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社会冲突理论的观点,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不可能完全避免。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中小学师生冲突现象。冲突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良性的冲突有利于促进教师反思,提升自身素质;促进学校规章制度的完善;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有利于学生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研究中小学师生冲突问题并不是为了消除冲突,而是为了将恶性冲突转变为良性冲突,将冲突控制在一般性冲突的范围内,减少师生间对抗性冲突的发生。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子女接受教育最开始的源泉。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情绪的调节能力。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还要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的发展起良好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另外,家长要转变观念,将期望水平定位在合理区间。
.........
一、引言
传统观点认为,冲突是社会病态,是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因此,要尽可能避免冲突发生或采取积极措施和手段预防冲突发生。师生冲突作为社会冲突的一种常见形式自然也需要压制其发生。因为师生冲突严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甚至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但社会冲突论学者更多认为师生冲突的功能是双向的,其负面功能要引起人们足够重视,但也应该看到其正面功能。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刘易斯·A·科塞提出,决定冲突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最重要的要看冲突是否波及两者的关系基础。如果冲突并不波及两者关系的基础,冲突就有积极功能;如果冲突冲击到其核心价值,那么这种冲突就会带来消极功能。社会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普遍存在的,是社会的常态,因此不可避免。研究师生冲突并不是为了消灭冲突,而是将冲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高强度对抗性冲突的发生。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学师生冲突现象进行研究,发现导致师生冲突发生的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管理乏力。具体表现在:对师生的评价制度不合理;学校管理缺乏人文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师资匮乏;师生冲突疏导平台和预防解决机制的缺失。本文通过对中小学师生冲突中学校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地提出消解策略,为学校实行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参考建议,有利于推动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
....
二、师生冲突的内涵分析
(一)师生冲突的概念界定
综合比较上述定义,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第一,师生冲突是一种社会过程,是社会互动方式之一,是社会冲突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第二,师生冲突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既可能是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也可能是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还有可能是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或学生个体与教师群体之间。第三,多数情况下,师生冲突的发生由教师和学生在价值观、地位、目标、或是利益等方面的差异引起。第四,教育教学活动使师生有大量的机会面对面接触,为师生间直接的、公开的冲突提供了可能性。第五,师生冲突的程度多种多样,即有顶撞、争吵等较弱的冲突,也有使用暴力伤害对方甚至剥夺对方生命等比较激烈的冲突。由于广义的师生冲突观内涵过于泛化,含义界定不明,本文将采用狭义的师生冲突观。本文将师生冲突定义为:在学校管理及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直接的、公开的相互遏制对方以实现自身目的的互动过程。所有隐蔽的方式进行的冲突不在此研究范围内。
(二)师生冲突的特征
根据师生冲突的已有研究,从社会冲突理论出发,结合当前我国中小学师生冲突现状,可将师生冲突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师生冲突的必然性。社会学家普遍认为,冲突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师生冲突作为社会互动方式之一,是社会冲突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因此,师生冲突的存在是必然的。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多寡等方面存在差异,教育教学活动又使师生有许多机会面对面接触,直接的、公开的冲突很容易发生。2、师生冲突的发展性。师生关系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始终处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冲突的方式和强度都会随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而发生变化,这与冲突双方解决矛盾的方式密不可分。如果教师没有对矛盾进行良好的疏导,隐形冲突会演变成显性冲突,一般性行为冲突也会发展成对抗性行为冲突。反之,如果师生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协商,负向功能冲突可以转化成正向功能冲突,破坏性冲突也能变成建设性冲突。
..........
二、师生冲突的内涵分析.......................14
(一)师生冲突的概念界定............14
(二)师生冲突的特征....................15
(三)师生冲突的表现....................16
三、中小学师生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18
(一)家庭因素................................18
(二)学校因素................................23
(三)社会因素................................25
(四)教师因素................................29
四、化解中小学师生冲突的对策与建议...............36
(一)家庭方面................................36
(二)学校方面................................38
(三)社会方面................................42
(四)教师方面................................44
.......
三、中小学师生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在破裂型家庭中,父母感情不和,经常为了生活琐事发生争吵,进而动手打架,甚至会把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从父母感情破裂到离婚的整个过程,孩子心灵上遭受巨大的创伤。家庭关系不和睦,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怀,内心痛苦、精神抑郁,由对父母的不信任扩展到对他人、集体、社会的不信任,使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自我效能感低,对他人缺乏包容和信任,经常旷课、扰乱课堂秩序、打架甚至做出违法犯罪事情。父母离异、家庭破裂给孩子身心造成严重伤害,极易与教师发生对抗。
(二)学校因素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对于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还是育分存在不同认识,应试教育体制的实施构成中小学师生冲突的一大关键因素。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普遍实行应试教育体制,虽然教育部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教育依然是以“育分”为主,“分数”、“排名”依然是衡量学生好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尤其是初三和高三学生面临的“中考”和“高考”,“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就是这种制度的真实写照。在教育实践中,地方教育部门给各个中小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把中高考的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学校管理者再把升学任务分配给各科教师和班主任,学生成绩就成为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德育只是口头上喊起来重要,其实没有多少学校把德育看的那么重要。学校的课程设置完全是为了提高学生绩,其他的音、体、美等课程可有可无,甚至被其他主科教师霸占用来复习主要考试科目,学生的生命教育、法制教育、人格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被严重忽视,师生关系异化为一种工具。
.....
参考文献
[1]LewisA.Coser. The Founctions of Social Conclict[M]. London: Free Press, 1956.
[2]Ludwig, Susan. Research Starters Education: Conflict Mediation[J]. ConflictMediation, 2008, (11).
[3]Timothy D.Evans. Encouragement: The key to reforming classrooms[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6, (9).
[4]Weddington,Hank S. The Point of Conflict: Risking Worth Through the MultiplePotentialities www.zhonghualw.comof Reflected Selves[J].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2008, (2).
[5]杨沛娟. 中山市 X 高中师生冲突化解策略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6]科塞,孙立平译. 社会冲突的功能[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乔纳森·特纳,邱泽奇译.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8]何景熙,王建敏. 西方社会学史纲[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9]乔·H·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0]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