学生。因而正如上文所说,苏教版多是仅针对重点字词进行注释,而人教版则不仅对多数诗句进行整句翻译,还对重点字词进行进一步标注。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

 

第二章高中教材《氓》注释存疑分析..........................................14
第一节字音注释...........................14
第二节字词义注释.......................17
第三节《氓》注释存疑的原因分析.......................................24
第三章高中教材古诗文注释问题的解决策略..............................28
第一节关于教材编写的解决策略28
第二节关于教师教学的解决策略32
第三节关于学生学习的解决策略33
结语..............36

......

 

第三章高中教材古诗文注释问题的解决策略

 

第一节关于教材编写的解决策略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因此教材无需对每一句话的意思都进行作注,譬如人教版几乎对于《氓》的每一句诗都进行了整句翻译,实有过度注释之嫌;教材也无需对常识性的字词重复作注,譬如上文提到的“鸠”、“桑葚”、“兮”等,这样反而会造成助读系统的繁杂,不利于学生及时捕获重点信息,也不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但是有些对于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至关重要之处,笔者认为不仅有必要标注出来,更要详细进行注释,如《氓》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几处诗句,编者应当在翻译的基础之上,详细将其比兴之意标注出来,以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中华千古文化之美。而对于众说纷纭、实在难以考证之处,编者可以参考苏教版的做法,将几种主流观点或学说简要罗列在助读系统中,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针对一些特定的文言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可以按需调整注释的顺序,或在助读系统中单独开辟一块专栏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合归纳。同时,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些读音发生特定变化的字,不仅应当正确标注其在文中的读音,还应当在后续注释中写明读音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二节关于教师教学的解决策略
教师在备课阶段或者平时研读教材时,要时刻保持冷静客观,要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眼前的教材,牢记“不唯书,只唯实”。大多数一线教师在对古诗文进行教学时采取的做法都是先让学生课前结合课下注释进行预习,课上带领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最后帮助学生解读诗文所传递的思想感情或价值取向。更有部分老师为了迎合考试需要,课前就给学生布置了背诵原文和课下注释的任务。当学生在课上提出与课下注释相左的意见或疑惑时,一些教师便以一句“考试以书本为准”而草草应付。这些做法显然与新课改所提倡的理念背道而驰、相去甚远。教育界常言道:“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师在平时就应该养成主动查阅工具书的习惯,诚然教师参考用书给教师的备课工作带来了许多便捷,但是仅仅只依靠这一本教辅用书显然是不足以支撑整个教学活动的。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所查获的资料加以甄别,而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合高中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指导。#p#分页标题#e#

........

 

结语
针对这些问题,论文从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三个角度提出可操作性的解决策略。教材编写方面,编写者应该确立统一的标准,限定清晰的注释内容,定期听取专家一线师生的反馈,以及建立严格的校对体系。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要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利用差异开展探究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利用工具书。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应该自觉阅读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课外阅读量。本人深知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认知水平有限,也没有实际的教材编写经验,有些论述十分浅陋。因此论文还是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改进。一方面,论证的深度、角度、参考资料的结合度还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在最后一章对于注释编写提出的几点建议中,笔者也没有完全地进行实践以确保其可行性,大多只能算作纸上谈兵,对高中文言文注释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得还不够充分,日后还需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